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雷德里克·凡·伊登

弗雷德里克·凡·伊登

弗雷德里克·凡·伊登(Frederik van Eeden,1860-1932),19世紀末20世紀初荷蘭最受讀者喜愛、影響最大的作家之一,詩歌和散文都很出色,在創作一向難稱發達的荷蘭文壇,他的作品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其代表作《小約翰》完成於1887年,一經出版便在歐洲文壇引起強烈興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弗雷德里克·凡·伊登
  • 國籍:荷蘭
  • 民族:荷蘭人
  • 性別:男
個人成就,個人作品,

個人成就

他的本職是一名醫生、精神分析學家,後期逐漸放棄了文學寫作,將個人興趣完全轉移到對夢境的醫學分析和研究上,而且取得了相當斐然的成就。在思想方面,他不僅深受17世紀荷蘭著名哲學家斯賓諾莎的自然神論的影響,還對印度的東方神秘主義哲學抱有濃厚興趣。是他最早將印度大詩人泰戈爾的散文詩集《吉檀迦利》翻譯到歐洲的。
1885年,伊登與克羅斯、費爾韋共同創辦《新嚮導》並在其中表了他的長篇哲學童話詩《小約翰》,這是他尋神的寓言,理想探索的心路程,被魯迅先生稱為“無韻的詩,成人的童話”,是凡·伊登文學創作生涯的代表作品。這本小書以“近於兒童的簡單語言”,隱寓象徵的筆法,揭示的卻是關乎人生理想、意義、價值與責任的沉重主題,主人公小約翰苦苦尋求那本“解讀人生所有疑問的大書’的經歷,某種程度上正是人類心志成長的歷程;而結局是“上了走向那大而黑暗的都市,即人性和他們的悲痛之所在的難的路”。後來靄覃果然離開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新嚮導》,而去與苦難的人們同甘共苦,他建立了一個共產主義公社,照美國作家梭羅的隱居地沃爾登湖命名為“沃爾登”,結果這一烏托邦試驗失敗。他晚年信了天主教。

個人作品

凡·伊登還著有用十四行詩體寫成的《愛倫,苦痛之歌》,散文詩體寫成的《約翰跋妥爾,愛之書》,用三行聯環韻體寫成的《表象與本質之歌》,詩體悲劇《兄弟》等。他的零星的詩也富於一種理想主義和神秘主義的美,正如魯迅翻譯的《小約翰》後所附的一篇評論中所說,“拂萊特力克望靄覃的這零星的韻言,在我們現今的文學所能提示的書籍里,是屬於最美的。宛如看不見地呼吸著,噴出它的幽靜的生活來的,幽靜而潔白的花朵者,是這韻文。它將永遠生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