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車龜茲遺蹟

庫車龜茲遺蹟

漢唐時期龜茲國的城址和寺院遺蹟。庫車大致位於塔里木盆地北緣中部,地處絲路要衝,是龜茲國都和唐安西都護府所在地。在庫車河與渭乾河及其支流附近分布著諸如皮朗古城、明田阿達古城、大黑汰沁古城和雀梨大寺、阿奢理貳伽藍等遺蹟。這些遺蹟不但具有鮮明的龜茲文化特點,而且可以見到內地甚至西方文化的一定影響,是研究新疆古代文化和東西文化交流的寶庫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庫車龜茲遺蹟
  • 位於:塔里木盆地北緣
  • 古城:皮朗古城、明田阿達古城等
  • 文化類型:龜茲文化
簡介,古城遺蹟,

簡介

庫車的古城和寺院遺蹟,在20世紀初先後遭到日本人渡邊哲信、法國人伯希和、英國的A.斯坦因、德國人.格林韋德爾 (1856~1935)和A.von勒科克等人的劫掠。他們曾發表過一些報告和論著。1928年,中國考古學家黃文弼到庫車進行考古調查,著有《塔里木盆地考古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黃文弼於1957~1958年再次對古城和寺院遺蹟調查和發掘。
龜茲故城遺址龜茲故城遺址

古城遺蹟

以皮朗古城和明田阿達古城比較重要。皮朗古城位於庫車東郊沁色依河東岸,烏恰河流穿城內。該城是漢代龜茲國都延城、唐代龜茲國都伊羅盧城所在地,俗稱龜茲故城。城略呈方形,周長約7公里。城牆夯築,殘高約 2~7.6米。城內僅殘存6個高大的夯土台基,這些台基附近發現有子母磚,唐式蓮花紋瓦當,筒瓦;陶罐、陶盆;唐代的開元通寶、建中通寶,以及銅鐵器殘件等。
明田阿達古城在庫車東北約7公里處,位於烏恰河與伊蘇巴什河之間名為明田阿達的戈壁高地上。該城現存主要遺蹟相當於唐代,並延續至回鶻時期。城有內外兩重,內城長方形,東西約150米,南北約72米。城牆夯築。城內殘存兩個夯土台基,東台基似為佛塔基址,台基旁有殘房址。在內城之西、南城牆外散布著17個夯土台基,其中有些是塔或寺的基址。外城僅殘存北牆和東牆,為土坯壘砌,北城牆殘長約240米,東城牆殘長約1825米;北城牆有城門遺蹟。
此外,沿外城牆內側的北牆和東牆分別見有1個和7個20米見方的土坯建築,城內遺物主要有漢文佛經殘紙,漢文紙文書,正面寫漢文、背面寫回鶻文殘紙,印製佛坐像和佛塑像殘件,以及子母磚、殘陶器、殘木器等。其中一件唐代漢文紙文書尚殘存“佐衛率府廣濟府衛士王萬二千字”字樣,從外城內的8個方形建築、及內外城之間的廣闊空地來看,該城可能是唐兵駐守之地,用以保衛龜茲都城和安西都護府。
寺院遺蹟 龜茲向有“佛塔廟千所”之譽。以雀梨大寺和阿奢理貳伽蘭遺蹟最為著名。雀梨大寺又稱昭怙寺,遺址在龜茲故城北約23公里處,建於蘇巴什北銅廠河兩岸小山崗上。現存主要遺蹟相當於唐代,並延續至回鶻時期。該寺河西部分在山崗的北、中和南部各有一座方形土坯塔,塔旁有寺廟遺蹟和石窟。在山崗的南端有一座方形寺院遺址,周長約318米,圍牆夯築。殘高約10.80米。寺門在南牆中部,門外建影牆。寺內以東西並列的一座大殿和方塔為中心,在其南北還殘存一些佛殿和僧房等建築遺蹟。
此外,在寺院之西和北面山樑上尚有些零星寺廟基址。該寺河東部分,山崗的北、中和南部亦各有一座土坯塔。山崗北部臨河一側有一段長約78米的土牆,在南部土坯塔之東隔溝有東西向的3個石窟。寺內遺物主要有塑像、壁畫;龜茲文、漢文和回鶻文文書;以及唐代“開元”“乾元”、“大曆”、“建中”通寶、庫思老二世銀幣和舍利盒等。在所有遺物中,以被伯希和與渡邊哲信掠去的圓形舍利盒最精緻。其中一件盒蓋上畫有翼童子4人,分執箜篌、琵琶、笛等樂器;盒身周繪7個戎裝舞人,其中2人戴豬頭面具。描繪工麗生動。
這件珍貴的工藝品是研究龜茲樂舞的重要資料。阿奢理貳伽藍遺址在庫車西約20公里的渭乾河西岸,北與庫木吐石窟相對。寺院遺址平面略呈不規則的方形,周長約380米。寺門在東壁中間偏北,寺內中間有一小院,四周分置佛殿、“書庫”、方形基座高塔和僧房。在此院之北另有一長方形小院,兩者相通,亦配置佛殿、高塔等建築。遺址盛期約在唐代,主要遺物有塑像、浮雕佛像、木雕小佛像、壁畫殘件、漢文佛經殘紙,以及唐“開元”、“大曆”、“建中”通寶等錢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