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利克頻率

直升機旋翼轉動時,每一片槳葉都是一個閃光源,旋翼的轉速可乘槳葉數得出刺激人眼的頻率,稱為“弗利克頻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弗利克頻率
  • 起源:布魯克(Brucke)效應
  • 特點:越大越好
  • 定義:槳葉數量 * 轉速(轉/秒) 
定義,計算及套用,

定義

人眼的生理特點對閃光光源比對相同亮度的固定光源靈敏得多,即閃動光比穩定光更容易被發現。大量人眼實驗表明,旋翼閃光頻率小於12赫茲時容易被人眼感覺到,大於22赫茲則可見距離與旋翼閃光頻率關係不大。這種效應稱為布魯克(Brucke)效應,後又為弗利克(Flicker)證實。
弗利克頻率:槳葉數量 * 轉速(轉/秒)=9.5~22 之間,越大越好。

計算及套用

進一步模擬試驗表明,在正常光強條件下,旋翼的弗利克頻率為12赫茲時,可見距離約4000 米,弗利克頻率為22赫茲時, 可見距離只有1600米。這兩者之間基本上是線性關係。
根據這樣的試驗結果,計算直升機因閃爍反光的目視發現距離(L發現)可用弗利克頻率(Ff)決定,當 Ff 介乎10 與 22 之間, 可用以下公式計算發現距離:
L發現= 1600+ ( 22- Ff) × 240
如果 Ff 大於22, 目視最大發現距離則不再根據旋翼閃光決定,而與直升機大小等其他因素有關。
活塞式無人機螺旋槳的弗利克頻率一般都大於22,因其轉速遠大於660轉/分,小型活塞式發動機轉速都大於5000轉/分,有些航模發動機甚至大於25000轉/分,所以不必考慮螺旋槳閃光問題。
RAH-66 “科曼奇”武裝直升機的弗利克頻率為28.75Hz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