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安十六景

廣安十六景

廣安,臨渠江,周屬巴子國,秦、漢、魏、晉屬宕渠縣。南朝梁置為始安縣,隋朝為賨城縣,唐改為渠江縣。宋置廣安軍,後改為寧西軍,元置廣安府,明、清為廣安州,現代以來為廣安縣。1998年改為廣安區。廣安風景旖旎,人傑地靈,風景名勝廣傳天府各地,縣誌載其水秀山奇,風景秀美之地,記為“廣安十六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廣安十六景
  • 外文名稱:The sixteen scenes of Guangan
  • 地理位置:廣安縣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無法考證
  • 開放時間:全天
  • 門票價格:免費
  • 著名景點:秀屏積翠
    白塔凌雲
十六景,秀屏積翠,篆水呈祥,猊峰神宇,龍窟文淵,龍門曉渡,鶴嶺晴嵐,甘泉漱玉,白塔凌雲,鳳州佳兆,龍鏡清光,谷城雲瑞,書台月印,春山積雪,張溪晚釣,西溪仙洞,曲水流觴,總評,

十六景

秀屏積翠

秀屏山麓,介於渠江、西溪河之間,左鄰桐林古寺、鳳凰山麓,右峙農壇,猊峰,背靠雄偉大寨。系廣安老城的西部屏障。《廣安州新志.山川志》載:秀屏山州治西,懸崖峭壁,藤草交翠,望若屏障。山崖上刻有“秀屏山”3個大字,系唐朝著名書法家顏真卿手書。宋太祖御筆點此山立軍治,並建鐘樓。樓檐呈六角形,共3層,有木梯可登。樓頂懸一巨鐘,鐘上刻有“宋神宗年間鑄”字樣。檐角各吊一小銅鈴,每當山風輕拂,鈴聲叮噹,似天籟仙樂,令人心往神馳。登樓遠眺,與渠江東岸“鶴嶺晴嵐”上的巍峨奎閣遙遙相望,廣安全景盡收眼底。整個山麓,樹木茂密,蒼松古柏,巍然挺拔,黃桷楊柳,綠影婆娑。野花遍坡,綠草如茵,蒼翠碧綠,一派蔥蘢。故《廣安志》名曰“秀屏積翠”,系廣安十六景第一道景色。明代御史楊瞻曾寫詩讚道:“好山獻翠屏,黛蒼閱四代。四時任推遷,顏色依然在。青蔥發不開,鬱郁可人愛。勁風吹散雲,青光可曾晦。”。明代吳中龍在遊覽了秀屏山的美麗風光後,曾寫下了這樣美好的詩句:“秀屏綿亘冠群山,官署高臨拱翠間。野鳥聲隨琴韻逸,岩花片落訟庭閒。雲橫樹色連天綠,雨長苔錢匝地斑。四望曉煙籠蔀屋,泰和景象足怡顏。”清代州牧陸良瑜也留下了“嵐光樹邑雨余青,環繞西軒作畫屏。書永陰濃人青處,琴聲和舞夜閒亭。”這樣清秀醉人的詩句。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人們植樹造林,種花栽草,把秀屏山裝飾得更加蒼翠碧綠了。後來縣委決定在秀屏山修建公園,鄧小平同志在聽了匯報後,十分高興,於1982年12月25日欣然為公園題寫了“萃屏公園”4個秀麗遒勁的大字,使秀屏山更加熠熠生輝。接著,任白戈、楊超、何郝炬、李半黎、劉田夫、侯方岳等一些老革命家,也相繼為“萃屏公園”送來了題字、條幅,現撰刻在公園仙人橋側邊的大岩石上,為秀屏山增色不少。而今,萃屏公園已初步建成。一條婉蜒曲折的盤山大道,起於公園門口,直達山頂,像一根白色的腰帶,繞山盤旋。紅牆綠瓦,掩映在綠樹叢里;亭台樓閣,屹立在百花叢中。園內景色,巧奪天工,或“獨徑尋幽”,或“小橋流水”,或“望渠數帆”,或“水塔曉月”,或“鐘樓夕照” ……真是各自成趣,卻又渾然一體,令人留連忘返。任白戈同志在遊覽後欣然高吟:“廣安山水秀,萃屏第一流,竹木重重翠,園林處處幽。群芳盡吐艷,百鳥爭歌謳。遊人嘆觀止,不分春夏秋。”劉田夫同志在瀏覽後思念不已,也千里迢迢寄詩表達眷戀之情:“浮雲邈邈飛千里,杜宇聲聲寄相思。”

篆水呈祥

出老城北門外向東行一里許,在叉路口向南,沿一條彎曲小石板路下去,過老黃桷樹約十幾步,就到了渠江河畔的四九灘邊,江中曲尺灘下,冬月時節,水就乾枯了,這時就有石磧冒了出來,顯得平坦光滑,水深亦不足一尺。每當日光映照之時,金波閃躍跳動,甚是好看。其年若登臨山處,則曲折宛然如同篆籀,濃洄波面,好象在自然書寫篆字一樣。但這種奇觀,不是常年能見到的。因此,有好奇者以此卜歲。明御史吳伯通投以糠秕,篆成“石谷”二字,因號篆水。有宋徽宗大觀至寧宗嘉定時知州宇文龍等唱答題詠的詩詞,惜已被無情歲月流走沖滅,今已難以考究。
任廣安知州的陸良瑜曾有詩寫道:“歷到名灘勝概兼,沙明風細碧波湉。文章一任縱橫趣,寄語霜毫莫漫拈”。說明四九灘系名灘勝景,極富吸引力。這是因為篆水是灘險水急引起水溢曲折形如篆字而形成的一道奇妙景觀。故初春三月,人們相邀郊外踏青賞景,騷人墨客不約而同來到這裡,望巍巍奎閣,看滔滔渠江,沿岸垂柳飄絮,桃紅李白。綠樹叢中,炊煙梟梟;江面天際,白帆片片,好一派寧靜祥和的景象。更主要的是篆水呈祥還有一段悽美的傳說:傳說在很久以前,四九灘水急灘險,經常吞噬船夫的生命。有一個姓張的船夫,他長年在外拉船,後來在四九灘被急流沖走了,他的妻子帶著八歲的兒子天天在灘邊望夫歸來,眼望穿了,淚流幹了,都看不到丈夫的身影。他的兒子天天吵著要爸爸。有一天,雷電交加、暴雨傾盆,他的兒子大聲呼喊著:“爹,你在哪裡?”然後掙脫了母親的手,發瘋似的跑到灘邊,縱身一跳,跳入急流中。待其母親追到灘邊時,他已化為了一條蛟龍,一步一回頭,向其母告別。每回頭一次,就衝起江水向外溢,一共回頭三十六次,外溢的水,就像書寫的篆字一樣,故四九灘原名三十六灘,又稱望娘灘。
若待到雷電交加,暴雨停歇,天氣放晴之時觀景,當見紅艷艷的太陽掛於天際,一道絢麗的彩虹橫跨渠江兩岸,漁歌唱答,百鳥齊鳴。好一派寧靜祥和的景象。故人們就稱此為“篆為呈祥”。唐代著名詩人元稹從渠縣沿江而下船過此處時,隨口吟道:“渠江明淨峽逶迄,船到名灘拽答遲。櫓窡動搖妨作夢,巴童指點笑吟詩。畲余宿麥黃山腹,日背殘花白水湄。物色可憐心莫恨,此行都是獨行時。”一幅寧靜祥和、質樸無華的風景呈現在我們面前。而明代楊瞻,在巡視廣安時特地到篆水遊覽,寫下了“篆水呈祥”的五律:
圖書出河洛,不知有靈水。
神篆浮中流,何物乃能爾?
石谷獻嘉祥,乾坤洩妙理。
唯願江心字,年年常如此。
河出圖,洛出書,是中州九士靈異。篆水呈祥,允宜鄉邦有慶!今四九灘電站建成,篆水已轉化為能源,光照萬家。昔日的急流險灘,早已不再,而變得馴服可愛。廣安兒女,每到春和景明、惠風輕拂的初春時節,都愛相約到四九灘電站公園遊覽。正如清代人李以寧在詠“篆水”一詩中所寫的那樣:“聞道昇平日,遊人集此旁。澄江沙作篆,曲水帶流觴。岸接村煙白,舟搖樹影蒼。摩岩有題字,苔蘚見微花。”那種情趣,那種休閒,當令人讚不絕口。

猊峰神宇

廣安老城經龍頭街沿周坡而上,左轉約一百餘米,就到小西門,站在小西門往上眺望,在雄壯巍峨的大寨山(老廣二中附近)下,有兩小山對峙,中聳一峰,蔥蘢茂密,形如狻猊,故名猊峰。
山腳下,舊有古剎甘泉寺,是當時城南門外的香火盛地,善老信女,多到此拜佛求神。然後飲一杯寺後的甘泉,涼透心扉,可以去病怯災,靈應異常。後某年廣安大旱,甘泉枯竭,甘泉寺徒有其名,香火日漸衰落。後有一得道高僧,經過千辛萬苦化緣,終於把甘泉寺重新移修於猊峰山頂,重塑金身,再建輝煌。新修甘泉寺巍峨雄壯,山門外兩邊是雌雄石獅守護,一進三進大廳,門廳過道左右是橫眉怒目四大天王,二層是佛教守護大神韋馱神象,中間是“大雄寶殿”,供奉如來佛祖,周圍是五百阿羅漢,神態各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後面供奉的是南海觀世音菩薩。寺廟前後廣栽花草樹木,真正是濃蔭蔽日,四時青碧,故又名碧峰山,俗稱碧峰寨。
登寺遠眺,遠山華鎣山纏霧繞,鶴嶺奎閣雄壯巍峨,渠江白帆遠飄天際,廣安城區盡收眼底。聽晨鐘幕鼓,看香菸梟梟,真令人有遠離塵寰,寵辱皆忘的感悟。特別是勞煩之餘,漫步山寺,吸清新香甜之空氣,賞四時不謝之奇花,那更是感到寧靜祥和,飄然有出塵之意了。
正因為這是廣安城郊的一個好去處,故一年四季,遊人如織,或賞景賞花,或隨意玩耍,都會有收穫體會。清州牧陸良瑜遊覽了盛景後,曾寫詩讚道:“金猊隱躍望中遙,魁岸雙峰氣勢驕。日影朝臨空散徹,應教虎豹跡潛消。”
猊峰古時候作為南門護城要塞,與河東奎閣並峙,像威武兇猛的金猊一樣,守護著廣安的安寧,守護著廣安的豐收,守護著廣安的平安,江山興勝,豺狼虎豹自然銷聲匿跡。
明四川巡檢司事、分巡川北道使揚瞻,酷愛山川名勝古蹟,足跡遍布川北道各地風景名勝之地,廣安州屬順慶府,正是其轄區,他在遊覽了猊峰神宇後曾寫詩讚道:“猊峰雖有神,聽民民自治。不知聽於民,急急惟有媚。視民如草芥,緩其非其事。試看禍福來,何一非自致。”全詩充滿了哲理,強調了“民”的重要,只要善於聽取民眾意見,聽取人民呼聲,那民就能自治,不要你當官的發愁,如果不以民為本,不知聽於民,就會出現水亦覆舟的事情。所以是非功過禍福,完全決定於自致,所謂自致,就是自己造就。
現碧峰山依舊樹木茂密,只是山腰及四周修了些房子,而甘泉古寺早已荒廢,徒留下一些痕跡供人憑弔而己。

龍窟文淵

在老縣城猊峰下有遠近聞名的文廟(今僅存文廟溝),那是祭供孔老夫子的。儒林士子,在此讀書求學,或者吟詩作對。就在這文廟右下方約30米處,有一紅十字會牌坊,在牌坊右側約10米處,有一座較高的石崖,崖上雜草叢生,樹木蔥蘢,崖下崖殼內凹,一股清泉,從石隙中緩緩浸出,匯集成一股細泉流下,其泉水清流甘甜,透心涼,巴心涼。故曰“寒泉”,古《志》表之曰“壽水”。如果天將下雨時,常有雲氣盤旋直上,宛若游龍飛翔,所以又稱“龍窟泉”,舊志十六景中曰“龍窟文淵”,有孔子正名之意。
在光滑可鑑的石壁上,刻有觀音神象,設龕祀之。所以當地百姓又稱其為“觀音井”。炎炎夏日,酷熱難耐,人們總愛到此鞠一捧涼水解渴消暑。只要一接近崖邊,就感到有一股涼意撲面吹來,其暑自消,其心自涼。感到有說不出的舒服和安逸,因此,當地民眾爭先恐後到“觀音井”挑水作為家用。有攤販者常常深更半夜到此排隊挑水作第二天趕坊賣涼水用,那簡直是緊俏貨。趕場人爭先恐後去買涼水喝,以解暑熱。哪怕比普通涼水貴一兩文錢也甘願。
更為奇特的是,無論有多少人挑水,崖隙的泉水總是汩汩的流出,崖下的水裝滿井口也不外溢。故有傳說這崖下面,被觀音大士鎮鎖著一條蛟龍,蛟龍綿綿吐水不斷,永保水井不乾枯,所以俗稱此處為龍窟。附近文廟的儒林士子,藉助龍之靈氣,變得聰明敏慧有才智,能夠為儒林大放異彩。
明四川巡檢司僉事、分巡川北道使揚瞻曾題詩道:“山麓有蟠龍,昂然載地維。有時起風雷,鼓鬣乃於斯。禹門泛桃花,士子沾泮池。神物同科甲,英賢當其期。”讚美了龍窟的神奇,說明了士子沾其靈氣的愉悅心情,也才能“泛桃花”、“同科甲”,“英賢當其期”了。清乾隆時期廣安州牧陸良瑜在遊覽後曾寫詩讚道:“靈窟徐噴百丈源,潺潺遙隔碧林喧。波澄那得魚龍臥,試看珠璣雪浪翻。”好一個“雪浪翻”,其美景妙水真令人嚮往。
只可惜人在福中不知福,這么醉人的甘泉壽水,竟遭到人為的破壞。文廟變為了工廠,寒泉遭到了埋滅。眼下,龍窟山崖依稀還殘存在那荒草叢裡,只可惜石隙不復存在,而崖下水井亦被垃圾掩閉,所謂龍窟文淵已成虛名矣。

龍門曉渡

老縣城南渠江洄水沱中,有一巨石,光滑可鑑,長年累月,經江水沖洗,顯得青光泛泛,恰是一道門一樣。每當漲大水後,泥沙多淤集於此。冬季水枯時候,泥沙早已被流水慢慢沖走,故門常開常塞。每當門開那年,必定會有登科者,金榜題名。故稱此門為龍門,寓鯉魚躍龍門之意。是縣城互近一道著名的景觀,儒林士子,多愛邀約在此遊玩,以吸收龍門靈氣。後為了疏通航道,便利航行,龍門石被炸去,只留下一點痕跡。
龍門側原為渡口,是東門碼頭下的一個熱鬧處。每當星光微弱,啟明星還在明滅閃爍的時候,渡口邊就等起了待渡的過客,江上渡船,欸乃往來,絡繹不絕,直至寒星殘月之際,還見渡船穿梭往來。是時,興國寺鐘聲悠揚,在江畔久久迴蕩,石隙間波濤洶湧、吼聲如雷,岸邊待渡人呼喊船夫聲,江心擊揖節拍聲,滿載開航號子聲,象優美的交響樂曲,在渠江河畔久久迴響,極富詩情畫意。
明分巡川北道使楊瞻曾有詩讚“龍門曉渡”。詩云:“萬丈渠江水,洶濤日夜瀉。似有飛渡舟,詎無輕篙假?旭日東方升,欸乃順流下。試問搖櫓翁,誰是知津者?”乾隆年間州牧陸良瑜也歌吟了這奇妙的景觀:“龍門千仞逐江開,石隙波濤吼怒雷。一棹輕搖煙月曉,扁舟已在白雲隈。”
關於龍門曉渡,民間還有一種傳說。明神宗萬曆十四年(1586),廣安人王德完在進京趕考時,曾在龍門渡口過河。有一相士曾對他說,此科必中,故龍門必躍也。果不其然,王德完金榜題名,高中進士,而後任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戶部右侍郎,死後追贈為戶部尚書。明史稱他“一生清廉,剛正不阿,聲震天下”。他曾因建言神宗早日立儲獲罪,削籍回家。王德完回家後,建涵虛園為其居住之地,辦書院教化民眾,故廣安人多受其教化。民風淳樸,忠厚老實,勤奮努力。在渡口等渡,互為謙讓,從不擁擠。扶老攜幼,相互扶持。所以龍門曉渡是一幅祥和寧靜的晨渡圖,是一道和諧寧靜的風景畫。明史吳中龍曾寫詩讚美了“龍門曉渡”的情景。“龍門津要往來通,一棹輕搖逐曉風。隔岸客近剛呼渡,遙山僧起傳遠鐘。碧波隱隱星初沒,白露零零日已瞳。舟放江心誰擊楫?長歌半繞郡城東。”長歌半繞,給人以寧靜祥和的感覺,象清清的淨水一樣,洗滌了人們煩燥的心靈。
解放後,龍門渡口曾繁榮了一段時間,後來,東門渡口有了機動船,人們就在東門碼頭渡河,龍門渡口亦逐漸蕭條,空留下美麗的傳說。

鶴嶺晴嵐

老縣城隔江東岸有一樹木茂密,山勢逶迤延綿的山嶺,名白鶴山,即鶴嶺。鶴嶺順江走勢,起伏延綿,時高時低。山上樹木蔥蘢,山溝梯田層層,整座山嶺,顯得靈秀清麗,以前有白鶴成群結隊飛在山嶺的參差不齊,錯落有致的樹權上,樹枝上,亭亭玉立,剎是好看,故稱為白鶴山。
傳說昔日在白鶴山鶴峰上,有一士子在此修行,後得道升天,跨騎白鶴沖天而去,成了神仙,所以山上白鶴群集,就是這個緣故。楊瞻曾有詩記敘了這個美麗的傳說。他在“鶴嶺晴嵐”一詩中寫道:“昔人騎鶴去,高山擁瑞靄。鶴翔王母池,空遺朝霞在。雨余清光溜,不知更幾代,丹成世何益?達士徒感概。”抒發了他對人生的感慨。鶴嶺景致最迷人的時候,就是晴空萬里的時候,那時,艷陽高照,白鶴高翔,霞光萬道,嵐氣明媚,真是艷麗極了。
鶴巔不僅景色迷人,更主要的是巍峨雄壯的奎閣高高聳立在鶴峰上。原先的奎閣是明末清初修建的,木質結構,呈八角檐,共七層,內有木梯,可沿梯而上,那時八角檐端,各掛一銅鈴,山風起處,銅鈴叮噹,悅耳動聽。登上閣頂,極目四周,美麗景色,盡收眼底。讀書人最愛到奎閣遊覽,因為奎星是28宿的文曲星,有魁星點斗的寓意。登奎閣,賞美景,沾靈氣,是讀書人夢寐以求的事,認為這樣在科考時,才有靈氣,才會寫出好文章來,也才會金榜題名。所以在遊玩奎閣後,就會沿山路逶迤來到文筆峰下,欣賞文筆峰的小巧靈瓏,看渡口的人來船往,留連忘返,不願歸去。後老奎閣年久失修,於1972年在一個風雨交加狂風大作的白天倒塌。現奎閣是集資重新修建的,稱為奎閣公園,對遊人開放。
鶴巔奎閣鶴巔奎閣
在鶴嶺沿山右側山腰處,修建有烈士陵園,埋葬著各個革命歷史時期為革命為廣安解放而英勇獻身的仁人志士。他們為了黨的事業,灑熱血,拋頭顱,甘願犧牲自己,換來人民的幸福生活。每年清明時季,機關團體、學校師生都抬著花圈、舉著祭幛,來到這裡,為革命先烈掃墓拜墳,緬懷他們的豐功緯績,學習他們無私獻身的革命精神。對著先烈起誓,繼承他們的遺志,奮力開拓進取,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富強美麗,把他們未盡的革命事業進行到底。
在秀麗迷人的鶴嶺周圍及奎閣附近,修有不少的農家樂園,雙休日或工余之時,人們都愛邀約到農家樂園玩耍。特別是陽春三月,風和日麗,柳枝飄絮,桃李爭芳的時候,人們成群結隊來到這裡,或下棋打牌,或散步垂釣,充分享受明媚陽光,盡情呼吸新鮮空氣,其樂融融。陸良瑜有詩寫道:“跨鶴仙人辭嶺歸,空餘文筆映斜輝。須看水色山光里,盡有漁樵樂化機”。漁樵相樂,盛世和諧,水色山光,亦增色不少。

甘泉漱玉

“一派飛泉落石矼,噴雲濺月韻琮撞。饒他氣味甘如醴,自有清冷意滿腔”。這是清乾隆年間廣安知州陸良瑜讚美“甘泉漱玉”的詩句,寫出了甘泉的清涼與甜美。分巡川北道使楊瞻在遊覽了此處,品賞了泉水後,也情不自禁地吟道:“坤元含神靈,列出此泉美。潺潺流不息,無乃見道體。源頭噴玲瓏,膏澤潤遐邇。遍沃篆江田,何日能已己”。道出了山泉的美,稱它為“坤元含神靈”。這就是說的“甘泉漱玉”。
“甘泉漱玉”在老縣城新南門外涼亭街(已拆)東側,有井,在甘泉寺(後寺廟遷猊峰寨)前,井有三穴,居中一穴,泉水甘甜可口,其聲如漱玉般清脆悅耳,叮噹作響,雖大旱不雨,泉水亦不乾竭。宋有太守陳良玉在井側岩上,篆有“甘泉”二字,以志此水之奇特,後崖岸壁垮塌,其字亦隨之湮滅。
由於井水清涼甘美,附近方園居民作飲水用,並稱其為涼水井。以前涼亭街是廣安通往羅渡下重慶的必由之路,故在井旁約10餘米處,建有涼亭,過往行人,販夫走卒,都愛在涼亭邊歇腳,在走累走熱了的時候,喝一口涼水,是既解署熱,又解乾渴,可謂神清氣爽。
泉以甘名,味濃有如醴酒,噴涌多韻,聆聽則似漱玉,口爽耳舒,自得清泠之意。明吏吳中龍專門有詩讚之:“猊峰南繞壯雄圖,石竇泉流濺玉珠。一勺澄泓垂澤遠,半淵涓滴發源殊,味同甘醴濃如許,飛出為霖稼自蘇。晝夜連綿渾不息,悟來合與在川符”。可惜後人對如此甘美的泉水不加愛惜保護,隨著歲月流失而湮滅。空留下古老黃桷樹在風中喋喋不休的訴說著那輝煌的過去。
現涼亭街因歸城改造而變得面目全非,甘泉漱玉只留下殘存的一點痕跡還依舊可辯。如果有識之士能清理其殘質廢物,重新疏通水井,亦可重現當年醉人風景,重飲香甜可口之甘洌泉水,比之喝外來之水,不知好幾許也。

白塔凌雲

在老縣城南約三公里大龍灘俗呼大聾子灘的右側,有塔高聳,其塔外塗白色,故名白塔,又名“舍利塔”。該塔聳立於渠江河畔,有凌雲之勢,故名為“白塔凌雲”,是廣安十六景之首。
白塔凌雲白塔凌雲
白塔系南宋淳熙至嘉定(公元1174—1224)年間修建。呈四方形,通高36米。塔座每方寬10.5米,整座塔身為磚石結構,仿木樓閣式建築,全塔共9層,1—5層為石結構,據考究為一塊石頭鑿成,而6—9層為方磚結構,彩裱3層,塔中空,層與層之間有階梯,可登至塔頂。無塔剎,頂部四方相通。1—4層塔門兩側掛有石雕佛象88尊(今無存),第6層臨江一面有“如來須相,舍利寶塔”八字。塔與河東對面奎星塔(奎閣)遙遙相對,詩曰:“仰視遠觀,秀出雲表”。
為什麼白塔無塔剎呢?為什麼仰視塔頂只看到青青茅草在隨風搖曳呢?這裡面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傳說魯班和徒弟趙巧兒打睹,看誰在雞叫前能修一座塔,師傅魯班就在大聾子灘邊修,趙巧兒就在河對面鶴嶺尾修。趙巧兒投機取巧,就想在師傅用石頭修塔時,用木頭修一座小塔(這也是奎閣為是么是木質的原因),在天明之際,小塔已快修好了,他轉過身看師傅魯班修得如何。不看不要緊,一看嚇一跳,原來師傅修的塔又雄偉又巍峨,高聳入雲了。他想,趁師傅還未封頂,我學雞叫,看他怎么辦,那豈不是要輸給我嗎?於是趙巧兒就跑到竹林里去學雞叫,這一叫不打緊,引起群雞齊鳴,魯班聽到雞叫,見塔頂未封,就順手扯了一把茅草塞住塔頂,所以這么一座壯觀的白塔,無塔剎而塔頂也是茅草。待天亮後,才知道是趙巧兒搞的鬼,見他只修了一座小塔,形如毛筆形狀,故稱之為文筆星,或魁(奎)星塔。
另《舊州志》記載,傳說白塔系仙人所建,以鎮水怪。《歸縣誌》據《通志》,又認為是宋資政大學士安丙所建,以此鎮水口,塔當渠江經縣城折而東下之處,後人因道“白塔鎖水口”也。
以前塔下建有一古剎,名曰“白塔寺”(今無存),與老城南興國寺,飛來古佛廟(今無存),相鄰,香火非常鼎盛,寺內修有鐘樓,懸一古鐘,系崇禎十二年四月初三日置。那時船過金子險灘,寺內鐘聲鳴響,在渠江河畔久久迴蕩,真是一大景觀。清州牧陸良瑜題句曰:“玉峰突兀出層巒,極目靈霄意氣寒。日夜江聲流不去,還饒孤影枕回瀾”。明代吳中龍有一首“白塔凌雲”的詩描繪了眼前風物,是那么形象如畫,他寫道:“崇圖高聳接天幽,素影層層映碧流。竹徑斜穿通古寺,柳絲輕曳指漁舟。遙瞻雉堞重雲合,俯瞰渠江一線收。雅倩人工扶地脈,巍巍文筆壯千秋”。這兩首詩,都形象地描繪了江聲塔影,竹徑柳絲,勾勒出一幅迷人的風景,難怪騷人墨客,都要到此一游呢。
白塔現已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周圍砌有石牆保護,晴朗之日,到此觀望遊覽的人不少,因年久失修,1—4層入口盡皆被封,因此不能登頂,以領略大好風光。

鳳州佳兆

出廣安老縣城城南往平橋(白塔西南方)走,約1里路就到了化龍橋(今無存),就在橋上,往渠江望去,就看到滔滔江水流在小龍灘時,盤旋廻流,形成洄水沱。由於長年累月渠江流過,其泥沙就逐漸堆積留存起來,因此在沱中就形成了沙州。長約十餘丈,白花花的突兀在河邊,形如鳳,因此人們呼為鳳州。歸縣誌載“每歲半,沙高尺許,縣人即以此兆豐年焉”。故名為“鳳州佳兆”。
鳳州與龍門相對,鳳州沙高高堆積,先兆豐年,龍門泥沙沖走,龍門大開,歲必有登科第者。傳說當年蒲伯英曾約友人來鳳州遊玩,一友人見沙堆高起,對岸南園興國寺鐘聲響亮,這時正是夕輝晚照之時,他就對蒲伯英說:“我等赴京趕考,不是你中,就是我中,必定會中一人。因為這沙積特高,是一個好預兆。”果不其然,是歲蒲伯英高中進士歸來。傳一佳話。這正是人瑞年豐,龍鳳呈祥,賨州之地,真正是地靈而人傑也。
明吏豫章吳中龍有詩讚之曰:“化龍溝下接洄流,一水環通繞鳳州,雲出深林藏野寺,月明淺渚宿沙鷗。溪花細點漁人棹,岸柳斜牽過客舟。右現川靈占大有,至今河畔起農謳。”全討形象生動的描繪了鳳州佳兆景色的優美。分巡川北道使楊瞻也寫子一首五言律詩讚美這一靚麗的景觀:“江中忽起舟,神人推擁來。一夜起風雷,忽然化作台。地靈不愛寶,文運將天開。槐花黃滿枝,應取濟世才”。他在詩中把“鳳州佳兆”神靈化了,認為是神人推擁形成的沙台,預兆著文運天開,必降濟世之才,所以傳說蒲伯英中進士,後成為風雲人物,誠不虛也。乾隆時廣安知州陸良瑜亦有詩讚美這一風景之地,他在詩中寫道:“石擁芳州漾碧川,輿歌競唱兆豐年。西山極目江村處,處處歸農負晚煙。”詩寫道了芳州高起,預兆豐年,遠山江村,炊煙梟梟,農夫帶月荷鋤歸的祥和景象,所以這個地方,人們最愛去遊覽。特別是夏天,當太陽快要落坡之時,人們三五成群,來到南石灣鳳州岸邊,游泳洗澡。游到鳳州上面挖沙坑,堆沙人,真是有趣極了。或者是躺在沙州上,仰望碧藍天空,看岩燕飛舞盤旋,看太陽慢慢落山,聽江上漁歌唱答,那又是一種情趣和享受。
前幾年修房建屋,大量河沙被挖掘,鳳州沙壩車載船裝,幾年就挖空了,因此,沙壩亦不復存在。只是洄水沱南石灣依舊,人們也愛在此游泳玩耍,可惜已無沙州作休憩之地了。

龍鏡清光

往老縣城東北行一里許,就到了渠江大橋。在大橋側有龍鏡潭,宋時刻有“龍鏡”二字於石上,後磨滅。在錯落盤石之間,其中有兩石渦相連,中通一竅,每當太陽出來時,圓如明鏡,清光鑒人,因名“石明鏡”,俗稱為“石門鏡”,系廣安一大自然景觀,稱為“龍鏡清光”。
鏡在四九灘上,傳說在水滿時,可反照廣安城一角。早先在石明鏡旁,刻有“石明鏡”三個隸字,後湮滅。關於石明鏡,有不少美麗的傳說,流傳最廣的是,說天上七仙女有一次清晨在瑤池梳妝,最小最美麗的七仙女不小心在放寶鏡時,跌碎一角,落下凡間,這樣就有了石明鏡,就有了龍鏡清光。
清太守黃世文有詩描寫了這一景觀:“盤石誰將一竅通,幽微洞徹鬼神工。千山倒卷清光里,萬象平吞掩映中。春照晴江飛野渡,秋含碧落影征鴻。乾坤歷劫知多少,翻笑秦庭鏡是銅。”這裡所說的秦鏡,是指當年漢高祖劉邦入鹹陽宮所見之方鏡,其鏡廣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來照之,影則倒見,以手捫心而來,則見腸胃五臟,歷歷在目,人有疾病在內,則掩心而照之,則知病之所在。如人有邪心,則膽張心動,用秦鏡比石明鏡,則形象說明石明鏡的神奇。後賢庭尉鄧時敏步黃韻詩曰:“石窟平穿兩穴通,疑從人巧奪天工。清江遠映三山水,冰鑒長明一隙中。晚照流星羞夜月,朝同旭日影飛鴻。古今多少奸回態,革面何須架上銅?”同樣描寫了石明鏡的奇妙功用。清廣安知州陸良瑜在遊覽後曾留詩道:“石窟圓靈湛太虛,晴春景色爽秋余。兒童漫作臨妝謔,多少澄懷愧未知。”他是秋高氣爽漫遊此景的,發出了身正影不歪的感嘆。楊瞻游後寫道:“灘頭開一竅,明明如鏡圓。空洞渣滓絕,閃爍自瑩然。湛湛碧無波、瀾瀾應靈泉。江邊遇新晴,清光射上天”。道出了石明鏡之地風光的秀美,讚美了圓鏡的神奇。所以說石明鏡真正是鬼爺神工,故能清光鑒人,千載流輝,秋留雁影,春帶霞明。
現四九灘建成了電站,此景點亦被水淹滅,但其遺蹟依舊,修起了電站花園。花園小巧玲瓏,景色秀麗迷人,站在望江亭上,看潮起潮落,數片片白帆,眺遠山嵐霧,擺龍鏡清光,那是別有情趣,令人樂而忘返、不願歸去。

谷城雲瑞

在城南乘車走高速公路,約十分鐘左右就到了華鎣雙河場(原屬廣安縣管),在雙河場側後面約走5華里就會清晰的看到晶然山,俗稱白岩,因其山呈白色而得名,就挨著白岩有一山名谷城山,在谷城山大半腰上有一洞名為谷城洞,洞內長年累月有大股大股嵐氣沽沽間撲湧出,如果嵐氣凝聚山端經久不散,就成為雲團,雲團越集越多,就預示著有大雨傾盆。這本來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山高峻,自然就多雲雨,但人們認為,雲雖無心出岫,但五穀則普被潤澤,所以認為雲含瑞氣,稱為瑞雲,故把這一景觀稱之為“谷城雲瑞”。
正因為谷城雲涌預示有大雨傾盆,故人們總愛觀賞這一景觀,看是否有雲擁起,特別是六月三伏天,久旱不雨,就更愛久久凝視此景,盼雲凝集團攏,好有甘霖普降滋潤原野。
明御史楊瞻有詩讚詠:“古城含瑞氣,靉靆護城深。大風偶飛揚,油然本無心。天際密四合,須臾沛甘霖。三農可慰望,無須龍起吟”。奇功濟物、三農慰望,雲自然可以瑞稱之。乾隆時期廣安知州陸良瑜亦有詩寫道:“出岫為霖只等閒,奇功濟物遂名山。猶將無限餘光好,萬里天青共月還。”奇功濟物,遂成名山,這真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谷城山亦如此也。
關於谷城洞,在雙河白岩鄉村一帶,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說的是在山腳望子溪有一個小姑娘,她勤勞善良,上山割草打柴,幫家裡做事,從不叫苦叫累。有一年,天大旱,赤地千里,滴雨不下,樹木禾苗快被太陽烤焦了。小姑娘家連吃水都困難,大家一籌莫展,沒有辦法。小姑娘看到父母雙眉緊鎖,唉聲嘆氣,就隨意地走出屋向山上爬去,到了大半山腰,見雜草叢中,露出一個洞口,她好奇的走到洞邊,見周圍濕潤,不時洞壁有水珠滴出,她覺得奇怪,為什麼各地都幹得起裂縫,而這裡還這么濕潤。她正在猜想時,一個清脆悅耳的聲音從洞裡傳出:“小姑娘,下來吧,這裡有水,有清涼清涼,甜蜜蜜的水”。小姑娘聞聲就下到洞裡,從此再出沒有出來。後來人們說小姑娘變成了潔白的雲彩,從洞裡冒出來,凝聚成一團,天就下雨了,所以稱這洞為仙女洞,稱洞裡冒出的嵐氣凝聚的云為瑞雲,就是這個道理。

書台月印

在老花園乘船溯江而上,走蒙溪河,過三溪鄉,再船行20餘華里靠東岸,就到了蘇台鄉。在蘇台鄉東側有一山坡,名書台山。山上樹木蔥蘢,竹木婆婆,景色異常優美,環境特別雅靜。在這美麗的山坳處,有一四方高台,系青石砌成,上蓋圓頂,每當天高雲談,秋月澄明之夕,遠視其台,如印一般。傳說漢大儒楊雄從渠縣路過此地,見書台山風景秀美,環境宜人,又特別的雅靜,他就歇了下來,在此讀書,留下諸多佳話。故舊《縣誌》稱為“書台月印”。
明分巡川北道使楊瞻在巡察川東北路過此地時,被書台山的美景深深吸引住了,他在游賞了“書台月印”這奇妙的美景後,寫了一首五律讚美道:“古人讀書處,森森行不攢。亭閣何就上,雲山可細看,草痕遺篆隸,嵯峨聳奇觀。形勢古蒼崖,脫酒非塵寰”。登台遠眺,竹木森森,白雲飄飄。流水山泉,順坡直下;曲折幽徑,繞山盤旋。尋楊雄行蹤遺址,讀漢賦蕭灑妙文,那種感受,非常人所能體會也。後清乾隆年間廣安知州陸良瑜亦有詩讚美書台月印,他寫道:“樹隱層台倚碧嵐,遙連月魄映江潭。停披妙悟晶瑩處,不覺清風入夢酣。”感悟品到精妙之處,覺得睡夢特別香甜。這是從切身感受讚美了景觀的奇妙。
古人讀書之台本屬尋常,唐陳子昂,在射洪縣就有讀書台遺址,據舊志載,他曾在廣安岳門鋪(今廣門)南峰山下,建有讀書台,號“子昂讀書台”,並留下了“讀書台前九盞燈,照見長安日日新”。這樣的詩句。宋蘇東坡也曾在杭州留下了讀書台。但都未列入景觀,何獨列楊雄之台於十六景中,這確實啟人深思。說明此景有異於常景也,若非獨到之處,怎會留傳至今,史志留名。
室不厭陋,台喜迎月。清輝照彼披讀,大塊假以文章。登心凝慮,藻思聯翔。楊雄以辭賦成為大家,後人自然敬仰不止。月夜望台如印,自然令人遐思浮想。
歲月無情,景色已異,當年楊雄讀書作賦之書台,早已湮滅,空留下長滿青苔的石塊,掩埋在雜草叢裡,在習習的秋風裡,訴說那往日的輝煌。但書台山的風景依舊迷人,山上樹木繁茂,濃蔭蔽日,山下梯田層層,清翠碧綠。若邀三五好友,沿小徑上山,憑弔楊雄遺址,晶味讀書妙境,玩覽清輝明月,那真有說不出的樂趣。

春山積雪

春堡山(一作春寶山),在老縣城北約二十華里的金廣鄉境內,由於周圍皆平地,獨有春堡山突兀聳立,山頂呈圓形狀,象一頂帽子,因此,格外顯眼。走在城內任何一條街向北望去,都能看到春堡山。
春堡山一年四季,除冬季外,春夏秋都是樹木蔥蘢,濃蔭蔽日,唯獨冬天下雪時,滿山竹木,掛滿雪花,凝結成冰,遠遠望去,一片白色世界,故稱之為“春山積雪”,成為廣安十六景之一。所以說,每到冬天,春堡山景觀才最為奇妙,寒冬臘月,飄起了漫天雪花,春堡山成了粉妝素裹的世界。滿山坡白茫茫一片,樹枝上,竹杈上,都堆起了團團雪花,屋頂瓦上,更是白花花一片,耀人眼睛,由於樹枝樹杈形態各異,所掛雪冰自然的結成各種形態,成為罕見霧松景觀,逗人喜愛極了。因此,在這個時候,去春堡山遊玩賞雪的人絡繹不絕。他們沿著彎曲的石板小路,踏著積雪,伴隨著小溪的曼聲歌唱,來到山頂。好動的人就去堆雪人打雪仗。驚呼聲,歡笑聲,嬉鬧聲,混成一片,在山間久久迴蕩;好靜的人就隨意漫步,或踏雪尋梅,或四處眺望,迎滿天風雪,看雪花飄飄,望田野風光,賞萬春飛瀑;有的文人雅士就在古廟走廊里席地圍爐而坐,斜插一枝梅花,慢慢地品酒賞雪詠梅作賦,寒風起處,不時飄來陣陣臘梅幽香,沁人心脾,令人陶醉。
據老一輩擺談,當年鄧小平在廣安中學讀書時,曾邀約一些同學到春堡山遊玩,他們頂風浴雪,在山頂堆雪人打雪仗,捉迷藏,玩累了,就隨意漫步,觀賞四周景致,領略田野風光。小平還給同學指點,他家牌坊就在這山左側,離此不過5里,邀約大家一起去家裡玩耍。
正因為春堡山冬天積雪形成特殊奇妙的景觀,在縣城郊外顯得特別的耀眼,故人們都愛上山遊覽,乾隆時廣安知州楊瞻在遊覽後曾寫詩讚道:“幾疊群瑤壓翠螺,春山貺我別情多。何人諫議風千古,浩氣寒光尚滿坡。”他當時是出北門外過洗腳溪上諫議坡,走這條石板路去春堡山的,所以他提到了諫議坡,這實際是用的一個典故,那就是明朝御史大夫張挺堅直言敢諫,得罪權貴後被殺害的故事,所以他說“浩氣寒光尚滿坡”,表達了對張挺堅的讚美。諫議坡是對張挺堅的紀念。關於諫議坡,還有一個傳說,那就是坡下立有一塊石碑,上刻一個“殺”字,稱為殺人碑,傳說是張獻忠入川路過廣安時,把土豪劣紳,貪官污吏押在坡下斬首後立碑以警世人的。
1943年何魯在遊覽了春堡山後,寫詩讚道:“春堡明妝才認真,西風田野淨無塵。訴雲秋色多空澹,一路荍花紅向人。”道出了春堡山秋色宜人,一派豐收景象。
現春堡山依舊樹木茂密,竹木清幽,原先的古廟早已改為了學校,山上辦起了農家樂,休閒之時,走諫議坡,過望春橋,上春堡山,在農家樂玩耍,那又是一種樂趣。

張溪晚釣

出老縣城北門外,經洗腳溪,沿青石板路,過九石坎(今無存),爬上諫議坡,再走二華里就到了保全場(今金廣鄉),場口有一古老石牌坊,上橫樑正中大書“保全”二字。牌坊側一青石壁上,刻有大數學家魯魯親筆所寫“保一方平安”五個大字,字遒勁秀麗。過保全鄉,左轉田壩小路,就到了著名的萬春橋,過了萬春橋瀑布,來到春堡山腳下,就看到一條小小的溪流,沿山腳向西宛延曲折的流向西溪河,匯入渠江。這條宛延曲折、溪水清流的小溪,稱為潦漳溪,因其諧音,呼為老張溪。由於野溪清流見底,風景秀雅清麗,故溪邊釣魚之人不少,特別是有一清叟老者,長年累月,都坐在溪畔一突兀青石岩上,頭戴青竺笠,身披綠蓑衣,風雨無阻,在此釣魚。據說這老者飽讀詩書。四書五經,無所不知;天文地理,無所不曉。曾三次上京趕考,但時運不濟,都名落孫山,從此灰心喪氣,不再寒窗苦讀,而是釣魚鐘瓜,自得其樂。仿姜子樂渭溪垂釣故事,遇文王以大展鴻圖,可惜時過境遷,他怎么也等不到那種機遇。所以競管天天枯坐到太陽落坡,晚霞滿天,玉兔東升,依舊是竹籃打水,鏡里望花。空有晚風輕拂,哀嘆著他不濟的命運。但他卻人在畫中,構成一道幽靜雅致的景觀,《廣安州志》名為“張溪晚釣”,被載入史志里。
乾隆年間廣安知州陸良瑜在一個春光明媚的陽春時節,曾專門到張溪遊覽。他見清風明月、溪水清清、景致優雅,情不自禁地吟詠道:“曲尺灘頭小艇橫,煙林深處晚霞明。漁竿莫笑忘收拾,猶展絲綸向水清”。形象地把“野渡無人舟自橫”,明月晚霞映野溪的意境生動地表達了出來,為“張溪晚釣”留一佳話。

西溪仙洞

西溪河是流經城南、過中橋、經平橋注入渠江的一條小河。它是由扯渡河、濃溪河及一些無名小溪匯合形成的。就在城南約三里路的西溪河畔,有一山崖,稱為西崖,崖上樹木蒼翠,竹林密匝,野花遍地,雜草叢生。在山崖的半山腰臨近河邊的方向,有一個野草遮蔽的山洞,寬廣二丈多,石壁上有古老篆文,其文字被蒼苔掩蝕,再加之歲月流失,已模糊莫辨。據老一輩人講,好象正中是“仙人洞”三個古樸篆文,左右兩側好象還有一副對聯,具體字已被風雨剝蝕,不知寫的什麼,傳說此洞曾有仙人居住,故稱為“仙人洞”,又因臨近西溪,風景優美、景致迷人,故成為廣安十六景之一,名為“西溪仙洞”。
廣安過去有些鄉民,還有臨近各縣、鄉鎮的民眾,有不少信仰道教,崇拜呂洞賓、漢鐘離、上八仙,他們盛傳,西溪仙人洞是呂洞賓、漢鐘離修真養性,得道成仙的地方。傳說在扯渡河邊有一個樵夫,靠打柴為生,他經常到西溪河邊的西崖上打柴,有一天,天氣晴朗,陽光絢麗,惠風和熙。他正在崖上打柴,隨口亨著山村小調,忽見東邊一朵祥雲,祥雲上一斜背寶劍的中年人一剎拉就落在崖邊,撥開茅草,進入洞裡,一會兒,又一長須老者進入洞內。他感到驚訝,覺得奇怪,就尾隨著悄悄進入洞內。見洞內霞光萬丈,仙樂嘹亮,兩位仙人席地而坐,正在下棋,其神情專注之致,不知有外來的俗人進入洞內。樵夫怕驚動仙人,站在那裡,窒息靜觀,不敢有稍微動靜。後只聽得背劍人大笑一聲,掀開棋盤,飛出洞外而去,長須老者緊跟其後。待樵夫鑽出山洞,已不見仙人蹤跡。後大家在西崖仙人洞邊立廟塑象,供奉呂洞賓、漢鐘離,香火非常鼎盛,方園百里,都有信徒虔誠到此瞑拜,祈福求壽,消災消難,保世世平安。後廟宇殘壞,仙洞猶存,故至今依舊有人到此燒香還願。乾隆年間廣安知州陸良瑜曾專門去游過西溪仙洞,觀看了燒香求仙的盛景。他寫詩道:“夾洞花開傍郭西,仙源結處恰名溪。橋頭獨立東風曉,應傲漁人路自迷。”東風起處,花木滋茂,繁花滿坡,密蔭蔽天,濃香異卉,瀰漫四周,真世外桃源也。
現西溪仙洞自然景色非常迷人。乘一葉扁舟,溯江而上,欣賞沿江桃紅李白、垂柳含煙的詩情畫意,攏西崖靠岸,上崖進洞訪仙人遺蹟,亦是一有趣之事。

曲水流觴

《名勝志》載,老縣城城北約二里之渠江三十六灘(四九灘),其水奔流湍急,洶湧澎湃,河水灌輸險灘時,形成各種形態的渦渟渠別,其中有兩渠,相距二尺多,約深半尺,彎彎曲曲,在錯落灘石間緩緩流淌,水清澈潔淨,時有小魚游曳其間,顯得非常天然巧致,決非人力疏鑿,故可作流觴之妙用。文人雅士,在風和日麗晴朗的好天氣時,總愛邀約在此聚會,仿王羲之蘭亭修禊之盛舉,作流觴曲水之雅樂。相傳宋大觀及嘉定年間,知軍事宇文龍,承務郎張廷堅,都曾邀約在這彎曲小渠旁,賞景玩樂,吟詩唱答,並將其題詠刻於石間,後歲月流失,水沖水洗,其詩詞題詠均被磨滅,現依稀還能在灘石上見到殘字殘筆。
四九灘上作流觴曲水,必定要水沖流形成小渠方能有那種味道。故很難有那機遇。而真正的流觴曲水,據考證,實際在縣城北約70餘華里的溫家溪下流杯灘。
溫家溪是渠江向東流經的一個渡口碼頭,這裡有渡船來回往返,連結河東河西,在其下流有一小灘,名為杯灘,是河水沖積形成的,形如小溪流一樣。灘石上有“X”格形,流水流過,自然也形成了這種形態。杯灘周圍環境非常優美,稍遠處是崇山峻岭,挨灘處是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帶左右。清明時節,天朗氣清,惠風和暢,騷人墨客,文人雅士,邀約來到杯灘,列坐其次,作流觴曲水之雅樂。“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清乾隆年間廣安知州陸良瑜曾邀約友人到溫家溪杯灘遊玩。他們仿效古人在此作流觴曲水之樂,飲酒賦詩,他吟詠道:“看醪頻泛向清流,拙飲偏知味更幽。欲蘸濃雲吟未穩,溪童為唱濯纓謳。”看來他喝得有點醉了,所以要欲蘸濃雲,吟唱也口詞不清了。更浪漫的是趁夕陽西下之際,他跳入溪流里,盡情地沐浴游泳,戲水玩耍,好象晚歸的牧童唱著山歌是在為他謳歌呢。
現四九灘已修建成電站,再難形成曲水之形態。唯溫家溪之杯灘還依舊可尋,其景物依舊優美雅致,溪口碼頭渡船東來西往,迎客送客往來不停。如閒暇之餘,有仿古人遊玩之雅趣,亦可到此品味一下流觴曲水之樂。

總評

以上就是廣安十六景,它們有的是因為自然風景而被人們記住,有的是因為美麗的傳說而被稱讚,還有的是因為歷史上的偉人留下的傳說而讓人嚮往。雖然其中部分景觀今天已經不在了,但也都有跡可循,它們的消失與存在固然令人喜憂半參,但卻更加增添了廣安這座古城的魅力與風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