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苗猝倒病

幼苗猝倒病

幼苗猝倒病,我國各地苗圃中均有發生,其主要為害落葉松、紅豆杉等針葉樹幼苗,在短期內引起苗木大量死亡。苗木得病後,倒而枯死者稱猝倒病,死而不倒者稱立枯病。根據幼苗立枯病的發生規律,應採取以育苗技術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幼苗猝倒病
  • 主要為害:落葉松、紅豆杉等針葉樹幼苗
  • 病 原:真菌,如腐黴菌, 立枯菌等
  • 發病部位:多在幼莖基部
  • 發 病 規 律:典型的土壤傳染病害
  • 防治措施:消毒土壤、加強苗圃管理
症 狀,病 原,發 病 規 律,防治措施,

症 狀

病害主要發生在幼苗期。發病部位多在幼莖基部。最初,病部呈水漬斑,逐漸變為淡褐色至褐色,並凹陷縊縮,病斑迅速繞莖基部一周,使幼苗倒伏。此時,幼葉依然保持綠色。最後,病苗腐爛或乾枯。此病從種子萌發至出土前也可發病,導致種芽腐爛。當土壤濕度較高時,在病苗及附近土表經常有白色絮狀物出現,即菌絲體。

病 原

有多種引起猝倒的真菌,如腐黴菌Pythium, 立枯菌Pellicularia,鐮刀菌Fusarium和灰黴菌Botrytis.

發 病 規 律

病菌在土壤內或病殘體上越冬,腐生性較強,能在土壤中長期存在。病菌借灌溉水和雨水傳播,也可由帶菌的播種土和種子傳播。當育苗土溫度大、播種過密,幼苗生長不良時,有利於猝倒病的發生。連作或重複使用沒有消毒過的播種土。發病嚴重。該病是典型的土壤傳染病害。

防治措施

1.消毒土壤 由於立枯病菌主要來源於土壤,故可利用化學方法對土壤進行處理。在鹼性土壤中,播種前每公頃施硫酸亞鐵粉 225-300 千克,既能防病,又能增加土壤中鐵元素和改變土壤的 PH 值,使苗木生長健壯。在酸性土壤中,播種前每公頃施生石灰 300-375 千克,可抑制土壤中的病菌並促進植物殘體腐爛。此外,還可以用福馬林進行消毒,其使用方法是:每平方米用 40% 福馬林 50 毫升,加水 6-12 升,在播種前 10 天灑在土壤上,並用草袋覆蓋,播前 3-4 天揭去覆蓋物,然後栽苗。
2.加強苗圃管理 合理施肥,細緻整地,適時移栽,及時排灌,注意中耕除草,加強田間管理。這樣有利於苗木生長,防止立枯病害發生。苗木發病要及時用化學藥劑防治。對於幼苗猝倒病,因多在雨天發病,噴波爾多液溶易流失和產生藥害,可用黑白灰(即 8 :2 柴灰與石灰)每公頃 1500-2250 千克,或用 65% 敵克松每平方米 2 克,與細黃心土拌勻後撒於苗木頸部,抑制病害蔓延。對於苗木立枯病,要及時鬆土,使苗木根系生長發育良好,增強苗木抗病性,也可用 2% 硫酸亞鐵炒乾研碎與細乾土拌勻,每公頃撒 1500-2250 千克,或用 65% 敵克松,每平方米 4 克,與細黃心土拌勻後,撒於苗木頸部,再鬆土 1 次,使藥劑與苗木根部接觸,可抑制病害擴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