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山龍眼

廣東山龍眼喬木,高4-10米,樹皮褐色或灰褐色;幼枝和葉被銹色短毛,小枝和成長葉均無毛。據H. chunii 模式標本W. T. Tsang 21378(Typus)和原產地標本及野外觀察,其特徵與本種無差別,應予歸併。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廣東山龍眼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桃金孃目
  • :廣東山龍眼
  • 分布區域:江西省, 福建省, 湖南省, 廣東省, 廣西自治區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喬木,高4-10米,樹皮褐色或灰褐色;幼枝和葉被銹色短毛,小枝和成長葉均無毛。葉堅紙質或革質,長圓形、倒卵形或橢圓形,長10-26厘米,寬6-12厘米,頂端短漸尖、急尖或鈍尖,稀圓鈍,基部楔形,上半部葉緣具疏生淺鋸齒或細齒,有時全緣;側脈5-8對,在下面稍凸起,網脈不明顯,有時在葉上面網脈稍凹下;葉柄長1-2.5厘米。總狀花序,1-2個腋生,長14-20厘米,花序軸和花梗密被褐色短毛;花梗常雙生,長約2毫米,下半部彼此貼生;苞片狹三角形,長2毫米,被柔毛;小苞片披針形,長約1毫米;花被管長12-14毫米,淡黃色,具疏柔毛或近無毛;花葯長3毫米;腺體4枚,卵球形;子房無毛。果近球形,直徑1.5-2.5厘米,頂端具短尖,果皮乾後革質,厚約1毫米,紫黑色或黑色。花期6-7月,果期10-12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400-800(-1200)米山地濕潤常綠闊葉林中。

分布範圍

產於廣西西南部、廣東、湖南南部、江西南部和福建西部。模式標本采自廣東陽山。

主要價值

木材灰白色,適宜做小農具;種子煮熟又經漂浸1-2天,可食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