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德侯國

廣德侯國,秦漢時期屬故鄣縣,東漢建安初,孫策平定宣城以東地區,分故鄣縣置廣德縣。歷史上廣德縣分別於三國孫吳、五代十國梁陳兩次建立廣德侯國,期間,間隔三百二十多年。

簡介,歷史,

簡介

孫堅妹妹之子徐琨以督軍中郎將,從破廬江守李術等功,征討黃祖時中流矢死。黃武初(222),孫權追封徐琨為廣德侯,廣德侯國都在今廣德縣城桃州鎮西南郊。後國除為縣。廣德侯國,秦漢時期屬故鄣縣,東漢建安初,孫策平定宣城以東地區,分故鄣縣置廣德縣。歷史上廣德縣分別於三國孫吳、五代十國梁陳兩次建立廣德侯國,期間,間隔三百二十多年。

歷史

廣德侯國第一次建國,始於建安五年(200)。第一代廣德侯徐琨,東漢末年吳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春市)人,東吳始祖武烈皇帝孫堅外甥,年少時在州郡做官。漢中平元年(184),黃巾起義爆發,孫堅起兵討伐黃巾軍。徐琨丟官不做,跟隨舅舅孫堅南征北戰,征伐漢末亂臣董卓時屢立戰功,孫堅拜其為偏將軍。初平二年(191)孫堅在與荊州刺史劉表爭霸中戰死後。徐琨隨孫堅長子孫策開闢江東,先後於長江邊打敗揚州刺史劉繇部將樊能、於糜、張英等,斬殺笮融部將五萬多人,趕走劉繇,協助孫策平定江東。孫策上表漢獻帝任徐琨為丹陽郡(郡治今市區)太守。不久,前任丹陽郡太守、孫策的舅舅吳景從廣陵脫離袁術回到江東歸附孫策,因丹陽郡的老百姓比較信任依附吳景。孫策令吳景復任為丹陽太守,委任徐琨為中郎將。建安五年(200),孫策遇刺身亡,年僅十九歲的孫權接領江東基業,廬江太守李術不服,不但“不肯事權,而多納其亡叛”,還公然向孫權說:“有德見歸,無德見叛。”孫權令表兄徐琨討伐李術。徐琨擊敗李術後,孫權封徐琨為廣德侯,昇平虜將軍。建安八年(203),徐琨在討伐荊州刺史劉表手下江夏太守黃祖時中箭不治身亡。徐琨死後,其長子徐矯世襲徐琨封號,為第二代廣德侯。徐矯因助討山越有功,孫權拜其為偏將軍。徐矯死後,因無子,弟弟徐祚承襲第三代廣德侯。徐祚以戰功官至蕪湖督、平魏將軍。徐祚死後,廣德侯國除為縣。
《吳志·嬪妃傳》、《清光緒〈廣德州志·職官表〉》載:徐琨,吳郡富春人,吳主權徐夫人之父。漢末以偏將軍隨策破張英,擊走笮融,策表琨行丹陽太守。後以督軍中郎將領兵從破廬江太守李術,封廣德侯,遷平虜將軍。後從討黃祖,中流矢卒。子:徐矯,父琨卒,襲嗣廣德侯。因助討山越有功,拜偏將軍,無子,弟祚襲爵。徐祚,兄矯卒,嗣爵廣德侯。以戰功官至蕪湖督、平魏將軍。女:徐夫人,先嫁於陸尚,後改嫁孫權。
廣德侯國第二次建國,五代梁大寶三年(551)。廣德侯徐度(509-568),字孝節,安陸人,年少時,風流倜儻,不拘小節,嗜酒好博,後隨從軍,以驍勇善戰、足智多謀出名。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八月,東魏降將、梁河南王、豫州刺史侯景勾結駐守梁都城建康(今江蘇南京)的梁武帝蕭衍侄兒、臨賀王蕭正德,舉兵謀反,史稱“侯景叛亂”。徐度隨梁交州(位於今越南河內東北)司馬,兼武平(位於今越南永安附近)太守陳霸先奉旨平息侯景叛亂。梁大寶元年(550)正月,徐度和陳霸先率兵從始興(位於今廣東紹興附近),先後擊潰在南野(位於今江西南康南)攔截的土豪蔡路養、斬殺回響侯景叛亂的高州刺史李遷仕。大寶三年(551),侯景叛亂平息,蕭繹登基稱帝,論功行賞,晉升徐度為散騎常侍,封廣德縣侯,食邑五百戶。梁太平二年(557)梁相國陳霸先廢梁敬帝蕭方智稱帝,建立陳,改年號為永定。徐度先任信威將軍、南陵太守、郢州刺史,兼領吳興太守。陳國第二代皇帝世祖陳蒨即位後,徐度累遷侍中、中撫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進爵為公。天嘉元年(560),徐度平定勾結北齊叛亂的湘州刺史王琳功勞,改封湘東郡公,邑四千戶。光大元年(566),陳廢帝陳伯宗即位時,徐度進位司空。光大二年(567)徐度死,陳伯宗追贈太尉、諡號忠肅。
《陳書·徐度傳》載:徐度,字孝節,安陸人。侯景之亂統兵從高祖(註:陳霸先),每戰有功,景平,封廣德縣侯,邑五百戶,累官車騎將軍,謚忠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