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茶馬古道風景區

張家界茶馬古道從東到西貫穿慈利縣三合鎮,總長50公里,境內群山起伏、風景秀美,常年雲霧繚繞。現存有騾馬客、背簍兒客歇腳飲水的官財井,有最大的驛站——范家大院,有方便茶商記賬磨墨的墨硯池,有見證茶馬古道的千年茶王等。

基本介紹

  • 地理位置:張家界
  • 長度:50公里
  • 榮譽:茶葉之鄉
景區概況,榮譽,

景區概況

我國歷史上的茶馬古道是一個龐大的交通網路,興於,盛於,分川藏、滇藏、青藏(甘青道)三條大道,連線川、滇、藏,延伸入不丹、尼泊爾、印度境內,直達西亞、西非紅海岸。
張家界利縣牧羊沖是歷史上無數茶馬古道支線中保存較為完好的一條,據現有石碑記載,牧羊沖茶馬古道曾在乾隆32年、道光16年進行過整修。古道北上石門埡,經湖北的南北屯、鶴峰、恩施入川,與川藏茶馬古道相連,南經杉木橋鎮下慈利縣城、常德益陽等南方地區,承載著這些區域的茶葉布匹鹽巴等物資的販運。
茶馬古道走騾客茶馬古道走騾客
如今,在幾千年前古人開創的牧羊沖茶馬古道上,成群的馬幫身影不見了,清脆悠揚的駝鈴聲遠去了,遠古飄香的茶草氣息也消散了。然而,古道沿途美麗的自然景觀、先人騾馬留下的足跡蹄印、傳奇故事耐人尋味,有無數騾馬客、背簍兒客歇腳飲水的官財井,有最大的驛站——范家大院,有方便茶商記賬磨墨的墨硯池,有見證茶馬古道的千年茶王……

榮譽

被譽為“茶葉之鄉”
張家界茶馬古道從東到西貫穿慈利縣三合鎮,總長50公里,全鄉版土面積115平方公里,轄18個行政村,總人口9020人。境內群山起伏、風景秀美,平均海拔670米,常年雲霧繚繞。現有茶葉種植面積1.5萬畝,是張家界地區最大的茶葉種植基地,有“茶葉之鄉”美譽。2016年9月,三合鎮牧羊沖村被湖南省茶業協命名為“湖南省十大最美茶葉村”。2017年7月,慈利縣與牧羊沖茶馬古道景區分別入圍了2017湖南茶葉“十強生態產茶縣(市)”、2017湖南茶葉“十佳茶旅景區”。
湖南省十大最美茶葉村湖南省十大最美茶葉村
三合鎮產茶歷史悠久,唐朝大將尉遲恭精選兩種優茶,獻給唐太宗李世,被太宗命名“雲霧王”和“筆鋒春”,封為貢茶。明清時期,三合口茶葉深得朱元璋、乾隆皇帝喜愛。茶葉借皇上御封美名,漂洋過海遠銷南洋,盛名流傳至今。
茶馬古道茶園茶馬古道茶園
三合口茶葉品質優異,富含硒等微量元素,茶味醇香。“稽雲端,吸靈露。比菊榮,於荷綠。展瑤席,凝君思。間靈液,賜佳人。泛濃華,漱芳津。留上客,是上珍”是對本鄉茶葉品質的真實寫照。“上達天子之宴,下予黎民之飲。滋飯蔬之精素,攻肉食之膻膩。發酷暑之清吟,滌通宵之昏寐”的詩詞表達了該鄉茶葉的上乘功效。
牧羊沖古茶樹位於茶馬古道旁,經專家論證:此樹樹齡約800年,是一株古老珍稀的茶樹。屬半喬木型大葉種,樹高4.18米,樹幅5.26米,根頸圍徑1.64米,節間長9.87厘米。葉形橢園,葉面隆起,平滑暗晦,葉質柔軟且厚,葉尖長銳,葉脈7對,鋸齒25對,萼片茸多,花萼花瓣各五枚,花黃白色,花柱分裂成三,長1.5厘米。經解剖葉片結構,海綿組織很發達,棚狀組織唯有一層,具世界茶樹葉片所罕見的解剖學特徵。這株古茶樹每年可採摘一芽二葉鮮葉60多斤,芽葉製作的紅茶,耐沖泡,湯色紅亮;內含物豐富,顯“冷後渾”,中國茶科所對其化學分析結果為含水浸出物36.55%,茶多酚30.05%,胺基酸4.07%,咖啡鹼4.37%,具“宜紅”風味,為“湖紅”之上品。
牧羊沖千年古茶樹牧羊沖千年古茶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