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河戲台

廖河戲台

廖河戲台位於安慶市宿松縣北浴鄉廖河村。始建於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重修,整座戲台由四根邊長為40厘米的大方木柱支捧,於方柱上端3.5米處穿梁鋪板成台面,正面橫樑上有“大雅元音”金字匾額。面積32平方米。頂部為歇山頂抬梁式結構。戲台為廖氏祖先所建,初稱“報賽神台”,主要供族內青年子弟演唱“目連戲”。以酬神祀祖,後形成黃梅採茶戲,成為三省五縣藝人薈萃獻藝之地。該戲台對研究黃梅戲等地方戲曲的源流和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是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廖河戲台
  • 地理位置:宿松縣北浴鄉廖河村
  • 建立時間: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
  • 重修時間: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
  • 建造者:廖氏景朝公
  • 保護級別: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建築格局,文物價值,文物保護,相關戲曲,發現,聯(一),聯(二),

歷史沿革

廖河古戲台坐落在宿松縣西部的北浴鄉廖河村。廖河古戲台建於明嘉靖年間(1552-1566),廖氏景朝公始建,清代嘉慶二十二年(1817)重修,1991年三修竣工慶典。

建築格局

建築為前後兩台兩層,占地面積40平方米,台上正中橫樑上有嘉慶二十年、學遠、善長、濟川、義英修等字,台前兩柱刻有倒爬雙獅,各書“福”“祿”一字,台上正面三匾並聯生輝,中“大雅元芙”左“ 德”右“象功”諸字,玉琢金雕,朱漆金粉尚存,台柱堅硬牢固。
戲台為木質結構,前台面積三十二平方米,歇山頂、抬架梁、乾欄式。前後台以木雕花板相隔,樂隊耳台高出正台面八十公分,台中懸掛有“大雅元音”,出台上彩門掛有“昭德”,進彩門掛有“象功”的匾額。台兩邊花板上撰有以古戲曲名稱書寫的楹聯,文曰:“頻邀姊妹三三,敢從聖學堂中,送一盞香茶,又何必東閣翻情西樓吃醋;為訪朋友個個,游到春林深處,撇幾枝新筍,也免得竹山打瓦野店逃荒”。台前立柱上是雕刻的倒爬獅子做挑檐斗拱,旁邊鐫有浮雕的戲曲人物圖案,台下兩邊各有一排木椅,可供過往路人歇息。整個結構造型精巧,古樸典雅。雖比不上那些花戲台雕樑畫棟,金碧華麗,但廖河戲台的設計者頗具匠心,有其獨特之處。
廖河戲台不是建在宗祠廟堂內,而是建在上山下河的要衝道路正中,山上的村民運竹木山貨到陳漢溝要經過此處,人們上邱山到黃梅、蘄春也要路過此地。戲台左邊臨廖河溝的流水,右邊有商鋪小街,四百多年,這裡的山風水流、商鋪農舍,景色宜人,廖河戲台為民所用,人性化的理念一如既往,至今也不曾改變。
廖河戲台上的匾額獨具一格。我國古戲台上正中懸掛的橫匾一般都是用“和聲鳴盛”、“鈞天雅奏”,廖河戲台撰寫的是“大雅元音”,雅俗共賞,又不失大氣磅礴。廖氏祖先源自江西湖口,明初遷到宿松。在江西時就擁有不少的“梨園”弟子,到宿松山區居住多年,一直繼承這個傳統。江西的戲班經常來宿松與他們同台演出切磋技藝,故此就建造了廖河戲台, “大雅元音”正是表現此處演出文雅、風雅的內容。

文物價值

古戲台作為舊時的一個文化載體,廖河戲台上的匾額也獨具一格。上場門和下場門大多數古戲台掛的是“出將”、“入相”;“談古”、“頌今”;“吟風”、“弄月”之類的門額。廖河戲台上掛的卻是“昭德”、“象功”,這就有了更深的意義。古代將文舞、武舞總稱雅樂。“文以昭德”“武以象功”,藉此表現一個國家的文化底蘊和武力強大,此後歷代相傳。如果國家以揖讓得天下,先演文舞,若以征伐得天下,先演武舞。唐代以武力得天下,所以先奏《神力破陣樂》,次奏《功成慶善樂》。為什麼廖河戲台上、下彩門用“昭德”,“象功”呢?戲台早先是用來祭祀酬神的,到了明代以後逐漸演變為“娛人”的場所。江西的戲班經常來宿松與他們同台演出切磋藝技,故此就建造了廖河戲台,既方便了過往民眾,又滿足了廖氏族民的精神需求。但是,在封建社會人們把演員統稱為“戲子”,並劃定為下九流,有時候還不準聚眾演戲,所以用“昭德”和“象功”作為上、下彩門的匾額,來證實歷朝歷代都有“雅樂”。同時,“大雅元音”正是表現此處演出的是文雅、風雅的內容,並非人們所說的低級、下流的東西。歌舞和戲劇是高雅的藝術,給人們帶來的是人文關懷和精神薰陶,同時也給被歧視的藝人們以正名節和人格肯定。事實證明,當年廖河戲台的設計理念是具有逾時代的前瞻性。數百年來,在這個大眾戲台上,輪唱九江高腔,上演採茶劇,它為戲劇的發展和完善提供了重要條件。

文物保護

1986年12月縣政府批准為宿松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批准為安徽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戲曲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黃梅戲這朵藝術奇葩,也是最早在廖河戲台上萌芽綻放的。傳統劇目“打豬草”(又名撇竹筍),“於老四過界嶺”這些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都是發生在廖河附近。1921年《宿松縣誌》最早將這些傳統的劇目定名為黃梅戲。前面所述的戲台兩側的以流傳於當地的黃梅戲戲曲名稱撰寫的楹聯,即為當地的戲劇愛好者賀作衡先生以當時流行的劇目《送香茶》、《西樓會》、《撇竹筍》、《過界嶺》、《遊春》、《余老四翻情》、《於老四打瓦》、《蔡鳴鳳辭店》等寫成的楹聯。該聯劇名相對,平仄押韻,工整優雅,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審美效果,其內涵又趣味橫生,意味無窮。
廖河戲台第一個將黃梅戲劇目寫入戲台楹聯。清代道光年間,當地人把《送香茶》、《西樓會》等幾個為民眾喜聞樂見的黃梅戲劇目寫入廖河戲台楹聯。
滄海桑田,世事反覆。近五百年來,廖河戲台一直靜靜地矗立在廖河岸邊、宿鬆通往蘄春的山路之中,台上的悲歡離合,台下的民俗鄉情,不斷演繹著她的故事,更由於她是全國五大劇種之一的黃梅戲的發源地的重要實物見證而越來越來受到世人的關注。

發現

在黃梅戲發源地之一的宿松縣北浴鄉廖河村一村民家中,意外發現了30餘本黃梅戲手抄本,同時一併發現的還有該村民珍藏了幾十年的近百件古戲服。
廖河戲台
宿松縣是黃梅戲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收藏這些黃梅戲手抄本和古戲服的村民叫廖竟成,據廖竟成說,這些黃梅戲的手抄本和古戲服都是他的太爺爺和村里人在民國24年(1936年)合資置辦的,同時留下的,還有一對唱戲時掛在戲台兩邊用於照明的七寶蓮燈。“現在村里還保存的有一個建於明朝中期的古戲台,逢年過節村里唱大戲時,村民們都會聚集到這裡來”。81歲的河村民廖期年說,民國24年村里唱大戲的場景,他還模糊記得。 “一個叫吳節如的師傅,帶著他的戲班子在村里連續唱了8天的黃梅戲,因為吳師傅的嗓子好,觀眾場場都爆滿。但吳師傅不識字,他唱的戲都沒有文字劇本,廖竟成的太爺爺就把吳師傅留在村里多住了幾天,讓吳師傅唱,他就一句句地用草紙記下來,包括唱詞、人物、念白等等。 ”
廖竟成太爺爺記錄的這些劇本,後來就成了廖河村黃梅劇團走街串巷演出時最殷實的“家底”。 “後來我們才知道,來村里唱戲的那個吳節如,他的師傅是當時有名的黃梅戲大師胡寶林,因為劇本寫得好,周邊的一些戲班都來找我們要本子。 ”
這些黃梅戲手抄本有30多種,劇本的名字有《世代仇》、《小蒼山》、《白衣記》、《木蘭從軍》、《七仙女送子》等等。有的是草紙做封面,上面直接用毛筆寫上劇本的名字;有的則比較講究,先用牛皮紙做封面,再在上面用硃砂臨摹了劇里人物的肖像;還有的則直接用當時民國時期的報紙當書皮。這些戲手抄本有的已被老鼠啃咬,還有的霉斑遮蓋了文字,掉頁殘損現象非常嚴重。
廖河戲台

聯(一)

搭個台,純靠幾根光棍;本是無枝無葉,看你如何結果。
唱出戲,全憑一段姻緣;演成有節有情,原來這樣園場。

聯(二)

做這般,無益事情,傷民財,勞民力,曠誤民工;何苦把,四民所惜脂膏,搜刮出來,粉飾衣冠於優孟。
積滿腹,難民欺詐,乞神福,求神歆,諂媚神聽;如果是,百神好爭熱鬧,逢迎中肯,燒香盜賊也超升。
註:聯(二)作者 賀欣,清鹹豐五年出生於今趾鳳鄉山澤沖,二十六歲光緒十八年中舉,三十七歲登進士,初授工部主事,後改授吏部稽助主事,誥封中憲大夫,以直隸知州用。公元1910年還鄉,1924年6月20日去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