張少銘

張少銘

張少銘,早年從事染料生產建設,卓有成績。60年代開始從事農藥研究,1960年,張少銘開始從事農藥研究,擔任瀋陽化工研究院農藥研究室主任,是中國農用殺菌劑科研的帶頭人,曾研究開發成功用六六六無效體製取五氯酚鈉,有效地用於殺滅血吸蟲宿主。篩選創製成功多菌靈,被廣泛套用,並成功地用於防治柞蠶線蟲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少銘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山東省高密縣
  • 出生日期:1908年5月17日
  • 逝世日期:1997年3月1日
  • 畢業院校:日本東京工業大學
  • 主要成就:是中國農用殺菌劑科研的帶頭人
個人履歷,簡介,染料工業,成就,研究,農藥研製,成果,處理,榮譽,培養農藥研究接班人,傑出的愛國者,主要論著,

個人履歷

1908年5月17日出生於山東省高密縣。
1930年4月—1938年3月日本東京工業大學預科畢業。
1930年4月—1936年3月日本東京工業大學套用化學科畢業,獲工學士學位。
1945年12月—1947年7月任青島維新化學廠工程師、工務科長及代理廠長
1949年6月—1955年11月任青島維新化學廠廠長。
1955年11月—1958年10月任化工部瀋陽化工研究院實驗廠副廠長。
1956年參加中國民主同盟
1958年10月—1960年3月任化工部瀋陽化工研究院總工辦公室及院辦公室主任。
1960年4月—1978年9月任化工部瀋陽化工研究院農藥研究室主任。
1978年9月—1983年8月任化工部瀋陽化工研究院總工程師,技術委員會委員、主任委員。
1983年9月退居二線
1997年3月1日病逝於瀋陽

簡介

張少銘,1908年出生於山東省高密縣。1930年赴日本東京工業大學攻讀套用化學專業,1936年獲工學士學位,並繼續在大學院(即研究生院)化工系深造。“七七”事變前後,他目睹日本侵略軍鯨吞我國領土,殘酷屠殺人民,遂於1937年輟學返回青島,閉門謝客,修讀古書;同時自學化學文獻,期待抗戰勝利後為國效力。
抗日戰爭勝利後,張少銘投身化學工業建設。1947年至1949年任青島維新化學廠(即現青島染料廠)工程師、工務科長及代理廠長,在解放戰爭中為保護祖國財產恪盡職守。青島解放後,他繼續任青島維新化學廠廠長,為該廠恢復和發展作出了貢獻。
1955年張少銘調化工部瀋陽化工研究院擔任實驗廠技術副廠長,主管該院染料、農藥、中間體的新產品中試生產工作,使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隨後又任院辦公室主任,協助技術副院長工作。在此期間曾赴蘇聯、波蘭等國家就有關煤焦油綜合利用進行技術考察。
張少銘
1960年,張少銘開始從事農藥研究,擔任瀋陽化工研究院農藥研究室主任,歷時18年,使該院的農藥研究領域逐步擴展到包括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植物生長調節劑等的合成、加工、套用、分析、毒性試驗等,從而建成完整的科研體系。他對殺菌劑的研究作出了突出貢獻,早期研究開發了有機砷殺菌劑,曾在江蘇、浙江、吉林等地投入生產。
多菌靈的發明以及其中間體氯代甲酸甲酯及鄰苯二胺的合成和工業化,是張少銘重要的科學技術研究成果。該發明不僅有學術價值,而且是我國年產量最大的重要農用殺菌劑。多菌靈廣泛套用於防治農作物的病害,對我國植保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並有部分產品出口創匯。張少銘於1978年擔任瀋陽化工研究院總工程師,為全院科學技術的發展做了大量組織指導工作。在他擔任院技術委員會主任期間,領導鑑定審查全院的重要課題成果,參與人才培養和選拔工作。同時,還親自參加專題科研工作,創製了多菌靈二號和植物生長激素豐產靈等。該產品均被用於生產。
由於張少銘在農藥研究方面作出的貢獻,1977年被授予遼寧省先進工作者稱號,1977年及1978年兩次被瀋陽市評為市勞動模範,1978年被石油化工部授予“學鐵人標兵”稱號。1982年多菌靈二號課題獲國家發明三等獎,1984年他被授予全國科學大會個人重大科研成果獎。1990年被化工部授予“為化學工業作出貢獻的老專家”榮譽稱號,同年又被中國農藥工業協會授予“努力工作30年以上,作出積極貢獻”的榮譽證書。張少銘積極參加瀋陽市技術協作活動,曾兩次被選為瀋陽市技術協作先進分子,並於1991年獲得中華全國總工會頒發的參加職工技協活動30年的榮譽證書。
張少銘於1956年參加中國民主同盟,1957年11月參加中國共產黨。他先後擔任遼寧省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全國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第六屆委員,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第一屆理事,中國化工學會農藥專業學會第一屆理事長,中國農藥工業協會顧問等職。
1997年3月1日逝世。

染料工業

張少銘染料工業的功臣
張少銘於1947年起在青島維新化學廠工作。當時,正值解放戰爭時期,維新化學廠處於南京國民政府統治下,廠工會主席為國民黨特務,在青島解放前夕,陰謀將工廠原料及設備運往上海,企圖破壞該廠生產。張少銘和工人一起,堅決抵制這一行為。他組織工人護廠隊,帶隊巡邏,防止壞人潛入。國民黨一營軍隊從青島乘船南下前,進駐工廠,想占用存放染料及中間體的庫房,並打算在乘船時將庫存物品同時帶走。經過張少銘的周密安排,阻止了這一事件的發生,使該廠財產得到保護。當時青島維新化學廠屬上海德僑產業清理處領導,青島解放前夕,上海方面來電責令該廠將所存染料全部運往上海。張少銘以工人工資無著落為理由,拒絕運往上海。由於採取了各種措施,終於保護了該廠全部財產,使工廠未受絲毫損失。 1949年6月青島解放後,張少銘留任維新化學廠廠長。當時,我國所用的染料大部分為進口貨,國內僅青島維新化學廠及大連染料廠生產少量硫化青,青島維新化學廠的新產品硫化藍尚未投入正常生產。為了發展國產染料,張少銘積極研究改進硫化藍中間體亞硝基酚合成的部分操作方法,提高了收率,擴大了生產能力。為了打開硫化藍新產品的銷路,張少銘親自帶領供銷科長到有關印染工廠指導染色使用,使這個新產品迅速在國內推廣,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生產藍色服裝的主要染料。同時,他還組織生產了當時民眾十分喜愛的冰染染料紫醬GBC色基。 青島解放後,急需大量汽車輪胎支援前線,但生產汽車輪胎所需加硫促進劑的原料1-蒙胺由於帝國主義國家的封鎖,無法進口,致使青島橡膠廠的生產無法進行。張少銘利用青島染料廠積存的萘,由小試驗做起,經過硝化、還原、水蒸汽蒸餾,獲得質量合格的1-萘胺產品,及時投產,提供給橡膠廠使用,為解放戰爭取得勝利作出了貢獻。
張少銘出任廠長張少銘出任廠長

成就

研究

張少銘:開發農用殺菌劑新品種
我國農業生產受農作物病蟲害影響很大,許多病害需要適用的農藥加以防治。
張少銘研發成果套用張少銘研發成果套用

農藥研製

50年代,有機汞製劑因汞中毒嚴重,被國家停止使用,此後植物病害日趨嚴重,成為農業發展的難解課題,張少銘下決心開展農用殺菌劑的研究工作。他首先構想砷的毒性小於汞的毒性,可望用有機砷系列產品代替有機汞製劑。在以後的研製中,他合成了一系列有殺菌作用的有機砷化合物,從中選出效果較理想的田安(即甲基砷酸鐵胺)和砷37(即乙基黃原酸砷)。但經過試用仍有一定毒性,因此僅少量使用,未大量生產。

成果

處理

與此同時,他還對農藥六六六生產中的大量無毒體的開發利用進行了研究。這些副產品當時難以處理。張少銘利用無毒體鹼性水解制五氯酚鈉,並改溶劑法為水法獲得成功,很快推廣套用,五氯酚鈉成為當時生產量最大的稻田除草劑,目前仍是殺滅血吸蟲宿主釘螺的主要藥劑,同時還大量套用於鐵路枕木防腐處理。
1970年,國外對苯來特苯並咪唑基團化合物具有殺菌活性及內吸性的報導,引起了張少銘的重視。他對這類化合物的殺菌性能、合成方法和藥效進行了系統的研究。經過菌株測試,篩選出的多菌靈一號及多菌靈二號效果最好。這兩個化合物國外當時並未實現工業化生產,而合成方法又比苯萊特簡單,成本低廉,他便抓緊時間進行研究開發,很快推向生產。
多菌靈一號是一種具有內吸性的優良殺菌劑,早期用於防治棉花,枯、黃萎病。而後由於該藥的廣譜性,發現可防治許多主要農作物的多種病害,如小麥赤霉病等,1974年通過了化工部鑑定。這項產品的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很好,70年代初,該藥在北京雙橋農藥廠和江蘇吳縣農藥廠投入生產。當時,浙江、江蘇小麥赤霉病大面積發生,江蘇試用多菌靈,僅一季就挽回小麥損失15萬千克。多菌靈因此一舉成名,供不應求。該農藥使用至今,經久不衰,生產工廠已發展到黑龍江、上海、江蘇、山東、廣東、浙江、湖北等省、市,共15家,年產量逾5000噸,產值1億元以上,除供國內使用外,出口量也很大,為國家創收大量外匯。

榮譽

這期間,張少銘還與遼寧丹東柞蠶研究所科技人員合作,利用多菌靈二號防治寄生在柞蠶體內的線蟲取得優異成績。柞蠶是我國北方生長的經濟昆蟲,柞蠶絲為我國的特產,是優異的紡織品原料。但是柞蠶體內往往寄生著線蟲,會引起蠶的死亡,影響柞蠶絲生產的發展,使蠶農受到損失。利用多菌靈二號防治柞蠶體內線蟲,構思巧妙,柞蠶通過食用帶藥柞葉,可殺死蠶體內線蟲,而對蠶體無害;但其他藥劑,包括多菌靈一號,則會使蠶體同時中毒致死。江蘇省吳縣農藥廠專為主產柞絲的遼寧丹東地區生產這種藥劑,該項成果,獲1982年國家發明三等獎。

培養農藥研究接班人

農藥產品更新換代十分迅速。張少銘為使我國農藥研究跟上時代步伐,積極培養有才華的年輕人。在他擔任瀋陽化工研究院總工程師期間,特推薦兩名科技人員赴聯邦德國和加拿大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他們現已成為瀋陽化工研究院的主要技術帶頭人。為了創製新藥,張少銘積極設法擴大充實藥效研究設備,使其成為發展新農藥的保障,並使該院農藥藥效研究水平在全國居於領先地位。與此同時,他還參與了農藥安全評價中心的組建工作。接受國家下達的培養研究生任務後,張少銘每年培養一名農用殺菌劑碩士研究生。他十分認真指導研究生查閱文獻,選擇課題,並具體指導科研工作。經他培養出的研究生都順利地通過了畢業論文答辯。張少銘為了培養研究生,編寫了大量講課資料,重要的有:《內吸性殺菌劑的傳導機制及最近進展》、《棉花維管束病害的化學防治》、《植物病理學綱要》、《國外農藥現狀及研究動向》、《抑制多角生物性合成的殺菌劑》、《化學結構與生理活性相關Hansch-Fujita解析方法概要》。如今,張少銘已年逾八旬,但仍堅持每天閱讀文獻,指導研究生學習,編寫有關資料。

傑出的愛國者

張少銘熱愛祖國,熱愛共產黨。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我國,不惜在留日期間輟學歸國,並閉門謝客,潔身自好。在解放戰爭中,他積極保護國家財產,支持解放事業。1955年張少銘從青島調往瀋陽時,曾將青島的樓房3處和自己經營的醬園捐獻給國家,之後,還多次向國家捐獻大量珍貴文物。195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10年期間,他為了豐富中國歷史博物館的館藏,將家傳的西周青銅器召伯虎簋、漢石洛侯黃金印及其家丞銅印各一方、金代印紙幣(中國紙幣始於宋、金代)銅鈔板和青銅器公務人簋蓋等,獻給了國家。這些文獻是珍貴的國寶。當時文化部部長沈雁冰為此特簽發獎狀,授予張少銘。
“文化大革命”後,張少銘又將自己保存的元、明代印刷的古版書數百冊,明、清字畫真跡25軸,周、秦時期青銅器65件,歷代古錢千餘枚,石章百餘枚,玉器21件,捐獻給遼寧圖書博物館。

主要論著

1 張少銘.內吸性殺菌劑多菌靈研究(苯並咪唑44#)(第一、二、三期),農藥,1973,(1):11,2:35;1974(5,6合刊):252 張少銘.內吸性殺菌劑的傳導作用研究.石油化工科技資料.1973
3 張少銘.多菌靈二號防治柞蠶線蟲病有突出藥效.農藥,1974(3):50
4 張少銘.內吸性殺菌劑的傳導作用機制.農藥,1975(5):19
5 張少銘.內吸性殺菌劑多菌靈工藝改進——先過濾法合成中間試驗.農藥,1976(1):21
6 張少銘.內吸性殺菌劑多菌靈的藥效、毒性及代謝殘留.環境科學,1978
7 張少銘.內吸性殺菌劑最近進展.山東泰安地區科技.1979特刊
8 張少銘.國內外農藥發展動態.山東泰安地區科技.1979特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