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輪胎

建大輪胎

建大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創辦於1962年 ,代表了台灣輪胎 業的最高製造水平。

基本介紹

關於建大,公司沿革,經營理念,全球據點,品牌故事,品質方針,

關於建大

建大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創辦於1962年 ,代表了台灣輪胎 業的最高製造水平。建大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秉持“誠信、質量、服務、創新”的經營理念,貫徹“第一次就做對、做好、將具有競爭力的製品和服務適時,正確送達客戶”的質量政策,以輪胎工業為基礎,致力於 國際化,多元化的發展道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了輝煌業績。現已成長為跨橡膠、潤滑油、電子、金融、房地產、食品、機械製造等多種行業,在各大洲設有分支機構,產品行銷世界各地的大型跨國集團公司。
今後,我們仍將充滿信心地向前邁進,對內,貫徹『第一次就做對、做好,將具有競爭力的製品和服務,適時、正確送達客戶』的質量政策,對外以『國際化』『自由化』引導行銷,經由海外行銷及生產據點,為客戶提供最快、最好的服務,在永不休止的經濟競賽中繼續穩定成長,使我們對國家、社會有更大的貢獻。
建大輪胎建大輪胎
2012年建大成立50周年2012年建大成立50周年
建大輪胎
建大崑山廠建大崑山廠
建大橡膠(中國)有限公司

公司沿革

1962年
3月創辦人楊金豹先生創立本公司,員工人數50人,初期以生產腳踏車內外胎為主。
1972年
開始外銷,年營業額達美金3百萬元。
1974年
成功開發腳踏車反光車胎,為台灣第一家反光車胎製造廠
1982年
增購台灣員林廠雲林廠新廠地,雲林廠首期工程完工,
與日本INOAC公司合資成立建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汽車零件。
1988年
台灣員林廠獲得日本工業規格標準“JIS”認證。
1989年
台灣雲林廠取得日本工業規格標準“JIS”認證。
1990年
股票正式掛牌上市,並設立KENDA(USA)子公司KENDA(Hong Kong)子公司。
1991年
取得歐洲共同市場“E-MARK”認證。於中國深圳設立
建泰(深圳)有限公司
1992年
與法國TOTAL石油公司合資設立台灣TOTAL公司
1994年
在中國崑山設立建大(中國)有限公司。台灣員林廠取得ISO9002認證。
1995年
台灣員林廠取得ISO9001認證,關係企業Americana Tire and Wheel Company成立。
1996年
在越南設立合資廠建大(越南)有限公司
1998年
越南廠正式投產,成立美國關係企業Moni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位於亞特蘭大。
1999年
中國崑山廠正式投產,成立美國關係企業Martin Wheel Company位於俄亥俄州 Akron。
2000年
成為美國Cooper公司在台灣獨家代理
2001年
輻射層輪胎正式推出。
2002年
輻射層輪胎於台灣銷售。
2004年
建大集團年營業額將突破新台幣100億元
建大集團美國Cooper Tire & Rubber Company於中國大陸合資設立轎車及卡車輻射層輪胎生產銷售公司。
2005年
2005年建大集團與美國Cooper Tire & Rubber Company 正式成立庫博建大輪胎(崑山)有限公司。
建大橡膠(深圳)有限公司正式投產。
2006年
2006年庫博建大輪胎有限公司正式投產營運。
2007年
2007年建大集團營業額突破新台幣200億元。
2008年
建大集團營業額突破新台幣250億元。
建大橡膠(中國)有限公司通過ISO14001& OHSAS 18001認證
2009年
建泰橡膠(天津)有限公司正式投產。
2011年
3月3日建大集團出售位於崑山的合資公司庫博建大輪胎的全部股份

經營理念

本公司自民國五十一年創業以來,始終秉持『誠信、質量、服務、創新』的經營理念,致力拓展輪胎工業。近40幾年來,建大公司披荊斬棘,經歷無數的驚濤駭浪,幸賴各界扶持與愛護,及我全體員工的團結奮鬥,而使『建大輪胎』得以穩定成長,為今日的宏規奠定良好之基礎。近40幾年的歲月使『建大』累積了無數的優秀人才和精良技術,這是我們所擁有最豐富的資源,且透過ISO 9001 體系及不斷研究創新,開發高質量產品和完善的服務來滿足客戶。
今後,我們仍將充滿信心地向前邁進,對內,貫徹『第一次就做對、做好,將具有競爭力的製品和服務適時、正確送達客戶』的質量政策,對外以『國際化』『自由化』引導行銷,經由海外行銷及生產據點,為客戶提供最快、最好的服務,在永不休止的經濟競賽中繼續穩定成長,使我們對國家、社會有更大的貢獻。

全球據點

總公司
台北辦事處
美國子公司
工廠
台灣 台灣員林廠
台灣雲林廠
中國
建泰橡膠(深圳)有限公司
建泰橡膠(天津)有限公司
建大橡膠(中國)有限公司
越南
建大橡膠(越南)有限公司

品牌故事

台灣的經濟發展在1970年代開始有了長足的發展.以代工為主的勞力密集工業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崛起,以家庭工廠為基礎,一步一腳印地逐漸發展。透過貿易商接單的方式,以低廉的價格將一些外國廠商不符生產成本的產品包了下來,賺取些微的加工費,當然在這些本土的「黑手」老闆省吃儉用之下,工廠也積少成多累積了可觀的資本。這些資本部分用來當做產能的擴充、設備的替換和生產技術的更新,於是企業的規模也就日益建立,而形成了台灣眾多的「中/小企業」。
可是觀乎大多數的本土企業無論規模大小,大多仍停留於賺取加工血汗錢的地步,鮮有依賴行銷手法及品牌的建立,而讓自己的產品產生更高的附加價值,進而擴充公司的利潤。台灣企業中不乏在產業中執業界製造的牛耳,譬如球鞋、腳踏車、涼椅、雨傘、輪胎、計算機、老人代步車等等,其地位已經到了可以主宰全球產業的進退。可是這些經營有成的公司,絕大多數沒有發展品牌的策略,也很少投注資金來建立自己的品牌知名度,充其量只知為人作嫁,而沒有建立自主性。這樣的公司只能稱之為製造業而不是完整的企業。完整的企業應是對製造業、研發、行銷、管理具有全面性發揮的公司。舉幾個簡單的例子來說,談到 「NIKE」、「ADIDAS」、「REEBOK」這些品牌,可以說世界上人盡皆知,但是除了股友之外,又有多少人知道台灣的鞋廠 「寶成」、「豐泰」等其實才是真正的製造者?同樣的例子也可套用到腳踏車業,全球聞名的腳踏車品牌如「SCHWINN」、「SPECIALIZED」、「HARO」、「RALEIGH」等,又有多少人知道背後真正的台灣製造商呢?一個成功的公司,除了強化管理技術、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進產能、提升質量之外,品牌的建立以提高產品價值其實是增進企業利潤的必要之道。
在了解行銷的重要性之後,所有的企業人員就應該深人鑽研其手法與精髓。行銷之道千變萬化各有巧妙,憑本身的資源、產品特性、市場區隔、消費差異而有不同的方式。但如果能活用各種媒介並運用靈活手腕,雖經費有限也不一定不能創造出成果。當培生出版公司送給我這本「On The Ball」的譯本時,我確實被書中對運動界實力的剖析,以及寶貴的企業經營、行銷經驗所深深吸引並頗有同憾。
各位讀者應該都知道,美國是全球實力最強大的運動王國,除了有廣大的運動人口作基礎之外,其運動制度、基礎紮根(Grass Root)、媒體傳播、體育設備均是全球最完善的。也因此造就了許多傑出的運動人才,在全球體壇上輕易執牛耳地位。而與運動體育有關係的國際知名公司NIKE、CALLAWAY、WILSON、SCHWINN TITLEIST、PRINCE等,單項組織如NBA(職業籃球聯盟)、NFL (職業足球聯盟)、NHL; (職業冰球聯盟)、NASCAR(房車大賽聯盟)、MLB(職棒大聯盟)及PGA(職業高爾夫協會)等均在全球各項體育計畫活動中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全球與運動有關的市場,據估計每年營業額直達二千億美元之多,在這宏大的市場誘因下,這些公司或組織可以說無時不在思考如何以最佳的經營方式推陳出新,擴大其市場--- 球迷人數。他們不只在業界互相競爭,同時也與業外競爭,因為全球人口是一定的,所以單項運動為了擴充市場,也就必須和其它運動項目競爭,希望搶奪他們的觀眾以及這些觀眾觀賞球賽的時間。也因為這些激烈的競爭,使得各公司或組織都很重視本身的經營,包括形象的維持、品牌的建立、顧客的服務、員工的關係以及危機的處理都是營運的重點,本書的兩位作者戴維卡特(David M. Carter)及戴倫.羅維爾(Darren Rovell)都是美國體育界的專業顧問及資深專欄作家.他們對於美國體育界知之甚深,對於過去幾年各家公司及體育界的內情,以及多位著名運動明星所發生的大事,不管是成功或是失敗的,都以很客觀的態度敘述剖析其時空背景以及經營哲學。其中甚多決策者的智慧型與思考邏輯,的確可以提供許多企業領導人甚多借鏡之處。

品質方針

基於客戶對質量之需求日益提高,建大公司不斷持續改善生產技術與管理體系,嚴謹地,控制生產流程每一個環節,自1978年以來除通過CNS、JIS、E-MARK等之標準外,並陸續通過國際標準組織ISO 9001及QS 9000質量系統認證,並由最高領導階層明示與政策由全公司貫徹實施,務求以最完美的產品與服務呈現給客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