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985工程”東南亞研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

廈門大學“985工程”東南亞研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是我國最早設立的東南亞研究機構,也是我國最早設立的國際問題研究機構之一。創新基地為實體性的研究機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廈門大學“985工程”東南亞研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
  • 外文名:Center for ASEAN Studies, Xiamen University
  • 成立時間:2011年12月
廈門大學“985工程”東南亞研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成立於2004年11月,它是在南洋研究院基礎上組建而成。南洋研究院(前身南洋研究所)創辦於 1956 年,是我國最早設立的東南亞研究機構,也是我國最早設立的國際問題研究機構之一。1996年,由研究所升格為研究院。隨後,該研究院成為國家“211工程”建設子項目的機構。2000年9月,在此基礎上組建的廈門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被教育部批准為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目前,創新基地下設東南亞政治經濟研究所、國際關係研究所、華僑華人研究所、中外關係史研究中心、《南洋問題研究》和《南洋資料譯叢》編輯部、圖書館、辦公室。現有國際政治本科專業,世界經濟、國際關係、專門史碩士點,政治學理論、世界經濟、專門史博士點,擁有1個國家“211工程”建設子項目、1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級重點學科。2005年4月成立的馬來西亞研究所,是與馬來西亞首相阿都拉·巴達維提議建立的馬來亞大學中國研究所相對應的研究機構。2008年5月成立了蘇氏東南亞研究中心,它由新加坡國立大學資深教授蘇瑞福捐資興辦。
創新基地為實體性的研究機構,設校內專職科研編制26人、校外兼職研究人員編制9人、國(境)外兼職人員8人,專職科研秘書1人、圖書資料人員3人。創新基地專職科研人員以教育部文科重點研究基地的科研力量為主體,整合本校南洋研究院、國際關係學院、法學院、人文學院、經濟學院、公共事務學院等相關科研人員,實施了國內外高級訪問學者制度,吸收國外(境外)的高層次研究人員進入創新基地進行短期研究。創新基地堅持“學科帶頭人+創新團隊”的模式,促進學科交叉和人才資源的最佳組合。
創新基地的建設目標是緊密圍繞國家發展目標與重大需求,跟蹤國際東南亞研究的最新進展,以基礎研究與套用研究相結合,加強學科建設和隊伍建設,重視資料信息系統建設,深化科研體制與機制的改革,增強創新基地的綜合實力,建立全方位和多學科的東南亞研究平台,使之成為國際東南亞研究、人才培養和資料信息中心之一。在整體研究水平上接近或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在若干研究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04年以來,創新基地認真貫徹“985工程”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建設項目的規劃,根據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的建設標準,努力工作,積極進取,大膽創新,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學術交流和資料信息建設、諮詢服務以及深化科研體制改革等方面均取得了較大的進展。
“十一五”期間(2006-2010年),研究中心堅持以學科建設為導向,基礎研究與套用研究相結合,以完成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項目為龍頭,力爭在東南亞研究領域出一批全國領先、有國際影響的學術成果。近五年,學院/研究院教師作為第一負責人承擔的各類科研項目35項,其中省部級以上項目32項,國際(境外)合作項目3項;共出版學術專著或譯著(第一作者署名)36部,發表學術論文(第一作者署名)373篇,其中在CSSCI期刊發表的學術論文205篇;獲得省部級以上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和優秀教學成果獎9項,為外交部、中聯部、商務部、國僑辦等提供了一系列決策諮詢報告,並獲得採納。至2011年9月,在校本科生157人,研究生151人,其中碩士生95人,博士生56人(含海外留學生17人,國際碩士36人)。
近年來,創新基地積極實施國際化發展戰略,按照國際通行的學術標準,採取國際上研究機構的運行模式,努力提升研究機構的國際競爭力。每年創新基地接待數十批國際學者來訪,其中包括國際上從事國際問題和東南亞研究的著名學者;每年均舉辦大型的國際學術會議,舉辦數十場國外學者講座;每年教師和科研人員均在東南亞當地進行1個月以上的實地調研和研究工作,每年在國外發表的學術論文達10餘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