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標村

張元標村

張元標村坐落於魯西北平原,隸屬於山東省樂陵市西段鄉,靠近漳衛新河,人口約870人,歷史悠久,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善,是著名的桑葚種植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元標村
  • 外文名:Zhang Yuan Biao Cun
  • 別名:張標家
  • 人口:870人(2017年底)
  • 民族:漢族
  • 行政隸屬:山東省樂陵市西段鄉
  • 郵編:253600
  • 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
  • 河流漳衛新河
  • 學校:張元標國小
  • 植被:溫帶落葉闊葉林
  • 土壤砂質土
  • 車站:樂陵客運總站
  • 耕地:806畝
村名起源,姓氏人口,地理位置,行政沿革,社會概況,學校教育,歷史遺址,文物出土,特色農業,

村名起源

據傳明朝燕王掃北之後,津南魯北一帶人口銳減,至永樂二年(1404年)朱棣皇帝降旨徙民,該村張姓始祖張元標從河北樂亭縣沙包張大槐樹村遷入,途徑鬲津河(今名漳衛新河)後一路鞍馬勞頓口渴難耐,故而四處尋找水源,未料在亂草叢裡發現一口水井,飲嘗後頓覺甘甜爽口,又見該處滿地的桑葚樹與棗林等,遂決定選址落戶定居於此,故直接以姓名命名為張元標村,其他姓氏也相繼遷入。

姓氏人口

總人口870人,總戶數206戶,姓氏構成主要有張姓、潘姓、趙姓、路姓、馬姓、孫姓、鄧姓,其中張姓村民人口最多。

地理位置

張元標村位於市政府駐地西北15.5公里處,位於鄉政府駐地西北3.8公里處,東與李小安村相鄰,西與黃夾鎮霍寨村相靠,南與鄧家村緊緊相依,北隔漳衛新河與河北鹽山縣搭界。
張元標村

行政沿革

新中國成立後,初期屬於滄南專區樂陵縣第十一區舊縣區(舊縣區,即鹽山千童鎮,1952年劃入河北);
1953年又劃入樂陵第三區黃夾區張元標鄉,下轄張元標、趙黃茂、韓油坊、鄧家、李杏雨與李小安六村;
1958年秋公社化時屬西段人民公社;
1984年社改鄉後屬樂陵縣西段鄉;
1988年樂陵由縣改市後屬樂陵市西段鄉;
2009年與李小安、鄧家村合稱張李鄧社區。

社會概況

村莊聚落形態不規整,房屋坐北朝南、布局緊密,主要有兩條南北大道和三條東西街道,主要路面均已實施硬化,進出村的交通通道較為便利。
村地處西段鄉的西北角,村北挨近漳衛新河河畔大堤。居住建築占地223畝,總耕地面積806畝,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等傳統雜糧作物,青壯年依靠外出務工經商等取得其他收入。
張元標村生產生活設施完善,主要有衛生室、瑞彬超市、張元標國小等生活點。村內有文化廣場並配有健身器材街面整潔並粉刷了文化牆兩側道路栽種有綠化樹木街面整潔並粉刷了文化牆兩側道路栽種有綠化樹木兩側道路栽種有綠化樹木,實施城鄉環衛一體化並定期清掃。
全村安裝了寬頻、監控、路燈、自來水等基礎設備,2017年鋪設了進村的水泥公路與沿河公路接通,2019年12月28日20餘位書法家前來下鄉開展送福活動。近年全村社會經濟文化事業發展較快日益豐富。
張元標村衛生室張元標村衛生室

學校教育

張元標國小坐落於村東南,院內有一棵一抱之粗的老柳樹,已有百年之久。現代化的教學樓是孩子們求知的理想場所。張元標國小與德州學院展開合作,是德州學院教育教學實踐的基地之一。
張元標國小張元標國小

歷史遺址

據《樂陵縣誌》(1991年)記載,唐代鬲津河(即漳衛新河)南岸有重合故城,時為樂陵縣治所在地,此址約在西段鄉張元標村一帶。
另傳重合故城為秦漢時期所建,也說重合城實為童合城之誤傳,童合城意為兒童集合之地,與秦代徐福千童東渡傳說有關。張元標村坐落於鬲津河南岸河坡之地,地勢平緩又處於南北交通之要衝,成為古代城池選址之地。
1.“重合縣城在縣東二百步。”——唐代《元和志·樂陵縣》
2.“鬲津枯河在縣西三里,東北流入饒安界(今千童鎮)……唐縣在其南,去河僅三里。”——宋代《太平寰宇記》
3.“樂陵西北二十五里有樂陵故城,正重合地,即唐縣也”。——清代《一統志》
樂陵故城重合城與今縣城所在地樂陵故城重合城與今縣城所在地

文物出土

張元標村出土唐代文物,已被德州市博物館收藏,如線條生動的灰陶牛擺件,應為官宦或大戶人家之所有,也是悠久的農耕文化的象徵,可佐證張元標村為唐代樂陵縣治之所在,具體歷史社會境況尚待進一步發掘考證。
張元標村出土文物張元標村出土文物

特色農業

張元標村地處河坡沖積地,土地風蝕沙化嚴重,糧食作物收成極低,砂質土壤適合桑葚生長。據悉自清朝道光年間起,該村就開始種植桑葚了,距今已超400年歷史。全村現有600畝桑葚林,桑樹3000餘棵,年產量達60多萬公斤,是十里八鄉名副其實的桑葚第一村。
桑葚每年5月份成熟,2016年5月籌劃建起了桑葚烤房,加工成桑葚乾後利於儲存,起到入食入藥的良好滋補保健效果,每公斤價格可比鮮桑葚貴出10倍多,提高經濟收入與種植熱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