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東漢太中大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宗(?―公元59年),字諸君,南陽魯陽(今河南魯山縣)人,東漢初年官員、將領。初為陽泉鄉佐新朝滅亡後,率領百姓三四百人起兵攻占城池,向西直至長安,更始帝劉玄任用他為偏將軍。張宗見更始帝朝政混亂,便攜帶家屬客居安邑

建武元年(公元25年),東漢大司徒鄧禹平定河東,張宗歸順鄧禹。鄧禹聽說張宗有權變謀略,於是推薦他為偏將軍。後在與赤眉軍交戰中受傷,險些陣亡。

鄧禹回京後,光武帝劉秀任命張宗為京輔都尉,率領突襲騎兵與征西大將軍馮異襲擊並攻克關中各營堡,升任河南都尉。建武六年(公元30年),任太中大夫

後多次率軍平定盜賊群起,致使青州、徐州地區的盜賊震驚恐懼。後升任琅琊相,施政嚴厲威猛,敢於殺戮。永平二年(公元59年),張宗死於任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宗
  • 別名:字諸君
  • 國籍:東漢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南陽魯陽(今河南魯山縣)
  • 逝世日期:公元59年
  • 職業:官員、將領
  • 官職太中大夫、琅琊相
人物生平,起兵略地,鄧禹推薦,討平群盜,歷史評價,史籍記載,

人物生平

起兵略地

張宗在王莽當政時期,擔任魯陽縣陽泉鄉的鄉佐(鄉中長官嗇夫的副手之職,協助嗇夫處理鄉中事務,主管徵收賦稅)。
更始元年(公元23年),王莽被殺,新朝滅亡,當時各地起義軍興起,張宗便率領陽泉鄉百姓三四百人起兵攻占城池,向西直至長安(今陝西西安),更始帝劉玄任用張宗擔任偏將軍。張宗見更始帝朝內政治混亂,於是帶領家屬客居安邑

鄧禹推薦

建武元年(公元25年)正月,東漢大司徒鄧禹西征,平定河東,張宗到鄧禹處主動歸順。鄧禹聽說張宗平素很具有權變謀略,於是上表推薦他擔任偏將軍。鄧禹軍到栒邑,赤眉軍大隊人馬將要到來,鄧禹認為栒邑不值得守,想要率領軍隊到一座堅固的城中去,可是眾人都害怕赤眉軍追趕,害怕擔任殿後任務。
鄧禹便將諸將的名字寫在竹簡上面,安排好哪個是前軍,哪個是殿後,然後亂放在竹器中,命每個人去抽取。惟獨張宗不肯去抽取,說:“死生自由上天安排,張宗我豈能推辭危難追求安逸呢!”鄧禹嘆息著對他:“你有親屬孩子在營中,為什麼不顧惜?”張宗說:“我聽說一人拼盡全力,百人都難以抵擋;上萬人不顧性命,可以橫掃一切。張宗如今有數千人馬,又借您的威名,怎么就一定會失敗呢!”於是便留下來作為掩護。
其他各營撤走後,張宗這才部署鼓勵軍士,加固壁壘,拚死禦敵。鄧禹來到前邊的縣城,與諸將商議說:“憑著張將軍的人馬,抵擋百萬軍隊,如同將小雪片投入開水之中,即使他們想要拼盡全力,但仍不能完成。”便派步兵、騎兵二千人回來接應張宗。張宗領兵剛出發,赤眉軍卻突然到來,張宗率軍與他們交戰,將他們打敗,這才得以回到軍營中,於是諸將都佩服他的英勇。等回到長安時,張宗夜裡率領精銳部隊進入城中襲擊赤眉軍,戰鬥中被矛刺中背部,又轉戰攻打其他營堡,被流箭擊中,每次都差點陣亡。
鄧禹被召回京城後,光武帝劉秀任命張宗為京輔都尉,率領突襲騎兵與征西大將軍馮異一同襲擊並攻克關中各營堡,因功升任河南都尉。

討平群盜

建武六年(公元30年),光武帝免去張宗的都尉官職,任命為太中大夫
建武八年(公元32年),潁川郡桑中縣盜賊群起,張宗率兵打擊平定盜賊。後來,青州冀州盜賊聚集在深山澤地之中,張宗以謁者身份率領各郡兵馬討伐平定他們。
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琅琊郡北海郡盜賊再次興起,張宗率領二郡兵馬討伐,制定方案計謀,宣布賞金數目,於是將賊盜全部打垮擊潰,因此沛郡、楚郡、東海郡臨淮郡群賊害怕他的聲威武力,互相捕捉殺死數千人,致使青州、徐州的盜賊震驚恐懼。後來張宗升任琅琊相,他施政嚴厲威猛,敢於殺戮。
永平二年(公元59年),張宗死於任上。

歷史評價

范曄後漢書》:①“宗素多權謀”;②“其政好嚴猛,敢殺伐。”;③“張宗裨禹,敢殿後拒。”

史籍記載

《後漢書·卷三十八·張法滕馮度楊列傳第二十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