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凱(重症醫學科、急診科主任,副主任醫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9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凱,男,1979年出生,中共黨員,2003年畢業於皖南醫學院,生前系東至縣總醫院中醫院院區重症醫學科、急診科主任,副主任醫師。曾先後獲“安徽省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池州市首屆十佳最美醫生”等榮譽稱號。

從2020年1月26日開始,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後,張凱主動請纓,積極投身疫情防控戰鬥。

3月19日,在東至縣總醫院專用病區連續多日參與新冠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張凱,按規定輪休14天就可以重新投入工作。然而,在輪休的最後時刻,他突發疾病,不幸離世,年僅41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凱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79年
  • 逝世日期:2020年3月19日
  • 職業:醫生
  • 職務:東至縣總醫院中醫院院區重症醫學科、急診科主任、副主任醫師
工作事跡,抗疫事跡,所獲榮譽,人物評價,人物語錄,

工作事跡

2016年,張凱作為援疆醫療隊隊員,赴新疆和田地區皮山縣人民醫院支援救治工作。援疆一年時間,他和急診科同事陸續開展有創機械通氣26例、無創機械通氣20餘例、可視喉鏡20例、喉罩置入10餘例;高質量監督下心肺復甦術50餘例、心臟電復律20餘例;“一對一”結對幫扶當地民眾,與皮山人民結下了深厚情誼。
2019年底,東至縣組建首個重症醫學科,張凱兼任主任。他克服種種困難,率先在全縣開展有創機械通氣、無創機械通氣、CT引導下/B超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等臨床技術技能,大大提高了東至縣內科常見病、多發病及內科常見急危重症以及疑難病症的診療水平。2019年12月1日,承載著患者期盼和張凱心血的重症醫學科開診,填補了東至縣醫療服務的一項空白。

抗疫事跡

從1月26日開始,張凱先後奔赴該縣從湖北返鄉人員較多的昭潭鎮、青山鄉等鄉鎮疫情防控一線,對返鄉人員展開逐戶篩查,對疑似病人進行隔離救治,對鄉村醫護人員遇到的疑難病例給予業務指導和技術支持。2月1日,東至縣總醫院專用病區成立後,張凱又作為縣級醫療專家組成員,承擔縣定點醫院專用病區急危重症搶救任務,在專用病區臨時組建了2張床位的ICU病房,全身心投入救治患者。

所獲榮譽

曾先後獲“安徽省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池州市首屆十佳最美醫生”等榮譽稱號。
2020年9月8日,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
2020年10月23日,被中央文明辦、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評為“中國好醫生、中國好護士”抗疫特別人物。

人物評價

張凱12歲的大兒子:“我的爸爸是沖往防疫第一線的醫生,我感到無比自豪。但是,當我看到他那被汗水浸濕的臉時,又暗暗心疼。爸爸和同事們經常要開會,隨時去下鄉會診,我已經好幾天都看不到他了。”
東至縣中醫院婦產科主任鮑淑峰:“在他的意識里,早已沒有了上班和休息的區別,就是想盡一切辦法治好患者。”
池州市委書記王宏:”張凱同志在人民民眾生命健康安全受到威脅的關鍵時刻,牢記使命、忠誠履職、勇於擔當,全身心投入抗擊疫情一線,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和擔當,踐行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人物語錄

“醫生,職責、使命所在,凡大醫治病,勿避險巇、晝夜寒暑、饑渴疲勞,一心赴救,無作功夫形跡之心。如此可為蒼生大醫!恰逢小兒三歲生日,請原諒父親。”
“世上無不治之症,唯有不精之藝。要堅持以‘假如我是一個病人’的構想去指導自己的言行。”
“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必須堅守戰‘疫’一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