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唐卿

張唐卿,山東青州人,1034年中狀元,是一個孝子

基本介紹

  • 本名:張唐卿
  • 字號:字希元
  • 所處時代:宋
  • 出生地:山東青州(今山東淄川)
  • 主要成就:1034年中狀元
張唐卿,山東青州(今山東淄川)人,字希元。 生於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卒於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甲戌科狀元
張唐卿十七歲,曾以詩文拜謁韓琦,韓琦對其才華甚為推重。中狀元後,張唐卿通判陝州。期間,處事幹練,決斷如流。曾有一人之生母改嫁後病逝,後其父亦染疾而亡。在安葬父親時,此人恨母親不能與父親同穴,遂掘墓盜屍,將母親屍骨與父親同葬一處。事發,官吏欲依法治罪,遇張唐卿複審,言:“不過只知有孝,不知有法而已。”遂釋放此人。不久,張唐卿父親病故,因悲痛過度,唐卿亦吐血而亡,年僅二十八歲。時人對其孝,既敬佩又惋惜,韓琦含淚為其撰寫了墓志銘。
張唐卿遺著不多,史料中有如下記載:
孝義天齊嬤嬤幢
十二年春,余受皇恩,放青州令。有老者獻文,乃狀元張唐卿之手書也,名《孝義天齊嬤嬤幢》。文曰:   《齊諧》曰:天齊淵水,都南郊。又西南80里,有石幢,一曰嬤嬤幢。石幢者,齊地遺風也,莫知起時。古人享祭神靈,必立石幢,或柴或望,以達天聽。或曰,禹布土以定九州,得天齊嬤嬤之助,立此石幢者,以敬神明。
太公時,齊地有婦吳氏。子非,不孝。非耕於峪,見樹上鳥噪。有老雀銜食,幼雛待哺。非頓然嘆曰:燕雀尚如此,況人乎?旋見母將飯至,非疾步迎之。母見狀,疑為非怒,甚恐,撞石而亡。非大慟。嬤嬤念其悔,遂采前山五松之籽,又兌嶺上天齊之水,救吳氏一命。非大徹,事母至孝。”
建元間,有東方朔者,祠天齊,遇耄耋老者。老者曰:“此去般陽縣東,有山,曰五松之山,山後有嶺,曰天齊嶺,嶺上石幢,吾家也。有家書累之。”及至縣治,果見五松之山。山後有嶺,嶺上石幢,幢側石堰,堰下石門,門內石室,有老嫗以禮迎之。茶畢,引朔入甬道,有內室,容萬人。室內珍寶無數,遍地流金。嫗曰:“承遞家書,無以為報,但有好者,隨汝自取。”朔謝而拒之。臨行,嫗將出黃豆一盤,曰:“且以此為贈。”朔辭再三而受之。及出,洞門自閉,蹤跡全無。又見盤中黃豆,竟為燦燦黃金。朔大驚,知為神仙點化。遂磬其金銀,挖地為室,刻石為像,成齊地一絕。後嬤嬤屢顯,登山求神者不絕如縷,許願石、還願碑堆積如山。
太祖初年,嶺下有婦張氏,寡居。有子二,曰冕、曰璜。冕、璜事母至孝,日輟耕嶺上。時財神與土地、山神為鄰,見二子勞作,甚苦。土地曰:“上仙掌天下金,何不捨他些須,以孝其母?”財神問:“其福淺,怎當大富貴?“山神曰:”彼誠心事汝,上仙何出此言?“財神曰:”豈不聞家貧出孝子乎?直為其母計矣。“ 土地曰:“卻施捨,乃信”。財神曰:“福兮禍所依也,罪將出,爾之過。”遂舍金於壟上。冕見,示於璜,大喜,曰:“老母之幸也”。及回,冕婦曰:“金乃冕所見,多屬吾”。璜婦曰:“見面及一半也,何由多屬汝”。遂起爭執,對簿公堂。老母急火攻心,一命嗚呼。嬤嬤曰:“草菅人命者,汝之罪也。”三神仙面面相覷。”
貞觀中,有臨淄房玄齡者,訪嬤嬤幢。贊曰:“齊地孝義為先,有江革行傭供母,文姜事姑至孝,亦有浪子回頭者,實教化之功耳。昔地藏救母,欲度盡眾生,方證菩提,至誠至孝至極者也。吾當塑其真身,以教世人。”,遂依曼倩之法,築地藏之殿,香火日盛。
《孝經》:曰:“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行也。”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又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豈不然乎?
鑒贊曰:張唐卿者,字希元,至孝,景祐間甲戌科狀元,官授陝州通判。有吳忠者,其父病亡,其母改嫁。翌年,母亦歸天,忠乃盜其屍骨與父合葬。事發入衙。卿曰:“忠罪當刑,然其孝心昭然。可著其負荊於原告,再無事生。若有它罪,重罰之”。卿父病故,卿悲痛難當,竟臥床不起,吐血而亡,時年二十有八。世人無不敬其孝心,惜之早逝。恩師韓琦揮淚為其撰墓志銘。人稱孝義狀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