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煥星

廖煥星(1895~1964) 原名廖仁衡,湖南衡南縣江口鎮犁平村人。1915年求學於武昌湖北外國語專門學校,1917年與惲代英創辦和主持武昌“利群書社”,指導長江中上游地區新文化運動,傳播馬克思主義。1918年1月,廖煥星從武漢回到衡陽,成立了湘南最早的進步組織“新城端風團”,並創辦了湘南最早的進步刊物《端風》雜誌。1951年,廖煥星回到闊別30多年的祖國,被分配到中共中央馬列學院任研究員。

因勞成疾,於1964年病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廖煥星
  •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湖南省衡南縣江口鎮犁平村
  • 出生日期:1895年
  • 逝世日期:1964年
  • 主要成就:協助周恩來組織中共旅德支部 
廖煥星(Liao Huanxin)
1918年1月,聯絡衡陽學生廖硯秋、蔡耀昆、黃俊章、劉平原等人,在衡陽新城鎮紫雲庵成立了湘南最早的進步組織“新城端風團”,並創辦了湘南最早的進步刊物《端風》。1922年春,在長沙由毛澤東、何叔衡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赴歐洲勤工儉學,協助周恩來組織中共旅德支部。第一次國共合作時,在德國組織旅德國民黨支部(左派),1926年被任命為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駐反帝大同盟全權代表,並當選為同盟執行委員、國際秘書處秘書。1928年中共六次代表大會後,調任莫斯科中山大學中國問題研究院研究員、蘇共中央馬恩學院東方研究室研究員、中共中央駐共產國際代表團秘書兼管情報及華僑黨組織通訊事宜。1935年主編《救國時報》。1938年因蘇聯肅反擴大化,與李立三同時蒙冤被捕,後在流放勞改中傷腿致殘,直至1946年8月獲釋。1948年底再次被無辜逮捕,1949年4月26日被宣布“無任何罪過,釋放至原處”。1951年9月16日,在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許多中央領導同志的關懷和召喚下,回到闊別30年的祖國。劉少奇同志親自批示恢復其中共黨籍,並安排到中央高級馬列學院任研究員,協助校長楊獻珍主持學院工作。1952年參與北京市委工作隊,領導故宮博物館的“三反運動”。後因勞成疾,失去了工作能力,於1964年病故,葬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
(據《湖湘文化名人衡陽辭典》,甘建華主編,爾雅文化出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