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煙霞村

即墨經濟開發區張家煙霞村位於即墨城區東部,南臨墨水河,北依盟旺山,西鄰青煙一級路,藍鰲路穿村而過。村莊現有居民360戶,人口1200人。南臨淮涉河靠舞旗埠村,北依盟旺山,與南楊頭村接壤,東接刁家煙霞村,西鄰青煙一級路靠東障、藍家溝村,全村轄區總面積100公頃,現均為工業、商業和居民住宅用地。青煙一級路沿村西而過,藍鰲路橫穿新村前,村東埠惜路與藍鰲路南北交叉。新村四面環路,村前藍鰲路,村西青煙一級路,村東埠惜路,村北鶴山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張家煙霞村
  • 行政區類別:即墨城區東部
  • 所屬地區:中國
  • 政府駐地:即墨市
  • 面積:100公頃
  • 人口:1200人
村莊由來,政區人口,經濟發展,社會事業,社會福利,

村莊由來

1403-1424年(明永樂年間),張氏高祖張文高,由雲南“漢陽”遷居柞樹莊。至1628-1644年間(崇禎時)張氏兄弟分居,遷居刁家崖下村西建村,時楊姓已先居於此,繼之徐、藍姓人家先後遷入居住。張家煙霞村名由來有三:一說,附會古人“煙霞此地多”詩句,為“煙霞”;一說,時村北盟旺山有煙墩,古戰時用來發狼煙傳遞信號,戰事若起,山上便點燃柴火,因本村建於盟旺山南2.5公里處,立村北望,濃煙滾滾在空中迴蕩,好似一道天然煙霧屏障,由此而得名;一說,村南緊靠淮涉河,河兩岸柳樹成蔭,蔥蔥鬱郁河裡流水潺潺,清轍見底,早晨當朝霞從東方冉冉升起時柳林、河水在朝霞的映照下,氣霧蒙蒙,繚繞在河岸上空,景色怡人,勝似仙境,人們在這一景觀的感悟下,將“煙下”演變成“煙霞”。
1949年4月29日,本村解放,隸屬即東縣井山區。1950年隸屬即東縣第10區。1952年,隸屬即東縣煙霞鄉。1956年,即東即西兩縣合併,稱之為即墨縣。1958年,隸屬即墨縣留村人民公社。1993年,撤鄉劃鎮,隸屬即墨市留村鎮。1998年5月,隸屬即墨市潮海街道辦事處。1998年11月,隸屬即墨經濟開發區。

政區人口

該村位於即墨市中心東4公里處,域內建國小一處和多家內、外資企業。主要街道路面實行了硬化、路兩側綠化、美化、亮化,是居民居住、投資創業的黃金地段。
2003年,全村共有常住戶口318戶,總人口1152人,現有張、楊、藍等10個姓氏,均為漢族。

經濟發展

1949年,解放初期,農民只從事農業勞動,全村經濟收入0.9萬元,1978年78萬元,2003年達到2750萬元,人均純收入5172元。第一、二、三產業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0.06%、33.4%、66.54%,社會固定資產投入總額1600萬元。
第一產業方面,1949年該村有耕地800畝,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大豆、地瓜等,畝產100公斤;農業收入0.9萬元,其中畜牧飼養業0.2萬元。1951年實行土地改革,全村土地增加到1100畝。1952年成立了3個互助組。1953年,“新豐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成立,入社100戶。1955年冬,包括舞旗埠、南莊、刁家煙霞、劉家煙霞、王家煙霞村聯合成立“東方紅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農戶全部入社,合作化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糧食畝產增加至200公斤。1958年,人民公社化後,可耕地調整至900畝,畝產300公斤。
1971年,該村大力進行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到1975年,全村已修機井5眼,其中3眼井徑8米,井深10米;2眼井徑12米,井深13米。平塘2處,其中100×80×6米的1處,年儲水量為48000立方米;30×50×8米的1處,儲水量為12000立方米。灌溉渠道3條,其中地下管道2條,直徑50厘米的2500米;磚混明渠1條,長1300米,有效灌溉農田面積800畝。農業機械總動力達到250馬力,其中東方紅鐵牛牌拖拉機1部,解放牌汽車1部,萊陽25型拖拉機2部,萊陽20型拖拉機2部,萊陽195型拖拉機3部,打穀機3部,柴油機6部,40千瓦電機10台,綜合麵粉機1台。糧食畝產500公斤,比建國前增長了2倍,農業收入20萬元。村集體固定資產由1958年的2萬元增加到40萬元。
1989年後,先後被國家徵用土地530畝,村集體陸續建廠房用地175.7畝,村民住宅建房用地375畝,其它用地22.3畝,隨著耕地面積的不斷減少,第一產業陸續萎縮,到2000年,該村已沒有農業用地,村民主要從事二、三產業。
第二產業方面,1953年建立起第一個手工作坊式集體企業——即東磚瓦廠,用工10餘人。1975年投資2萬元,建起磚窖,改名為張家煙霞磚瓦廠,擁有工人60餘人,年產磚400多萬塊,每年上交集體利潤20多萬元。1983年,承包給個人,每年上交6萬元。1993年,因土地資源短缺,停工。1953年,建立了農具修配廠,投資3萬餘元,擁有職工20人,年產值20萬元。1974年,改為生產汽車配件、塑膠加工、配電盤裝置,年產值200多萬元,上交利潤40多萬元。1983年改制,由個人承包。改革開放後,該村的集體企業,緊跟時代步伐,通過市場調查論證,投資60萬元,於1993年建立了預製件廠,擁有職工30多人,1995年年產值1200萬元,上交集體30萬元。至2003年此廠仍屬集體企業。
該村注重經濟發展,以點代面,點面結合,在集體經濟的帶動下,個體、私營企業脫穎而出。1997年建立起第一個私營企業——榮利塑膠製品廠。到2002年底,有個體私營企業13個。
第三產業方面,1956年生產隊陸續辦起了豆腐坊、磨坊、小賣部等小手工業和服務業,但發展都很緩慢。1983年後,70餘戶村民開始從事家庭針織加工,年銷售收入200餘萬元,第三產業進入了持續發展期,至2002年,全村有個體經商戶達180戶,全村從業人員400人,占全村總人口的35%。
該村充分利用靠藍鰲路和青煙一級路的優勢,堅持以商業網點興村的策略。從1990—1997年先後投資100萬元,在新村前、藍鰲路兩側建起占地2000平方米的商業網點房。客戶年收入均在2萬元以上。第三產業成為該村經濟發展的增長點。
由於該村地處城區,交通便利,客運量日日增大,村民瞄準了客貨運輸業。全村擁有各種機動車輛180輛,其中機車50輛,有近20戶村民常年從事客貨運輸,大大增長了村民的經濟收入。村“兩委”十分重視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1999年以來,先後投資100萬元,硬化、整修新村主要街道2條,面積1200平方米。

社會事業

文化教育方面,建國前,該村民眾文化落後,絕大部分適齡兒童不能入學,只有七、八個人讀過私塾,1949年,青壯年文盲占青壯年總數的70%。建國後,隨著經濟的發展,辦學條件逐步完善,村民文化素質明顯提高,1956年建立起村里第一所國小,共有教室5間。1978年,隨著社會的發展,適齡兒童的增多,又擴建27間,占地3畝。全村基本掃除了青壯年文盲。1990年,全部實現了九年制義務教育。1999年6月,投資45萬元新建張煙國小,占地57畝,建築面積3600平方米,可容納800名學生就讀,配備了微機室、圖書室和實驗室等教學專用教室。修建了能容納萬人的體育場,為青島市規範化學校。初建時只有本村的適齡學生就讀,為了統一管理,開發區管委統一調整,於2001年合併舞旗、南莊、南楊頭村的3處國小,並命名為即墨經濟開發區第一國小。現有9個教學班,學生400人。全村及其它村適齡兒童入學率和九年制義務教育普及率達100%。歷年來全村有30人考入大中專院校。村辦企業和私營企業中的技術管理人員中有高、中級專業技術職稱的10人,初級專業技術職稱的15人。1994年,該村設立了老年人活動室、青年之家、娛樂室,修建門球場400平方米,購置了桌球台、麻將桌、鑼鼓等文體器材,供村民們休閒、娛樂。每逢重大節日村民自覺地組織起來進行演出,豐富了村民文化生活,促進了精神文明建設。
醫療衛生方面,建國前,全村沒有一所診所,村民有病沒錢治,有病無處醫的現象非常普遍,霍亂、天花等傳染病經常暴發,嬰兒死亡率非常高。1949年下半年起,即墨縣人民政府開始免費為村民們預防接種各種疫苗,有效的控制了傳染病的流行。1966年,全村有3名“赤腳醫生”。1975年,村辦衛生室1處,有鄉村醫生1名,村民醫療保健水平得到了保障。1999年,有衛生室2處,醫護人員4名,醫療設施和醫療水平都有了顯著提高,醫室建設基本達到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使村民小病不出村,大病能急診,醫療保健水平大有提高。
人民生活方面,建國前,村民年人均占有糧食80公斤,大多數村民過著半年糠菜半年糧的生活。人均收入不足30元。建國後,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6年,全村人均占有糧食180公斤,人均收入40元。1961年全村首次通電。1978年人均占有糧食200公斤,人均收入200元。1982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村民生活迅速提高。到2003年,人均收入5172元,戶均存款1萬元。隨著經濟的發展,村民住房條件也逐步改善。1949年前,村民住房多為土牆草屋結構,人均住房面積5平方米。1979年村民住房多為磚混結構,人均住房面積10平方米。1989年7月至2002年,四分之三的村民搬居新村,全村有150戶住進了二層獨院樓房,人均居住面積為50平方米。到2002年,本村擁有機動車180輛,彩電320台,程控電話270部,電話普及率達到70%以上。
村莊建設方面,1988年,“兩委”研究決定,擬對舊村進行改造。1989年,根據即墨市人民政府《關於對留村鄉張家煙霞村建設新村的批覆》精神,劃出200畝土地開始建設新村。至2001年全村70%以上的居民喬遷新村,主幹街道12條。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1989-2001年,村委先後投入100萬元用於新村建設,共硬化整修主街道1000平方米,砌建污水溝5000米。1998年村委出資30萬元鋪設自來水管道1500米,使本村300戶全部用上了自來水。新村實現了綠化、亮化、硬化和路通、水通、訊通,使村莊環境整潔優美,加快了村莊城市化建設的步伐。2001年,又在舊村劃出200畝土地實行舊村規劃改造,建築標準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二層獨院樓,共建406戶。占地面積1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78000平方米,建築密度0.31,綠化率30.5%。
事實證明,招商引資是增加集體經濟收入、促進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近些年來,村“兩委”班子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村莊經濟為工作重點,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在實踐中,以張敦正為支部書記的村“兩委”班子深深感到:企業的興衰直接影響村集體經濟收入,影響到村莊的發展;而營造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又是招商引資的重要內容。對此,“兩委”班子成員經常深入到企業,為他們解決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困難。特別是針對企業用工缺口較大的實際,支部書記張敦正親自跑東跑西、不辭辛苦為企業聯繫工人,並組織工人進行崗前培訓等,極大緩解了企業生產壓力,得到企業的一致好評。同時,兩年來,村莊投資1000多萬元興建了4600平方米標準廠房,並完善配套了基礎設施,先後引進了投資 800萬元的青島玉華琪塑膠有限公司、投資500萬元的即墨華明機械廠等5個項目,總投資額達1500萬元,不僅每年能為村莊增加20餘萬元收入,而且還解決了村莊部分勞動力就業。
一個個項目的落戶也帶動村莊商業網點的日趨興旺。目前該村從事個體經營的村民已達150餘戶,將近占全村總戶數的一半,二、三產業的興起極大帶動村莊經濟發展,2004年人均收入是7539元,而2006年就達到了9000元,增幅達19.5%。
在村莊經濟發展前景越來越好的同時,村“兩委”班子沒有忘記當選時對民眾的承諾,積極為民眾解決熱難點問題,真心實意辦實事。他們在村莊資金還不是很充裕的時候,幾年來籌資500多萬元用於改善民眾的生活居住環境。先後投資20萬元對新村農電進行整修網改,投資10萬餘元鋪設2000多米的雨污水管,投資50餘萬元對新村部分路面、花牆進行了硬化砌泥,並對村莊周邊進行綠化共1.5公頃。特別是2006年,投資20餘萬元建成了標準較高的社區衛生服務室,投資10多萬元購進了圖書、娛樂器材、健身器材等,建起了省級一類標準的文化大院,投資160多萬元建起了三層綜合辦公樓。同時,村莊每年拿出40多萬元為民眾發放大米、花生油等福利,為13個80歲以上的老人辦理了體檢補助卡,在老人節的時候又拿出4.9萬元為老人們發放了補助金。一系列為民措施的實行,使村莊面貌煥然一新,村莊連續多年被省政府授予村鎮建設“明星村”,2000年被評為青島市“文明村莊”,2001年被授予青島市“五個好”黨支部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村莊。2006年1月被評為山東省千村百鎮規劃建設示範村。同年被評為青島市、即墨市“小康村”和“衛生文明村”。
2007年村莊又計畫對藍鰲路兩側20000平方米的舊網點房進行大規模規劃改造,實施商業網點興村的戰略。我們相信,張家煙霞村會在在幹事創業、團結齊心、積極向上的“兩委”班子的帶領下,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大道上闊步向前。

社會福利

1985年開始,每年由村集體出資30萬元為村民交納“三提五統”費,從1984年開始,每年出資2萬元為獨生子女交納保險金直到14周歲。為65歲以上的老人每年“老人節”發放生活補貼60元,2002年增至100元。從1998年開始,為村民每年每人供應麵粉1袋,逐年遞增1袋,至2002年每年每人供應4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