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瑛

康德瑛是幼兒教師,曾經被評為北京市幼教系統先進工作者、北京市三八紅旗手、北京市勞動模範、全國“五講四美”為人師表優秀教師、北京市特級教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康德瑛
  • 國籍:中國
  • 職業:幼師
  • 畢業院校:北京市幼兒師範學校
  • 主要成就:北京市幼教系統先進工作者
    北京市三八紅旗手
    全國“五講四美”為人師表優秀教師
    北京市勞動模範
  • 性別:女
康德瑛簡介,把愛獻給孩子,

康德瑛簡介

1955年畢業於北京市幼兒師範學校
康德瑛和孩子們在一起康德瑛和孩子們在一起
1955年至1974年在北京六一幼兒院任教養員
1974年至1981年在華嘉幼稚園任教養員
1981年至1988年在北海幼稚園任教養員、副園長
1988年至1992年在西城區教育教學研究中心幼兒教研室任主任
康德瑛老師所獲榮譽稱號
1959年被評為北京市幼教系統先進工作者
1980年被評為北京市三八紅旗手
1982年被評為北京市勞動模範
1983年被評為全國“五講四美”為人師表優秀教師
1986年被評為北京市特級教師

把愛獻給孩子

作為一個幼兒教師,在播撒著自己的智慧和愛心的同時,也同樣收穫著來自幼兒世界裡純潔而善良的愛心啊!——康德瑛
一、童年的記憶
孩子健康成長的最早園地是他所在的家庭,家庭這個孩子成長的第一搖籃,對人整十一生的發展勢必產生深遠的影響。
我的童年是在這樣一個家庭度過的。爸爸早年曾留學日本,回國後在交通大學任教。爸爸為人正直,舉止端莊,平常說話不多,但只要說起話來又是那么斯斯文文,條理清晰,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媽媽是位家庭婦女,她精明能幹,把我們家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是我們的好管家。媽媽對全家每個成員,包括我那智力殘疾的叔叔,都無微不至,盡到了自己的責任。我有三個哥哥,一個姐姐,一個弟弟,媽媽那深情的母愛滲透在我們六個孩子的心裡。媽媽為人善良,一向熱心助人,在鄰里之間被稱為“熱心腸的人”。
童年的每一個回憶,都是開向那充滿快樂和幸福的孩提生活的視窗。當然,童年的記憶有時清晰,有時模糊,然而使我終生難忘的事情卻是棗
(一)過電影
在我年幼的時候,一天當中最盼望的是“過電影”的那一時刻。每當吃完晚飯,爸爸就把我們六個兄弟姐妹叫到他跟前,每個孩子都要匯報一天所做過的事情。那時我還小,說不了多少話,主要是聽哥哥、姐姐們的匯報。隨著我們的敘述,爸爸的表情不斷地變化著,有時高興,頻頻點頭,有時沉悶,緊鎖眉頭。每人講完後,爸爸都要給予評價,從怎樣站立,怎樣走路,怎樣說話到怎樣為人處事……都一一告訴我們怎樣做才能使人滿意;並且告訴我們明天應該怎樣努力,最後總要叮囑幾句,諸如“要做對國家有益的事,要做正直的人,做有出息的人”等等。每當“訓話”結束後,爸爸還要發給每人一份“禮物”。有時是一塊糖,有時是幾粒花生,有時則是幾顆桌子……當然,後者更是我所高興和盼望的。但爸爸訂了個規矩,聽他“訓話”時人要站直,要規規矩矩地聽,雖然我不能完全聽懂爸爸講的話,但他那認真的態度,一絲不苟的精神,至今仍歷歷在目。家庭日復一日的薰陶使我漸漸懂得了什麼是真、善、美,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也使我從小養成了每天總結一日活動的習慣。這種“過電影”的習慣,一直保留到今日。在我的工作和生活中“過電影”給了我很大的幫助。記得1955年我剛剛參加工作,對幼稚園的工作感到既新鮮又陌生。一天工作結束了,躺在宿舍的床上“過電影”,把一天的工作一幕一幕地映過,邊放映邊分析、總結。好的繼續發揚,不足的地方或問題則要找出改進措施,“電影”在腦海里降下帷幕,我才能安然入睡。“過電影”使我不斷地克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每天都能在自我反省中有所進步,有所提高,從而使我逐漸走向成熟。
(二)壁櫥
我對幼年時家的回憶,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很大的壁櫥。那裡擺放著許多古裝、平裝、精裝的書,那是爸爸最喜歡去的地方。不管天有多么晚,父親都要從壁櫥里拿本書來讀,還不時地用紅筆在書上圈圈點點。我非常好奇,那書里一定有許多神奇有趣的故事。有一天趁父親上班去了,我爬到椅子上從壁櫥里拿了一本書,一本爸爸用心血寫成的書,學著爸爸的樣子不停地叨念,並用紅筆在書上畫呀、點呀,雖然我一個字不識,但覺得挺神氣,感到 我也會“念書”了。長大了我也要像爸爸一樣做一番事業,也要自己寫書。正是在爸爸的影響下,我很喜歡看書,有時甚至達到了入迷的程度。記得上中學時,一個星期日,我一口氣把前蘇聯小說《古麗娜的道路》看完。雖然覺得眼球有些發脹,但我特別興奮,古麗妞所走的道路深深地影響了我,也是從那時起,喜歡讀書和學習的種子便深深地在我幼小的心田裡紮下了根。
二、起步
我喜歡我家的小南屋,它給我留下了抹不掉的回憶。在這裡,我第一次接受了進步思想的薰陶。那時,我剛上國小,我的一位追求進步的表哥,曾經住在我家的南屋。晚上,我和哥哥、姐姐、弟弟躲進漆黑的南屋,聽表哥講解放區的事,我非常敬佩表哥,覺得他是個了不起的人物。
1949年10月1日,我跟同學舉著五角形紅燈,到天安門廣場參加震驚世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大典,我站在插滿紅旗的30萬人的海洋里,親眼看見了第一面五星紅旗冉冉升起,親耳聽見驚天動地的28響禮炮的轟鳴聲和毛主席那洪亮的聲音:“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並接受毛主席的撿閱。我隨著狂歡人群的歌聲跳躍著,體會著人民當家做主的歡樂和幸福,我下決心,要跟著毛主席乾一輩子革命,把受盡凌辱的國家建設好。
(-)進幼師班
1952年,我已經是國中三年級的學生,面臨著人生第一次選擇。剛剛解放的國家,百廢待興,急切需要教師為祖國建設培植人才。黨號召青年人積極投入到教育事業中去。曾幻想長大要當一名文藝工作者的我,在祖國發出召喚的時刻,想到的是作為新中國的青年人,我的心應該和國家的需要和前途緊緊地連在一起,祖國的需要,就是我的理想,我應該回響黨的號召,去當一名祖國需要的人民教師。我向學校申請上了北京師範。因為我活潑、愛唱、愛跳,熱情而富有朝氣的性格,很適合學幼師。於是抱著做一個“紅色教養員”的希望,被學校保送進了北京師範,上了幼師班。那時候,青春的心靈純潔得如一輪皎潔的明月,不染一絲兒纖塵,我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讀書和學習上,決心把青春和汗水獻給活潑可愛的孩子……
(二)我敬佩的老師
我在北師的時候,她是一個溫暖的充滿活力的集體,校園內有碧綠蒼翠的松牆,曲曲彎彎的小道,粗壯的古樹,長長的筒子樓,秀麗的月牙地,整齊的教室,清潔的宿舍,一字排開的琴房,寬敞明亮的健身房……這一切給我留下了一串串美好的回憶。特別是曹試甘老師的言傳身教,更使我終身難忘。先從一段動人的小故事說起吧。
我們學校禮堂西邊有一間小木房,它的主人是我們的音樂老師曹試甘先生。當我們第一次走進營老師的宿舍時,驚奇地發現:床下、桌下、鋼琴旁堆滿了小木棍。我好奇地問:“曹老師,您屋裡這么多的木棍都是生火爐子的吧?”曹老師笑了,給我們講了這樣一段動人的故事:“一個假日我在學校忙得很晚,回家的時候,天已經漆黑了。我推車到了傳達室,想撿個木柴棍兒點燈。我撿起一塊木柴,不慎落到地上,當時聽到木棍落地的聲音,居然像標準音‘中央C’,我立刻把木棍拿回宿舍與鋼琴對音,結果正是標準音‘C’。這意外的發現使我欣喜萬分,我跑回傳達室,想再找幾根棍兒,沒想到一扒拉那堆劈柴,竟聽到悅耳的音樂,好像樂隊在輕輕地演奏。我如獲至寶,就又撿了許多。我發現每塊劈柴都可以發出各自不同的音。我連夜對木棍進行加工,劈、鋸、刨……終於做出了《國歌》的九個音階,並將它們按音階的高低順序排好,用麻繩穿成一串,做成了‘手提木琴’。我揉了操疲倦的眼睛,抬頭向視窗望去,這時朝暉已映照窗根……。”聽著曹老師的講述,我被他那熱烈的事業心,執著的追求,刻苦的鑽研精神深深地感動了,發誓也要像老師那樣刻苦鑽研,做出一番成績。三年後我當了老師,每當在工作中遇到困難時,曹老師嚴謹治學的精神總是給我力量和鼓舞,使我振奮,催我進取。
曹試甘老師的治學精神對我影響很大,它伴隨著我走過了37年的幼教歷程。
(三)馬特洛索夫班
斗轉星移,歲月流逝。已入暮年的我,記憶的腦海里縱情流淌的依然是那充滿著希望、夢想和熱情的青春歲月。儘管有許多記憶已不太清晰,然而為英雄的事跡所鼓舞的青春,卻如同昨日,歷歷在目……
那是在1955年5月1日的晚上,焰火晚會已經結束,狂歡的人群漸漸散去,但天安門的華燈依然把廣場照得通明。我們46位年輕的姑娘坐在金水橋畔,望著雄偉的天安門,一遍又一遍滿懷豪情地唱著班歌:“我們都有遠大的理想,為教育出千萬個英雄而奮鬥!”姑娘們思潮起伏,追懷過去,暢想未來。我們深切地留戀著即將結束的學生時代,更捨不得離開這個班集體,這個從入學起就以蘇聯英雄命名的“馬特洛索夫班”的集體。
北師是個熔爐,政治空氣很濃厚,青年團和學生會的工作尤為活躍,經常開展學英雄的讀書活動。《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普通一兵》、《卓婭和舒拉的故事》等等作品中的英雄人物都成為我們大家學習的榜樣,齊心合力為爭取成為名副其實的英雄班集體而努力。我們曾自己製作了精美別致的書籤式班徽。書籤上有紅色的馬特洛索夫像,書籤下端有英雄的名言。每當我們翻開書時,總會看到這鼓舞士氣的班徽,每當我們邁進教室,便會看見牆上那些醒目的金字棗閃耀著光輝的英雄名言:“人活著,應該讓人們因為有你活著而得到益處。”全班同學時時以英雄的名言敦促自己。在學習上,努力爭取優異成績,在文藝匯演、體育比賽等各種活動中也不甘落後,就連打蒼蠅也要爭第一。我們接受著愛國主義、革命理想、人生觀、專業素養等多方面的教育。我們可愛的母校,把一個人民教師應該具有的理想、素質,從感性到理性,潛移默化地注入到我們的心田。溫暖的班集體像吸鐵石一樣吸引著全班每一個同學,成了我們46個同學的“家”。
北師的文藝活動豐富多彩,吹、拉、彈、唱、跳無一不開展。下課後,大家一起擁出教室,隨著校園裡播放的集體舞曲翩翩起舞。大家唱呀,跳呀,笑呀,盡情地享受著快樂的青春,享受著人生最美麗的花季。我自幼愛唱、愛跳、喜愛表演的天性得到了充分的展露,興趣也在這裡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時至今日我仍懷念那些親如姐妹的同窗,懷念我們團結向上的馬特洛索夫班,懷念那鮮花一股燦爛的歲月。正是在那時,學校的教育造就了我作為幼兒教師所必需的專業素質,並為我的人生和事業的追求和探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走向生活
1955年對我來說,是一生中最難忘懷的歲月。18歲的我告別了學校的學習生活,投入了事業的懷抱,在幼兒教育這條漫長的道路上開始了長征。
報到的那一天,我是多么興奮啊!我帶著簡單的行李,彎腰擠進自帶燃料的小車……這時,北師那碧綠的松牆,粗壯的古樹和整齊的教室漸漸遠去,我忽然感到自己那淺藍色的夢似乎也消失在那白楊掩映的曲曲彎彎的小路深處,而映入我眼帘的則是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山包、野地、荒草、墳墓……令我激動和不安的是:18歲,我開始獨立走向社會,走向生活了。
(-)鄉村女教師
映入我眼帘的山包、野地、荒草、墳墓讓我興奮。前蘇聯電影《鄉村女教師》瓦爾瓦拉·瓦西里耶夫娜的形象出現在我的眼前。瓦爾瓦拉自願到艱苦險惡的窮鄉僻壤辦學,把一批又一批勞動人民的孩子造就成工程師、軍官等祖國需要的人才,那是多么崇高的事業呀!正是在她的感召下,在畢業分配時,我向學校提出申請:要到遠離城市的地方去培育那些因戰爭而失去雙親的孤兒。學校批准了我的請求,把我分配到成立於戰爭年代,具有優秀革命傳統,座落在玉泉山腳下的六一幼兒院。像每個走向社會的年輕人一樣,我懷著美好的希望和憧憬,決心為了祖國光輝燦爛的未來,為了可愛的孩子們,奉獻出自己的智慧和青春。我終於來到了自己嚮往已久的地方,我要從這裡走向生活,成為一個教師,一個鄉村女教師了。路旁的高粱穗兒被風兒吹動得搖搖晃晃,好像在向我招手,歡迎我這個幼教戰線的新兵,歡迎我這個未來的鄉村女教師。我走進幼兒院的大門,眼前的一切更讓我激動不已,整齊、漂亮的校舍周圍,綠樹成蔭,鮮花滿園,還有藤蘿架,遊戲場、游泳池、果園……我想,這裡的環境可比瓦爾瓦拉當年的環境要好許多倍,她能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下乾出那樣輝煌的事業,我在這樣優美的環境裡更要把全部的愛心、全部的智慧和汗水獻給祖國的下一代,獻給天真可愛的孩子。我要教孩子們愛祖國、愛勞動,培養他們勇敢、誠實,讓他們一個個聰明能幹。我要帶他們到遊戲場鍛鍊,帶他們到田地看農民辛勤耕種。一個年輕的女教師身邊圍著一群天真爛漫、活潑可愛的孩子……那是多么富有詩情的畫面呀!對未來充滿著美好的憧憬,我沉浸在幸福中。
(二)理想與現實
老師是人類的靈魂工程師,是辛勤的園丁。我盼望已久的幼兒教育生涯開始了。從第一次走進我們班的活動室起,我就愛上了那些活潑可愛的孩子們,整天和他們一起唱,一起跳,一起做遊戲。我給他們講故事,教他們畫畫。我帶他們觀看農民勞動,帶他們在月光下散步。工作是那么輕鬆,心情是那么愉快。儘管當時六一幼兒院兩個星期才放一次假,但對我來說,並不想家。年輕的我對未來事業充滿了種種美好撞憬。記得有位哲人說過:歷史是要人自己寫的。我決心在自己工作的每一頁歷史上,寫滿奉獻給孩子們的收穫……
但是,就在我上班沒多久,一件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有一天,我和保育員一起安排孩子們午睡。在臥室,孩子們陸續地躺安穩了。這時,保育員走出臥室去活動室收拾碗筷。臥室內的空氣開始有些浮躁,有的孩子在床上不安地翻動,不久又出現了孩子們相互細語聲,而且聲音愈來愈大,緊接著孩子們竟從床上爬起來,有的嚷,有的唱,有的跳。眼看這幅情景,我蒙了,全身每一根神經都緊張了起來。這時,臥室的門打開了,保育員走了進來。孩子們竟馬上一聲不響地悄悄地躺下來。我就像泄了氣的皮球,心裡像十五個醋瓶翻倒,真不是滋味。好容易下了班,我跑回宿舍趴在床上大哭了一場。我真弄不明白,難道剛從幼師畢業滿肚子“幼教理論”和“教法”的老師,竟不會安排好孩子的午睡?那些每天纏著我的孩子們怎么不那么可愛了,平時和我又唱又跳的孩子,怎么都不聽話了……我感到很委屈。困難接踵而來,讓我最苦惱的是總有一些個性很強的孩子像專門搗亂似的,不接受我的教育。有時我認真準備好的一節課讓一些淘氣的孩子攪亂了,精心設計的一些有趣的遊戲也讓他們弄散了……我還發現平時愈是和我要好的小朋友,愈不聽話。漸漸地我怕走進活動室,總是小心謹慎地上班,生怕又捅了哪個“馬蜂窩”收拾不了殘局。我的情緒開始波動,心裡很苦惱,一個問題經常在我心中總得不到答案:難道我不適合做教養員?正當我思想上徘徊的時候,迎面走來了我的恩師棗姚淑平老師。
(三)引路人
花木茁壯成長離不開陽光和雨露,離不開園丁的辛勤勞動。在我成長的路上,有幸遇到了許多這樣熱情幫助我的老師和引路人。其中令我難以忘懷的是姚淑平老師和方明老師。
我的恩師棗姚淑平
我慶幸自己在剛剛踏上幼教這塊聖潔的土地時,遇見了一位不平常的女性,一位為中國幼兒教育的發展傾注了畢生心血的著名幼教專家棗姚淑平老師。正當我在工作中訪惶徘徊的時候,姚老師把我找到她的辦公室。她親切和藹地問我:工作怎么樣?有什麼困難?……我如實地做了匯報。她認真聽完後沒有告訴我應該如何帶班,如何對待困難,卻給我講了六一幼兒院的院史,她告訴我六一幼兒院的老師們是怎樣在戰火紛飛的年代教育烈土們的孩子的。他們抱著一顆不僅要保護孩子生命和健康,更要培育具有優良品德的革命後代的革命信念,勤奮忘我地工作著。為了孩子的生命安全,保教人員不顧個人安全用自己的生命掩護孩子,雖然經過三千里的行軍,但孩子們安然無恙……聽著排老師講述的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故事,看著那些催人淚下的回憶錄,我理解了什麼是延安精神,那就是:“一切為了革命,一切為了孩子,愛孩子”。有了愛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有了愛,就可以創造教育的奇蹟。而這種愛要傾注在全部事業中,傾注在孩子生活的每時每刻。我感到自愧,深深地感到乾一番事業,僅僅是靠幻想和願望不行,更需要艱苦的努力去克服困難。
我學著她們的樣子,把“一切為了革命,一切為了孩子”的精神,做為我的行動指南。我給自己提出了要求:在生活上做孩子的慈母,愛每一朵小花,每一片綠葉;在遊戲中做孩子的同伴,打開那一扇扇萌發著智慧的心靈之窗;在教育上做孩子的嚴師,不放過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為了教育孩子,我開始觀察、研究孩子,漸漸地摸索出了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愛好、不同特點、不同環境下成長的孩子的特點,並摸索著採取相應的教育措施。我的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孩子懂事了,進步了,我也從心底里愛上了這些天真可愛的孩子,感到了工作的樂趣。
姚老師對我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恩師的意義,也許並不僅僅限於專業上的教誨和引導。專業之外的一次隨意的談話,也可能讓人終身受益,而那不經意間流露的人格和精神勉力,在我的內心裡樹立了一個永久學習的典範。儘管敬愛的姚淑平老師已別人世,但她的感人事跡將永遠活在我們心中,也將永遠在我們的事業里閃爍光芒!
方明老師給我引路
(四)好伴侶
人們常說:“成功的男人背後有一個偉大的女人。”我要說:“成家的女人如果能幹出一番事業,背後肯定有一個了不起的男人。”我感到欣慰的是,我有一個非常理解我、支持我的丈夫。
愛人老孫給了我許多的支持和幫助,他啟程赴蘇聯學習的前夕,道別時我們一起暢談各自對未來的憧憬。到蘇聯後,他特地跑到莫斯科大學旁邊的幼稚園,觀看幼兒教師的活動,並且和蘇聯幼稚園的孩子們照了像。他還把一些蘇聯幼兒教育的資料、文章,翻譯成中文寄給我。記得他在信中寫道:“當我看到這些活潑可愛的孩子,就想起你所從事的工作是多么美好,仿佛看到你正和孩子們在一起……”
對於在幼教事業上剛剛起步的我來說,得到遠方朋友的理解和支持是多么親切,多么重要啊!
老孫回國後,他可稱得上是我的第一個“觀眾”,第一個“讀者”。我在他面前試講,演示我的教學活動。我寫好的每一篇文章,總要給他看看,而他也總是認真地提出修改意見。一次,在我要完成一部書稿的緊張日子裡,正值他做青光眼手術,我到醫院陪床,他仍然要我把正在完成的書稿念給他聽,忍著病痛提出了修改意見。老孫還是個多才多藝的人,喜歡音樂、繪畫,他的這些特長在我的工作中也派上了用場,有時,他看我畫教具忙不過來就幫助我畫……
平時,我常向老孫叨念,想多看點東西,但是手裡的資料卻極為有限。老孫就把這件事記在了心上。他訂閱了多種報紙、雜誌,不僅翻閱和自己工作有關的資料,還留心有關教育特別是幼教的文章和報導。每當看到這些材料,他總是替我保存好或用紅筆標出。這使我獲取了有關幼教的大量的信息。當我表示謝意時,他開玩笑地說:“我是咱們家的秘書。”
結婚後的前20年,我仍住在西郊六一幼兒院,家在城裡,每星期回去一次。公公婆婆已經年邁,繁重的家務勞動由老孫承擔了下來。諸如接送孩子上幼稚園,輔導孩子功課,帶孩子看病……孩子所在幼稚園的老師對我說:“別的孩子想家都哭喊媽媽,你的孩子想家怎么哭喊爸爸呀……”
老孫也是個忙人,有時出差,有時出國,社會活動也多,特別是走上領導崗位以後,工作更是緊張,但他仍然儘量擠出時間在事業上支持我、幫助我。是啊!我們的家庭是幸福的家庭。所以說它是幸福的,那是因為在這個家庭里充滿了愛和責任感,充滿了相互之間的關心、理解和支持。
四、愛的力量
做好幼兒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愛”。這是作為一個幼兒教師所必需的基本素質。愛的力量,愛的溫暖能拉近教師與孩子的距離,能感化幼小的心靈。
(-)愛心體現在關懷幼兒生活的每一個細小環節上
延安保育院的優良傳統一直在我心裡,“保教結合,科學育兒”成為我每日工作的指導原則。我深深地感受到:熱愛孩子絕不是理論的說教,而是實踐工作的具體要求。它不僅僅體現在教師認真組織好每一次教育活動中,而且還體現在科學安排幼兒生活的每個細小的環節上。每天要照顧孩子吃飯、盥洗、大小便、睡眠、洗澡,特別是孩子每次洗澡之前,我們都要把每件衣服認真地進行檢查,為孩子釘好脫落的鈕扣。早上孩子起床前要根據當天的天氣檢查孩子的衣服是否合適,把孩子的活動室打掃得乾乾淨淨,玻璃擦得明明亮亮,還要檢查孩子戶外活動的場地是否安全……這一切看似小事,但它卻與孩子的生活密不可分,做好這些工作,是保證孩子健康成長的前提條件。這使我懂得做個教養員不僅要懂三學、六法,更要時時刻刻把孩子的吃、喝、拉、撒、睡……都放在心上,而這些“瑣碎”的生活小事之中又處處滲透著教育因素,對孩子的薰陶感染融合在幼兒一日活動之中。在飲食方面,我注意觀察每一個幼兒的飲食特點,幫助他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天氣變化了,我幫助孩子增減衣服,關心每一個孩子,我為孩子疊好每一個手帕,洗乾淨每一件弄髒了的衣服,擺好每一雙拖鞋,為他們輕輕揩掉流著的口水和鼻涕,甚至孩子們每天大便,我都注意到為他們準備好乾淨的衛生紙……
(二)用智慧和愛心去讀好幼兒這本書
我深深地感到,孩子的世界是最純真、最透明、最敏感的,老師的一舉手,一投足,即使是目光掃一下,也會使孩子們產生深刻的感受,他們的心靈,會像接受電波一樣,立刻引起共鳴反響。對孩子絕不能表露出有絲毫輕視和厭惡之情,因為它只會把孩子從你身邊推開,離你越來越遠,形成隔閡甚至對抗,使教育效果適得其反。
沙蘭是一個剛轉到我們園的孩子,她很老實,內向。常常一個人坐在角落裡,既不說話,也不和小朋友做遊戲。和她說話,她總是睜大著驚恐的眼睛,向後躲著。從她進班的第一天開始,我就嘗試著主動接近她,引導幫助她大膽地參與小朋友們的活動。然而她還是懷疑地躲避著。對此我走訪了她的家長,她的媽媽說:“孩子在很小的時候,曾受到過一次傷害,有一次,受到了老師的批評,回家後就生病了,反覆說的是一句話:‘就你傻,老實,傻丫頭’。從此,這孩子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對什麼都怕,特別是見了陌生人,就像小耗子似的,一句話也不敢說。”我心裡一驚,教師的一句批評,對成年人來說,也許算不上什麼,但是對於孩子那幼小而脆弱的心靈,卻造成了難以彌補的傷害。看到孩子又怯生生地縮在角落裡,一副可憐的樣子,我暗暗發誓:一定要給沙蘭幼小的心靈以溫暖和慈愛,讓她和其他孩子一樣跳起來,和其他孩子一樣笑起來,快樂幸福的童年應當屬於每一個孩子。
從此,我特別注意觀察沙蘭,了解她喜歡的事情和使她感到恐懼的事情。我很快發現了沙蘭害怕大的聲音,害怕具有競爭性的活動,而她所喜歡的是繪畫,並且她的畫立意非常奇特,調色布局也很協調。於是每次和她講話,我都蹲下身子,用非常輕柔的聲音。一次,她自己畫了一所小房子,坐落在長滿小草和野花的森林中。我走過去,親了親她的小臉,說:“沙蘭真聰明,畫得好極了。”沙蘭一開始有點緊張,但看到我對她微笑時,她終於笑了。忽然她說:“老師,我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當然可以。”我輕輕地拍了拍她的小臉。“老師,聰明了就不會傻,是嗎?”“你很聰明,一點也不傻。”“以前老師說我傻。”我明白孩子為什麼總是那么害怕,對什麼都退縮的原因了,一個幼小的孩子,背著“傻”的包袱那么長的時間,怎么可能會有活動的興趣呢?我拉起她的小手認真地說:“你一點也不傻,以前老師說錯了,你實際上很聰明,記住了嗎?”她睜大了吃驚的小眼睛:“真的?”我非常認真地點了點頭。看著沙蘭那純真的眼睛,我的心不由一震,孩子也有一顆敏感而多情的心靈呀!那一天,沙蘭第一次在班裡笑了。據她媽媽講,沙蘭第一次回家和媽媽說了好多好多的話,她說:“我不是傻孩子了,幼稚園里的老師喜歡我。”從此,沙蘭變成了一個活潑愛笑的孩子。
(三)在遊戲活動中引導幼兒發展
有一年,我接了一個大班,這個班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不夠強,他們往往不能用語言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請求和願望,不善於完整地把自己的感受講出來,甚至自己受了委曲都不會申辯。用什麼辦法才能調動孩子們學習語言的積極性,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呢?我冥思苦想,徹夜不眠。有一天在下班去買菜的路上,一家照相館櫥窗里陳列的照片吸引了我,照片上的人物年齡不同、性別各異。我下車仔細端詳,一個發展言語的方法想出來了,“有了!”我自言自語地說。我也要開個“照相館”,讓孩子們在參加“照相”的過程中學習和使用語言。我高興地蹬車回家,到了家才發現買菜的事早已忘了。我連夜開始為開“照相館”做準備。當“照相館”的場景、服裝、道具……準備就緒後,“照相館”開業了。孩子們高高興興地走進“照相館”,一下子進入情境之中,個個爭著來“照相”,爭著做“攝影師”。孩子們按著自己的意願裝扮自己,有的化裝成舞蹈演員,有的化裝成炊事員,有的化裝成足球隊員,有的化裝成爺爺、奶奶、老師……在我的引導下,孩子們向“攝影師”表達著自己的請求和願望,“攝影師”不僅用熱情的語言接待每一位“顧客”,還用語言描述了每位“顧客”的外貌、職業、心態和構想著他的未來。在“照相館”這一活動中,孩子們興高采烈,非常活躍,他們練習了口語表達,還學著創造性的運用語言。後來孩子們不滿足於老師為他們設計的場景了,小“攝影師”們把鏡頭轉向坐得滿滿一屋子的參觀者,走到參觀者面前有禮貌地問:“阿姨!我可以給您照張相嗎?”“爺爺,您想照相嗎?”……得到允許後,他們又創造性地描述不同年齡、不同面孔、不同神情的攝影對象。我高興地發現孩子們把老師教的表達方法運用自如了。在這種生動、自然的語言環境中,每個孩子都顯得輕鬆、愉快。這種氣氛也深深地感染了在座的參觀者。這次“照相館”活動之後,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都明顯地提高了。
(四)讓孩子每時每刻都過得充實和快樂
對孩子的愛心不僅體現在無微不至地照顧他們,而且還體現在科學地組織幼兒一天的學習和生活中,讓他們每一天的每一個時刻,都能夠過得充實,獲得快樂。我力求使幼兒在園的每一分鐘,都能夠得到合適的教育,都能夠感到愛的溫暖,都能夠受到智慧的啟迪……
孩子們大多有著喜歡得到第一的天性,他們喜歡當第一個,並從競爭式的比賽中獲得樂趣。在孩子們的飲食起居等日常生活環節中,教師為了鼓勵幼兒動作迅速,不磨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常常引導幼兒去比賽,去爭當第一個。這種方法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然而在午睡後,孩子們起床的時候,平時比較麻利、動作很快的幾個孩子卻慢慢悠悠地磨蹭了起來。教師鼓勵他們爭第一也無濟於事。這是為什麼呢?
一次午睡起床,李力小朋友又縮在被子裡,一動不動,在床上愣神兒。我走過去說:“李力,快穿衣服,讓老師看看你能不能得第一。”可他懶懶地說:“我能得,可我不想得第一。”“為什麼?”“沒勁,穿好衣服還要等。”我一下子明白了。孩子們不願意爭是因為得到第一後沒有活動可做,只能呆呆地等到最後一個孩子穿好衣服才能去活動,過於機械的要求,耽誤了孩子們寶貴的遊戲時間。我教育孩子的原則之一是:讓孩子不虛度在園的每一天,讓他們每一天都能有所收穫。同樣,讓孩子在一天的每一個時刻,都能過得充實和快樂,也是我們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從此,我適當地調整了規則要求。允許孩子們穿好衣服後自由活動一會兒。於是,用不著去督促,他們都爭先恐後地穿好衣服去做他們喜歡的遊戲。
五、把愛心建立在了解和尊重幼兒的基礎之上
孩子們有著敏感而多情的心靈,他們需要教師的愛,更需要教師了解和尊重他們。不了解不尊重幼兒,教師的愛便失去了具體內容的依託,它將會變成一張空頭支票。
(一)不能看不起他
有一年,我新接的大班上,有個叫許安的小男孩,是全園出名的隨便亂拿別人東西的孩子。他拿別人東西的速度之快出人意料,而且還會裝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對此,老師們傷透了腦筋。甚至他的父母也認為這孩子天性如此,不可救藥。我不相信孩子的天性本惡,像對待一個好孩子一樣教育他,尊重他,然而並沒有收到明顯的效果。有一次,我在整理抽屜時,順手把一顆糖放在桌子上,我離開還不到兩分鐘,回來時糖已經不見了。我問許安,他搖搖頭說不知道,然而他的表情已經清楚地把答案寫在臉上了。我沒有批評他,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輕輕地說了一句:“小孩子吃糖多了不好,蟲子要蛀牙的”。他沒有說話,但從那以後,他不再用一雙敵意的眼睛看我了,對於老師,他開始打消了戒備心理。不過他依舊未經別人的許可,隨意拿人家的東西。有一次午睡的時候,我把班上另一位老師落下的一雙手套順手放在他對面的床上,轉身幫助一位小朋友整理被子,剛剛五分鐘,手套就不見了。看看對面的許安,他躺在那兒一動不動,但是他藏在背後的手套也清清楚楚地露在外面。我說:“剛才老師放在這兒一雙手套,你見了嗎?”“沒有,我沒有。”他說。“那,也許是康老師記錯了,不當心把手套放在了你的背後,讓老師看看好嗎?”手套終於找出來了。我說:“這是李老師的手套,沒有手套,李老師把手凍壞了,就不能帶小朋友們去做遊戲了。”我很為許安的事情苦惱,他為什麼拿人家的東西呢?從對他的觀察中我發現他並不是那種占有欲望特彆強的孩子,他隨隨便便拿人家的東西,也常常很隨意地丟掉它們,對拿來的東西並不在意。再進一步觀察,我發現了他和別人的不同之處:在幼稚園里,他幾乎是無所事事。其他孩子都興致勃勃地做著自己感興趣的活動,而他卻游來盪去。原來他拿別人的東西僅僅是滿足於這一具有刺激和冒險性質的過程。問題的癥結找到了,我試著引起他參與各種活動的興趣,並教給他一些活動的技能技巧。終於在園裡,他找到了自己最喜歡的活動,他旺盛的生命力有了“用武之地”。從此,不要別人的提醒和監督,再不隨便拿人家的東西了。孩子們大都有著充沛的精力和活動熱情,引導他們釋放出來,給孩子找點有意義的事情去做,孩子自然不會再去做讓人不愉快的事情了。
(二)給孩子創造遵守要求的條件
幼稚園集體生活,需要有一定的常規和制度。教師的任務,不僅僅是簡單地向孩子提出要求,更重要的是給孩子創造遵守常規和要求的條件。使幼兒自覺遵守要求的妙訣在於給孩子創造服從要求的良好條件。
孩子們在起床的時候,總是找不到自己的拖鞋,小腳丫踩到地板上,既容易著涼,也使小拖鞋失去了作用。為此我們一再要求起床時腳要踩到拖鞋上,然而效果並不太好。我忽然發現孩子起床坐起來時,小腳所踩到的大都是相對於床的一個固定的位置上。那么把拖鞋放在這個固定位置上,將會怎么樣呢?我不厭其煩地做了嘗試。果然孩子們起床後很容易地找到了小拖鞋。原來鬧哄哄的情況有了很大的改變。於是我在孩子們睡下後,總是一雙一雙地把小拖鞋擺好,使孩子們一坐起來腳就能夠到拖鞋。這時,我再要求孩子們下床時腳要踩到拖鞋上,不能赤著腳在地板上亂跑,孩子們很快做到了。起床時非常整齊有序,再沒有在床下鑽來鑽去找不到拖鞋的現象了。
(三)讓孩子明白常規要求是為了他們好
有一年我新接了一個全園有名的亂班,許多老師都為這個班的紀律和常規培養傷透過腦筋。特別是午睡的時候,這個班亂的更是不可開交,怎么辦呢?我沒有要求孩子們不許做這個,不許做那個,而是在孩子們躺下的時候,走到平時比較能鬧的孩子身邊,問他們:“今天你們是喜歡自己睡呢,還是喜歡讓老師看著睡?”他們一下子來了精神:“我們喜歡自己睡!”孩子們齊聲回答。“很好,今天老師要看一看哪一個小朋友睡得最快,睡得最好。”我高興地對他們說。孩子們很快安靜下來。“小朋友們好好睡,老師去給你們準備明天的玩具去。”我輕輕地退出了睡眠室。然而,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的堅持性和自我克制能力還很低。睡眠室剛剛安靜下來還不到五分鐘,就傳來了孩子們的竊竊私語聲。我又輕輕地返回到屋裡,走到幾個說話的孩子那兒,壓低聲音對他們說:“小朋友們睡得都很好,老師給你們一個任務,聽一聽哪個小朋友睡得最好,哪個小朋友還沒有睡著,待一會兒起床的時候告訴老師,好嗎?”給予任務實際上是引導孩子自我克制和自我監督。這幾個孩子自己首先停止了說話,不久,他們都安靜地睡著了。讓孩子們遵守規則要求的前提條件是首先讓他們明白常規要求是為了他們自己,為了他們更好。
(四)釋放生命的能量
孩子大都有著充沛的活動熱情和巨大的生長能量,我們的責任是引導它們釋放出來,向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越個別的孩子越有其特殊的需要,有其特殊的興趣與愛好。他們並不是不服管教,而是他們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他們充沛的精力沒有機會得到發揮。
我曾經帶過一個名叫賈岩的小朋友,他非常倔強任性,和小朋友們經常發生衝突,還愛咬其他小朋友,是天不怕地不怕的“鬧將”。教師和家長几乎用了所有的方法教育他都無濟於事。有一次,他又把一個年齡比他大的孩子咬哭了。那個孩子哭著向我告狀,賈岩不安地站立在一邊。我沒有馬上批評賈岩,只是拉起那個小朋友的手,吃驚地說:“哎喲,胳膊都咬紅了,該多疼呀,快給他揉一操吧。”賈岩乖乖地拉起那個小朋友的胳膊,給他揉了起來。我接著說:“如果咬破了,可就不得了啦,胳膊受了傷,就不能玩玩具、不能和小朋友一起做遊戲了,那多難過呀!”聽著聽著,賈芝小朋友的眼裡也噙起了淚珠,第一次感到了自己給別人造成的痛苦,他後悔了。對他的進一步觀察我發現他也有許多優點,賈岩精力充沛,熱情,好奇心和求知慾望特彆強。於是我慢慢地啟發他,引導他把旺盛的精力用在健康的興趣和愛好上。慢慢地,這個全園有名的“鬧將”再也不鬧了,我及時地表揚他,鼓勵他獲得更新的進步。有一年冬天,一場大雪剛剛下過,賈岩玩得非常興奮,他捧起一把雪放在窗台上,接著又捧起一把雪堆積在樹下,然後又飛快地捧起一把雪放在教室里,如此反覆了好幾次,玩得非常開心。我問他在乾什麼,他說:“我在作一個科學實驗,想看一看哪一堆雪化得最快!”多好的孩子啊!我為他天真的童趣,為他探索的智慧感動了。每個孩子都是一本書,作為教師,在觀察孩子、讀著孩子這本書時,也是在讀著書中的智慧,讀著孩子們的智慧啊!
六、播種的收穫
當看到三十多年來我所培養的孩子已經成長為國家所需要的人才,我的心充滿了欣慰和喜悅。當年播撒在孩子心底的種子,今天已經綻放出芳香的花蕾。每當我翻開孩子們一封封發自國內、國外的信件時,我都會感到無限的幸福。我為自己選擇了一個播撒愛心的職業而感到自豪。
我所教過的孩子從幼稚園畢業後,大都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有的升入國小後代表小學生參加一些國際交流活動;有的在中學就擔任校刊的編輯;大學畢業後有的成了醫生,有的成了作家,有的成了高等學府的教師,有的在駐外大使館工作……
多年來我在幼教園地里的辛苦耕耘,已經得到了豐厚成回報,收穫了累累碩果。我深刻地體會到,所有的成績和收穫都是用愛的奉獻和勤奮刻苦的工作換來的。雖然我做了一些平凡的工作,社會卻先後給予我“優秀園丁”、“先進工作者”、“市勞動模範”、“三八紅旗手”、“五講四美優秀教師”、“特級教師”等榮譽稱號。我十分清楚,成績只是對過去的肯定。正如歌德講的,“世上什麼事情都可能持久,唯有成功之日無法持久。”而對於以後,依然需要更大的努力。我感到無愧的是,沒有虛度自己的青春年華,我曾為我的事業做出了努力。我深深地體會到:人生的價值在於奮鬥,生活的真正含義在於追求,為著理想去奮鬥,去探索,是人生最為幸福和有意義的事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