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吉士供給

清廷於每屆科舉會試之後,均從二、三甲新進士內選取若干人(一般為五十人左右)為庶吉士。入翰林院庶常館學習, 稱為“館選”。

待三年期滿,考試散館後再分別授職(也有極少數未散館已授職者)。清初,庶吉士學習期間,由工部提供住房及日用器具,每人每月又給純毫毛筆五枝、墨-笏,每日給木炭二斤、酒三斤、肉一斤、鹽五錢,另由戶部供給每人每日呈文紙二張、食米三合五勺。康熙初,先後減發筆炭紙酒等物。康熙四十六年(1707),更停發筆墨及木炭。因在康熙四十二年,諭令各鹽差及稅關監督酌量資助銀兩,用以支應庶吉士生活之需,每名鹽差及稅督每年出銀三十兩至八十兩不等,總計銀一千四百一十兩,每年照數交送戶部或工部,分給庶吉士。雍正十一年(1733)奏準庶吉士在館讀書,每日給廩餼銀一錢五分,按月支給(每月四兩五錢)。三年期滿散館後,即行停發,而新-屆庶吉士則又行到館學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