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三棒鼓

三棒鼓,唐代稱三仗鼓,約於明代傳入張家界,並逐漸成為民眾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形式。 三棒鼓通常由三至五人組成,一人擊鼓唱詞,一人鑼鼓配樂,一人耍花棒。花棒三根,長一尺,舞者左右 各執一根,將另一根拋在空中,左右開弓,擊打空中花棒使之不落地。也有以刀代棒,以五刀代三棒的技藝。鋼刀在空中歡跳,銀光閃閃,左右穿梭。打三棒鼓,通常有“鬧春耕”、“收割打場”、“慶豐收”、“拜年節”四套,分“鯉魚跳龍門”、“玉女穿梭”、“板岩漂灘”等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家界三棒鼓
  • 位置:約於明代傳入張家界
  • 藝術形式:並逐漸成為民眾喜聞樂見的民間
  • 規格:花棒三根,長一尺
曲目簡列,概述,三棒鼓的傳承意義,三棒鼓的表演形式,

曲目簡列

1、<br> 架架兒(嘛)一散開呀,鼓鼓兒就嗑上來,我給主東(滴)把年拜,恭喜(耶)恭喜你發財! 2、<br>桑植民歌是泥巴里長出來滴<br>桑植民歌是唱出來滴<br>桑植民歌是長在包穀坨上滴

概述

三棒鼓的產生與長期流存,雖然漢族民間有“周天官一本堵九河”的傳說,實為歷代封建統治者的橫徵暴斂,不修堤防,致使當地十年九水,連年遭災。人民為了活口,紛紛以打三棒鼓、敲碟子、唱小曲等形式沿門乞討,奔走四方。經過長期的演唱實踐,使之逐漸形成這一形式獨特並具有濃厚地方風格的走唱形式。技藝高強者,突然把刀拋得及高,來一個騰空飛腳,轉身外擺,繼續接刀上拋,令人眼花繚亂,不禁稱絕。打三棒鼓技巧性強,表演時需高度集中,用力適當,貫通一氣,並與演唱者默契配合。
張家界三棒鼓

三棒鼓的傳承意義

每年的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藝人們結伴走村串寨拜年,表現對象不分貧富,戶戶必到。如遇貧寒之家,表演者將別家贈送的禮品相送,意在人人過節歡喜對方待續得粉碎十分。充分體現出土家人熱情好客,心地善良的民族性格。對加強民族間團結有一定的作用。

三棒鼓的表演形式

三棒鼓,是以拋三根棒和敲鑼打鼓得名,是土家山寨到處可見的一項以打擊樂器、口頭文學、表演技藝合為一體的文體活動形式。邀請當地民間藝人現場演繹土家族文化,主要以:花燈、三棒鼓、打溜子,吹木葉、咚咚奎,儺神賜福等內容為主,充分展現土家族百姓傳統文化,是土家人引以為豪的文化遺產,在國際上有相當的聲譽。打三棒鼓通常由三至五人組成,師傅擊鼓唱詞,一人打鑼,一人耍花棒、花刀。由一人表演,將鼓架擺在前面鼓架上,將鑼掛在鼓架下面,用細繩繫著鑼棒套在腳板上,表演時,口唱詞、手打鼓、腳踩鑼,鑼鼓節拍是按拋花棒、花刀速度的需要而定。三棒鼓的唱詞是五言四句重複半句組成。即五字一句,四句為一節。每小節的第四句要重複半句。每一小節擊響鑼鼓四遍。前三句是每唱完擊三響,最後一句唱完即每小節結束時擊響十下。例如唱:"學打三棒鼓",打"鏘鏘鏘";唱"學又學得苦",打"鏘鏘鏘";唱"三歲學到一十五",打"鏘鏘鏘";唱"學起呀,學起走江湖",打"鏘鏘鏘、鏘、鏘、鏘鏘鏘鏘鏘-鏘"。這一小節,每唱一字為一拍,"鏘"為鑼鼓同鳴聲,每聲占一拍,標點符號也占一拍。每拍的快慢取決於花棒下落的速度,任何一個花棒下落一次均為一拍。因此,如果花棒拋得低,下落的頻率就快,每拍所占時間就短,反之,花棒拋得高,每拍占的時間就長。三棒鼓的第二句和第四句都要求壓韻,一句和三句可壓可不壓。
張家界三棒鼓
打三棒鼓的技巧性很強,思想要高度集中,拋刀拋棒用力要適度,動作要敏捷準確,稍有疏忽大意,不但表演失敗,還會被刀劃破手腳或誤傷他人。因此,凡是學打三棒鼓者,均需經常練習飛拋接技術,做到閉目均能拋接刀棒。因此,土家族青少年經常用三個卵石練習拋接技術,久而久之,熟能生巧,不但會拋棒,而且能拋刀。
打三棒鼓的鑼鼓曲牌不變,但唱詞多種多樣,除了固定的《十二月花》等唱詞外,均為即興編詞隨口而唱,唱三棒鼓歌的人,都是腦筋靈活、口才伶俐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