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嘎自然村

張嘎自然村

張嘎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德宏州隴川縣勐約鄉瓦幕行政村,屬於山區。位於勐約鄉東北邊,距離瓦幕村委會0.8公里,距離勐約鄉政府所在地28公里。國土面積有0.75 平方公里,海拔1300米,年平均氣溫22 ℃,年降水量1300 毫米,適宜種植茶葉、核桃、甘蔗等農作物。有耕地488畝,其中人均耕地2.7畝;有林地 畝。全村有農戶44戶,有鄉村人口190人,其中農業人口190人,勞動力122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20人。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8年種植業養殖業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8.9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60%。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76.4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90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和養殖業為主。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積極爭取上級扶持,改善基礎實施條件,依靠山區優勢特點,加大科技培訓,發展茶葉、核桃、甘蔗、經濟林木種植,計畫發展茶葉200畝左右,甘蔗200畝左右,核桃1000株,西楠樺500畝;發展養殖業,發展小耳豬220頭(戶均5頭以上)、本地土雞900隻(戶均年出欄20隻左右)。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8年的812元增加到1100元左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張嘎自然村
  • 所屬地區:雲南省德宏州隴川縣勐約鄉瓦幕行政村
  • 面積:0.75 平方公里
  • 海拔:1300米
農村經濟,人口衛生,基礎設施,文化教育,特色產業,村務公開,基層組織,發展重點,

農村經濟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488畝(其中:水田160畝,旱地328畝),人均耕地2.7畝,主要種植稻穀、玉米、甘蔗等作物;擁有林地 36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6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9畝,主要種植核桃、麻竹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260畝,其他面積 20畝。有經濟、荒山荒地 等資源。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4.1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5.58萬元,占總收入的86%;畜牧業收入5.5萬元,占總收入的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5頭,肉牛3頭);林業收入2.8萬元,占總收入的4%;無第二、三產業收入;工資性收入0.1萬元,占總收入的0.1%;其他收入0.12萬元(良種補貼等)。農民人均純收入812元,農民收入以種植和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人(占勞動力的1%),在省內務工1人。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20畝,無土地流轉面積。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 2008年一事一議籌資1000元,人均5.52元,一事一議籌勞240個(勞均3個)。 2008年末集體收入0.5萬元,有固定資產0.2萬元,年末集體無收益,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半年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因沒有固定的村務公開欄,公開方式以貼上公告、會議為主。
小耳豬養殖小耳豬養殖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4戶,共鄉村人口190人,其中男性102人,女性88人。其中農業人口190人,勞動力122人。  到2012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0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鎮)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3.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28.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40戶。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40戶通自來水,無飲用井水戶,不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40戶通電,該村尚未安裝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3戶(占農戶總數的82%);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1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戶(分別占總數的27%和10%)。該村到鄉、到村委會的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7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3公里。村內無汽車,有拖拉機3輛,機車8輛。全村尚未建沼氣池;未安裝太陽能;未建小水窖;未進行"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 140畝,有效灌溉率為87%,沒有高穩產農田地(均是小面積梯田,抵禦自然災害能力差)。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3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瓦幕國小完小,中學生大部分就讀到隴川第二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8公里,距離中學27公里。
村中民居村中民居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瓦幕國小,中學生就讀到隴川二中。該村距離國小校0.80公里,距離中學27.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20人,中學生12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主要銷售往本縣。2012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0.00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產業。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2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20.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240個(勞均1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50萬元,有固定資產0.2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4人,黨員中男黨員4人,女黨員0人。 團員0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地處偏遠山區,社會發展程度低(屬直過區),貧困面大;基礎設施建設滯後,農田耕作、灌溉條件差,交通條件差(晴通雨阻情況突出),信息閉塞;產業零散,民眾生產生活方式落後,屬生產自給自足的小農家庭經濟;村容村貌髒、亂、差,民眾就醫困難,距離最近的就醫點有27公里;民眾文化教育程度低,沒有可供集中學習的文化活動場所。。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積極爭取上級扶持,改善基礎實施條件,依靠山區優勢特點,加大科技培訓,發展茶葉、核桃、甘蔗、經濟林木種植,計畫發展茶葉200畝左右,甘蔗200畝左右,核桃1000株,西楠樺500畝;發展養殖業,發展小耳豬220頭(戶均5頭以上)、本地土雞900隻(戶均年出欄20隻左右)。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6年的812元增加到1100元左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