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蘭(天津日報記者)

張俊蘭(天津日報記者)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俊蘭,女,1962年生,天津日報報業集團記者。從1997年開始,在13年的時間裡,張俊蘭18次走進涼山,堅持幫扶涼山的貧困生和孤兒,被學生、孤兒稱為“媽媽”。另有新疆阿克蘇地區氣象台台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俊蘭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62年
  • 職業天津日報報業集團記者
  • 性別:女
人物簡介,人物事跡,

人物簡介

張俊蘭,女,1962年生,天津日報報業集團記者。從1997年開始,在13年的時間裡,張俊蘭18次走進涼山,堅持幫扶涼山的貧困生和孤兒,被學生、孤兒稱為“媽媽”。她執著無悔的付出化做星星點點的希望種子,生生不息。2011年獲得第三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
天津日報報業集團記者張俊蘭天津日報報業集團記者張俊蘭

人物事跡

2010年5月25日,《天津日報》社女記者張俊蘭和同事們一起,再一次踏上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的土地,將籌集到的善款、體育用品和文具,送到希望國小的孩子們手中。這已經是在13年的時間內,張俊蘭第18次走進涼山從事扶貧助學工作。
1997年,張俊蘭參加“中國百名記者志願扶貧團”採訪涼山,她親眼看到這裡的孩子們為了上學,上山砍柴換錢,攢下雞蛋換錢,交口糧充當書本費。“當時心痛的感覺無法表達,採訪的一路幾乎都在掉眼淚。”張俊蘭從涼山返回天津以後,把自己全部感情都集中在采寫報導上。系列報導“涼山紀行”在社會上引起反響,一些讀到報導的民眾將平時省下的錢款寄往報社,希望能夠幫助這些孩子。
張俊蘭與報社商議,決定用16.7萬多元的善款在涼山建一座希望國小。1998年8月,一座嶄新的校舍矗立在涼山布拖縣亞河村海拔2800米的山地上,300多個窮苦的涼山彝族孩子終於告別了昔日四面透風、隨時可能倒塌的教室,坐在了溫暖明亮的教室里。那一刻,張俊蘭永遠忘不掉,“看到孩子們第一次開心地笑了,我卻哭了。”
張俊蘭和涼山的孩子們在一起張俊蘭和涼山的孩子們在一起
此後,張俊蘭一次又一次走進涼山,為西昌學院、涼山民族中學等一批又一批學生送上獎助學金,為布拖、金陽昭覺喜德等許多縣的孤兒和老人送上扶貧資金和物資。她受各界委託興建了3所希望國小,把海外慈善家引進涼山,在4所院校設立了獎助學金,建立了24個孤兒班,幫助1200多名學齡孤兒完成九年義務教育。
從2005年秋開始,張俊蘭在涼山籌建孤兒班,收納學齡孤兒成為寄宿制學生。她每年要入戶尋訪大量孤兒,不但路途遙遠、分散,還會經常遇到飛石、塌方、洪水、土石流、山體滑坡等各種險情。“幫一個,是一個”,張俊蘭想趁著自己還沒有老,多走一些路、多做一些事,“我在這裡承擔了父母的責任,沒有父母會放棄自己的孩子,我也不會放棄他們。”
張俊蘭看望涼山的孩子們張俊蘭看望涼山的孩子們
2005年秋天,張俊蘭的母親患膀胱癌晚期,張俊蘭白天守護母親,晚上熬夜給慈善家寫信,講述關於在涼山建立孤兒班的可行性方案,每天只有三四個小時的睡眠。2009年,為了擴建孤兒班,張俊蘭在右腳骨折持續臥床兩個多月剛剛可以下床活動的情況下,重新踏上涼山路。在走訪孤兒及其監護人的山路上,張俊蘭由於體力不支又一次病倒了。目前,涼山最貧困的3個縣已經建了24個孤兒班,接納1200多個學齡孤兒成為寄宿制學生。
扶貧助學13年來,張俊蘭始終恪守三個不可動搖的原則:一是在實施每一個扶貧助學方案、動用每一筆捐款的過程中,都要在當地相關部門的協助下親力親為,不委託中間環節。張俊蘭說:“不允許自己有一筆善款或一分錢用之不當,因為我清楚地知道每一分善款的分量和意義,它們是捐贈者勤勞節儉而來,凝結了對別人苦難感同身受的情懷,寄託了拯救別人於危難絕望之中的期盼。”二是每一筆捐贈,無論多和少,都必須有受助者給捐助者的親筆簽收單;數額較大的善款,還必有受助者在領受現場的照片或錄像;同時,還提供資料介紹受助者的處境或生活、求學的故事,比如受助貧困生寫的自傳、記者的採訪記錄等。張俊蘭說,“我們讓所有參與涼山助學的讀者和慈善家看到,他們所奉獻的每一分錢都用在了最需要的地方。”三是不許地方政府部門和鄉村農牧民為了接待自己而宰殺牲畜;在涼山工作期間吃飯、住宿均是自費,不由地方招待;用餐不浪費一粒糧、一棵菜。“面對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涼山彝族同胞,我感到每浪費一分錢都是有罪的。但彝族同胞十分好客,大肆宰殺豬牛羊雞招待貴客成為習俗,而牲畜又是涼山當地人最寶貴的財富……”
張俊蘭和涼山的孩子們在一起張俊蘭和涼山的孩子們在一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