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特卜塔

庫特卜塔

庫特卜塔,位於印度首都新德里以南,塔附近有一清真寺遺址,享有盛名的阿育王柱就豎立在寺中。199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庫特卜塔及其他建築物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庫特卜塔
  • 位於:印度首都新德里以南
  • 地位:《世界遺產名錄》
  • 全塔高:72.5米
  • 特點:氣勢磅礴,是德里最高的建築
建築特色,塔的結構,塔的建造者,周圍環境,

建築特色

庫特卜塔建於一片茂盛的林木之中,全塔高72.5米,氣勢磅礴,是德里最高的建築。
庫特卜塔約建於1199年,氣勢磅磁,風格獨特。當晚霞映照於塔上時,更有一番神秘的氣息。這座塔是以阿富汗的傑姆塔為藍本,為紀念伊斯蘭的勝利而建的,又名"勝利之塔",號稱"印度七大奇蹟一"之一。

塔的結構

塔分為五層,下面3層用紅砂石建造,正面兩層用白色大理石以及紅砂石建造,塔身由下至上,各層高度縮小節奏逐漸急促,緊密排列著豎向稜線。每層外形各不相同。第一層是24個交疊的三角形和半圓形柱子,第二層是半圓形,第三層是三角形,第四、五層則是白色大埋王小夾有紅砂石。塔內有良好的通風和採光設備,沿著379級螺旋形階梯,可以直達塔頂,眺望新、舊德里城以及亞穆河和秀麗風光。

塔的建造者

關於庫特卜塔的建造者,有各種各樣的說法。從塔內石壁上的刻文看,此塔大約是德里最後一個印度教統治者喬漢為他的王后建造的紀念物。公元1199 年奴隸王朝第一個國王,德里的穆斯林統治者庫特卜將其改建為伊斯蘭風格。14世紀,由於雷擊的破壞又重修了第四、五層。總之該塔不是一朝一代建成的,而是經過多次續建而成。
庫特卜塔的外表面刻有《古蘭經》並用幾何圖案和植物圖案加以裝飾在塔底層的大門上列有一句名言:"誰在地上為真主修造清真寺,真主就為他在天國修造同樣的寓所。"庫瓦特·烏爾·伊斯蘭清真寺於伊勒杜特米什統治時代完成,在院子的一角設有伊勒杜特米什王隆,這是首批印度穆斯林王陵之一。

周圍環境

與庫特卜塔毗領的是庫瓦特·烏爾·伊斯蘭清真寺,它是印度伊斯蘭建築中最古老的清真寺。1193年開始興建,為了顯示"伊斯蘭的力最"和就地取材,修建該寺時破壞了27座印度教和耆那教的寺院。但由於採用原建築的材料,在庫瓦特·烏爾·伊斯蘭清真寺的柱子上,可以看到一般回教寺院所看不到的神像,看上去多少有點印度傳統建築的印象。1211年又進行了第一次擴建,面積擴大了3倍。1295年-1315年進行了第二次擴建,面積擴大10倍,在南入口建造阿萊伊門。主禮拜堂擁有東西寬43米,南北長32.4米的中庭,現大半已損毀。正面有厚約4米的大拱門,左右各有一個小拱門。清真寺遺蹟內豎有一根高7米,重約6噸的鐵柱,底部和頂部的直徑分別為O.4米和0.3米。據柱上的梵文記載,大約鑄於印度教國王統治時代,即公元10世紀以前。鐵柱經過一千多年的風吹日曬雨淋卻從不生鏽。有專家對其成分做過化驗分析,發現它含鐵質99.72%,其它物質有碳、矽、硫和磷。古印度人如何使用合金製造如此庇大的鐵柱,仍然還是一個謎。去庫特卜旅遊的人,一定會去觀看這恨鐵柱。每天都有很多人圍在柱旁等候,一個一個地背靠鐵柱,雙臂向後反抱大鐵柱。固為有人相信,凡是反抱鐵柱雙手能接在一起的人可以一生好運。鐵柱被人抱的部分鋥亮而光滑。
庫瓦特·鳥爾·伊斯蘭清真寺設在一座耆那教廟宇的原址上,其院落大為擴展,增設了環繞庭院的圓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