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安市培育發展新消費三年行動方案 (2020—2022年)

為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消費的影響,順應消費發展新趨勢,培育壯大新消費,進一步發揮消費對經濟成長的基礎性作用,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安市培育發展新消費三年行動方案 (2020—2022年)
  • 頒布時間:2020年9月30日
  • 實施時間:2020年
  • 發布單位:廣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全文,印發的通知,政策解讀,

全文

一、總體要求和目標
(一)總體要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順應居民消費升級趨勢,培育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導向,將發展壯大新型消費、提檔升級傳統消費作為對沖疫情影響的重要舉措,深入開展“七大消費行動”,不斷提升居民消費能力,全面營造良好消費環境,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切實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更好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
(二)行動目標。
消費實現恢復增長。加快釋放被抑制、被凍結的消費,全市消費總量恢復增長。大力發展特色街區,提檔升級一批特色鮮明的商業街。到2022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680億元,城鄉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分別超過2.8萬元、1.5萬元。
新消費蓬勃發展。培育壯大新型消費、升級消費,到2022年,服務消費在城鄉居民人均消費支出中占比提高到50%,網路零售額超過30億元。
消費環境不斷最佳化。不斷提高經營者誠信度、消費者滿意度、消費安全度和消費體照嘗夜驗驗舒心度。到2022年,放心舒心消費環境建設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二、實施文旅消費提振行動
(三)打造特色文旅品牌。積極爭創天府旅遊名縣、全域旅遊示範區,創新發展文化科技、文化創意、演藝娛樂、運動休閒等新業態產品,滿足遊客多層次消費需求。做大做強鄧小平故里、華鎣山兩大紅色旅遊品牌,推進華鎣山寶鼎、華鎣山生態康養避暑旅遊小鎮、四方山康養小鎮、銅鑼山溫泉小鎮等項目建設牛元糊,打造華鎣山生態康養度假旅遊品牌。加強“小她危只平故里行·華鎣山上游戰朽辯”品牌宣傳力度,高水平舉辦廣安國際紅色馬拉松賽、華鎣山旅遊文化節、廣安龍安柚旅遊文化節等活動,提升廣安文旅品牌影響力。〔責任單位: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市委宣傳部、市經濟信息化局、市教育體育局及各區市姜歸縣人民政府、園區管委會。逗號前為牽頭單位(下同);以下均需各區市縣人民政府、園區管委會負責,不再列出〕
(四)提升文旅“智慧+”服務能力。依託“智游天府”平台,推進“一部手機游廣安”,提供便捷線上文旅服務。利用信息新技術做好客流疏導和景區服務,推動5G網路、銀行卡和移動支付全覆蓋,打造智慧文旅城市和智慧景區。引導文旅企業利用數位化、網路化技術,提升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水平,開發牛剃挨罪動漫遊戲、數字文博、雲旅遊等新產品。(責任單位: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市經濟信息化局、人行廣安中心支行)
(五)打造文旅消費聚集區。規劃建設一批文旅特色街區、文旅特色小鎮,培育特色餐飲、旅遊購物、文化娛樂、民宿等業態產品,完善服務配套,引導文旅消費集聚。鼓勵樂活城、神龍山巴人石頭城等因地制宜推出夜遊項目,打造渠江、西溪河夜景,培育發展夜間經濟。規劃建設廣安藝術中心,打造主客共享的公共文化活動場所。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建設鄉村民宿集群。(責任單位: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三、實施信息消費提速行動
(六)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編制5G網路基礎設施發展規劃,推進以5G網路、數據中心、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等為重點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開展5G在制匪淚阿造、交通、文旅、教育、醫療等領域的試點示範,打造一批融合套用示範工程。到2022年,實現廣安主城區和區市縣全覆蓋,全市5G基站數量達到5266個。加快大數據中心建設,做好空間、規模、用能的統籌,有序推進各部門業務系統在大數據中心雲平台部署運營,形成布局合理、規模適度、保障有力、綠色集約的數據中心體系。深入實施廣安市“網際網路+先進制造業”行動計畫,培育和引進一批先進的企業級、行業級、雙跨工業網際網路平台。(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市文化廣電旅遊局)
(七)加大新型信息產品市場供給。鼓勵基礎電信企業通過套餐升級優惠、信用購機等舉措,促進5G終端消費,加快用戶向5G遷移。開展5G超高清視頻融合套用平台建設,聚集“內容+套用”“顯示終端+關鍵部件”、傳輸網路、節目製作等領域優勢資源,推進5G+超高清視頻規模化套用。搭建基礎電信企業和工業企業的溝通橋樑,基礎電信企業要為相關工業企業提供技術支撐和保障,推動工業企業升級改造工業網際網路。(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化局,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市科技局)
(八)探索推廣信息消費新模式。推廣5G+、賽事直播、遊戲娛樂、虛擬購物等套用,促進新型信息消費。鼓勵開展5G+智慧文旅、智慧教育、智慧交通、物聯網等領域融合創新套用,打造5G套用示範試點。建設一批線上、線下融合的信息消費體驗中心,引導零售企業智慧化轉型。引導“居家經濟”合理有序發展。(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市文化廣電旅遊局)
四、實施健康消費提質行動
(九)發展新型養老服務。大力發展居家社區養老,建立覆蓋全域的“綜合體+驛站+家庭”服務模式,建成居家社區養老“15分鐘服務圈”。開展智慧養老示範基地創建活動,打造“智慧養老院”“智慧養老社區”。整合現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資源,建設“養老驛站”,促進醫養融合發展。利用嘉陵江、渠江、華鎣山生態資源,大力發展生態養老、旅居養老。加快養老產業發展,瞄準國內知名養老企業招商引資,確保2022年前,市本級、區市縣至少各有一所高端養老機構。(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經濟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市衛生健康委、市文化廣電旅遊局)
(十)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實施健康廣安”行動,加快發展高端醫療、健康管理等健康服務,規範發展醫療美容服務。開展“健康消費惠民活動”,擴大綠色食品、防疫用品、衛生用品、健身器材等產品供給。加快推進天府醫健通服務平台,發展遠程醫療,提升醫療數位化服務能力,到2020年,遠程會診系統覆蓋100%縣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到2022年,覆蓋50%以上建制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並向有條件的村衛生室延伸。推進醫養結合示範機構建設、開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便民惠民行動,打造川渝、川東北康養高地。(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經濟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商務局、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市場監管局)
(十一)提高體育消費水平。大力培育健身休閒、競賽表演、體育培訓等業態,打造體育產業核心區,建設山地、水上運動產業帶。以“體育+”和“+體育”的發展模式,推動體育與文旅、康養、教育、醫療等產業融合發展。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利用既有建築及屋頂、地下室等空間改建體育設施,鼓勵場館免費、低收費、延時開放。努力將廣安國際紅色馬拉松賽辦成國際一流賽事。到2022年,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數比例達到40%以上。(責任單位:市教育體育局,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市民政局、市衛生健康委、市發展改革委)
五、實施夜間消費創新行動
(十二)豐富夜間消費形式。依託現有文旅、核心商圈、餐飲特色街區等,大力發展吃、住、行、游、購、娛、體、展、演等夜間消費活動,鼓勵各地打造夜間消費示範街區、景區。舉辦旅遊文化節、美食節、啤酒節、嘉年華等系列促銷活動,鼓勵商家在店慶日、節假日開展“不打烊”、夜間專屬折扣等打折讓利夜間促銷活動,滿足消費者多層次、多時段消費需求。支持旅遊景區、網紅打卡地開放夜間遊覽或延長觀光時間。到2022年,創建省級夜經濟示範城市1個,打造夜間消費示範街區或商圈10個。(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發展改革委)
(十三)提升夜間消費服務能力。進一步完善水電氣供給、生活垃圾清運處理及休息座椅改造提升等夜間消費集聚區公共配套設施。最佳化夜生活集聚區及周邊交通組織管理水平,提升夜間出行便利度。鼓勵有條件的景區,在確保全全、避免擾民的情況下開展夜間遊覽服務,引導旅行社制定高品質夜遊線路,帶動遊客夜間消費。鼓勵商超、餐飲店等公共文體娛樂場所,延長夜間開放時間或營業服務時間,方便廣大市民夜間休閒消費。(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市城管執法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公安局)
六、實施傳統消費升級行動
(十四)升級汽車和家電消費。加快新能源汽車在城市公共運輸等領域推廣套用,延續購置補貼至2022年底,嚴格落實國家、省新能源車輛購置稅相關稅收優惠政策。落實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推進老舊汽車報廢更新。開展汽車下鄉專項活動,推動鄉鎮以下有條件的地區建設加油站、加氣站、充電樁等配套設施。促進家電產品更新換代,支持對購買綠色、智慧型家電以及交售舊家電併購買新家電的消費者給予適當補貼。大力發展消費金融,推進汽車、家電等行業的消費信貸發展,穩步擴大個人消費貸款規模。(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經濟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市稅務局、人行廣安中心支行)
(十五)加快老舊小區改造。出台我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支持措施,最佳化規劃設計,規範改造程式,簡化審批手續,統籌各類資源,加快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進一步完善小區功能配套和使用安全。加大既有住宅自主增設電梯獎補力度,鼓勵有條件的小區增設電梯。(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
(十六)建設城鄉融合消費網路。最佳化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大力推進國家級、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建設工作,提升電子商務綜合服務中心、物流配送中心、鄉鎮(街道)、村(社區)電子商務服務站(點)和物流配送站(點)的服務配送功能。加強電商平台建設,鼓勵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等積極組織運用電商平台銷售本地農產品,增加市場銷量。進一步暢通城鄉消費市場流通渠道,有效暢通工業品下鄉、農特產品進城流通渠道,活躍城鄉市場。(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農業農村局)
七、實施消費能力提升行動
(十七)充分激發消費潛力。完善有利於提高居民消費能力的收入分配製度,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改革完善職業教育制度體系,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提升技術工人技能水平。推進鄉村經濟多元化,支持農民工、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等人員返鄉入鄉創業,挖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增收潛力。持續深化戶籍制度改革,使更多在城鎮穩定就業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定居,著力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體育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公安局、市農業農村局)
(十八)穩定和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穩定資本市場財產性收入預期,完善分紅激勵制度,堅決查處嚴重損害中小投資者分紅派息權益的行為。深化農村土地和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探索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的占有、收益、有償退出及抵押、擔保、繼承權。(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農業農村局)
八、實施消費環境最佳化行動
(十九)發揮政府引領作用。最佳化政府投資結構,聚焦提供適應新消費新供給需要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強化財稅支持政策,加大相關領域財稅支持力度。推動金融服務和產品創新,鼓勵發展適應新消費新供給需要的金融產品。完善土地、人才和環境政策,更好滿足市場主體用地需求,強化消費升級、產業升級、創新發展的人才保障,引導生產生活方式綠色化。(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稅務局、市金融工作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人行廣安中心支行、廣安銀保監分局)
(二十)加強市場秩序監管。加強消費品質量安全監管,加大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查處力度,開展農村假冒偽劣商品專項整治。實施廣安品牌創建行動計畫,開展廣安市質量獎評選、四川省天府質量獎培育,健全以市場為導向的品牌培育、評價和管理體系。加強廣安優勢特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推動服務標準的制定和套用。深化“網際網路+消費維權”模式,嚴格落實網購商品七日無理由退貨制度,鼓勵各地建立當地特色旅遊商品無理由退貨制度,營造放心舒心消費環境。(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經濟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市公安局)
(二十一)推進信用體系建設。積極推進消費領域信用體系建設,完善個人信息保護制度和消費後評價制度,最佳化線上消費環境,打擊網路刷單炒信等黑色產業鏈。集中公民誠信、市場誠信和媒體誠信三個方面,加大信用缺失懲罰力度,實現“一處失信、處處受限”。運用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四川廣安)、廣安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等,建立健全企業和相關人員信用記錄。強化“信用中國(四川廣安)”網站功能,逐步實現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紅黑名單等信息依法公開,為公眾提供信用信息一站式查詢和消費預警提示服務。(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市場監管局、市公安局)
九、保障措施
(二十二)強化組織領導。市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聯席會議(以下簡稱聯席會議)要加強統籌協調,及時研究解決新消費培育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把促進新消費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細化措施,落實責任,明確目標和時間節點。聯席會議辦公室要會同市直有關部門(單位)及時跟蹤評估落實情況,重要情況及時向市政府報告。〔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直有關部門(單位)〕
(二十三)強化工作保障。全面落實國家、省、市出台的政策措施,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用好各類產業發展資金,加大對消費性服務業重點領域、重大項目和重大活動的支持力度。加強形勢研判,及時發現難點堵點,結合實際推動解決。〔責任單位:市直有關部門(單位)〕
(二十四)強化輿論引導。及時總結先進做法和典型經驗,廣泛宣傳新業態、新模式、新導向,積極倡導綠色消費新理念,增強社會信心、引導消費預期,努力營造良好氛圍。〔責任單位:市直有關部門(單位)〕

印發的通知

各區市縣人民政府,廣安經開區、棗山園區、協興園區、華鎣山景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有關單位: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廣安市培育發展新消費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廣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9月30日

政策解讀

2020年9月30日,廣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關於印發〈廣安市培育發展新消費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廣安府辦發〔2020〕43號),現就本方案相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制定依據
2020年8月4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四川省培育發展新消費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為有效應對疫情對消費的影響,順應消費發展新趨勢,壯大新消費,切實增強消費對經濟成長的基礎性作用,市發展改革委結合廣安實際,牽頭起草了《廣安市培育發展新消費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以下簡稱《方案》)。
二、制定過程
為起草好《方案》,市發展改革委會同市商務局、市經濟信息化局、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等部門組成了起草組,在深入學習中央、省委決策部署基礎上,突出全面貫徹落實市委五屆九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市委五屆十次全會精神,結合落實《四川省培育發展新消費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明確的各項工作和目標任務,草擬了《方案》(徵求意見稿)。並於2020年9月15日徵求了市級相關部門意見,收到修改意見建議9條,經認真研究,修改意見全部採納。
三、主要內容
《方案》主要內容按類別共分3大部分9項內容,第一部分是總體要求和目標,到2022年消費實現恢復增長,新消費蓬勃發展,消費環境不斷最佳化;第二部分明確了7大消費提振行動,包括實施文旅消費提振行動、信息消費提速行動、健康消費提質行動、夜間消費創新行動、傳統消費升級行動、消費能力提升行動、消費環境最佳化行動等,每項任務落實到各區市縣人民政府、園區管委會及市級相關部門;第三部分是保障措施,通過強化組織領導、工作保障、輿論引導,確保《方案》落實到位。
(七)加大新型信息產品市場供給。鼓勵基礎電信企業通過套餐升級優惠、信用購機等舉措,促進5G終端消費,加快用戶向5G遷移。開展5G超高清視頻融合套用平台建設,聚集“內容+套用”“顯示終端+關鍵部件”、傳輸網路、節目製作等領域優勢資源,推進5G+超高清視頻規模化套用。搭建基礎電信企業和工業企業的溝通橋樑,基礎電信企業要為相關工業企業提供技術支撐和保障,推動工業企業升級改造工業網際網路。(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化局,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市科技局)
(八)探索推廣信息消費新模式。推廣5G+、賽事直播、遊戲娛樂、虛擬購物等套用,促進新型信息消費。鼓勵開展5G+智慧文旅、智慧教育、智慧交通、物聯網等領域融合創新套用,打造5G套用示範試點。建設一批線上、線下融合的信息消費體驗中心,引導零售企業智慧化轉型。引導“居家經濟”合理有序發展。(責任單位:市經濟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市文化廣電旅遊局)
四、實施健康消費提質行動
(九)發展新型養老服務。大力發展居家社區養老,建立覆蓋全域的“綜合體+驛站+家庭”服務模式,建成居家社區養老“15分鐘服務圈”。開展智慧養老示範基地創建活動,打造“智慧養老院”“智慧養老社區”。整合現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資源,建設“養老驛站”,促進醫養融合發展。利用嘉陵江、渠江、華鎣山生態資源,大力發展生態養老、旅居養老。加快養老產業發展,瞄準國內知名養老企業招商引資,確保2022年前,市本級、區市縣至少各有一所高端養老機構。(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經濟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市衛生健康委、市文化廣電旅遊局)
(十)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實施健康廣安”行動,加快發展高端醫療、健康管理等健康服務,規範發展醫療美容服務。開展“健康消費惠民活動”,擴大綠色食品、防疫用品、衛生用品、健身器材等產品供給。加快推進天府醫健通服務平台,發展遠程醫療,提升醫療數位化服務能力,到2020年,遠程會診系統覆蓋100%縣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到2022年,覆蓋50%以上建制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並向有條件的村衛生室延伸。推進醫養結合示範機構建設、開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便民惠民行動,打造川渝、川東北康養高地。(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經濟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商務局、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市場監管局)
(十一)提高體育消費水平。大力培育健身休閒、競賽表演、體育培訓等業態,打造體育產業核心區,建設山地、水上運動產業帶。以“體育+”和“+體育”的發展模式,推動體育與文旅、康養、教育、醫療等產業融合發展。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利用既有建築及屋頂、地下室等空間改建體育設施,鼓勵場館免費、低收費、延時開放。努力將廣安國際紅色馬拉松賽辦成國際一流賽事。到2022年,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數比例達到40%以上。(責任單位:市教育體育局,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市民政局、市衛生健康委、市發展改革委)
五、實施夜間消費創新行動
(十二)豐富夜間消費形式。依託現有文旅、核心商圈、餐飲特色街區等,大力發展吃、住、行、游、購、娛、體、展、演等夜間消費活動,鼓勵各地打造夜間消費示範街區、景區。舉辦旅遊文化節、美食節、啤酒節、嘉年華等系列促銷活動,鼓勵商家在店慶日、節假日開展“不打烊”、夜間專屬折扣等打折讓利夜間促銷活動,滿足消費者多層次、多時段消費需求。支持旅遊景區、網紅打卡地開放夜間遊覽或延長觀光時間。到2022年,創建省級夜經濟示範城市1個,打造夜間消費示範街區或商圈10個。(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發展改革委)
(十三)提升夜間消費服務能力。進一步完善水電氣供給、生活垃圾清運處理及休息座椅改造提升等夜間消費集聚區公共配套設施。最佳化夜生活集聚區及周邊交通組織管理水平,提升夜間出行便利度。鼓勵有條件的景區,在確保全全、避免擾民的情況下開展夜間遊覽服務,引導旅行社制定高品質夜遊線路,帶動遊客夜間消費。鼓勵商超、餐飲店等公共文體娛樂場所,延長夜間開放時間或營業服務時間,方便廣大市民夜間休閒消費。(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市城管執法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公安局)
六、實施傳統消費升級行動
(十四)升級汽車和家電消費。加快新能源汽車在城市公共運輸等領域推廣套用,延續購置補貼至2022年底,嚴格落實國家、省新能源車輛購置稅相關稅收優惠政策。落實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推進老舊汽車報廢更新。開展汽車下鄉專項活動,推動鄉鎮以下有條件的地區建設加油站、加氣站、充電樁等配套設施。促進家電產品更新換代,支持對購買綠色、智慧型家電以及交售舊家電併購買新家電的消費者給予適當補貼。大力發展消費金融,推進汽車、家電等行業的消費信貸發展,穩步擴大個人消費貸款規模。(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經濟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市稅務局、人行廣安中心支行)
(十五)加快老舊小區改造。出台我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支持措施,最佳化規劃設計,規範改造程式,簡化審批手續,統籌各類資源,加快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進一步完善小區功能配套和使用安全。加大既有住宅自主增設電梯獎補力度,鼓勵有條件的小區增設電梯。(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
(十六)建設城鄉融合消費網路。最佳化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大力推進國家級、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建設工作,提升電子商務綜合服務中心、物流配送中心、鄉鎮(街道)、村(社區)電子商務服務站(點)和物流配送站(點)的服務配送功能。加強電商平台建設,鼓勵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等積極組織運用電商平台銷售本地農產品,增加市場銷量。進一步暢通城鄉消費市場流通渠道,有效暢通工業品下鄉、農特產品進城流通渠道,活躍城鄉市場。(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農業農村局)
七、實施消費能力提升行動
(十七)充分激發消費潛力。完善有利於提高居民消費能力的收入分配製度,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改革完善職業教育制度體系,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提升技術工人技能水平。推進鄉村經濟多元化,支持農民工、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等人員返鄉入鄉創業,挖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增收潛力。持續深化戶籍制度改革,使更多在城鎮穩定就業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定居,著力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體育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公安局、市農業農村局)
(十八)穩定和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穩定資本市場財產性收入預期,完善分紅激勵制度,堅決查處嚴重損害中小投資者分紅派息權益的行為。深化農村土地和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探索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的占有、收益、有償退出及抵押、擔保、繼承權。(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農業農村局)
八、實施消費環境最佳化行動
(十九)發揮政府引領作用。最佳化政府投資結構,聚焦提供適應新消費新供給需要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強化財稅支持政策,加大相關領域財稅支持力度。推動金融服務和產品創新,鼓勵發展適應新消費新供給需要的金融產品。完善土地、人才和環境政策,更好滿足市場主體用地需求,強化消費升級、產業升級、創新發展的人才保障,引導生產生活方式綠色化。(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稅務局、市金融工作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人行廣安中心支行、廣安銀保監分局)
(二十)加強市場秩序監管。加強消費品質量安全監管,加大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查處力度,開展農村假冒偽劣商品專項整治。實施廣安品牌創建行動計畫,開展廣安市質量獎評選、四川省天府質量獎培育,健全以市場為導向的品牌培育、評價和管理體系。加強廣安優勢特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推動服務標準的制定和套用。深化“網際網路+消費維權”模式,嚴格落實網購商品七日無理由退貨制度,鼓勵各地建立當地特色旅遊商品無理由退貨制度,營造放心舒心消費環境。(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經濟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市公安局)
(二十一)推進信用體系建設。積極推進消費領域信用體系建設,完善個人信息保護制度和消費後評價制度,最佳化線上消費環境,打擊網路刷單炒信等黑色產業鏈。集中公民誠信、市場誠信和媒體誠信三個方面,加大信用缺失懲罰力度,實現“一處失信、處處受限”。運用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四川廣安)、廣安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等,建立健全企業和相關人員信用記錄。強化“信用中國(四川廣安)”網站功能,逐步實現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紅黑名單等信息依法公開,為公眾提供信用信息一站式查詢和消費預警提示服務。(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市場監管局、市公安局)
九、保障措施
(二十二)強化組織領導。市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聯席會議(以下簡稱聯席會議)要加強統籌協調,及時研究解決新消費培育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把促進新消費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細化措施,落實責任,明確目標和時間節點。聯席會議辦公室要會同市直有關部門(單位)及時跟蹤評估落實情況,重要情況及時向市政府報告。〔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直有關部門(單位)〕
(二十三)強化工作保障。全面落實國家、省、市出台的政策措施,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用好各類產業發展資金,加大對消費性服務業重點領域、重大項目和重大活動的支持力度。加強形勢研判,及時發現難點堵點,結合實際推動解決。〔責任單位:市直有關部門(單位)〕
(二十四)強化輿論引導。及時總結先進做法和典型經驗,廣泛宣傳新業態、新模式、新導向,積極倡導綠色消費新理念,增強社會信心、引導消費預期,努力營造良好氛圍。〔責任單位:市直有關部門(單位)〕

印發的通知

各區市縣人民政府,廣安經開區、棗山園區、協興園區、華鎣山景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有關單位: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廣安市培育發展新消費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廣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9月30日

政策解讀

2020年9月30日,廣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關於印發〈廣安市培育發展新消費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廣安府辦發〔2020〕43號),現就本方案相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制定依據
2020年8月4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四川省培育發展新消費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為有效應對疫情對消費的影響,順應消費發展新趨勢,壯大新消費,切實增強消費對經濟成長的基礎性作用,市發展改革委結合廣安實際,牽頭起草了《廣安市培育發展新消費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以下簡稱《方案》)。
二、制定過程
為起草好《方案》,市發展改革委會同市商務局、市經濟信息化局、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等部門組成了起草組,在深入學習中央、省委決策部署基礎上,突出全面貫徹落實市委五屆九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市委五屆十次全會精神,結合落實《四川省培育發展新消費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明確的各項工作和目標任務,草擬了《方案》(徵求意見稿)。並於2020年9月15日徵求了市級相關部門意見,收到修改意見建議9條,經認真研究,修改意見全部採納。
三、主要內容
《方案》主要內容按類別共分3大部分9項內容,第一部分是總體要求和目標,到2022年消費實現恢復增長,新消費蓬勃發展,消費環境不斷最佳化;第二部分明確了7大消費提振行動,包括實施文旅消費提振行動、信息消費提速行動、健康消費提質行動、夜間消費創新行動、傳統消費升級行動、消費能力提升行動、消費環境最佳化行動等,每項任務落實到各區市縣人民政府、園區管委會及市級相關部門;第三部分是保障措施,通過強化組織領導、工作保障、輿論引導,確保《方案》落實到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