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同嗣

張同嗣(1905~1928)祖籍白圫張家祠堂,出生於縣城唐興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同嗣
  • 出生地:唐興寺
  • 出生日期:1905
  • 逝世日期:1928
  • 祖籍:白圫張家祠堂
4歲隨父讀書識字,8歲略知詩文,12歲能寫諸體書法。父張雨宜為他撰寫“同情弱小,見義勇為,信而無悔,臨難不苟”的16字庭訓,他身體力行,堅持不懈。讀《岳陽樓記》,敬佩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高尚情懷,因號踵范。民國11年,考入長沙達材法政專科學校,在五四新文化運動影響下,參加學生運動,苦學並堅信馬克思主義。民國13年,參加中國共產黨。15年,奉派去廣州參加北伐,經衡陽,適逢唐生智部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軍,遂入該軍任文書。攻克長沙後,指派留長沙收編散兵游勇,收集槍枝。後調省農民協會工作。次年,被中國國民黨湖南省黨部農民部任命為特派員,赴湘潭開展農民運動,任縣農民協會宣傳部長。開辦昭潭書店,經銷革命書刊。嚴厲斥責寶和祥錢莊的賄賂行為,在《湘潭民報》上刊登文告,要求農運人員潔身自愛,“洗貪污之惡習,樹廉潔之楷模”。民國16年馬日事變後,楊昭植遇害,他在悼文中說:“你死了有我,我死了有千百萬人民。”後秘密去武漢找到黨組織,堅辭赴蘇聯學習,請派回湘潭工作。回潭後,奔走草堂、楊梓塘、楠竹山各地,聯絡同志,準備秋收起義。秋收起義失敗後,任中共湘東特委書記,到衡山,湘潭交界處恢復黨組織。繼又往來於醴陵、長沙、瀏陽、安源之間,重新聚積革命力量。
湖南當局對他恨之入骨,派出大批軍警暗探,懸賞搜捕,他多次化險為夷。民國17年11月28日,由於叛徒出賣,在長沙被捕。押到清鄉督辦公署,斷然拒絕自首,給父親妻子寫下遺書及絕命詞:“廿載輕生死,千秋有是非。”被押赴刑場時,一路高呼口號。行刑軍警刺破他的嘴唇,又將毛巾塞入口中。行至小吳門電報局前坪,凜然盤膝端坐。慷慨就義,時年23歲。其父揮淚撰寫輓聯云:“為三大政策流血,為馬列主義砍頭,英烈千秋,死復何恨;置七旬老父不養,置妻室兒女無顧,丹忱一片,生豈存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