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大學資源與冶金學院

廣西大學資源與冶金學院

廣西大學資源與冶金學院,前身為原廣西大學礦冶系,1997年4月,原廣西大學與廣西農業大學兩校合併成立新的廣西大學時,更為資源與冶金學院。2008年12月8日下午,資源與冶金學院正式更名為資源與冶金學院。學院開辦了礦物資源工程、冶金工程、安全工程專業3個全日制本科專業。擁有礦業工程、安全科學工程兩個一級學科學科的科學碩士授權點,及採礦工程,礦物加工工程,化學冶金與分離工程,地質與資源勘探4個二級學科碩士授權點,以及礦業工程領域的工程碩士授權點。2016年,學院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800餘人,研究生80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西大學資源與冶金學院
  • 專業:冶金工程礦物資源工程安全工程
  • 成立時間:2008年12月8日
  • 碩士點數:5
  • 學生數:約1000
  • 教職員工數:70
歷史沿革,師資力量,榮譽簡介,教學科研,學院領導,專家教授,

歷史沿革

學院辦學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廣西大學1934年設定的採礦專修科。1934年8月廣西大學在工學院設定採礦專修科(學制2年),招生1屆,是廣西大學較早設定的系科之一,也是中國最早成立的礦冶系科之一。1935年8月採礦專修科改為礦冶專修科(學制2年)。1937年9月礦冶專修科被升格為本科,改名為礦冶工程系(學制4年),從1937年到1951年礦冶工程系共招收15屆本科學生。
資源與冶金學院實驗中心資源與冶金學院實驗中心
1952年因全國院校調整,廣西大學停辦,礦冶系教師17人(教授5人、副教授1人)、在校生76人於當年10月全部調至中南礦冶學院(後更名為中南大學)。1934年至1952年,礦冶系隨學校易址,先後在梧州、桂林、融縣、貴州榕江辦學,當時在礦冶系任教的有李四光、何杰等知名教授,在此期間共培養畢業生約400人。1958年廣西大學恢復重建,礦冶系是當時最早恢復重建的五個工科系之一,設有採礦、冶金兩個專業,學制為本科5年。1958年至1960年期間,採礦專業共招收學生近300人,礦冶系成為廣西大學當時規模最大的系。1961年至1971年礦冶系停止招生,大量教師流失。1972年礦冶系重新恢復招生。1979年至1981年,礦冶系又停止招生。
1982年再次恢復招生。1982年至1987年,採礦工程本科專業招生6屆,期間,於1985年還招收了採煤專科(學制3年)1屆。1985年廣西工學院金屬材料及熱處理教研室合併進入礦冶系,充實了礦冶系教師隊伍,但廣西工學院金屬材料及熱處理教研室所開辦的專業不再招生。1988年至1991年,礦冶系招收了採礦工程(礦管方向)本科4屆,期間,於1989年還招收了採礦職師專科(學制3年)1屆。
1997年原廣西大學與廣西農業大學兩校合併,礦冶系更名為資源與冶金學院,2008年正式更名為資源與冶金學院。1999年,學院進行了專業改造和擴建,採礦工程專業改造為包含採礦工程和選礦工程兩個專業的礦物資源工程寬口徑專業,同時增加了材料科學與工程本科專業(學制4年)和物業管理高職專科專業(學制3年)。
2002年物業管理高職專業停辦,學院向教育部申辦了物業管理本科專業,獲得批准,是國內最早批准設定的物業管理本科專業,但尚未招生。2003年,學院又增設了安全工程本科專業。2009年,學院又向自治區教育廳申辦申請恢復冶金工程專業,獲得批准。
除招收全日制本專科學生外,學院(含原礦冶系)還利用學校優質資源,開辦了脫產、函授、自考等多種形式的非全日制本、專科專業,增強了學院的社會服務能力。先後開辦的專業有礦產資源管理專業證書班、礦產資源管理局長班、冶金工業企業管理專業證書班、物業管理、冶金工程、冶金保護、市場行銷、計算機會計、電腦及辦公自動化等。
此外,礦冶繫於1986年開始培養研究生。1986年至1988年掛靠中南工業大學(後更名為中南大學)招收了採礦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3屆。1997年掛靠廣西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招收碩士研究生1屆。1998年學院獲得採礦工程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
此外,學院教師還掛靠化學化工學院、土木建築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物理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等有關專業招收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1999年學院招收了礦業經濟與管理方向研究生班,2005年獲得礦業學科領域工程碩士學位點,2005年獲得礦物加工工程專業科學碩士學位授予權。

師資力量

據官網資料顯示,學院有教職員工53人,其中教授6人(含博士生導師3人),副教授11人,具有博士學位16人,碩士學位25人。教師中國家千人計畫特聘教授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人,1人被聘為教育部地礦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1人入選“廣西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計畫,1人入選“廣西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資助計畫。廣西大學“金屬資源高效利用及環境保護協同創新中心”於2016年7月正式成立,中心主任是“國家千人計畫”特聘專家韋悅周教授。

榮譽簡介

學院擁有辦公和實驗大樓建築面積約5000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為4850餘萬元,擁有一大批先進的大型儀器設備。“十五”後,學院的人才培養和教育教學改革工作取得顯著進步。礦物資源工程專業2004年開始受廣州軍區委託培養國防生,2006年被評為自治區優質專業,2007年被財政部和教育部批准為“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進入了國家質量工程建設行列。
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2006年米永峰、凌國光、謝里斌同學獲二等獎,2007年曹盛強、劉玉榮、陳孝堂同學獲廣西大學唯一的一等獎,2008年曹盛強、陳孝堂同學又獲得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學院本科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位於學校前列。

教學科研

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和工程技術服務是學院除教學以外的工作重點。2002年礦物加工工程被評為自治區重點建設學科,2005年被評為自治區重點學科。2006年礦物工程實驗室被評為自治區高校重點實驗室。
廣西大學“金屬資源高效利用及環境保護協同創新中心”於2016年7月正式成立,中心主任是“國家千人計畫”特聘專家韋悅周教授。中心主要從事冶金、材料及核能化工領域的新原理,新方法,新工藝的基礎和前沿性技術研究。研究方向包括各種稀有金屬及貴金屬的濕法冶金,電化學冶金,金屬資源循環利用,放射性核素的分離利用,輻射環境檢測分析及防護,礦產及冶金工業廢水處理,儲能電池及超級電容器,金屬功能材料,催化劑材料,環境淨化材料,新型萃取劑、吸附劑及納米分離材料研發等。因科研及教學工作需要,現面向國內外公開招聘團隊成員若干名。本團隊作為“廣西大學高層次人才團隊特區” 試點之一,實行獨立的運行機制和評價體系。
學院共獲得省部級科技獎2項,主持承擔4項國家級科研課題,10餘項省部級課題,200餘項企業委託橫向課題,研究經費超過1000萬元,研究課題涉及難選礦石選礦工藝和技術、礦產資源開採規劃設計、非金屬礦物材料開發、礦山廢水處理、深部礦山開採技術、礦山安全通風、工程爆破、安全管理與設計、礦產資源勘查、固體廢物的綜合利用等領域。以工程爆破、特種爆破為主要服務內容的“西大爆破”享譽廣西,先後承擔的工程技術服務項目經費超過3000萬元。

學院領導

據官網資料顯示,廣西大學資源與冶金學院領導有:
蔡明海院長蔡明海院長
院長:蔡明海
黨委書記:周小平
副院長:胡運金,陳建華,陳聚
黨委副書記:譚海文
蔡明海,男,1965年12月出生,湖北省仙桃市人,博士,研究員。廣西大學資源與冶金學院院長,主管全院行政工作。1986年7月-1996年8月間在湖北省宜昌地質勘探大隊從事金屬、非金屬礦產普(詳)查工作;1996年9月-2005年8月間在國土資源部宜昌地質礦產研究所從事礦床學、構造地質學研究工作,期間(2002年3月-2005年6月)在中國地質科學院博士後流動站和柳州華錫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博士後工作站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05年9月調入廣西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先後主持省部級項目十餘項,發表論文30餘篇。研究方向為成礦規律與成礦預測。

專家教授

國家千人計畫教授 韋悅周
韋悅周,男,1962年9月17日生於中國廣西,1990 年取得日本東北大學冶金工程博士學位。1993 年在東京工業大學原子爐工學研究所讀博士後。自 1992 年至今在日本財團法人產業創造研究所工作,現任該所原子能化學工學中心化學工學部長及主席研究員。2010年入選國家高層次創新人才千人計畫。自92年起在日本財團法人產業創造研究所原子能化工中心工作,歷任研究員,主任研究員,主席研究員,核化工研究部長。2008年至2010年在日本東北大學加速器同位素研究中心工作,2009年任核燃料科學研究部負責人,主要從事核化工領域,特別是乏燃料後處理以及高放廢液核素分離新技術的研究和教學工作,在世界上首創採用陰離子交換法與電解還原法相結合進行核燃料後處理新工藝的研究,從乏燃料的硝酸溶液中有效地分離回收鈾,鈽,鎿等主要有用元素。發表論文140餘篇,專利20項。作為項目負責人擔任日本政府以及東京電力等在核燃料循環研究領域的科研課題14項(其中國際合作5項),取得競爭性科研經費約30億日元(約2.2億人民幣),經過近10年的攻關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進展,該技術於2006年被日本政府選定為今後次錒系核素分離的主力候選技術,作為先進快堆燃料循環體系國家基幹技術戰略性研發的重要攻關課題之一納入長遠的研發計畫中。曾被美國化學會以及歐美多家核能研究機構邀請作專題講演10多次。目前擔任日本原子能學會編委,日本離子交換學會理事,Ion Exchange Letter 編委。2007年受聘上海交通大學客座研究員,2009年受聘中科院上海套用物理研究所客座研究員,2010年受聘北京大學核科學與技術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2010年入選國家高層次創新人才千人計畫,作為講席教授到上海交通大學核科學與工程學院工作,任院長,兼任日本東北大學研究教授。2016年6月任廣西大學“金屬資源高效利用及環境保護協同創新中心”主任。
廣西大學資源與冶金學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