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祿(中共地下黨情報員)

張世祿(中共地下黨情報員)

張世祿,女,張弼士的孫女,中共地下黨員、情報工作者。畢業於膠東公學,194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受黨組織的委派打入煙臺偽警察局工作,潛伏在日偽軍內部,曾冒死向我軍提供大量情報,張世祿與母親李德貞在傳遞情報過程中機智勇敢,不畏艱險,將個人安危置之度外,多次使其他同志化險為夷,完成任務,為煙臺解放做出了重大貢獻。煙臺解放後,被任命為山東省煙臺市公安局偵察組副組長。先後在煙臺、青島、北京工作和生活,1962年在北京逝世。

基本介紹

  • 本名:張世祿
  • 所處時代:近現代
  • 民族族群:漢族
  • 性別:女
人物簡介,人物故事,家庭成員,藝術形象,

人物簡介

張世祿,女,是張弼士先生的第六個兒子張榘琅的其長女。1945年5月,膠東公學結業的張世祿受中共膠東區委統戰部的安排,潛伏到煙臺偽警察局開展地下工作。1945年8月22日晚,張世祿獲得日軍將要逃跑的情報,她穿過敵人的道道崗哨,在次日拂曉前把情報送到了膠東軍區煙臺前線指揮部,為確定進攻的時間和目標提供了重要的決策依據。原膠東軍區第一分區政委仲曦東在回憶錄《第一次解放煙臺之戰》(原載《煙臺文史資料》第二輯)描述:“張世祿是張裕公司創始人張振勛(字弼士)的孫女,抗戰後期曾隨其母到我根據地住過一段時間,後又派回煙臺工作。用梁輯卿同志(時任膠東區東海特委書記)的話說:‘這孩子不簡單,她冒著炮火爬上山來送情報,把絲襪子都劃破了,很是勇敢的。’她提供的情報很重要,也很及時。”

人物故事

虎狼入室,大小姐流落街頭
1938年2月,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踏入古老的煙臺海濱,開始了對煙臺長達7年的法西斯統治。由於張裕公司名聲在外,日軍全面占領煙臺市區後,將其資產全部查封軍管。除經濟上的掠奪外,日軍還企圖將釀酒改為生產酒精,以代替軍用汽油。時任張裕公司總監理、張弼士的第六個兒子張巨烺,因多次拒絕與日軍合作,被剝奪職務,全家9口人被趕出豪宅大院,生活失去著落。因生活所迫,剛考上國中不到半年的大女兒張世祿不得不流浪街頭,四處打工掙錢,幫著養活家人。最困難時,她曾帶著妹妹在街上揀煤球。後經人介紹,張世祿應聘到芝罘電報電話局當接線員
張世祿負責看管轉接的是煙臺偽警察通往各縣警察機關的長途線路。意識到自己是在為敵人工作後,她故意多次趁人不注意時,向機器里滴水,弄壞了接線機。張世祿也因此被開除,長期失業在家。國恥、家破和敵人的辱罵,漸漸在張世祿幼小的心靈中萌發出救國的念頭。她聽說膠東許多地方出現了抗日的八路軍,她做夢都想拿起槍走上戰場,當一名抗日英雄
喬裝打扮,潛伏敵營竊情報
1942年,張世祿和母親李德貞一起,在中共膠東區委同志的帶領下,走出煙臺市區,邁上通向抗日根據地的道路。此時,她年僅16歲。
1945年,張世祿加入中國共產黨,開始從事黨的情報工作。此時,全國抗戰正處於最後大反攻階段,戰場形勢已發生了深刻變化。為迎接這座海濱城市的最後解放,上級黨組織決定讓張世祿趁煙臺偽警察局招考女警察之機,秘密打入偽軍情報機關內部,為下一步對敵鬥爭和解放煙臺提供情報。接到任務後,張世祿經過燙髮、化妝、辦理假手續後,就以張家人在外地上學歸來的名義,順利考入煙臺偽警察局特務科,正式開始了秘密竊取敵人內部重要情報的工作。聰明伶俐的張世祿很快就能進入檔案室查閱所有機密資料,甚至還能夠將相關資料秘密帶回家抄寫。這樣,她就可以很方便地把有關機密資料和敵人重要活動的情況搞到手,同時也將大部分上層偽職人員的個人情況摸得一清二楚,其中包括他們的家庭住址,以及他們的職務、活動範圍和相關行動計畫等。一旦獲取有關情報,張世祿就會爭分奪秒,利用星期天和節假日,以去南郊一帶走親戚的名義,將提前寫好的情報藏在奶粉盒裡交給八路軍地下聯絡站的人。如果遇到敵人崗哨盤查,她就乾脆亮出殺手鐧——個人特務證件,總能化險為夷。在此後的短短三個多月時間裡,張世祿先後為我黨我軍提供了大量非常有價值的敵人內部情報,為煙臺的對敵鬥爭和最後解放,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夜送情報,煙臺終於獲解放
1945年8月22日,根據八路軍膠東軍區司令員許世友的作戰命令,八路軍東線部隊大規模逼近煙臺城區外圍,以進一步觀察市內敵人兵力部署與動向,伺機發起最後的總攻,徹底解放煙臺。當晚7時許,張世祿無意間發現有大批日軍正在悄悄向海邊涌去,而且在夜色掩護之下,開始秘密登船,準備從海上逃跑。而市區的偽軍正在重新調動各縣隊伍,重點加強城區布防。張世祿立刻意識到,日軍這是聞風喪膽,要趁機逃跑;偽軍正在重新布防,準備與城外的八路軍大部隊背水一戰。 “這個陰謀一旦得逞,必將對煙臺的解放帶來更大阻力。”想到這,張世祿趕緊跑回家,顧不上吃飯和休息,立刻拉上年僅12歲的妹妹張世清,摸黑往南山高地八路軍戰地指揮部方向跑去。在漆黑的夜裡,張世祿帶著妹妹,巧妙地繞過了敵人道道崗哨、層層鐵絲網、木柵欄,拚命地向南山方向奔跑。當跑到南山腳下時,八路軍先頭部隊正在跟偽軍交火,子彈不時地從她們頭上飛過。為了躲避槍彈,張世祿拉過妹妹鑽進高粱地,可沒跑多遠,就被敵人發現了,子彈嘎嘎地朝高粱地里射過來。她們沒有被嚇住,仍拚命地穿過高粱地向前跑……
1945年8月23日清晨。煙臺南郊上夼四周被炸塌的炮樓,僅剩黢黑的殘壁,燎焦的灌木“噼啪”作響,火星亂迸,硝煙瀰漫,零星的槍聲時斷時續……一夜的鏖戰漸漸地平息下來。八路軍東海獨立團山東前沿陣地的戰士們突然發現一位年輕姑娘正在奮不顧身地向上爬,大家都屏住呼吸關注著她,此刻,既不能阻止她,也不能下去營救她,生怕她被零星的流彈或身後的敵人開槍擊中。就這樣,時間一分一秒地熬著,也許偽軍把她當作逃難的百姓了,雙方都暫停了射擊。當姑娘爬進戰壕時,裙子絲襪都劃碎了,她向戰士們要求見八路軍前線指揮所最高指揮官,說:“我是煙臺地下黨員,組織關係在煙臺工委。有重要情況向首長報告。”很快,她就被帶到了煙臺工委書記滕景祿那裡,經詢問,她是地下黨潛伏在煙臺偽警察局的張世祿同志。滕景祿迅速將她帶到前線總指揮部,劉涌司令員、於得水副司令員、東海地委書記梁輯卿以及東海軍分區政委仲曦東和政治部主任張少虹,聽取了她的詳細匯報。原來,自8月16日起,福山、牟平守敵紛紛潰逃煙臺,至23日,龜縮煙臺的守敵竟增至8000餘眾。張世祿從敵偽機關得知,市區各處日軍正向軍艦集中,外圍偽軍全副日軍裝扮,打著太陽旗迷惑我軍。她當即報告了黨組織,組織上要求她馬上將這一重要情報送出去。她冒著生命危險,巧妙地越過敵人封鎖線,及時抵達了前線指揮部。此時,八路軍攻城部隊總共只有2000人左右,我威海增援部隊獨立團二營尚未全部到達。為擴大戰果,減少傷亡,全殲守敵,指揮部根據張世祿同志的情報,迅速調整兵力部署:首先獨立團一營以及崑嵛獨立營經四馬路不戀戰搶占煙臺山,占領碼頭,切斷敵偽海上的退路。其他各處攻城部隊,暫不強行總攻,先控制各處關卡,黃昏總攻。
在這場敵眾我寡的戰役中,由於我軍兵力部署得當,突擊迅猛,斷敵退路,使敵接戰即潰,以少勝多。1945年8月24日,殘敵被徹底肅清,煙臺完全解放。
據《煙臺地方史》記載,張世祿提供的情報,為八路軍攻城部隊確定總攻的時間和目標,提供了準確的依據。八路軍於第二天早晨,兵分三路向煙臺市區發起了最後總攻。頓時,猛烈的炮火呼嘯而起,英勇的八路軍戰士如鐵流滾滾,連破敵人外圍數道防線,直撲市區中心要害位置。最終,經過近一天的激烈戰鬥,被日軍占領長達7年半之久的這座北方重要海濱城市終於被徹底解放,重新回到人民手中。張世祿姐妹倆冒死夜送情報的革命壯舉,也很快被人們傳為佳話,受到膠東區委和軍區等部門的共同表揚。煙臺解放後,張世祿曾先後在煙臺、青島、北京工作和生活,1962年在北京去世。張世祿及其一家抗日愛國的故事,就像張裕美酒一樣,在煙臺一直傳頌至今。

家庭成員

爺爺:張弼士
父親:張巨烺
母親:李德貞
妹妹:張世清
煙臺解放後,張巨烺一家重新獲得了新生。張巨烺積極回響政府的號召,面對千瘡百孔的釀酒公司,千方百計的著手組織恢復和發展葡萄酒業的生產;李德貞被推選為市婦救會名譽會長、全身心地投入到保衛煙臺,建設煙臺的工作中;張世祿由於革命工作的需要,被任命為煙臺市公安局偵察組副組長,又投入到偵破敵特的鬥爭;張世清在父母和姐姐的啟發影響下,很快便參加了革命工作。

藝術形象

現代京劇《煙臺解放》於2015年在煙臺大劇院首演,《煙臺解放》的女主人公張慧蘭,正是以張裕公司創始人張弼士的孫女張世祿為原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