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臨高速公路

康臨高速公路

康臨高速公路起點位於臨洮縣的康家崖,跨洮河,途經臨夏州的廣河、和政縣,穿過南龍山隧道至終點臨夏市,與臨(夏)合(作)二級公路相接。該項目路線全長70.502公里,總投資25.88億元。全線採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行車速度每小時80公里,路基寬24.5米。該項目建成後,將大大改善甘肅省南出口交通擁擠的狀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康臨高速公路添加概述  
  • 地址:臨洮縣的康家崖
  • 全長:70.502公里
  • 總投資:25.88億元
高速介紹,正式開工,正式通車,

高速介紹

康臨高速公路是甘肅省規劃中的蘭郎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路段,是國道212和國道213的連線路線,東起蘭州至臨洮高速公路的康家崖,終點位於臨夏市,西接已經建成的臨夏至合作二級公路。
康臨高速公路是蘭州至雲南磨憨口岸西部大通道的重要組成路段,是“十一五”期間我省公路建設重點項目之一,也是甘肅省穿越臨夏回族自治州少數民族地區的重要通道,也是甘肅省連線臨夏、甘南少數民族地區以及西南地區的重要通道,在國家及甘肅省幹線公路網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康臨高速公路的設計洪水頻率為1/100(特大橋1/300)。主要工程數量為:路基土石方997萬立方米,隧道兩座(南陽山隧道、南龍山隧道),互通立交4處(三甲集互通立交、廣河互通立交、和政互通立交、臨夏互通立交),大橋12座(洮河大橋、廣通河大橋、牛津河大橋等),中橋11座,分離式立交10處,通道137座。該項目投資規模大、技術標準高,建設任務繁重。

正式開工

2007年11月26日,甘肅省少數民族地區建設的第一條高速公路——康家崖至臨夏高速公路的開工典禮在臨夏州舉行。
臨夏州古稱河州,自古是甘肅通往西南的交通要道,也是古代中原與西南“茶馬互市”的重要集散地。這裡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人文景觀,“仰韶文化”、“恐龍化石”等人文和自然遺存比比皆是,著名的“花兒”蜚聲海外。
由於歷史的原因和自然條件的制約,臨夏作為溝通南北的重要通道,公路建設相對滯後,阻礙了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改革開放以來,在當地政府和交通部門的努力下,康臨路經歷了多次改造,為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深入發展,民族地區建設小康社會步伐的加快,康臨公路的狀況已經不能適應當地民眾生產生活的需要,也不能承擔我省與西南連結的大通道重任,因此,康臨高速公路的建設意義重大。
目前開小轎車從蘭州至臨夏市大約需要兩個小時的時間,康臨高速公路建成後,這一時間將縮短至1個小時10分左右,節省了將近一半。

正式通車

2010年12月27日,甘肅省康(家崖)臨(夏)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成為甘肅在本省少數民族自治州建設的第一條高速公路。康臨高速公路是蘭州至雲南磨憨口岸西部大通道在甘肅境內的重要路段,全長70.5公里,採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每小時80公里,項目總投資25.889億元。
作為臨夏回族自治州的第一條高速公路,康臨高速公路是我國西北地區通往西南地區又一快速大通道的組成部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