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婉

張先婉,女,土壤學家。長期從事土壤、土壤肥力和農業生態的研究。用地理學觀點來說就是研究一些耕作制的形成;以生態學觀點研究了土壤肥力;提出了“旱地聚土免耕耕作法”,在四川大面積推廣,增產顯著。為四川土壤科學、農業生態學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先婉
  • 外文名:Zhang Xuanwan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四川省成都市
  • 出生日期:1929年6月9日
  • 職業土壤學
  • 畢業院校:四川大學
人物生平,技術成就,簡歷,主要論著,

人物生平

張先婉,1929年6月9日出生於四川省成都市一個醫生家庭。受父親好學與敬業精神的薰陶,她從小就立下了努力學習、獻身科學的志願。
1940年她進入四川省立女子中學,1943年考入成都市立女子中學。1945年,考入四川大學(現更名四川聯合大學)農化系就讀,由於學業成績優異,先後獲得了學校的公費資助和安良獎學金。對張先婉終生專業方向影響最大的,要算她的恩師侯光炯先生。1
946年,曾經在歐美13個國家輾轉留學考察的侯光炯先生,轉入了四川大學從事土壤學教學,他渴望培養出一批土壤科學的後繼人才。一次課間,張先婉向他提出一個問題,他竟用信紙回答了滿滿兩頁讓工人送到她的宿舍。使她感到世界上竟還有這般負責的老師。幾年的薰陶,張先婉終於在四川大學農化系留下來,擔任了侯光炯教授等的助教。
1952年隨著全國院系調整,侯光炯、張先婉同時調入重慶北碚西南農學院(現西南農業大學)任教。張先婉在任教的同時,追隨侯先生先後進行了四川盆地內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的土壤考察,使她認識了許多地理環境與土壤和農業的關係,協助侯教授完成了“四川盆地內紫色土的分類與分區”等論文。
張先婉1956年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1958年中國科學院四川分院成立,她被調任中國科學院成都農業生物研究所(現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所)擔任土壤研究室主任,主持成都平原耕作制分區分型的研究,考察16個縣市,由於“文化大革命”的影響,工作未能全部完成。
1973年她被借調入四川省科委籌建後又被撤消的中國科學院重慶土壤室。1978年成立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土壤研究室。作為土壤室實際負責人的張先婉,為土壤室廣納人才,培養人才作出了貢獻;在侯光炯的學術思想指導下,用地理學、生態學的觀點,對四川盆地的紫色土進行了全面地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
1980年開始在四川省鹽亭縣林山鄉建立試驗基點,實現了她從生態學角度培養土壤肥力的理想。張先婉的幾個主要課題都是在這裡完成,並作出了突出成績。1993年,該基點被納入中國科學院生態網路,正式命名為中國科學院鹽亭紫色土農業生態試驗站。
1981年以中國科學院代表團成員身份去紐西蘭訪問考察,參加了國際土壤可變電荷會議。1995年受國際首屆土水資源多目標決策管理體系學術會議的邀請去美國夏威夷參加會議,並在大會上作了“中國南方旱地聚土免耕多目標管理體系”的學術報告,受到了與會者的歡迎。此外,她還參加了在中國召開的國際水稻土會議、國際紅壤會議、國際刀耕火種替代技術會議等。有關論文還被選登在《國際生態學》雜誌(Intecol Bulletin)上。
張先婉從走出校門的第一天起,就擔任了侯光炯教授的助手和秘書。1979年擔任四川省土壤學會常務理事、秘書長,1983 年起先後擔任四川省五屆、六屆土壤學會理事長,1983-1991 年任中國土壤學會五屆、六屆土壤肥力專業委員會主任。1981-1995年任四川省科協三屆到五屆常委,四川省農學會常務理事(1983-1993),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顧問團第二屆顧問(1989-1994),《土壤學報》(1984-1995)編委,《套用生態學報》(1990創刊一現在)編委。其中1988年獲中國科學院竺可楨野外工作者獎,同年獲四川省首屆優秀女科技工作者稱號。1993 年張先婉同志退休後還繼續擔任了中國土壤學會七屆顧問和八屆理事以及四川省土壤學會顧問。為土壤科學事業繼續奉獻餘熱。
張先婉為我國農業土壤地理,農業生態科研事業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地奮鬥了半個世紀,她主持研究的兩個科研項目,分別榮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992 年她享受了政府特殊津貼。

技術成就

張先婉的成長首先應歸功於大學時代的啟蒙老師侯光炯教授,侯教授生動的教學和諄諄教誨激發了她對土壤學學習的興趣。她在任助教期間,在指導學生的分析化學、土壤學、土壤化學及土壤調查實習中,總是勤奮學習,一絲不苟,努力實踐,從而打下了良好的野外考察和室內研究的功底。
在青年時代比較有成效的工作,是追隨侯教授與四川省水利廳合作的,四川盆地岷山、沱江、涪江、嘉陵江流域的土壤和農業的考察。考察中,他們研究了環境與土壤形成和農業的關係,提出了土壤的群落性,即是在一定條件下產生一定的地域土壤組合。其代表作應該說是提交給第六屆國際土壤代表大會的論文“四川省盆地內紫色土的分類與分區”。通過這項工作,培養了張先婉的獨立工作能力。
張先婉在自我總結一生時認為:侯光炯先生的學術思想,像一座無盡的寶庫,只要你細心地去挖掘,就會源源不斷地掘出豐富的寶藏,侯先生的天、地、人、物統一體等思想,對她的工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她深信一個科學工作者的成功,在於勤奮、堅持、把握機遇和運用科學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張先婉1958年調到中國科學院四川分院農業生物研究所,在該所從事的第一件工作就是到成都平原的新繁、新都等地區進行水稻生產綜合技術研究。較長期的農村蹲點,一方面積累了大量的感性資料,另一方面從實踐中找到研究方向,經過反覆考慮,確定以“成都平原耕作制分區與分型”為研究課題。通過試點,編寫了“成都平原耕作制分區分型調查手冊”,先後與四川農學院(現為四川農業大學),溫江地區農科所合作,形成“科研、教學、生產”三結合研究隊伍,深入到成都平原16個縣市開展了調查研究。
在此基礎上她和同事們共同寫出了“成都平原灰色沉積物上土壤類型特性與耕作制形成的關係”(1963)“試論成都平原土壤類型特性與耕作制形成的關係”(1963)“成都平原幾種典型輪作類型對土壤肥力的影響”(1963)“成都平原低產土壤——漕田的發生類型及其改良措施的調查研究”(1966、1979)“成都平原水稻土分類的初步研究”(1981)等論文。論文反映了她對耕作制的基本觀點,那就是區域自然因素的綜合作用,決定了耕作制形成的“可能性”,而社會經濟因素和人類生產活動決定耕作制存在的“現實性”。土壤類型特性和季節水熱動態影響作物的宜種度,生理、生化、形態特性以及土壤和作物的耕作、施肥、灌溉等需求,從而影響耕作制的形成。一定區域條件下的一定土壤類型上形成的以複種輪作為中心包括相應的灌溉、耕作、施肥的耕作制,是客觀存在的耕作制分類單位,稱之為“耕作制型”。
在一定條件下,“耕作制型”的有規律組合併出現一定的生產特徵、水平、經驗、問題以及共同改良途徑和方向稱為“耕作制區”。研究耕作制分型和分區,不僅有助於探索耕作結構因素之間的相互聯繫,在各歷史階段的平衡關係,而且有助於揭示農業技術改革中可能出現的矛盾,尋求克服辦法,為區域農業技術改革提供理論依據。
“文化大革命”中,她被借調到四川省科學技術委員會農醫處工作。為了探討農田基本建設的科學技術問題,省科委讓她組織了“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課題,她利用這個時機親自參加科學試驗。組織了四川的幾個院校和科研單位,深入到七八個縣,總結綜合治理的經驗和研究存在的問題。在工作中她認識到“人們只能按照自然規律進行綜合治理,不能把自然界的統一整體孤立地分割開來只進行單一治理,單一治理只能局部的改變農業生產條件,並不能根本改善自然界統一體內部的協調,也許可以增點產,卻不能持續的高產穩產”。這種樸素的“可持續發展”“統一體”的思想,對推動當時四川的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和農業的發展起了一定作用。
1978年,在研究四川盆地特有的紫色土時,張先婉感到研究土壤學不能就土壤論土壤,主張從農業生態的觀點來研究土壤、這樣可使土壤與環境成為一個統一整體,提高土壤肥力,不是提高一塊田地的肥力而是提高區域肥力,因此要從環境治理入手。她選擇了川中丘陵區鹽亭縣林山鄉,在一個小流域範圍,用定位研究的方法,作為研究農業持續發展的起步。她組織了研究隊伍,分工合作,用系統的觀點對林山公社進行全面調查與分析,寫出了“川中丘陵區的農田生態系統一—以鹽亭林山公社為例~”、“川中丘陵區實現區域農田生態平衡途徑的探索”(1984),對維持川中丘陵區農田生態平衡提出四條途徑。
1985-1986年張先婉承擔了“四川省柑橘生態適應性研究”的課題,組織了多學科隊伍,到四川15個縣進行了柑橘合理布局和發展前景的綜合考察,比較系統地分析了四川發展柑橘的生態適應性,科學地評價了其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對發展柑橘的幾個主要關鍵問題進行了討論,對四川發展柑橘的前景提出了看法並出版了論文專輯(1986)。
1984-1987年張先婉又參加了中國科學院主持的“長江三峽工程對生態與環境影響及其對策研究”項目。承擔其中的“三峽工程對庫區農業生態的影響預測和對策研究”子課題。他們根據區域農業生態結構潛力的一致性,農業總體結構的一致性,系統功能的趨同性的原則將庫區劃分為4區17個農業生態類型。以此為基礎還較早地使用計算機進行數據處理並對農業生態現狀進行綜合評價,對三峽工程的農業生態影響進行預測,並提出相應的對策。認為庫區是一個經濟落後,生產水平低,生態破壞嚴重的脆弱農業生態系統,工程的設計方案應以維護生態效益作為決策的重要依據。
四川盆地有67萬公頃左右的高台位旱坡地,其“旱、薄、瘦、蝕”問題十分嚴重,引起了張先婉的注意,如能解決這個問題,對四川農業將有很大的貢獻,她提出了“紫色高台位旱坡地開發利用”的課題,開展田間試驗,定位觀測,苦戰6年,終於成功地提出了“中國南方旱地聚土免耕耕作法”。它是由“聚土築壟,壟基有機肥墊底;壟間為溝,溝內深耕增肥,加攔水土擋;壟上夏季留茬免耕,秋季少耕,定期壟溝互換;壟溝立體種植;林、水支撐系統配套”等環節組成,具有“改土培肥,防蝕增厚,抗旱蓄水,節約勞力,增產增收”的多目標統一綜合效益,1992年經國家科委確定為國家級推廣項目,1989-1994年僅四川省就推廣40.51萬公頃,總增產糧食2.1億千克,油菜793.5萬千克,棉花78.87萬千克,西瓜345.57萬千克,綠肥飼料1000萬千克,新增純收益13084.24萬元(1993,四川省農牧廳)。實踐證明,聚土免耕耕作法為中國南方旱地的開發闖出一條新路。該項成果被國際土、水資源多目標決策會議邀請作為大會發言。
多年的科研實踐,使張先婉認識到做為科學研究工作靠兩點:一是良好的個體素質;二是團結協作的群體隊伍。她勤奮學習,通過廣播、電視學習外語、數學、計算機,結合科研提高英文寫作水平。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埋頭閱讀工作需要的書刊,或整理自己的資料。現在雖已退休,仍向年青人求教,學習計算機技術,以適應時代的要求。她淡泊名利,在一次調資中,民眾一致認為她應調資,她卻把調資機會主動讓給他人。在發放獎金時她總是“按功行賞”,不搞人情獎,不吃大鍋飯。對於外協單位,在分配經費時,從不剋扣拖欠,增強了大家的向心力。她領導的聚土免耕課題組1991年被評為中國科學院先進集體。

簡歷

1929年6月9日 出生於四川省成都市。
1949年 畢業於成都四川大學農學院農業化學系獲學士學位。
1949-1952年 任四川大學農學院助教。
1952-1958年 任西南農學院助教、講師。
1958-1973年 任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所助理研究員、室主任。
1973-1978年 四川省科學技術委員會農醫處工作。
1978-1990年 任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土壤室副研究員、研究員、副主任、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科學院成都地理所鹽亭農業生態試驗站站長。
1990-1993年 任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土壤室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鹽亭農業生態試驗站站長、顧問。1993年退休。
1980-1996年 先後兼任四川省科學技術協會委員、常務委員。四川省第二屆科技顧問團成員。
1979年以後 先後當選為中國土壤學會理事、顧問,中國土壤學會土壤肥力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農學會土壤肥料研究會理事,四川省土壤學會秘書長、理事長、常務理事,四川省農學會常務理事、名譽理事。土壤學報編委,套用生態學報編委,中國農業百科全書土壤卷編委。

主要論著

1 彭加元,張先婉,侯光炯.土壤養分吸附與粘韌性的關係.第四屆國際土壤學會文集(荷蘭)1950:136~137
2 侯光炯,張先婉,曾覺廷等.四川盆地內紫色土的分類與分區(英文),第六屆國際土壤學會論文.巴黎:1956
3 侯光炯,張先婉.土壤粘韌性的研究(俄文)土壤學.蘇聯:1956 (5):17~24
4 張先婉,李道純.成都平原灰色沉積物上土壤類型特性與耕作制形成的關係.第三屆中國土壤學會小組宣讀論文.瀋陽:1963
5 張先婉,李道純.成都平原漕田發生類型的研究.土壤通訊.1979 (2):11~22
7 張先婉.川中丘陵區維持區域農田生態平衡途徑的探討.見:熱帶、亞熱帶山地丘陵建設與生態平衡學術論文集.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1982:135~139
8 張先婉,莊體仁等.川中丘陵區一個農田生態平衡的雛型——鹽亭縣林山公社.生態學雜誌.1983(1):1~6
9 張先婉主編.農田生態系統研究專輯.土壤通訊.1984,6(1)
10 張先婉.用系統的觀點研究土壤肥力.土壤通訊.1984,6(4):9~14
11 張先婉.必須加強維護土壤肥力的研究.見:“2000年的中國”研究資料第48集,我國土壤科學發展的現狀,對策和展望.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協會,1985:38~40
14 張先婉.四川省柑橘生態適應性研究專輯.土壤農化通報.1986,1(3)
15 張先婉,劉遠鵬,劉斯文等.四川省柑橘業發展前景的研究.土壤農化通報.1986,1(3):1~14
16 張先婉,陳實,李德智等.三峽工程對庫區農業生態的影響預測和對策研究.見:長江三峽工程對生態與環境影響及其對策研究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87:203~230
17 張先婉.旱地聚土免耕耕作法研究專輯.土壤農化通報.1990,5(1、2)
18 張先婉.土壤肥力研究進展.北京:中國科技出版社,1991
19 張先婉,陳實,李同陽等.南方旱地聚土免耕耕作法與土壤培肥.土壤肥力研究進展.1991:7~13
20 黎孟波,張先婉.土壤肥力概念與模式.土壤肥力研究進展.1991:208~213
21 黎孟波,張先婉.聚土免耕耕作法的土壤肥沃度評價.土壤肥力研究進展.1991:235~241
22 張先婉.改進大農業體系中的耕作制,恢復土壤肥力.見:中國土壤科學的現狀與展望.南京:江蘇科技出版社,1991:137~143
23 張先婉.紫色丘陵區的農業生態系統.見:中國紫色土(上)北京:科學出版社,1991:301~318
24 張先婉,陳實.榿柏混交林—農業複合經營.見:中國農林複合經營.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167~175
25 張先婉,陳實,李同陽等.季節性免耕壟作系統:中國南方山丘區一種多目標耕作管理系統.第一屆國際水土和環境管理多目標決策支持系統會議大會宣讀論文.美國夏威夷,199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