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深化城鄉醫療保障體制改革方案

《方案》明確:到“十二五”期末,全省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98%,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職工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達80%以上,城鎮和農村居民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達75%左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東省深化城鄉醫療保障體制改革方案
  • 十二五規劃:公立醫院逐利行為
  • 簡介:住院費用支付比例達75%左右。
  • 內容:外來工子女可參加城鎮醫保
方案公布,方案內容,1、外來工子女可參加城鎮醫保,2、醫保轉移和轉換將更加方便,3、醫保管理引入市場機製做法,4、低收入者參保政府全額資助,5、職工參保不低於平均工資6倍,6、個人賬戶將拓展為家庭賬戶,7、推進流動人員醫保跨省轉移,十二五規劃,公立醫院逐利行為,跨省醫療費異地即時結算,基本藥物增加慢性病用藥,逐步取消藥品加成政策,

方案公布

《廣東省深化城鄉醫療保障體制改革方案》公布,到2015年底前——
廣東省政府辦公廳昨日轉發《廣東省深化城鄉醫療保障體制改革方案》(下稱《方案》),《方案》還提出要打造醫保跨制度的轉換通道、激活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功能將個人賬戶拓展為家庭賬戶等改革措施。
CTP供圖CTP供圖

方案內容

1、外來工子女可參加城鎮醫保

沒有工作無法參保、困難人群難以參保等現象是醫保無法全面覆蓋的一大難題,《方案》提出改革措施,將重點做好異地就業人員、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從業人員、靈活就業人員以及關閉破產企業退休人員和困難企業職工參保工作。重點解決老人、大學生、中職技校學生、中小學生、兒童和殘疾人的基本醫療保險問題。其中,提出在本省就讀的異地務工人員子女,符合條件的可參加學校所在統籌地區城鎮居民醫保,並享受同等財政補助政策。
《方案》明確,將積極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下簡稱新農合)制度,進一步鞏固和提高參合率,加快推進重大疾病保障試點工作,逐步擴大重大疾病救治試點病種範圍。
另外,將有序推進城鎮居民醫保與新農合兩項制度並軌,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建立一體化的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制度。

2、醫保轉移和轉換將更加方便

職工醫保是否可轉城鄉居民醫保?省內轉移醫保參保記錄是否可以無縫對接?對於這些問題,《方案》明確,將打造跨制度的轉換通道,實現職工醫保與城鄉居民醫保制度的有效銜接和轉換,不同制度之間在繳費年限、待遇享受等方面相互確認。
例如,城鄉居民醫保參保人轉為參加職工醫保的,其參加本省城鄉居民醫保的勞動就業年齡段的繳費年限可按一定比例折算為職工醫保繳費年限並累計計算。在省內轉移醫保關係時,轉出地應將參保人折算後的職工醫保繳費年限一併提供給轉入地。職工醫保參保人轉為參加城鄉居民醫保的,視同連續參保。

3、醫保管理引入市場機製做法

醫保服務管理將不僅僅是政府行政行為,《方案》透露,鼓勵和支持商業保險機構發揮人才、技術、管理和精算優勢,參與醫療保險管理服務。其中,完善和推廣湛江市在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管理服務中引入市場機制的經驗做法,2012年內選擇3個地級以上市進一步擴大試點。
同時,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借鑑“番禺醫保模式”,以政府公開招標出資購買服務的方式,委託有資質的商業保險機構參與政策宣傳諮詢、醫療服務行為監管、待遇核髮結算等醫保服務。

4、低收入者參保政府全額資助

建立籌資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掛鈎機制,即職工醫保繳費與在崗職工工資相掛鈎,城鄉居民醫保個人繳費與居民年可支配收入(農民年人均純收入)相掛鈎。加大對困難群體的保障力度,對低保對象、喪失勞動能力的殘疾人、低收入家庭中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農村“五保戶”以及低收入重病患者等參加城鄉居民醫保的個人繳費部分,政府予以全額資助。

5、職工參保不低於平均工資6倍

《方案》稱,要均衡適度提高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水平。綜合考慮醫療需求、籌資標準、物價指數等因素,合理確定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的起付標準、最高支付限額和支付比例,保持醫保待遇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職工醫保、城鄉居民醫保最高支付限額分別不低於統籌地區職工年平均工資、居民年可支配收入(農民年人均純收入)的6倍,統一由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支付。另外,將完善連續參保激勵機制,待遇水平與參保人連續參保時間掛鈎,全面開展普通門診統籌,將保障範圍由大病向小病延伸。

6、個人賬戶將拓展為家庭賬戶

《方案》提出要激活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功能。進一步擴大個人賬戶使用範圍,拓展使用功能,盤活沉澱基金,提高使用效率。將個人賬戶拓展為家庭賬戶,允許使用家庭賬戶代直系親屬繳納城鄉居民醫保費,支付本人或直系親屬疫苗接種、健康體檢及中醫“治未病”等費用。
另外,職工醫保參保人轉移醫保關係時,個人賬戶原則上隨醫保關係轉移劃轉,也可以支付給個人。有條件的地區,可按照職工自願的原則,探索使用一定比例的個人賬戶金額購買補充醫療保險。

7、推進流動人員醫保跨省轉移

今後,廣東還將積極推行社會保障“一卡通”,載入金融功能,延伸到自助掛號、電子病歷、健康檔案等服務領域,實現參保人持卡享受參保繳費、看病就醫、雙向轉診、費用結算等全過程便利服務。到“十二五”期末,社會保障卡全省持卡率達75%以上。
全省職工醫保關係轉移接續辦法將統一,參保職工在省內不同統籌地區的參保年限累計計算,實現醫保權益隨參保人流動就業轉移。推進流動人員基本醫療保險關係跨省轉移。建設全省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就醫服務和結算平台,建立異地協管機制。按照“享受參保地待遇,委託就醫地管理”的原則,進一步擴大省內外異地就醫即時結算合作範圍。

十二五規劃

公立醫院逐利行為

新快報訊國務院日前印發《“十二五”期間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暨實施方案》(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明確主要目標:到2015年,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例降低到30%以下,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跨省醫療費異地即時結算

《規劃》指出,到2015年,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政府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360元以上,個人繳費水平相應提高。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均達到75%左右,進一步提高最高支付限額。
2015年全面實現統籌區域內和省內醫療費用異地即時結算,初步實現跨省醫療費用異地即時結算。推廣醫保就醫“一卡通”。
百姓最怕生大病,《規劃》指出,取消醫療救助起付線,提高封頂線,對救助對象政策範圍內住院自負醫療費用救助比例提高到70%以上。無負擔能力的病人發生急救醫療費用通過醫療救助基金、政府補助等渠道解決。

基本藥物增加慢性病用藥

《規劃》明確,中央財政建立基本藥物制度全面實施後對地方的經常性補助機制並納入預算。村衛生室逐步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各地政府結合實際,採取購買服務的方式將非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納入基本藥物制度實施範圍。
最佳化基本藥物品種、類別,適當增加慢性病和兒童用藥品種,減少使用率低、重合率低的藥品。2012年調整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並適時公布。

逐步取消藥品加成政策

國務院醫改辦公室有關負責人指出,“十二五”時期要堅持公立醫院的公益性質。
《規劃》提出,要扭轉公立醫院逐利行為。以破除“以藥補醫”機制為關鍵環節,推進醫藥分開,逐步取消藥品加成政策,將公立醫院補償由服務收費、藥品加成收入和財政補助三個渠道改為服務收費和財政補助兩個渠道。
“十二五”時期,醫療費用的增加將得到控制。《規劃》指出,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負責人不得兼任公立醫院領導職務,逐步取消公立醫院行政級別。提高醫務人員待遇,嚴禁把醫務人員個人收入與醫院的藥品和檢查收入掛鈎。
《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要把縣級公立醫院改革放在突出位置,力爭使縣域內就診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2015年要實現縣級公立醫院階段性改革目標。
(據《人民日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