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其光(晚清名將)

張其光(晚清名將)

張其光,又名信千,字奎垣,廣東新會雙水區豪山鄉人。青年時,適清廷招募水兵,以抵禦席捲大江南北的太平軍。他決心效忠清廷,以平民身份招集一批壯丁,結隊投軍,而且賣去家產充作經費。他帶的壯丁被編入左宗棠統率的水軍, 調到浙江參加與太平軍作戰。官至浙江提督,先後駐防浙江、福建、台灣。同治七年張其光欽賜“振勇巴圖魯”名號是唯一廣東籍巴圖魯,光緒元年被皇帝授賞黃馬褂,1893年兩次被皇太后召見賜克食恩禮。在浙江期間深受浙人擁戴,在浙江有“張公廟”紀念他,浙江人稱其為“張將軍”,稱其統率的軍隊為“張家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其光
  • 別名:又名信千,字奎垣
  • 國籍:中國(清朝)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廣東新會雙水區豪山鄉
  • 出生日期:1831
  • 逝世日期:1895
  • 職業:浙江提督
  • 主要成就清朝欽封的唯一廣東籍巴圖魯
  • 代表作品:1875年被光緒皇帝授賞黃馬褂,1893年兩次被皇太后召見賜克食恩禮
人物介紹,人物簡歷,人物事跡,新會發現張將軍家廟,

人物介紹

張其光(1831-1895年),又名信千,字奎垣,廣東新會雙水區豪山鄉人。梁啓超曾為張其光撰書神道碑銘“清建威將軍浙江提督張公神道碑銘
張其光

人物簡歷

青年時,適清廷招募水兵,以抵禦席捲大江南北的太平軍。他決心效忠清廷,以平民身份招集一批壯丁,結隊投軍,而且賣去家產充作經費。他帶的壯丁被編入左宗棠統率的水軍, 調到浙江參加與太平軍作戰。
鹹豐十年(1860年),張其光奉命率領廣東船艇扼守富陽、淳安一帶,保衛寧波和紹興的安全。次年,被圍攻杭州的太平軍擊傷,浙東各縣也被太平軍占領。
鹹豐十二年(1862年)春,他傷愈回營,被任為統率廣濟右軍陸勇兼水師紅單船,去浙東攻打太平軍。在大批清軍配合下,收復紹興、桐鄉、肖山等縣,受到封賞。
同治二年(1863年)賞戴藍瓴,記名參將;
同治四年(1865年),任記名總鎮,署乍浦協統帶,浙江巡洋紅單船艇,賞換花翎,升任定海鎮總兵;同治七年欽賜振勇巴圖魯名號,記名提督銜;同治十一年任護理浙江提督軍軍門。
同治十二年(1873年)三月,任福建、台灣掛印總兵。當時,日本唾涎台灣,唆使番社土著叛亂,襲擊清政府委派的台灣地方政府官員。張其光被任為副將,統率兵勇進駐台灣。他上任後,以嚴明的紀律管理軍隊,以清廉勤政勉勵部屬,以寬大仁政撫慰番民,社會轉趨安定。
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寇侵襲台灣後山,又指使番人做內應。清政府派沈葆楨為欽差大臣到台灣備戰。沈派張其光率兵戍守南路,駐兵於枋寮,扼守隘寨。他以愛國主義大義激勵居民,編練成軍,嚴守海疆。日寇見有防備,只得撤兵。之後,張其光著手開闢蠻洞。他不辭勞苦,走遍台灣南北,每到一處,懲惡彰善,撫恤番人。兩年間安撫番社60餘個,將台灣南路交通開通。
光緒元年(1875年),張其光因水土不服,被調回浙江任總兵。
光緒五年三月,曾回新會家鄉為母祝壽。八月,任福寧鎮總兵。光緒七年實授浙江提督。
光緒九年開始,法國殖民主義者侵略安南,發生中法戰爭。次年,法國派兵侵犯福建馬江以及台灣基隆,閩浙沿海加緊戒備。張其光力任守御,盡力籌措,添築龍灣炮台。官庫不夠開支,他捐俸銀2000兩,促成這項軍事建設。銀兩的價值:古代一個平民一年的生活一兩半銀子,戚繼光的士兵軍餉一日三分銀子,一月不足一兩。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張其光因積勞成疾,吐血身亡, 終年64歲。

人物事跡

徵召投軍,戎馬倥傯
道光十一年(1831年),張其光出生在新會雙水的豪山鄉。字信千,號奎垣,少年時就喜歡練功習武,研究兵法。鹹豐八年(1858年)清廷面對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和英法聯軍侵華,急令沿海地區招募兵丁,27歲的張其光聞訊後便招集200多同鄉壯丁,變賣家產後結隊前往浙江投軍,被編在左宗棠的浙江水師。
鹹豐十年(1860年),張其光奉命組建“廣艇”(廣東戰船)扼守杭州富陽、淳安一帶,因在與太平軍的作戰中表現神勇,“廣艇”名聲大振,張其光被任命為統率廣濟右軍的陸勇。後來更受到朝廷嘉獎,賞戴藍翎,記名參將,加副將銜。
同治年間,浙江沿海海盜、倭寇猖獗,張其光調任海防,記名總鎮,署乍浦協統帶。期間他多次突襲、圍剿海盜、倭寇。曾擊沉倭寇戰船數十艘,生擒海盜50多人,救出被劫鄉民180多。同治七年(1868年),張其光再次受到朝廷的嘉獎,加總兵銜,欽賜“振勇巴圖魯”名號,並先後擔任了定海鎮總兵、護理浙江提督軍軍門和瑞安協副將等要職。
掛印台灣,抵禦倭寇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日本唾涎台灣,唆使當地蕃社土著叛亂,時任閩浙總督的李鶴年向同治皇帝推薦張其光出任台灣總鎮,掛印台灣總兵官。接受欽命後,張其光立即統率兵勇進駐台灣。
翌年,日本借琉球船民事件向清廷發難,侵襲台灣後山,同時指使島內蕃人挑起內亂。張其光一方面赴廣東南澳招募兩千粵兵急赴台灣,扼守隘寨,加強備戰,在從屏東至卑南長達200多公里的主要路段設定堡壘,派屯營哨,嚴防日本入侵。同時上書朝廷,在台灣實行“撫蕃開山”政策。他走遍台灣南北,開闢蠻洞,懲惡彰善,以寬大仁政撫慰蕃民,安撫蕃社60多個,使社會轉趨安定。他還積極組織蕃社一起抵抗倭寇,最後迫使日本撤出台灣。張其光在台灣的功績再次受到清廷稱讚,不僅御賜水師提督銜,而且賞穿黃馬褂。
威鎮海疆、咯血沙場
清光緒初年(1875年),張其光調任浙江總兵,光緒五年(1879年)回新會豪山村為母祝壽時,光緒皇帝曾親筆御書“萱蔭延芳”匾額,並賜玉如意、蟒緞等賀禮。據說這些文物如今仍收藏在新會博物館。
以後張其光先後擔任福建福寧鎮總兵官、浙江水師提督和溫州鎮總兵官等職。光緒十年(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法國軍艦不斷侵擾福建馬尾、台灣基隆和浙江溫州等地。張其光積極修築炮台,甚至捐出俸銀而力任守御。光緒二十年(1894年)張其光出任鎮海,總領浙江海陸防務,鎮海一役,更是大敗法國軍艦,鞏固了浙江海防,立下了顯赫戰功。光緒皇帝專門獎賞官銀,授三品官,而當地民眾則將他稱為張將軍,他所統率的水師也因此被稱為“張家軍”——“從農民到將軍”,張其光演繹了他戎馬倥傯輝煌的一生。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11月,張其光在前往寶山閱兵時突然咯血病逝于海防任上,終年64歲。清廷專門為他在新會家鄉賜建了張將軍家廟。

新會發現張將軍家廟

江門市新會區雙水鎮豪山村發現了清代年間福建、浙江、台灣掛印總兵,浙江水師提督張其光的一批文物古蹟。當地政府擬將這些豐富的文物古蹟作為旅遊資源加以開發,吸引更多遊客參觀。
這批重要文物古蹟見證了張其光在捍衛祖國抵抗侵略者的鬥爭中屢立戰功,多次受朝廷嘉獎封賜。從當地流傳的“新會文有梁啓超,武有張其光”的口頭禪,可以印證張其光的歷史功跡幾可與梁啓超齊名。  張將軍家廟這座古建築坐落在新會市豪山村北面,建於清朝光緒十年(1884年)。據介紹,該古廟是清朝光緒皇帝為表彰張其光英勇抗擊侵略者立下顯赫戰功獎賞官銀而建的,占地2000多平方米,由前中後三進式組成。前座門口有一花崗岩鑿成的石匾額,刻有“張將軍家廟”五個蒼勁雄渾的大字,為清代光緒年間欽差大臣、廣西巡撫鐘熊祥手書。整座家廟具有晚清嶺南古建築的風格,其駝峰、枕墩、外牆等都有十分精美的木雕和灰塑。古廟建築規模是按清代有功之臣規格由朝廷欽準建造的。家廟門口,當年放置一雄一雌兩隻石獅子,其造型形神兼備,雕工精緻。上個世紀50年代,這對石獅子被搬到了新會人民會堂門口至今。豪山村的“張將軍家廟”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張其光祖祠在豪山村國小,有一座年代更古老的祠堂,就是張其光的祖祠。祠堂左右立有兩桿石華表,高8.8米,直徑0.3米,華表有浮雕祥龍環繞,似騰挪欲飛狀;頂部端坐兩隻神態各異的石獅。據介紹,這兩桿華表也是按朝廷表彰有功之臣的規格鑿成的。在左側的華表基座,豎著一塊朝廷皇帝欽賜張其光為“振勇巴圖魯”的功名石碑。據專家考證,“巴圖魯”是清朝一種榮譽的封贈,為“勇士”之意;張氏祖祠前還豎立著一塊堪稱石雕工藝傑作的石厥。石厥精雕細琢著兩隻足踩繡球嬉戲的瑞獅,一對單腿獨立的仙鶴,兩位抱拳作揖的儒臣,四隻拱托旭日的鳳凰。石厥內書“聖旨奉天誥命臣張其光”,據考證,這是皇帝對張其光賜爵和授官的詔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