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佛

廊佛

大昭寺轉經廊外側壁畫每段中間的主尊佛像都嚴格遵守《繪畫量度經》等繪畫經典,主尊佛像以橘色或金色暈染肌膚,圓臉造型,高髻,大耳不飾環,內著紅色僧裙、系綠色帛帶,外披紅色或橘紅色袈裟、飾以繁華精美的花紋,或露右臂、並於右肩部披袈裟的扇形一角,於身前翻露出袈裟的墨綠色、藍綠色或粉綠色等不同綠灰色調的里襯,結跏趺坐,以紅色暈染掌心,並於掌心內繪製金色法輪,手印有說法印、鎮地印、定心印、施願定心印、三摩地印、說法定心印、施願印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廊佛
  • 地址:大昭寺
  • 遵守:《繪畫量度經》
  • 類型:佛像
造型,山名由來,興雲寺,位置,杯渡禪師,發雲寺,

造型

佛的造型特徵
關於主尊佛像類似的著裝特點,學者張亞莎在論述《扎塘寺壁畫的人物造型》一文中曾有這樣的論述:“釋迦牟尼內著寬袖衫,外罩紅色袈裟,左肩通肩而右肩僅披袈裟的一扇形角,使右臂與右邊胸部的內衫衣飾能夠從包著的袈裟中顯露出來,這種服飾和這種穿著習俗,無論是藏傳佛教,還是漢傳佛教的佛像傳統,都是很難見到的,這種服飾原本也並非釋迦牟尼所專有,它實際上是漢傳佛教中流行的一種僧人服飾,是高僧們平時的穿著打扮,不過穿在佛陀身上的這身僧服,質地更精良,服飾圖案更精美,衣裳的邊繡更為華麗而已。”故事情節中的佛祖造型特點與主尊造像著裝大體相同,披袈裟多袒露右肩,肌膚均施金色,坐像莊嚴,手結各式手印,有背光,立像則上有華蓋。
佛弟子(僧人)的造型特點
佛弟子(僧人)僧袍著裝樣式與佛祖相同,只是華麗不足,平頭,偶有佩戴紅色僧帽者,跣足。內外服飾以橘紅和絳紅區別,以金色繪製簡單的團形紋飾,並以紋樣的疏密、繁簡來區分內外層次。人體比例上雙臂大都有拉長的感覺。在僧人的裝束中以披紅色袈裟為主,在北壁集中於第五段有著黃色袈裟者。大昭寺轉經廊壁畫雖是關於佛本生的題材描繪,在壁畫中仍然有藏傳佛教不同教派弟子的形象描繪。

山名由來

蕪湖縣的最南端有座境內最高的山峰叫行廊山,後來叫珩琅山,山名不一,卻有來歷。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個黑夜,南海的小山神奉玉帝之命,肩挑兩座大山去填東海造良田。當他趕到青弋江畔的時候,早已汗流浹背,氣喘吁吁,一看到碧水如玉清澈見底的青弋江,小山神樂壞了。天宮的瑤池雖美,不容他越前一步,平時懶散貪玩的他,今天可要痛痛快快地玩上一番。看看時間還早,小山神放下大山,一頭扎進水裡,與水鳥、游魚泡上了,嬉水玩耍,漸漸地把填海的事丟到腦後去了。猛然聽見雞叫,他這才慌忙穿好衣服,匆忙挑起擔子,剛要起步,糟了,一頭沒挽好的繩子滑了下來,另一頭被彈起多遠。等他重新挽好繩子,不覺東方發白,無論如何也來不及了,小山神嚇得丟下大山,溜之大吉。滑落的這座山裂成了兩半,遠遠望去,兩峰對峙環繞,活象高堂下周圍的廊房,人們就叫它行廊山,被彈出去的那座山就是南陵縣的彈弓山。
不知知過了多久,住在牛頭山的道人修煉成仙了,他決定到行廊山廣招弟子,建觀傳道。來到行廊山脊,他雙手合十,兩眼緊閉,向上蒼默默禱告,當他睜眼看時,只見自己下跪的地方深深地凹陷下去出現了鬼怪。於是他召來山神質問,山神回覆:“此山乃七龍所頂,仙長道行太深,擔當不起,龍背已被壓彎成駝峰。仙長可往九華山,彼山乃九龍所載,可以一試。”牛頭道人聞言,只得嘆口氣道:“此山異石似玉,似這般脆弱終究難成氣數。”說完,悻悻然在一塊盤石上跺了一腳,揚長而去,當年的盤石上至今還留有巨人足跡。據此人們又把行廊山叫成了珩琅山。

興雲寺

位置

自古有山就有寺。相傳東漢永平年間,朝廷了迎西域增人傳播佛教,建造了白馬寺。此後,佛教勢力不斷擴展,寺廟逐漸增多。南朝四百八十寺,最盛是從蕭梁始。行廊山也有一寺叫做興雲寺,傳說就是梁武帝時的杯渡禪師所建,寺旁有白雲池,池下是代明湖,寺後就是當年的仙人盤石,石旁還鐫刻著梁武帝和杯渡禪師的像呢。

杯渡禪師

杯渡禪師是何許人也?原來,杯渡生於東晉末年,老人不知其姓名,因常乘木杯渡河涉江,因而為號。他早年在河北冀州出家,因不修細行,又吃魚啖肉,雖神力卓越,然而為佛門所不容。杯渡被逐出山門後,週遊各地,衣服襤褸,幾不蔽體,瘋瘋顛顛,喜怒無常,冬天破冰鑿洞下河洗澡,夏天趿著鞋子爬山,時常又赤足步入集市,但無論走到哪裡,他始終身不離兩件東西:一個蘆?,一隻木杯。
話說杯渡過了長江,來到金陵延賢寺,住在法意道人處。法意見其形貌醜陋,無恭敬之心,讓其住柴房。杯渡心中不快,決定另闢山門,徑向南來。出了金陵,見一財主家大辦筵席,於是直入中庭,放下蘆?要酒吃,主人李八見他是出家人,招呼他用齋飯,杯渡不肯,站在中庭不動。李八喊來家人搬蘆 ,竟然紋絲不動,上來八個人還是搬不動,只得邀其入席。杯渡大搖大擺坐下,伸手抓肉,抱壇飲酒,旁若無人,一會兒把一桌酒菜一掃而光,吃完了伸了個懶腰,輕輕提起蘆?,揚長而去,眾人看得目瞪口呆。他走到東門渡附近,一個信佛弟子遇見連忙施禮,邀請杯渡到他自己家供養。由於家窮,粗茶淡飯也吃得津津有味,一住就是半年。一天,杯渡對佛門弟子說:“你且尋三十六隻蘆?來,我有要用。”弟子說:“我家只有五隻,哪有錢去買呢?”杯渡說:“房前房後茅房灰屋儘管去找。”弟子裡里外外一找,果然找到三十六隻,只是都是些破爛貨。杯渡要他用針線密封,等他走後再打開。次日清晨,杯渡辭行。弟子打開蘆?,只見只只裝滿了銀兩,總有一百多萬。其時正值青黃不接,弟子用這些錢買了糧食分給眾鄉親,並修了一座寺廟。快到灣址時,杯渡路遇一釣魚人,見簍中有條死魚,就向釣魚人索要,釣魚人見魚爛肚子已開始發臭,就給了他。杯渡拿在手中撫弄幾下投入水中,魚兒竟活過來搖尾游去了。又往前行,杯渡見以網捕魚者,也上前討魚。網魚者不給,還奚落他幾句。杯渡順手拾起兩顆石子擲於水中,網中忽然現出兩條水牛斗角,一下子就把網拉得稀爛。
來到行廊山,杯渡見這裡嵐煙森列,紫翠萬狀,弋水環繞,碧波千頃,就定居下來,在山上建了興雲寺,招收弟子,講述佛經。閒暇時,常去仙人石躺著,夜觀星斗,晝聽松濤,時間長了,石面磨得光滑,後人又稱仙人石為杯渡岩。後聽說彈弓山的故事,他又去南陵建了隱靜寺。
杯渡修行越久,佛法日深,但他鬆散慣了,住在哪兒也不安份。據說人後來週遊開下名山大川,所到之處都建寺講佛,普渡眾生。傳說他到過九華山,見風景更美,便在安禪峰建了化城寺,成為九華山的開山寺。後來,伏虎禪師和金地藏菩薩都是受了杯渡影響,相繼重建化城寺,使化城寺成為九華佛地的名剎叢林。佛門因見杯渡是肉食僧,對其諱募如深,不認開山祖師,反推金地藏為首建化城寺之始祖。有人說杯渡死於赤山,葬於南京覆舟山。南宋詩人周紫芝寫詩讚曰:“瀛海從來是一漚,何妨飛?到中州。解將瓶缽橫雲海,?向秦淮障逆流”。也有人說,杯渡見五台山有金氣,峨眉山有銀氣,普陀山有銅氣,九華山有鐵氣,行廊山兼有四氣更有玉氣,死後非行廊山不葬,佛門弟子按其遺願,死後把他葬在行廊山,所以,宋詩開山祖師梅堯臣詩稱杯渡?云:“昔間有釋子,涉江用杯浮。樓心由茲地,埋骨在林陬”。

發雲寺

隨著佛教傳播,經過封建帝王推崇和文人墨客渲染,九華佛山,名揚四海,行廊佛地反而鮮為人知。傳說宋英宗時,興雲寺又改名法雲寺。哲宗時,一個神仙領著兩個弟子來江南造塔,弟子們造敬亭山雙塔,神仙自己建行廊山塔,約定連夜造好。弟子們為圖省工省料省時間,將雙塔造成方塔,神仙老老實實將行廊塔建成六棱形。弟子們年輕力壯,好勝心強,半夜就將雙塔造好了。他們來到行廊山,看見塔頂還沒封好,本想給師傅幫個忙,可當看到師傅手忙腳亂的滑稽樣子,便想跟師傅開個玩笑,於是學起雞叫,一下子把凡間的雞都引叫起來。神仙一聽雞叫,趕緊施展神法,變出一隻銅鍋,蓋在頂上草草封了頭,連塔剎都安歪了,直到今天,行廊塔還是這個樣子。
後人又以行廊山乃九華山發祥地,香火佛事反不如九華山,於是,仿照九華山在行廊山建起了二聖殿、肉身殿、十王殿、晏公殿、塔子庵、萬年台等寺廟,統領一方信徒,廣招四路香客,著實興盛了一陣子。據傳南宋理宗度宗兩朝的右丞相馬廷鸞,因留戀行廊山,辭官後不願回江西樂平老家,在行廊山安度晚年,漁耕筆書,死後和夫人合葬於此。
如今,行廊塔依然挺立,其它寺廟早已毀圯,行廊山雖已失去往日風采,但依然景色迷人,令你心曠神怡,不信,請聽清代詩人貢紀國的表白:“孤峰斜日逢支遁,石榻清風聽白東。絕壑古藤妻水鶴,穿林曲澗走胎?。江光帶月搖清弋,暮色飛嵐出九華。坐對沉煙心似洗,迂?我亦欲辭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