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龍宗夏寺

年龍宗夏寺

伏藏大師仁真雜郎尖確扎(仁增尼瑪)仁波切之駐錫地宗夏寺,乃舊譯寧瑪派之寺廟,又名宗夏·班瑪本宗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年龍宗夏寺
  • 別稱:宗夏·班瑪本宗寺
  • 地理位置:四川省甘孜色達縣年龍鄉
  • 創建時間:1930年
  • 創建人:伏藏大師仁增尼瑪仁波切
簡介,歷史,

簡介

年龍宗夏寺
唯一怙主上師仁增尼瑪貝桑布(持明太陽吉祥賢,即仁增尼瑪) 仁波切於1983年,在此殊勝善妙之聖地上建立起了這座吉祥寺院,距四川甘孜州色達縣年龍鄉三公里。上師仁波切初到這裡不久,虛空中響起一股悠長而動聽的法鼓之聲,這便是緣起合和成熟後 在這一塊寶地上崛起一座新寺院的吉祥徵兆,相傳上師的親子、殊勝化身悟瑪和貢確二位活佛均曾聽到過。
上師仁波切在這裡閉關修行期間,遠離世間八法,謹循前輩大德之足跡, 勇猛精進,如量修行,經心滴金剛頂道獲得士道果位,是一位修行極高的大 成就者。慕名前來求法者絡繹不絕,隨著弟子的日漸增多,這裡就逐漸形成了一座佛法僧三寶俱足的寺院。
第二佛陀蓮花生大師曾對整個雪域高原無一遺漏地進行了殊勝加持。 尤其是察彤德炯林巴(飲血降洲)在多依達宗(石虎山)安住九個多月時,對宗西寺周遭區域進行了無上加持。爾後,又有歷代多智欽法王、佐欽仁波切、遼西隆多仁波切、旺慶吉貝多傑仁波切和法王如意寶等眾多成就持明者蒞臨加持。
年龍宗夏寺
藏曆木狗年秋,即上師仁波切54歲時,依據所出現的瑞相一一給宗夏寺周遭山川平原起名,其具體內容如下:中間的山丘名為達牟央宗 (母虎福山);前山為諾央宗(財福山);後山為白瑪本宗(蓮花萬山); 右山為仁青本宗(珍寶山),左山為桑舟崗卡(獅龍山)。 中央平原名為 堅色塘(觀音平原);前方平原為貝央塘(賢福平原);後面為卡卓崗籃 (空行山路)和桑隆勒杜菩壩(獅溝龍伏洞);右平原為白瑪塘(蓮花平原);左平原為達塘(虎平原)等等。還修建了四方形小座煨桑台和小座供養戰神壘等。
宗夏寺左方上側是得道者仁增卡熱南卡久美、大瑜伽師旺欽傑偉多傑、如意寶晉美彭措法王等曾修行獲得成就的修行岩洞;後方是年龍寺;前方是堪欽當曲俄賽的古寺;左側是歷代多智欽仁波切、華智仁波切、多欽哲仁波切等諸多高僧大德的古寺。迄今為止,有眾多高僧大德加持過此地。因此,至今仍能清晰地看見顯現於山體上的栩栩如生的佛像與諸多殊勝的咒語。總之,這是一個讓人流連忘返的美麗家園,也是一個佛號縈繞、廣傳佛法的佛教聖地。

歷史

其歷史可以追溯到藏曆木牛年,即公元1950年前後,當時這裡是具德察彤德炯林巴(飲血降洲)法系弟子、持咒成就持明者兼伏藏大師阿羌智熱增巴的閉關修行場所。
年龍宗夏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