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姓

廚姓

廚姓,姓氏。源於官位,出自周王朝時期膳夫,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廚姓
  • 讀音:chú
  • 注音:(ㄔㄨˊ
  • 來源:源於官位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第四個淵源,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基本介紹

廚[廚、廚,讀音作chú(ㄔㄨˊ)]
廚姓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官位,出自周王朝時期膳夫,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西周時期,周武王始設“善夫”,專職掌管出納王命與王室膳食。在典籍《周禮·天官》中記載:“膳夫掌王之飲食膳饈,以養王之後、世子。”在善夫(司務長、餐飲經理)以下,設有上士二人,稱膳人(主廚,掌勺大師傅);中士四人,稱廚士(廚師);下士八人,稱庖丁或庖廚(紅、白配案、配菜);府役二人,稱膳役(採購);史四人,稱膳史(傳送菜餚),兼作王室用膳記錄。南北朝時期的北周政權仿周制,置膳部中大夫一人,官秩正五品,職如善夫,隸屬天官府。膳部以下設有下大夫,稱主廚;上士,稱廚人;下士,稱膳夫。

第二個淵源

源於官位,出自漢朝時期御膳長安廚,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長安廚,是漢朝時期職掌宮廷御膳的官員,專司帝王、後宮的膳食。長安廚的屬下,有主持炊事的小吏廚宰,即主廚,俗稱掌勺大師傅;還有具體作炊的廚士,以及專司雜役和輔助的廚役等。這在史籍《漢書·王嘉傳》中有記載:“王嘉賢母病,上令長安廚給祠食。”“祠食”,就是按宮廷御用太醫要求製作得十分精美的調理性膳食。
在長安廚、廚宰、廚吏、廚役等人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或職業為姓氏者,稱廚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三個淵源

源於官位,出自元朝時期御膳廚膳司,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元朝時期,朝廷設定有專門的官署,稱廚膳司,亦稱儲膳司,在元天曆二年(公元1329年)於詹事院之下所設,專職掌管皇太子炊膳之事,官秩為正三品,屬下設有廚膳卿、廚膳少卿、廚膳主事、廚膳照磨等屬員。儲膳司的主管衙門詹事院,後改為儲政院,並改其長官詹事平章為儲政院使。
在廚膳司的廚膳卿、廚膳少卿、廚膳主事、廚膳照磨等官吏與屬員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的官職稱謂或職業為漢化姓氏者,即稱廚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四個淵源

源於植物,出自古代斯條國特有植物摩廚,屬於以指物為氏。在典籍《集韻》中記載有:“斯條國有廚木,汁肥,可用之煑餅。”在史籍《異物志》、《太平御覽》以及典籍《本草綱目》、《齊民要術》中,皆記載有:“摩廚,木名也,生於斯調州。厥汁肥潤,其澤如膏。馨香酶郁,可以煎熬。彼州之民引為嘉肴。”在史籍《異物志》中記載:“摩廚,生西域,二月開花,四月、五月結實如瓜許。”這在典籍《本草拾遺》中有更詳細地記載:“摩廚子,味甘香。生西域及海南,子為瓜,可為茹。西域人壓為油,以煮餅果,如中國之用巨勝。”實際上,中國古代所記述的“斯調州”、“斯條國”泛指西域,而“摩廚”是阿拉伯語“Motchoms”的譯音,就是如今生長在非洲南部、地中海、大西洋和印度洋諸島、澳洲北部地區俗稱的“猴麵包樹”,為一種木樨科喬木植物。摩廚木原來在中國海南地區也曾有少量生長。
中國古代所稱的“摩廚木”,學名叫“波巴布樹”,拉丁文為Artocarpus altilis,又名猢猻木,俗稱猴麵包樹、酸瓠樹,屬於大型落葉喬木。摩廚木的果實大如美式橄欖球,果實為長橢圓形,灰白色,長三十~三十五厘米,縱切面約十五~十七厘米,果肉多汁,含有豐富的有機酸和膠質,吃起來略帶酸味。果實既可生吃,又可製作清涼飲料和調味品。在果肉里包裹有很多種子,其種子含油量高達15%,榨出的油為淡黃色,是上等食用油,用來煎炸食物十分芳香,其功效如同原西域地區特有、後廣泛移植在中國的“巨勝”,其種子還可與雜糧混合食用,例如,將摩廚木種子與老庫陳米混合蒸煮,能使陳米口感如新,一如巨勝。在雨季,摩廚木在枝條上長出三~七片小葉組成的掌狀複葉。葉片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鈣質,是可食用蔬菜。嫩葉可做湯,味道極佳;葉片曬乾搗碎後,可以做調味料。摩廚木的果實、葉片和樹皮均可入藥,可用來醫治瘧疾,療效不弱於金雞納霜。樹皮里還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可以製作繩子和樂器的弦,也可作為造紙原料,很早以前人們還用它來製作粗布。摩廚木樹幹粗壯,直徑可達十五~十七米,最粗的胸徑有四十七米,木質為海綿狀,能自己儲藏數噸水,可掏空作為人類居室,且置於其中的食物不易腐敗。因此摩廚木也是有名的長壽樹,即使在熱帶草原乾旱的惡劣環境中,其壽命仍可達五千年左右,因此又被稱為“聖樹”,受到當地人們的保護。
在唐朝中期,有西域人來華留居,即以摩廚木為自己的漢化姓氏,稱摩廚氏,後分別融入漢族、黎族,姓氏省文簡改為單姓摩氏、廚氏、楚氏等,皆世代相傳至今。

遷徙分布

廚氏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今廚氏人口甚少,但郡望卻多,多以京兆、鹹陽、燕山、洛陽、臨安、南平為郡望。
今內蒙古自治區的赤峰市,天津市的和平區,北京市的房山區、通州區,湖北省的宜昌市枝江市,陝西省的寶雞市,山東省的煙臺市牟平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新加坡等地,均有廚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京 兆:亦稱京兆郡、京兆尹,實際上“京兆”不是一個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區稱謂,“尹”為其太守。例如:西漢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內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三國曹魏文帝黃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為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至華縣一帶。曹魏黃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禮為秦公,以京兆郡為秦國,曹魏黃初三年又改名為京兆國。魏明帝青龍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為秦王,改京兆國為秦國。齊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為京兆郡,今西安,下屬五縣,除周至、戶縣外,均在轄區內。西晉時仍置京兆郡於長安,轄區較三國魏時縮小。十六國至南北朝時期前趙、前秦和後秦、西魏、北周相繼建都長安(後秦稱常安),均在此設定京兆郡(或尹)。隋、唐兩朝均都長安,另建新城。隋朝時期稱大興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長安城,在長安城周圍的京畿地區,以雍州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隋、唐兩朝均設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為郡級建制以統長安、大興(唐改為萬年)等二十餘縣。唐朝以後,長安城不復為都,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但仍不失為一個重要的地方性都會。金、元兩朝在陝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華陰以西一帶地區。北洋政府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府尹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國政府成立時廢黜“京兆”之稱。要特別注意的是:“京兆”並非僅指陝西長安地區,凡歷朝歷代都城所在的由中央政府直轄的周邊地區,皆可稱為“京兆”。
鹹陽郡:鹹陽是享譽海內外的歷史文化名城。周郝王十年(丙辰,公元前305年),秦孝公嬴渠梁(公元前381~前338年)任用商鞅進行變法,在涇渭之交營建宮城,並遷都於此。因“地處九嵕山之南,渭水之北,山水俱陽”,故名鹹陽。中經秦惠文王、悼武王、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五代,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帝國,直至西漢初年,這裡作為戰國秦和秦王朝的都城長達一個半世紀之久。將鹹陽解讀為中國第一帝國都是當之無愧的。嗣後,歷經西漢、新、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到隋、唐,鹹陽因毗鄰京城長安,而被當作京畿之地和塋藏之野。宋明以下,鹹陽作為西北地區重要的物資集散地,作為溝通中原和西部邊疆的交通孔道,其軍事戰略地位仍然相當顯著。如今,在西安-鹹陽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戰略框架下,一個具有重要經濟戰略地位的大都會城市帶正在崛起,鹹陽作為西安的後花園,它的建設和發展正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鹹陽境內的政區建置,始於夏代。商王朝時期,發展到邰、豳、程、犬等方國。周朝,以豐、鎬為中心,周圍分布有戈、秦等國。周顯王十五年(辛未,公元前350年),秦孝公遷都鹹陽,在秦國全面建立了郡縣政區體制。秦統一後,設內史管理都城鹹陽,奄有整個關中地區。秦朝末期,被項羽分為雍、翟、塞三國,號“三秦”。市區以西屬雍,以東屬塞。西漢時期在關中設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三郡,號“三輔”。市境屬扶風、馮翊兩郡,今長武一帶屬上郡。東漢時期遷右扶風郡治於槐里(今陝西興平)。三國曹魏時期屬扶風、新平(郡治漆縣,今陝西彬縣)和馮翊郡,西晉屬雍州扶風(郡治池陽,今陝西涇陽)、始平(郡治槐里)、新平三郡及安定郡的一角。前秦在長陵設鹹陽郡。北朝時分屬雍州鹹陽、安定、北地三郡。唐屬京兆府、邠州。五代時期分屬京兆府、耀州、乾州,邠州。宋朝時期分屬京兆府、耀州、醴州、邠州。金國時期分屬京兆府路的京兆府、乾州、耀州和慶原府的邠州。元朝時期屬陝西行中書省奉遠路及其所屬的耀州、乾州,省直屬的邠州。明、清時期屬西安府、乾州,邠州。民國初屬陝西關中道,後分屬第十、二、七、九行政督查專區,北部屬陝甘寧邊區關中分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鹹陽分屬三原、縣、鹹陽分區,1950年合併為鹹陽分區,1953年癸巳撤銷鹹陽分區,1961年復置,1968年改為地區。1983年10月撤銷地區,設立鹹陽市,實行市管縣體制。
燕山郡:在宋朝時期稱燕山府路。燕山府路包括有一府:燕山府;九州:涿、檀、平、易、營、順、薊、景、經;總領二十縣。北宋朝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詔山前收復州縣,合置監司,以燕山府路為名,山後別名雲中府路。燕山府:唐朝時期為幽州范陽郡;五代十國時期石晉以范陽郡賄賂遼國,遼國將其建為南京,又改號燕京;金國滅契丹後,以燕京及涿、易、檀、順、景、薊六州二十四縣來歸;北宋朝宣和四年壬寅(公元1122年)改燕京為燕山府,又改郡名為廣陽,領十二縣;北宋朝宣和五年癸卯(公元1123年),童貫、蔡攸入燕山;北宋朝宣和七年乙巳(公元1125年),郭藥師以燕山叛,金國復取之;下轄十二縣:析津、宛平、都市(賜名廣寧)、昌平、良鄉、潞縣、武清、安次、永清、玉河、香河(賜名清化)、漷陰。北宋朝宣和七年乙巳(公元1125年)再陷於金國。元朝時期沿襲宋朝建制,歸大都統轄。明朝時期明成祖朱棣在明朝永樂十九年辛丑(公元1421年)遷都後稱北平府。中華民國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改稱北平。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己丑建立後,稱北京市。
南 京:南京是一個古老而文明的城市。早在三十五萬年以前,就有了“南京猿人”的足跡。六千年前,現代人已在這裡耕作生息。周元王四年(己巳,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滅吳後,在今中華門西南角長乾里築以“越城”,為南京建城之始。周顯王三十六年(戊子,公元前333年),楚威王滅越,在石頭山置“金陵邑”,為南京行政建置之始,金陵之稱亦因此而得名。三國孫吳黃龍元年(己酉,公元229年),孫權在武昌稱帝,於農曆9月遷都於此,稱作建業,為南京建都之始。東晉建武元年(丁丑,公元317年),晉朝琅琊王司馬睿以東吳舊都為中心,建立東晉政權,稱作建康。此後,宋、齊、梁、陳相繼定都建康,史稱南朝,南京由此而有“六朝古都”的美稱。後晉天福二年(丁酉,公元937年),南京成為南唐的首都,稱為江寧府。明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此稱帝,建都稱作南京,是南京建稱之始。這是南京第一次成為全國的首都。清鹹豐三年(癸丑,公元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於此,改名天京。民國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成立,孫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至同年4月1日。民國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國民政府定南京為首都。至此,共有十個朝代在南京建都,故稱“十朝都城”。南京名稱之多,不僅在我國,而且在世界各國古都中也屬罕見。據史載,僅歷代縣以上建置的名稱就有金陵、秣陵、江乘、湖熟、建鄴、建康、江寧、白下、上元、集慶、應天、天京等四十多個。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百萬雄獅過大江”,解放了南京,南京成為中央人民政府特別市。1953年1月1日,南京市與蘇南、蘇北行政區合併成立江蘇省,南京為省會。1990年開始,國務院決定南京在國家計畫中實行單列,並賦予相當於省一級的經濟管理許可權。1993年中央決定撤銷省會城市的計畫單列,南京計畫單列因此被取消。1994年2月,經中央、國務院同意,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明確南京的行政級別為副省級。
洛陽郡:以今河南洛陽城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歷史上被稱為“河南”,與“河東”、“河內”相對應,是華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動中心。自從有歷史記載以來,洛陽城一直是這一地區的政治中心。西周時期,周成王時周公營雒邑,此為成周城所在,是西周王朝的東都,直屬於周天子。東周時期,雒邑為首都,其餘大體和西周時期相同。戰國時期,雒邑改稱雒陽。秦置三川郡,郡治雒陽,轄今三門峽市(除靈寶外)、洛陽市(欒川西部除外)、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原陽縣。西漢時期,此地區東部為東都洛陽為中心的河南郡,西部屬弘農郡。從這一時期開始,“河南”正式成為行政區劃中的一個地理名詞,直到清朝。在這兩千多年的歷史裡,“河南郡”、“河南尹”或者“河南府”一直特指此以洛陽為中心的地區。此時的河南郡,轄今偃師市、孟津縣、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縣、新密市、原陽縣、汝陽縣、伊川縣、汝州市。西部屬弘農郡的有天的三門峽市全部、宜陽縣、新安縣、洛寧縣、嵩縣、欒川縣已經現在南陽市和陝西省的部分地區。東漢時期,河洛地區的建制與西漢時期基本相同,只是河南郡改為河南尹,轄區不變。三國時期,屬曹魏。雒陽改稱洛陽行政建制基本上沿襲東漢。河南尹有所擴大,此時的河南尹包括今天的偃師市、孟津縣、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縣、新密市、原陽縣、汝陽縣、伊川縣、汝州市、登封市、禹州市、嵩縣。跟兩漢時期相比,多了登封、禹州、嵩縣。西晉時期,大體仍然沿襲兩漢舊制。不同之處在於,河南尹又改回河南郡,同時東部析置滎陽郡,包含今天的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市、新密市、原陽縣。同時河南尹向西有所擴展,包含了新安縣和宜陽縣東部。此時,河南郡包含的地區有偃師、孟津、鞏義、登封、汝州、伊川、汝陽、禹州、嵩縣、新安。東晉十六國時期,天下大亂,行政區劃已不可考。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河洛地區仍為以洛陽為中心的河南郡。附近的其他各郡基本沒有變化。北魏統一北方後,遷都洛陽,又改河南郡為河南尹。另置澠池郡,其他各郡無變化。但新設了很多縣。隋朝統一天下,復改河南尹為河南郡,以東都洛陽為中心。轄今偃師、孟津、鞏義、登封、伊川、嵩縣、宜陽、新安、澠池、陝縣等地。汝州、汝陽該屬襄城郡,郡治從襄城遷到汝州。唐朝區劃變化很大。河南郡改為都畿道河南府,仍以洛陽為中心。轄區比隋朝的河南郡有所擴大,加入了今禹州市、新密市、洛寧縣、濟源市、溫縣、孟州市。五代十國又是天下大亂,增設陝州、孟州(唐朝中後期設定),所以河南府的轄區很可能又回到隋朝河南郡的範圍。北宋時期河南府以西京洛陽為中心,轄今日鞏義、登封、澠池、偃師、孟津、伊川、新安、宜陽、洛寧、嵩縣南宋時期金國河南府轄區有所縮小,轄今日鞏義、登封、澠池、偃師、孟津、新安、宜陽大部、伊川小部分地區元朝設河南江北行省,從此以後,“河南”所指代的範圍不再限於河洛地區。不過以洛陽為中心的河南府一直存在到清朝末年,只是作為河南江北行省或者河南省的次級行政區。此時的河南府路向西擴展,收納了靈寶、陝縣、洛寧。其他方向不變。明朝河南府進一步擴大,又增加了盧氏、欒川、嵩縣、伊川大部清朝從河南府析置陝州,包括今天的陝縣、靈寶、盧氏,以及欒川一部分地區。民國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民國建立,廢河南府,設河洛道,道尹公置駐洛陽,轄洛陽、偃師等十九縣。民國十二年(癸亥,公元1923年),河南省長公署遷於洛陽,洛陽成為河南省會。民國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日寇進攻上海,國民黨政府定洛陽為行都,並一度遷洛辦公。民國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遷洛,洛陽第二次成為河南省會。民國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洛陽解放,析洛陽縣城區置市。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1949年12月,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稱洛陽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陽市升格為河南省直轄市。1955年,洛陽縣撤銷,一部分併入洛陽市,其餘部分劃入偃師、孟津等縣。1956年,建成洛陽市老城區、西工區和郊區,次年成立瀍河區。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區。1983年新安、孟津、偃師改隸洛陽市,洛陽所轄登封市劃歸鄭州市管轄。1986年,洛陽地區撤銷,洛寧、宜陽、嵩縣、欒川、汝陽、伊川改屬洛陽市。1993年,偃師縣改為偃師市。2000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洛陽郊區更名為洛龍區。洛陽附近的各縣中,跟洛陽歷史聯繫最密切的是偃師、孟津、鞏義、登封。其中偃師、孟津從周朝以來三千年如一日,從未改變。其次是鞏義,從周朝一直到新中國,也有三千多年。再次是登封,從三國時期到新中國,有一千七百多年。而其他的各縣(市)如新安、宜陽、伊川、澠池、汝州等則與洛陽時分時合,而欒川、盧氏、陝縣、禹州等隸屬洛陽的時間就更短了。另外,自從西晉置滎陽郡後,今天鄭州市大部地區就跟洛陽地區分道揚鑣。洛陽現轄偃師市、孟津、新安、洛寧、宜陽、伊川、嵩縣、欒川、汝陽等一市八縣和澗西、西工、老城、廛河、洛龍區、吉利、高新七個城市區。
臨安郡:亦稱臨安府。在中國歷史歷史上臨安府有兩處:①古縣名,隸屬秦朝餘杭縣地境。晉武帝時改為臨安,其時轄地在今浙江省杭州市一帶地區。南宋朝建炎三年己酉(辛亥,公元1129年)升浙江杭州為臨安府。②元朝時期將原治於通海(今雲南通海)的南路,改名為元世祖諭言所用的“臨安”二字作路名,管轄通海以南至邊徼的大片政區,路治同樣在通海;直到明朝初期,該臨安郡才徙治於建水(今雲南建水)。
南平郡:即今湖南省常德市。秦昭襄王三十年(公元前277年)蜀守張若“取楚巫黔及江南地,以為黔中郡”。郡治在今沅陵縣治西十公里。秦統一中國後,始皇分天下置三十六郡,黔中郡為三十六郡之一,郡衙設沅陵。轄境相當於今湖南省沅江流域、澧水流域、湖北省清江流域、貴州省東北部和重慶涪陵、黔江等地。西漢時期,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取“止戈為武,高平為陵”之義,改黔中郡為武陵郡,隸屬荊州刺史部。武陵郡郡治義陵(今湖南省漵浦縣南),轄境較秦黔中郡位置稍有南移,所謂“左包洞庭之險,右控五溪之要”。範圍包括今湖南省沅江流域,澧水流域;湖北省長陽、五峰、鶴峰、來鳳等縣;貴州省東部及廣西三江、龍勝等地。武陵郡轄十三縣。屬今常德市的有:索(故城在今常德市東北30公里處的韓公渡鎮城址村);臨沅(今武陵區、鼎城區大部分、桃源縣,故城在今武陵區);孱陵(今湖北省公安縣、湖南省津市市、澧縣一部分、安鄉、南縣、岳陽、華容縣,故址在今湖北公安縣西南);零陽(今澧縣一部分、慈利、石門、臨澧縣,故址在今慈利縣零陽鄉);在今湖南省懷化市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張家界市的有:沅陵、鐔成、無陽、遷陵、辰陽、酉陽、義陵、充。新莽時期,漢初始元年(公元8年),王莽稱帝,改國號為新。期間,武陵郡改建平郡,隸屬荊州刺史部,轄原西漢十三縣。其中孱陵更名為孱陸,臨沅更名為監沅,遷陵、辰陽、義陵分別更名為遷陸、會亭、建平,其餘各縣同西漢。東漢時期,漢光武帝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建平郡復名武陵郡,為鎮壓少數民族的反抗,郡治移臨沅(今常德城西)。除原武陵郡假山改屬南郡外,其餘十二縣有所分合改名。屬今常德市範圍的有六縣:臨沅、孱陵、零陽為西漢故縣;沅南縣,漢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析臨沅縣南境置,為今桃源縣、鼎城區南境,故城在今鼎城區西南三十五公里;作唐縣,漢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析孱陵縣置,為今津市市、澧縣、安鄉縣,故城在今安鄉縣北;漢陽嘉三年(公元134年),西漢索縣更名。其他六縣為充、沅陵、遷陵、酉陽、鐔成,辰陽(省無陽、義陵併入)。東漢武陵郡隸屬荊州,州治漢壽(西漢索縣故治)。三國時期,漢獻帝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劉備領荊州牧,武陵郡屬蜀。漢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吳蜀分荊州,武陵郡仍屬蜀。漢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孫權命呂蒙襲取荊州,武陵郡始屬吳。吳景帝永安六年(公元263年)充縣嵩梁山裂,孫休以為祥,遂分武陵郡的澧水流域置天門郡,始開常德地區沅、澧兩水分治局面,天門郡郡名是因原武陵郡“充縣有嵩梁山,山有石,石開處數十丈,其高以駑仰射不至”,其上名(天門)而得。天門郡治灠中(今慈利縣西),轄零陽、充、灠中三縣。屬今常德市範圍的僅有零陽(今澧縣、臨澧、石門)。作唐縣改屬南郡。吳武陵郡治臨沅(今武陵區),轄十一縣。屬今常德市範圍的臨沅、吳壽(東漢漢壽縣改名)、龍陽(公元248年析吳壽縣置,今漢壽縣地)、沅南。其他七縣為沅陵、辰陽、黔陽、鐔成、遷陵、酉陽、舞陽。武陵郡、天門郡、南郡均隸屬吳荊州,州治在今湖北省江陵縣。西晉時期,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分南郡江南地,置南平郡。南平郡初治作唐,後徙江安(今湖北公安)。轄孱陵、江安、南安、作唐四縣。晉天門郡(吳故郡),初治灠中,後移治澧陽(今石門縣治)。轄臨澧(充縣改,屬今桑植縣地,非今臨澧縣)、零陽、灠中、澧陽(晉武帝太康四年分零陽地置)四縣。晉武陵郡治臨沅,轄十縣,屬今常德市的有臨沅、漢壽(吳壽縣復名)、龍陽、沅南縣;屬今懷化市的有沅陵、鐔成、舞陽縣;屬今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有黔陽、酉陽、遷陵。晉朝地方政區實行州、郡(國)、縣三級制。武陵郡、天門郡、南平郡均隸屬荊州,州治襄陽(今湖北省襄樊市),後移治江陵。西晉末年隨著“永嘉南渡”,義陽流民棲於南平郡作唐縣境者甚多。晉隆安元年(公元397年)置南義陽郡,治今安鄉縣西南。轄厥西、平氏二縣,地域甚狹,無一定疆界,徒存郡縣名目。南平郡治作唐,轄縣同西晉。天門郡治澧陽,轄縣同西晉。武陵郡治臨沅,轄九縣,除鐔成併入舞陽外,余同西晉。武陵郡、天門郡、南平郡、南義陽郡同隸屬荊州,州治江陵。南朝時期,在今常德市內設定有武陵、天門、南平、南義陽四郡。武陵郡治臨沅。南朝宋、南朝齊時轄十縣:臨沅、龍陽、漢壽、沅南、遷陵、辰陽(西晉廢,宋復置)、舞陽、酉陽、黔陽、沅陵。陳文帝天嘉元年(公元560年)分武陵郡置通寧郡。武陵轄境縮小到沅江下游,轄臨沅、沅南、漢壽、龍陽四縣。天門郡在宋、齊、梁時治澧陽(今石門縣),轄縣同晉。陳太建七年(公元575年)廢灠中、臨澧縣,置崇義縣,隸北衡州。天門郡轄澧陽、零陽縣。南平郡轄江安(陳改為公安)、孱陵、作唐、安南(晉南安縣改)四縣。郡治宋為江安,齊為孱陵,梁、陳為作唐。南義陽郡,東晉僑置,以居義陽流民,治今安鄉縣西南。南朝宋初,南平、武陵、天門、南義陽郡隸屬荊州,州治江陵,今湖北省江陵縣。南朝宋孝武帝孝建元年(公元454年)分荊州之江夏、競陵、隨、武陵、天門五郡,湘州之巴陵、江州之武昌、豫州之西陽三郡置郢州,武陵、天門二郡改隸郢州。州治江夏(今湖北武漢)。南朝宋泰始三年(公元467年)天門郡復隸荊州。齊沿襲不變。梁武帝天監十一年(公元512年)於武陵郡置武州,州治臨沅。轄夜朗郡(治夜朗,今湖南吉首市)。南朝梁天監十四年(公元515年),武州改沅州,州治臨沅。南朝陳天嘉元年(公元560年)分荊州之天門、南平、南義陽和沅州置武州,治臨沅。南朝陳宣帝太建七年(公元575年),天門、南平、南義陽郡復隸荊州。隋朝時期鑒於南北朝州、郡、縣的設定既濫又多,隋文帝平陳後(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廢郡,存州縣兩級。沅水流域下游置嵩州,尋改朗州(沅水又名朗水而得名)。澧水流域置松州,尋改澧州。隋煬帝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廢朗州置武陵郡,廢澧州置澧陽郡。武陵郡治武陵(今武陵區),轄二縣。澧陽郡治澧陽,轄六縣,除崇義、慈利縣外,澧縣、石門、孱陵、安鄉四縣在今常德市。隋朝時期州、郡為地方一級政區。唐朝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平蕭銑,改武陵郡為朗州,改澧陽郡為澧州。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復改朗州、澧州為武陵郡、澧陽郡。唐肅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又改為朗州和澧州。唐昭宗光化元年(公元898年),澧、朗二洲受武貞軍節度。朗州治武陵(今市城區),轄武陵縣、龍陽縣。澧州治澧縣。唐初轄六縣,同隋。唐高宗麟德後期轄四縣:澧陽、安鄉(廢孱陵縣並人,今安鄉、南縣地)、石門、慈利(崇義縣並人,今慈利、永定區、桑植、臨澧縣地)。五代時期朗州先後置永順軍(後梁)、武順軍(後梁、後唐)、武貞軍(後唐)、武平軍(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後周時期,朗、澧等十州為馬殷舊將周行逢所據,轄縣同後梁。朗州治武陵,轄橋江(今沅江縣)、武陵、龍陽。澧州治澧陽。轄縣同唐。宋朝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朗州更名為鼎州,治武陵。鼎州因武陵縣境有鼎水(通名漸水)得名。宋徽宗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升鼎州團練為常德軍。“常德”取義孔穎達《詩經·大雅常武疏》:“言命遣將帥,修戒兵戎,無所暴虐,民得就業,此事可常以為法,是有常德也”,常德之名始於此。宋孝宗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以孝宗潛藩升為常德府,治武陵,轄四縣:沅江(五代橋江縣改)、武陵、桃源(析武陵縣置)、龍陽。澧州治澧陽。轄澧陽、安鄉、石門、慈利四縣。宋朝地方政區實行路、州(府)、縣三級制。常德府、澧州隸屬於荊湖北路,路治江陵。建炎四年鐘相在武陵縣天子崗起義,置鼎澧州鎮撫使。元朝時期沅水下游流域置常德路,澧水流域置澧州路。常德路治武陵。元世祖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置常德府安扶司,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改為常德路總管府。轄武陵縣、桃源州(宋桃源縣升)、龍陽州(宋龍陽縣升,領沅江縣)。澧州路治澧陽,元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置澧州安撫司,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改為澧州總管府。轄澧陽縣、石門縣、安鄉縣、慈利州(宋慈利縣升,今慈利縣、永定區、臨澧縣地)、柿溪州(析宋慈利縣置,今桑植縣地)。常德路、澧州路隸屬湖廣行中書省,省治江夏(今武漢市)。明朝時期,元惠宗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朱元璋攻克湘北,翌年改常德路為常德府,改澧州路為澧州府。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澧州府降為澧州,屬常德府。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澧州改屬岳州府。轄安鄉、石門、慈利。常德府、岳州府隸屬湖廣布政使司,後改承宣使司,治江夏。清朝承明制,常德府治武陵縣城珠履坊(今武陵區府坪街)。轄縣同明。清初,常德府隸屬湖廣布政使司。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分置湖南布政使司。常德府屬岳常澧道,治澧州。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改土歸流,澧州升為直隸州,與常德府同級,隸屬岳常澧道。轄五縣:永定縣(今張家界市永定區)、安鄉縣、石門縣、慈利縣、安福縣。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岳常澧道改稱武陵道,治常德(武陵縣)。原常德府、直隸澧州各縣由武陵道直轄。是年,安福縣改稱臨澧縣。民國五年(公元1916年),湖南省將武陵道裁撤,所屬岳陽、平江、臨湘、華容、漢壽、沅江、常德、澧縣、安鄉、臨澧、南縣劃歸湘江道管轄;將桃源、石門、慈利、大庸劃歸辰沅道管轄。民國十一年(公元1922年),湖南省撤銷“道”制,僅存省與縣兩級。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12月,湖南省政府將全省劃為九個行政督察區。第二區轄常德、華容、南縣、安鄉、沅江、漢壽、澧縣、臨澧、石門、慈利、桃源等十一縣。專員公署設常德縣城。民國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4月,全省劃為十個區。原第二區劃出沅江、漢壽縣改稱第四區。民國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11月,第四專署由常德遷往澧縣(此時亦稱常澧區專員公署)。1949年8月4日,常澧區行政專員公署成立,轄九縣:常德、華容、南縣、安鄉、澧縣、臨澧、石門、慈利、桃源。8月5日、8月15日先後組建常德市、津市市。8月28日,常澧區行政專員公署更名為常德區行政專員公署。1952年,常德區行政專員公署改稱常德區專員公署。11月,政務院第142號檔案批准,撤銷益陽專區,將益陽市及益陽、漢壽、沅江、安化、桃江縣劃歸常德專區。1955年2月,常德區專員公署改為常德專員公署。1962年12月30日,經國務院批准,恢復益陽專區,益陽市及益陽、桃江、南縣、沅江、華容、安化六縣一市划去,常德專署轄八縣二市。1966年秋冬,專署領導機關因“文化大革命”衝擊而逐漸癱瘓。1967年3月,以軍分區為主,吸收民眾組織代表和部分專署領導幹部,成立常德專區生產領導小組,行使專署職權,4月,專區生產領導小組撤銷,成立常德專區抓革命促生產指揮部,11月改稱常德地區抓革命促生產領導小組,12月,成立常德地區革命委員會籌備小組。1968年2月,成立常德地區革命委員會,行使原常德專署職權。1979年3月,按照全國人大會議精神和憲法規定,撤消常德地區革命委員會,成立常德地區行政公署。1988年元月,國務院批准,撤銷常德地區,建省轄常德市,實行市領導縣體制。4月18日,省人民政府根據國務院批覆,通知撤銷常德地區建省轄常德市。常德市設七縣二區一市:漢壽縣、桃源縣、澧縣、安鄉縣、慈利縣、石門縣、臨澧縣、武陵區(原常德市改)、鼎城區(原常德縣改)、津市(省轄縣級市,委託常德市代管)。6月20~24日,常德市召開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正式成立常德市人民政府。1988年12月慈利縣劃歸大庸市(今張家界市)。1992年5月省政府批准析武陵區德山街辦事處、德山鄉、德山林場建德山經濟科技開發區。1995年常德市所屬各區、縣(市)撤區並鄉建鎮。全市有九十三個建制鎮,一百十七個行政鄉、十個街道辦事處。

堂號

京兆堂:以望立堂。
鹹陽堂:以望立堂。
燕山堂:以望立堂,亦稱北平堂、北京堂、大都堂。
南京堂:以望立堂,亦稱越城堂、金陵邑、建鄴堂、建康堂。
洛陽堂:以望立堂,亦稱雒邑堂、成周堂。
臨安堂:以望立堂,亦稱臨安堂、杭州堂、錢溏堂。註:錢溏堂不可寫作“錢塘堂”。
南平堂:以望立堂,亦稱常德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