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覺寺塔

弘覺寺塔

弘覺寺塔位於南京市江寧區牛首山東峰南坡,海拔標高180.50米,始建於唐大曆九年(公元774年),相傳是唐代宗李豫為“感夢而築”,後 毀,現塔身是明初重建。塔高約40米,磚砌七層八面,每面有壺門一座,小窗兩扇,雕木飛檐,造型典雅,風格古樸。

1958年曾在塔底層蓋石下發現鎏金喇嘛佛塔和金臥佛及青花瓷罐等物。在塔的第3至第7層,有70多條題記,最早的是明正統五年(1440年)題。此塔歷經兵燹,明代重修,現塔身基本完好,下部已有10多米埋入土中,為南京地區現存最古老的一座磚塔。弘覺寺塔是南京現存最雄偉的磚制仿木結構樓閣式古塔,登臨塔上,附近風光一覽無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弘覺寺塔
  • 地理位置:南京市江寧區牛首山東峰南坡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開放時間:9:00-17:00
  • 景點級別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 門票價格:10元
  • 建築高度:約40米
歷史沿革,建築結構,高度,塔底,外壁,塔基,考古發現,鄭和墓,兩處墓地,發現地宮,

歷史沿革

弘覺寺塔在牛首山東峰南坡,為磚質。南朝年間有一位叫辟支的高僧,曾在牛首山兩峰下的一個山洞裡修身,這個山洞後稱"辟支洞"。傳說辟支在這裡"成佛上天",因而這個洞便被稱為"仙窟洞"。弘覺寺初名佛窟寺,梁天監二年(503年)司空徐度創建。南唐後主改名弘覺寺。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改崇教寺。明初復稱佛窟寺,正統年間又改名弘覺寺。清代因避諱改名宏覺寺。
弘覺寺塔舊影弘覺寺塔舊影
塔始建於唐大曆九年(744年),系唐代宗李豫感夢“修峰頂七級浮屠”。明正統年間重修,現寺毀塔存。塔七級,磚木結構,從底層地平到塔頂復盆高為36.65米,加上原來塔剎,高約45米。
塔的底層有須彌座,由紅色花崗岩加工拼制而成,為明初型制;四面有寬80厘米的踏步上下,周圍有寬2.18米的附階(迴廊),四面開門。二至七層的平座(即外迴廊)挑出約60厘米,各層的拱門,四實四虛,為壺門形式。每層拱門的兩側有燈龕,二至七層燈龕計96座。塔身用青磚砌築,灰縫的黏結材料用白石灰,十分堅硬。塔的各層平座和下檐、內層樓板下均有斗拱。塔心木固定在六層的橫樑上,上部穿出屋頂,形成塔剎。現塔心木已毀,但塔頂洞眼仍在。頂部屋面的瓦壟仍很清楚。
弘覺寺塔是一座十分典型的江南樓閣式磚木塔,塔基位於岩石之上,數百年來,塔的主體未見傾斜,保存較好。這種外八角、內四方、隔層錯角的空筒式結構,在江蘇古塔中較為流行。它克服了早期空簡式結構的弱點,在設計構圖上更加嚴謹,施工上精巧準確。
弘覺寺塔
1956年7月14日,遊人在塔底層發現地宮,經南京博物院發掘,出土羹金喇嘛塔一座。塔高0.35米,須彌座高0.16米,塔底刻有“金陵牛首山弘覺禪寺永充供養”和“佛弟子御用監太監李福善奉施”題記。塔身有四個壺門。佛龕有釋迦、韋陀佛像。塔剎上置相輪十三天、寶蓋、葫蘆寶頂。同時出土的還有佛像、玉瓶等文物。此後,文物部門又對磚塔塔壁上題記進行了調查,發現了70餘條明清兩代遊人題記。它們都是用刀或瓷片在門券洞壁的石灰粉刷層上刻畫的,分布在三至七層,年代從明正德五年(1501年) 到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其中為數最多的為明嘉靖、萬曆與清康熙年問題記,說明這段時間寺廟香火最盛,遊人最多。
至20世紀90年代,除塔內木結構被毀和塔上部壁磚部分風化、脫落外,磚石主體結構仍保存較好。1997年按原有風貌修復,千年古塔得以重現雄姿。塔高約45米,磚木結構,七層八面,每面正中有一壺門、小窗兩扇,每層均挑出雕木飛據,造型典雅古樸,具有鮮明的江南風格。 1957年此塔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1956年7月14日遊人在弘覺寺塔底層發現地宮,地宮上園下方,藏有文物,經南京博物院派人發掘,清理出鎏金喇嘛塔一座,塔高0.35米,須彌座高0.16米,塔底刻有“金陵牛首山弘覺禪寺永充供養”和“佛弟子御用監太監李福善奉施”題記。塔身有四個門,佛龕有釋迦、韋陀佛象。塔剎上置相輪十三天、寶蓋、葫蘆寶頂。同時出土的還有佛象、玉瓶等文物。後來,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員會派人對磚塔塔壁上題記進行了調查,發現了七十餘條明清兩代遊人題記。
時隔30餘年,1991年9月市文管會為修塔搭架,對塔進行上面測繪與調查,這些題記仍保存完好,它們都是明刀或瓷片在門券洞壁的石灰粉刷層上刻劃的,分布在3—7層,年代從明正德五年(1501年)到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最多為明嘉靖、萬曆與清康熙年間。說明這段時間寺廟香炎最盛,遊人最多。同時還告訴我們,弘覺寺增重修或重建是在明正德五年(1510年)前,最後遭破壞是在清乾隆年間。從木結構的受損來看,弘覺寺塔似乎遭受雷擊,大火從塔頂燒到底層,塔內的各層樓板、塔心木,塔外圍的平座欄桿,腰檐、內外斗拱,底層附階所有木結構部分都不存在。它的磚石結構保存尚完整。

建築結構

高度

弘覺寺塔的高度,經過南京建工學院的精確測量,從底層地平到塔頂復盆為36.65米,若加上原來培剎,高約45米。它的底層較高,為7.10米,二層以上各層高度遞減,在4.30米至4.13之間,塔的外圍為八角平面,底層邊長為3.35米,二層3.17米,三層3.00米,四層2.80米,五層2.64米,六層2.46米,七層2.22米。塔的內壁為方形空筒,底層內徑3.85米,二層3.60米,三層3.44米,四層3.299米,五層3.04米,六層2.87米,七層2.58米。

塔底

塔的底層有須彌座高77厘米,邊長3.85米,由紅色花崗岩加工拼制而成,有款圭角、束腰以及上下梟混曲線,為明初型制;四面何寬80厘米的踏步上下,周圍是寬2.18米的附階(迴廊),四面開門。2至7層的平座(即外迴廊)挑出約60厘米,由長68厘米、寬68厘米、厚9厘米的紅色花崗岩石塊鋪成,一端嵌入牆體。在塔的外壁腰檐、平座的斗拱下各有一層厚8至9厘米的與須彌座、平座相同質地的石枋,相當於塔身的圈樑。

外壁

弘覺寺塔的外壁轉角有倚柱。它是由特製的子母磚固定在轉角牆體內。各層的拱門,四實四虛,為壺門形式,用面磚嵌在拱門的表面,磨縫拼制。每層拱門的兩側有燈龕,內有一龕室與券門相通,可以從內部上油;2至7層燈龕計96個。塔身用青磚砌築,磚的規格有多種,長度有33.5、34、35、35.5厘米數種,寬度有16.5、17、17.5厘米,厚度7至8厘米。砌築方法,均為上下皮一順一頂式,灰縫的粘結材料用白石灰,十分堅硬,估計加了糯米汁。塔的各層平座和下檐,內層樓板下均有斗拱,有轉角和補間斗拱兩種。斗口寬度約3厘米,合清營造尺2.5寸(按清1營造尺=32厘米),相當於清制的八等斗口。斗拱的總高度70至80厘米,台9至10斗口,當於清五踩斗拱的高度(9.2斗口)。各層的內外檐斗口相同,出跳均為五踩。塔頂有磚砌的復盆,內部為磚疊沚砌出,塔心木固定在六層的橫樑上,上部穿出屋頂,形成塔剎。現塔心木已毀,但塔頂洞眼仍在。頂部屋面的瓦壟仍很清楚。

塔基

弘覺寺塔塔基位於岩石之上,十分堅固,數百年來,塔的主體未見傾斜,但上部外壁磚已有部分風化、脫落,除木結構彼毀外,磚石主體結構保存較好。
弘覺寺塔是一座十分典型的江南樓閣式磚木塔。這種外八角。內四方、隔層錯角的空筒式結構,在江蘇古培中較為流行,最早見於宋代建造的蘇州羅漢院雙塔,八角七層;揚州文峰塔,建於明萬曆十年(1582年),也是八角七層;重建於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的金壇縣龍山寶塔以及歷史記載中的明代南京大報恩寺塔,都是這種結構。它克服了早期空筒式結構的弱點,外壁開門,隔層錯開,避免了從上到下在門(或窗)外的縱向開裂和破壞。

考古發現

鄭和墓

鄭和墓自1959年發現以來,學術界對該墓是否是鄭和的真身墓,一直眾說紛紜。有的學者認為,由於當年指認鄭和墓主要依據村民的傳說和推測,沒有發現證明此墓是鄭和墓的文物。因此,鄭和病逝於印度古里,應該葬在印度,南京牛首山這座“鄭和墓”至多只是鄭和衣冠冢的說法一直占上風。理由是鄭和1433年4月逝世於印度古里,船隊同年7月返回國內。就是說,從鄭和病逝到船隊返國曆時3個多月。正是炎熱的季節,航線又地處熱帶,鄭和的遺體顯然不可能保存好帶回國內安葬,很可能葬在古里蘇門答臘爪哇。專家實地考察,證明鄭和德塔(現在認為的弘覺寺塔)與鄭和衣冠冢(現在認為的鄭和墓)在一條垂直線上,與康熙《江寧縣誌》記載“三寶太監鄭和墓,在牛首山之西麓……此則賜葬衣冠處也”完全吻合。而鄭和後裔卻認為,南京鄭和墓並非衣冠冢,是名副其實的鄭和安葬墓。牛首山弘覺寺舍利塔地宮,就是鄭和真身葬所,也就意味著地宮出土的人牙就是鄭和的牙舍利。
弘覺寺塔弘覺寺塔

兩處墓地

據清康熙《江寧縣誌》記載:“三寶太監鄭和墓,在牛首山之西麓。永樂中命下西洋,有奇功。密知建文蹤跡,回朝皆奏不聞,史稱其有隱忠雲。宣德初,復命入西洋,卒於古里國,此則賜葬衣冠處也。陰兄之子義,世襲錦衣千戶,後遂袝焉”。一般認為,鄭和墓在牛首山西麓的記載是正確的,因為這段文字還記載了鄭和養子的墓也在牛首山西麓,所以,這裡出錯的機率應該是很小的。那么如果一人有兩處墓,可能是:一為衣冠冢,一為真身墓,因為只有真身處才稱為“墓”,而衣冠處則稱為“冢”。而弘覺寺塔恰好位於《江寧縣誌》記載牛首山西麓,證明與縣誌的記載完全吻合。

發現地宮

在弘覺寺舍利塔塔基還發現了地宮。地宮中出土了銅器、瓷器、玉器,一顆人的牙齒和一顆動物牛牙,在一個青釉罐里發現了少許骨灰,以及其它十多件文物。最為精美的是一組“鎏金喇嘛塔”,塔上一尊銅鎏金釋迦涅盤像長10厘米、寬4厘米,通體鎏金,為臥式,形象生動,像外有金棺銀槨,目前已成為南博鎮院之寶。
可惜的是,雕刻有精美紋飾的地宮石蓋板當年被村民扔進了周邊的湖中,由於塔上所刻銘文“御用監太監李福善”不見文獻記載,所以當時的斷代依據是塔上的最早墨書題記,即塔第四層東北門上“正統五年,1440年,三月初四日趙氏妙玉”。後來對塔的建造年代和這批珍貴文物的來龍去脈,從未做過考證。因此,有關這批出土文物的來歷,就成了一個懸而未決的謎。
考古專家對牛首山弘覺寺舍利塔地宮進行了重新測量和清理,給葛曉康增加了信心。在清理過程中,考古專家發現地宮底部已經到岩石,因此,大家一致認為,現存的弘覺寺舍利塔應為文獻明確記載的宣德八年所始建。據葛曉康介紹,牛首山上的弘覺禪寺創建於南朝梁代天監年中,稱佛窟寺,南唐時改稱弘覺寺,後幾經興廢,現在看到的是明宣德所建弘覺寺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