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流管

引流管

引流管是供臨床外科引流用,將人體組織間或體腔中積聚的膿、血、液體導引至體外,防止術後感染、促進傷口癒合的一種醫療器械。臨床上套用的外科引流管種類很多,有的用於導尿,有的用於傷口,胸腔、腦腔、胃腸道、膽道等都有套用。外科引流為的是將人體組織間或體腔中積聚的膿、血、液體導引至體外,防止術後感染與影響傷口癒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引流管
  • 外文名:Drainage Tube
  • 分類名稱:引流導管
  • 管理類別:Ⅱ類醫療器械
基本結構,工作原理,分類,注意事項,淚道引流管,胸腔引流管,普通引流管,氣管切開吸痰,胸腔引流管,三腔二囊管,腹腔引流管,

基本結構

一般採用矽橡膠或聚氨酯等材料製成。使用時導管的一端插入到體內或創面的引流部位,另一端在體外可與引流接管等其他體外器械連線,通過體內壓力、重力或負壓吸引等壓力的作用向體外引流。無菌提供,一次性使用。用於將患者積液、滲出液或氣體向體外引流。常見的有胸腔引流導管、腦室引流導管、腦脊液外引流導管、腰椎外引流導管、顱腦外引流導管、腹腔引流管、胸腔引流管、腦室引流管、膽管引流管、膽汁引流管等。

工作原理

利用虹吸或負壓吸引原理,放置在人體手術區或體腔並經過皮膚切口穿出體外,將人體組織間或體腔中積聚的膿、滲出血液、組織液及其他液體導引至體外,防止液體淤積導致術後感染。促進傷口癒合和疾病康復。

分類

根據放置引流管的目的分為治療性引流管和預防性引流管。
  1. 治療性引流管
    治療性引流的指征明確,包括腹腔有積液、積血、積膿、積氣、壞死組織、異物或瘺。主要適應證有感染性疾病、肝膽疾病、胃腸道疾患。
  2. 預防性引流管
    預防性引流是以監測為目的,用來觀察是否有活動性出血或胃、腸、膽道和胰漏的發生。預防性引流管常套用於腹部大手術如肝切除術,胰十二脂腸切除術,胃癌及結直腸癌根治術放置膈下等。
根據放置引流管的位置可分為胸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腦積液分流管、導尿管、膽管引流管等。

注意事項

  1. 保持引流管管道通暢,隨時注意觀察,不要受壓和扭曲,折轉成角,以免影響引流。還要注意引流管的固定,避免移位、脫出。
  2. 套用引流管時,要注意引流瓶的位置不能高於病人插管口的平面。搬動病人時,應先夾住引流管;引流液超過瓶體一半時,即應傾倒,以防因液面過高所致的逆流污染。
  3. 注意保持各種引流管與傷口或黏膜接觸部位的潔淨,以防感染。
  4. 做好引流顏色、性狀及量的記錄,並及時報告醫生。

淚道引流管

淚道引流管的規格有Fr2、Fr3(配備專用手術牽引鉤)。
其產品特點包括:
  1. 矽橡膠材料,質地柔軟、彈性好,對淚道組織損傷小;
  2. 生物相容性好,無刺激及過敏等現象,可長期留置;
  3. 金屬探子前端呈淚滴狀,平滑過渡,減少對淚道的損傷, 便於自鼻腔鉤取牽出矽橡膠材料,質地柔軟,對淚道組織損傷小。臨床使用淚道引流管時,插管成功率高,引流通暢,無阻塞現象;與傳統手術相比,操作簡便,病人痛苦小、出血少,不易復發,不留瘢痕;在淚道及鼻腔內留置3~6個月,穩定無刺激,無過敏;拔管時不需麻醉,簡單易行,病人無痛苦;對淚小管斷裂吻合效果最好(無可替代),對淚小管、淚小點狹窄及鼻淚管狹窄等療效顯著。
使用淚道引流管的適應症有:
淚道引流管淚道引流管
  1. 慢性淚囊炎;
  2. 淚小管狹窄;
  3. 鼻淚管狹窄、阻塞;
  4. 淚小點狹窄、阻塞;
  5. 淚小管斷裂等淚道疾病;
  6. 鼻腔淚囊吻合術。

胸腔引流管

胸腔引流管的規格型號有:Fr16、 Fr20、Fr24、Fr28、Fr32、Fr36。
其產品的特點包括:
胸腔引流管胸腔引流管
  1. 矽橡膠材質,帶有可X光顯影的標記線;
  2. 導管前段具有光滑的側孔,確保引流通暢;
  3. 前端具有兩種不同形狀,一種為圓弧型,一種為鱷魚嘴型。

普通引流管

  1. 目的
  2. 引流氣體,液體(消化液,腹腔液,膿液,切口滲出掖)至體外,降低局部壓力,減少粘連,促進癒合。
  3. 作檢測,治療途徑。
用物
治療車,治療盤,血管鉗1把,別針1隻,一次性引流袋(瓶)1隻,污物桶1隻,消毒彎盤2隻(內放消毒紗布1塊,鑷子1把)5%PVP碘液,棉簽。
操作步驟
  1. 戴口罩,洗手。
  2. 將所備用物放置治療車上,推至病人床旁,向病人做好解釋工作。冬天關好門窗,安置病人體位(低半臥或平臥位)
  3. 檢查傷口,暴露引流管,鬆開別針,注意保暖。
  4. 檢查無菌引流袋是否密封,過期。打開外包裝,檢查引流袋有無破損或管子扭曲,將引流管掛於床沿,再將引流袋外包裝墊在引流管接口下面。
  5. 擠壓引流管,用血管鉗夾注引流管尾端上3厘米處。
  6. 用PVP碘棉簽消毒引流管連線處,先以接口為中心,環行消毒,然後向接口以上及以下各縱形消毒2.5厘米。
  7. 用左手取消毒紗布捏住連線處的引流管部分,脫開連線處。
  8. 再用PVP碘棉簽消毒引流管的管口。
  9. 連線無菌引流袋,鬆開血管鉗,並擠壓引流管,觀察是否通暢,將引流管用別針固定於床單上。
  10. 整理用物,妥善安置病人。
  11. 嚴格記錄引流液量和性質。
注意事項
  1. 嚴格無菌操作,保持引流袋位置低於引流部位,引流袋可1周更換1-2次(引流液有性狀,顏色改變的需每日更換)。
  2. 保持引流管通暢,定時擠壓,避免引流管摺疊,扭曲。
  3. 觀察引流液的量,性狀,色澤變化,與病情是否相符,每日記錄,發現異常,及時與醫生聯繫。
  4. 引流管妥善固定,以防滑脫,病人活動時勿將引流管拉脫。
  5. 負壓引流瓶更換方法相同。

氣管切開吸痰

  1. 目的
    氣管內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暢的必要手段,可刺激病人咳嗽並吸出氣道分泌物,防止肺部併發症。
  2. 用物
    消毒手套,消毒吸痰管,一次性消毒杯,生理鹽水,裝有濕化液5毫升注射器,裝有10毫升呋喃西林或生理鹽水的針筒,負壓吸引裝置,必要時呼吸氣囊與氧氣連線。
  3. 操作步驟
  4. 戴口罩,洗手。
  5. 評估病人是否需要氣管內吸痰,指征包括:(1)呼吸音粗糙(2)咳嗽(3)呼吸頻率加快。
  6. 向病人(清醒者)或家屬(昏迷病人)解釋,以取得合作。
  7. 開動吸引器,將壓力調節至13.3-16.0kpa(100-120mmHg),最大不超過26.7kpa(200mmHg)。
  8. 將滅菌生理鹽水倒入一次性滅菌杯內,打開吸痰管,暴露末端,右手戴上手套保持無菌。
  9. 右手持吸痰管與左手持吸引管連線,並用左手拇指控制吸引閥門,用消毒生理鹽水浸濕吸痰管試吸。
  10. 將吸痰管經氣管套管插入氣管內,快速地開啟吸引閥門做間歇性吸引,以旋轉手法邊吸邊退,一次抽出痰液。切忌上下多次抽動,避免缺氧,一般單次吸引時間5-8s,不宜超過15s。
  11. 吸氧或休息片刻(3min)後可再次吸引,但最多不能超過4次。
  12. 如分泌物粘稠,可注入2-5毫升生理鹽水於氣管內,然後加壓呼吸3-4次,使滴入的液體到小支氣管以稀釋滯積的痰液並刺激咳嗽。。
  13. 吸痰畢,分離吸痰管,將吸引管頭泡於消毒液中,手套及吸痰管按一次性物品處理。
  14. 將2隻藥杯,剪去底部,兩杯之間套入紗布蓋於氣管切開口上,用生理鹽水浸濕紗布。
  15. 安置病人,整理床單位,整理用物,洗手。
注意事項
  1. 缺氧病人於吸痰前宜加大氧流量或用呼吸皮囊加100%氧氣加壓呼吸,如病情需要,可按照步驟重複吸引,但最多不超過4次,重複吸痰中間應充分給氧後再吸痰,可用呼吸皮囊加100%氧氣加壓呼吸。
  2. 操作時必須嚴格執行無菌技術,吸痰管,手套,吸痰溶液及容器必須每次更換,避免因操作不當而引起交叉感染。
  3. 操作時注意動作輕,快,避免損傷氣管黏膜。
  4. 吸引器各管道連線要準確,無漏氣,吸引瓶及時傾倒,水面不超過2/3,每日要浸泡消毒。
  5. 使用人工呼吸機病人吸痰以後與呼吸機連線,調節參數。
  6. 氣管切開處敷料,一般每日更換一次。

胸腔引流管

  1. 目的
    排出胸膜腔內氣體,液體,重建負壓,使肺復張。
  2. 用物
  3. 治療車,治療盤,治療巾,消毒水封瓶,彎盤2隻(一底一蓋),內裝無齒鑷2把,PVP碘棉球3顆(或2%碘酒,75%酒精棉球各3顆,紗布一塊),血管鉗2把,外用生理鹽水,開瓶器,膠布,別針,污物桶。
  4. 操作步驟
  5. 戴口罩,洗手。
  6. 在治療室內檢查消毒日期,打開消毒水封瓶包,檢查水封瓶有無破損,連線是否準確。
  7. 向瓶內倒入外用生理鹽水,蓋緊瓶塞,長玻璃管置在液面下,保持直立位,並用膠布在瓶外做好水平面標記。
  8. 將所備用物放置在治療車上,推至病人床旁,向病人解釋取得合作。
  9. 正確放置引流瓶,瓶的位置與胸腔間距60-100厘米。
  10. 檢查傷口,鬆開別針,注意保暖,擠壓引流管,暴露胸腔引流管接口處,並接彎盤用2把血管鉗夾住胸腔引流管近端。
  11. 消毒接口處,並正確連線引流管。
  12. 檢查引流裝置是否正確,放開血管鉗,再次擠壓胸腔引流管,觀察水封瓶內水柱波動情況。
  13. 妥善固定,安置病人,整理用物,記錄引流液量,色,性狀。
注意事項
  1. 嚴格無菌操作,水封瓶每日更換。
  2. 任何情況下引流瓶不能高於病人的胸部。
  3. 要避免引流管受壓,折曲,滑脫及阻塞,保持引流通暢。
  4. 要保持引流系統密封,胸壁傷口在引流管周圍要用凡士林紗布包蓋嚴密.如水封瓶破損,要立即夾注引流管,另換水封瓶,如胸管不斷排出大量氣體時水封管爆破,不要夾閉胸管,可立即換一水封瓶,以免造成氣胸。
  5. 如病人呼吸改善引流管無氣體排出,8小時內引流液少於50毫升,肺完全復張,可考慮拔管。
  6. 拔管後要觀察病人有無氣急情況,皮下氣腫或氣胸。
  7. 一次性胸腔引流裝置方法同前,並參考說明書。

三腔二囊管

  1. 目的
  2. 抽吸盡胃管內積液(血),積氣,減輕胃擴張。
  3. 肝硬化病人食管,胃底靜脈破裂出血的壓迫止血。
  4. 了解胃液的量及性質,為臨床上判斷疾病和治療提供依據。
用物
治療盤,治療巾,三腔二囊管,石蠟油,紗布,棉簽,50毫升注射器,血管鉗2把,沙袋(0.5kg),膠布,治療碗內盛開水,胃腸減壓器,滑車牽引固定架,繩,剪刀。
操作步驟
  1. 戴好口罩,洗手。
  2. 向病人解釋,取得合作。
  3. 將三腔管的三個腔分別做好標記,用50毫升注射器抽癟胃及食管氣囊內氣體,然後往胃氣囊注氣200毫升,食管氣囊150毫升,放在水中觀察氣囊有無漏氣變形。
  4. 石蠟油潤滑胃管及雙氣囊,同鼻飼插胃管法插入三腔管(胃管),抽吸胃液,有胃液抽出時,證明在胃內。
  5. 先在胃氣囊內注氣200毫升,用夾子夾緊胃氣囊開口端,並作好標記,向外牽拉三腔管至有輕度彈性阻力感,然後用膠布固定三腔管,在管尾扎一根粗紗繩,用0.5kg沙袋,通過滑車裝置牽引三腔管壓迫胃底,梢抬高床腳。
  6. 牽引方向應順身體縱軸與鼻唇部呈45度角,再用注射器往食管氣囊注氣150毫升,用夾子夾緊食管氣囊開口端,並作好標記。
  7. 胃管腔接胃腸減壓器,負壓調至8kPa,定時抽吸。
  8. 整理用物,安置病人。
注意事項
  1. 放置三腔管氣囊壓迫時間不超過48h,每隔12h氣囊放氣5-10毫升,以防食管胃底黏膜發生糜爛,壞死。
  2. 氣囊壓迫12h後,應放氣一次。氣囊壓迫48h後胃管內仍有鮮紅血液吸出,說明氣囊壓迫止血無效,應立即報告醫生。
  3. 記錄每日胃液吸出量及性質,以供每日補充水,電解質時參考。
  4. 每日口腔護理2-4次,從鼻腔沿三腔管滴石蠟油數滴。
  5. 防止過度牽拉或滑脫而造成食管氣囊阻塞咽喉導致窒息,特別在氣囊注氣牽引時,如病人發生呼吸困難,要立即放鬆牽引和抽出食管氣囊內空氣,如發生嚴重呼吸困難或窒息,應立即剪斷二囊管。
  6. 胃腸減壓器負壓維持在8kPa以利引流,用畢要清洗消毒。
  7. 出血停止12h後,方可從胃管內注入藥液,注入前要認清標記,嚴防灌錯到食管氣囊或胃氣囊,引起氣囊破裂。
  8. 肝病病人為避免誘發肝昏迷,可通過胃管注入藥液,促使腸道內積血和其他含氮物質排出,同時抑制腸道細菌以減少氨的產生。
  9. 出血停止48-72h後,可考慮拔管,拔管前先完全抽去氣囊內空氣,繼續觀察12h,如無出血,吞服石蠟油30-50毫升,潤滑胃壁後再拔管,以免因血塊的粘滯拉破黏膜再次出血。

腹腔引流管

  1. 分類
  2. 皮管:橡膠管和矽膠管二類
  3. 特殊引流管:T形管、U形管等
適應症
  1. 空腔臟器產孔或外傷破裂,常以發生繼發腹膜炎
  2. 腹膜及臟器內的膿腫,為了治療目的可用穿刺置管或手術切開引流
  3. 手術創面很大,局部滲液,滲血多,易繼發感染時
護理
  1. 根據病情需要觀察腹腔內可能安置幾種引流物和數根引流管,病人轉入病房必須清點,最好根據作用或名稱作好標記病接引流瓶。
  2. 分別觀察記錄引流出物質的性狀和量,外層敷料濕透及時更換並估計液體量,引流管如無引流物流出可能管道被堵塞,如引流液為血液且流速快或多,應及時通知醫生處理。
  3. 病人翻身、下床、排便時應防止引流管脫出或折斷滑入腹腔,滑出者應更換新管插入。
  4. 需負壓引流者應調整好所需負壓壓力,並注意維持負壓狀態。
  5. 紗布或凡士林紗布填塞止血者應密切觀察全身情況,若以穩定應在48—72小時拔除,或換新的紗布再填塞。
  6. 預防性套用的引流管應在48-72小時拔除,如為防止吻合口破裂後消化液漏入腹腔則應在4-6日拔除,如引流腹膜炎的膿液應視具體情況而定
  7. 腹腔內引流管如2-3日不能拔除,則每2-3日應轉動皮管一次,以免長期固定壓迫造成繼發性損傷
  8. 如需用引流管注入抗生素等藥物或作管腔沖洗,應嚴格執行無菌原則操作
  9. 觀察引流物可能引起的併發症如壓迫組織壞死出血、腸瘺,繼法感染,疼痛等應當及時拔除或換管,處理併發症。
  10. 若膽囊術後使用T形引流管,需在術後14天后拔出,避免造成膽汁進入腹腔造成腹膜刺激征或感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