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羊

張世羊,男,1980年8月出生,碩士,武漢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副研究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世羊
  • 國籍:中國
  • 畢業院校: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學位/學歷:博士
  • 職務:武漢理工大學碩士生導師
人物經歷,研究方向,科研項目,學術成果,

人物經歷

1997.09~2000.07安徽省廬江中學、高中
2000.09~2004.07西南大學本科、學士
2004.09~2010.02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博士
2010.03~2013.12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2014.01~2015.10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副研究員、碩導
2015.11~至今武漢理工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築學院副研究員、碩導

研究方向

污水生態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水體生態修復、數值模擬與生態模型、濕地生態工程技術。

科研項目

在研項目(支持)
(1)組合濕地強化處理水產養殖廢水關鍵技術研究,農業部淡水漁業健康養殖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5萬元,2016.01-2017.12。
(2)基於人工濕地的複合池塘養殖系統模型化研究,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20萬元,2013.01-2015.12。
(3)養殖池塘生態效率及水質調控關鍵技術研究,農村領域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畫子課題,105萬元,2012.01-2015.10。
(4)人工濕地-池塘複合系統黃顙魚養殖容量研究,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改革基本科研業務費,10萬元,2011.12-2013.12。
(5)複合池塘循環水養殖系統的模型構建,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5萬元,2011.01-2012.12。

學術成果

主要從事水體生態修復與污水生態處理技術研究。研究發現生態疏浚對湖泊水質產生了不同影響,推測疏浚是治理富營養化湖泊的有效措施之一。恢復沉水植被是湖泊生態修復的重要舉措之一,要想獲得“草型”穩態必須控制好內源負荷。首次提出了人工濕地去除率常數受控於多元因素共同制約的線性假設,並用Stella仿真軟體對假設進行了驗證。發現在高水力負荷、短停留時間運行工況下,潛流濕地的硝化-反硝化作用嚴重受阻,曝氣增氧能提高系統的硝化作用,但是受控於較短的停留時間,濕地的反硝化作用受限。
研究結果獲成果獎3項:湖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排名第4)、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排名第4)、荊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排名第7)。先後主持中央級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長江所改革基本科研業務費、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畫子課題、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農業部淡水漁業健康養殖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各1項。至今共發表學術論文三十餘篇,其中第一作者論文12篇(SCI源刊論文7篇(他引累計70餘次),EI3篇);已獲授權發明專利4項(第一發明人2項),在審發明專利2項(均為第一發明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