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士景觀

1940年,德國經濟學家出版了奧古斯特·廖士《區位經濟學》一書,在與克里斯塔勒的工作毫無聯繫的情況下,利用數學推導和經濟學理論,得出了一個與克里斯塔勒學說完全相同的區位模型——六邊形。與克里斯塔勒的工作相比,廖士更多地是從企業區位的理論出發,通過邏輯推理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生產區位經濟景觀,即通常稱為的廖士景觀(L” schianLandscape)。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奧古斯特·廖士
  • 國籍:德國
  • 主要成就:提出了自己的生產區位經濟景觀,即通常稱為的廖士景觀
  • 代表作品:《區位經濟學》
需求圓錐體,市場網,廖士景觀,比較,

需求圓錐體

廖士對六邊形市場區的形成作了嚴密的經濟論證,他提出了需求圓錐體的概念。需求圓錐體本來是以啤酒的銷售狀況為例,在此我們轉化為一般的貨物G。如果其它條件不變,消費者購買某種貨物的數量,取決於他準備為之付出的實際價格。這個實際價格,就是貨物的銷售價格加上運費。很明顯,實際價格隨貨物提供點的距離長短而變化。距離越遠,運費越高,貨物的實際價格越高,結果對該貨物的需求也就越少。在貨物G的產地(或供應點)B,它的價格為P(B),居住在B地及周圍的消費者將購買x單位的貨物,即貨物G在B的銷售量為x。距B點c千米處C點的消費者,必須付出cr(r為每千米交通費)的額外費用到B點去購買貨物G,這樣C點的消費者對貨物G的需求降為y單位。再遠些,到F點,額外的交通費為fr,由於實際價格過高,致使貨物G在F點的銷售為零。所以BF是貨物G的最大銷售半徑。如果把原來表示價格的BF軸轉為表示距離,並將BxF三角形繞Bx軸旋轉,就可得到一個貨物G的需求圓錐體,圓錐體的體積等於貨物G的總銷售量。
對貨物G需求的最高點在產地B,隨著距離的增加,對貨物G的需求量向四周漸減,至F點等於零。因此,BF也就是克里斯塔勒模型中的最大銷售距離。以BF為半徑作圓,是貨物G的最大銷售範圍。

市場網

在需求圓錐體的基礎上,廖士進而闡述了市場區由圓形轉變為六邊形的過程。他認為,要充分消除圓與圓之間的空隙地區,除正六邊形外,還有等邊三角形和正方形。相比之下,六邊形的面積最接近於圓的面積。因此,在3種可能存在的幾何形狀中,六邊形的單位需求最大。廖士還從數學上證明六邊形是市場區最理想的形式。按照他的計算,六邊形的需求要比面積相等的正方形的需求量大2.4%,比圓大10%,比等邊三角形大12%。換言之,在實現相同需求的前提下,占地最多的是等邊三角形,占地最少的是六邊形,六邊形能容納儘可能多的企業,因此成為經濟區最理想的形狀。
廖士景觀的形成與克里斯塔勒模型有所不同。首先,它建立在假設的均質平原上,具有資源均勻分布、交通成本均一、人口及相應的消費需求呈有規則的連續分布等特徵,這比克里斯塔勒的“理想地表”的假設條件更充分。其次,廖士從最低級貨物的門檻需求開始,向上建立他的中心地體系,而克里斯塔勒則是從最高級貨物的最大銷售距離開始,向下建立起中心地體系。換言之,在廖士景觀中不存在超額利潤,每一個供應商只是剛好有盈利。因此,最低級的超額利潤成為一個基本的組織原則。第三,與克里斯塔勒只有3種K值的中心地體系不同,廖士推論了一個更一般的中心地體系。在廖士的體系中,克里斯塔勒的3種形式僅是其中的特例。廖士通過不斷改變六邊形的方向和大小,得到不同規模的市場區。
廖士提供了一個計算不同等級市場區所包含的中心地數目(n)的公式:
(1)
(2)
這兩個公式的套用如下:首先K取1,j取0和1;接著K取2,j取0,l,2,…;即K分別取1,2,3,…時,j相應取0到K。按這個程式,使用第一個公式產生表8-3中第1、2、5、6、7、11等級市場區中的n值;使用第二個公式則產生第3、4、8、9、10等級市場區中的n值。
表8-3廖士體系中不同等級市場區的聚落數量
續表

廖士景觀

前面業已指出,廖士景觀中不同等級貨物的市場區,可以通過改變六邊形的方向和大小得到。但是如果把這些大小不同的六邊形網路任意重疊在一起,就會形成無規則的紊亂的網路。因此,廖士在重疊不同大小的六邊形網路時,使它們至少有一個共同的中心,該中心點由於能提供所有地方需求而成為最高級中心地。而後把各六邊形網路繞大城市旋轉,使各中心地在中心地體系內所集中的活動數量儘可能地大。換言之,使其它中心地的位置儘可能地相互重合。通過六邊形網的旋轉,從中心城市放射出6個60°的扇面。每一個扇面由兩個30°的扇面組成:一個是“城市密集”的扇面;另一個是“城市稀少”的扇面。總共有6個“城市密集”扇面和6個“城市稀少”扇面,形成所謂廖士的“經濟景觀”。廖士認為,這種經濟活動的空間格局有兩個優點:第一,由於各城市之間的總距離是最短的,因而滿足中心地體系需求所需的運輸量,交通路線的長度也縮短了;第二,由於生產位置儘可能地重合在一起,使得在當地就能實現最大的購買量。
但是,廖士的景觀與他最初作出的假設有兩點不符。第一,扇面的出現顯示了人或物的移動會在彼此分隔的道路上進行,這就推翻了最初的一個假設,即朝各方向的移動都是可行的。第二,由於某些地區城市眾多,某些地區城市稀少,人口的分布不再是均勻的了。
廖士進一步指出,在他擬定的這種網路中,交通系統的一個主要特徵是:最繁忙的交通將流向城市密集的扇面。他假設,從中心城市放射出去的主要的交通幹線,每一條都將沿著城市密集扇面的邊界延伸。美國學者加里森不同意他的觀點,認為這種假設不符合邏輯,事實上,交通線將切過城市密集的扇面。也就是說,從中心城市放射出去的應是6條交通幹線,而不是12條交通幹線。

比較

以上簡要地介紹了克里斯塔勒和廖士的中心地理論,這兩個學說有什麼異同之處呢?
首先,克里斯塔勒和廖士兩人的學說均建立在假設的理想平原之上(後者假設的因素更多一些),因而都得出市場區的最佳形式是六邊形。但是,最後形成的中心地模式不同。其原因在於:克里斯塔勒遵循“利潤最大化”原則,從最高級貨物的最大銷售距離的順序開始,由上至下地建立起他的中心地體系;而廖士則遵循“超額利潤最低化”原則,從最低級貨物的最小必需銷售距離的順序開始,由下至上地建立起他的中心地體系。一般認為,克里斯塔勒的模式,解釋第三產業的區位比較合適。因為職能的聚集是服務業的重要特徵,這能使人們的購物或取得服務比較方便。而廖士的模式,解釋第二產業的區位比較恰當,因為第二產業各企業彼此相對獨立,其區位易受市場、交通、原材料、燃料等區位因素的影響。
其次,兩個學說還存在其它諸多差異。如在克里斯塔勒的模式中,中心地及其市場區按三種K值分別組成一個等級分明的體系,同一級的所有中心地不僅提供同樣數量的中心地職能,而且其職能的類型也是相同的,因此克里斯塔勒的體系是非常嚴格的。在廖士的景觀中,同級中心地提供同樣數量的職能,但不必是同種類型的職能。而且貨物的等級與提供貨物的中心地等級之間也並不要求嚴格一致,較高級的中心地不必提供低級中心地的所有職能,低級中心地也可提供某些較高級的職能。因此,廖士的模式具有更大的靈活性,並且暗示了中心地的規模分布很可能是連續的而不是等級分明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