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埠

店埠歷史悠久, 1500多年前的劉宋初年,店埠為“慎縣”邊域,設定界碑。

由來,如今,

由來

東周列國時期即有“唐、楊”兩姓定居,名唐楊村。以後因有住戶開設商店,三國時期即稱“店鋪”。隨著人口增多,商業發展,逐漸形成商埠,後又改“鋪”為“埠”。南宋時店埠已成軍家爭奪之地,宋金曾大戰於店埠,宋將楊沂中等曾在店埠擊敗金兀朮,明代起義軍首領張獻忠曾占店埠、攻合肥。清代太平軍亦曾自巢湖邊的施口登岸北進攻店埠。連線城區東西兩部的店埠河上的通濟橋,為明嘉靖年間所建。
清《續修廬州府志》載重修店埠石橋碑文云:“廬州府之東四十里有市曰店埠”。古店埠街區有“三庵”(華嚴庵、地藏庵、白衣庵)、“七廟”(東嶽廟、南嶽廟、龍王廟、娘娘廟、關帝廟、百神廟、胡公廟)、“一寺”(包城寺)以及宋家花園、李家花園等。明清時期,店埠為合肥東鄉商業重鎮,尤以米市著稱。民國初期市面仍較興盛。抗日戰爭時期,要戰火蹂躪和通貨膨脹的影響,漸趨衰落,解放初只有“T”字形小街兩條,總長不到1公里,房屋破舊,街道狹窄,青石路面坎坷不平,人口2000餘,僅有40多家小手工業、作坊和店鋪,市面蕭條。

如今

解放後,店埠先為鄉級鎮,後為區級鎮,是肥東縣、店埠區、店埠鎮黨政機關所在地,從此日趨繁榮昌盛, 1985年,有街道6條,城區面積約為解放初的13倍,幢幢樓房如雨後春筍拔地而起,街面寬闊整齊,供電、供水等基礎設施完備。街道兩側,機關、學校、工廠、居民宅院及空隙地,植有法梧、香樟、雪松、冬青、黃楊及其他多種常綠觀賞花木。隨著城區人口的不斷增多,為解決供需矛盾,設定鎮南、鎮西兩個蔬菜村居委員會,有7個生產隊專門從事蔬菜生產。商業、服務業門類多種,分布於大街小巷,工業除國營和大集體外,鎮辦的有100多家,1985年總產值1300多萬元。面貌日新月異,成為全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