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亢氏

平陽亢氏

清初,山西平陽府(今臨汾)的亢氏,人稱“亢百萬”。其資產據《清稗類鈔》載,有數千萬銀兩,堪稱山西首富。在亢氏之後,才是資產在七八百萬銀兩到百萬銀兩的侯、曹、喬、渠、常、劉諸姓人家。亢氏家族自清初發跡,終清季,是商業、土地兼營並著的家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平陽亢氏
  • 時期:清初
  • 地點山西平陽府
  • 人稱:亢百萬
緣起的傳說,成為巨富,首先,其次,再次,第一個發跡者,

緣起的傳說

清末宣統二年(1910〕《中國經濟全書》稱:“康氏(即亢氏)自清迄今,凡二百餘年,其家運之隆盛,可謂極矣。”關於亢氏發家之緣起,有這樣的傳說:明末李自成農民軍在山海關與清軍作戰失敗,退出北京經山西撤往西安途中,曾將攜帶的金銀財寶暫存於亢家。後來,李自成犧牲,清朝在全國建立了統治權,農民軍暫存的金銀財寶遂為亢氏所有。不過,這個傳說並不可信。試想:清兵入關後,財政十分困難,清朝大臣祖可法等有過占據山西、解決財政困難的建議。俗話說: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清軍占領山西後,豈能不聽說亢家暫存有李自成農民軍的大量金銀財寶而不向亢氏索要?另外,李自成雖然犧牲了,但李自成的餘部仍在戰鬥,並一直堅持到康熙初年,他們也缺乏活動經費,豈能不設法向亢氏索還暫存的金銀財寶?看來,上述之傳說,恐怕是人們對亢氏成為巨富原因的一種猜測而已。

成為巨富

亢氏何以成為巨富的呢?回答是:亢氏以經商致富。

首先

清代鹽實行專賣制,即由政府特許的鹽商憑引到指定地區運銷。這種販運特權,使鹽商獲利頗豐。康熙時期人鈕繡說:“江南泰興季氏與山西平陽亢氏,俱以富聞於天下。”近人鄧之誠《骨董瑣記全編》卷三“富室”稱:“康熙時,平陽亢氏,泰興季氏,皆富可敵國,享用奢靡,埒於王侯。”江南泰興季氏季滄葦,揚州的兩準鹽商,以“業鹺”起家。亢氏同季氏一樣是在揚州以“業鹺”起家。亢氏在揚州有大片房產,著名的“亢園”,“構園城陰,長里許。自頭敵台起,至四敵台止,臨河造屋一百間,士人呼為百房間”。另有“亢家花園”一處。在兩難鹽商中還有“南安北亢”之說,南安是指當時的鹽務總商安氏,是兩淮鹽商中的頭面人物,亢氏與安氏齊名,亢氏在兩淮鹽商中的資本和權勢可想而知。亢氏原籍平陽府(今臨汾),與河東鹽池(今運城鹽池)同在晉南地方,亢氏同時是河東鹽商也是可能的。

其次

典當是封建社會以衣物等動產作質押,進行放款的高利貸機構。清代前期,山西典當商頗多,而亢氏則是一個資本雄厚的大典當商。據說,亢氏在原籍平陽府開設有一大當鋪,後來有人在亢氏當鋪附近也開設了一家當鋪。亢氏眼見自己開辦的當鋪營利被別人搶奪,很不甘心,決心擠垮這家當鋪。於是,每天派人到這家當鋪中典當一個金羅漢,典價銀1000兩,連續典當了三個月,把這家當鋪的資本幾乎用光了,這家當鋪的主人著了慌,忙問典當人何以有這么多的金羅漢要典當?來人答道:“我家有金羅漢 5O0尊,現只典當了90尊,尚有 410尊金羅漢要拿來典當哩!”這家當鋪主人聽了大吃一驚,急忙向來人施禮,詢問來人的主家,才知原來是平陽府巨富亢氏。當鋪主人自知不是亢氏的對手,只好托人與亢氏協商,請將金羅漢贖回,自己關閉當鋪遠離他鄉去了。此傳說真假姑且不論,但說明亢氏是經營著典當業的大富商。

再次

清代隨著城市的發展和商品經濟的活躍,糧食貿易規模很大,亢氏就是當時一個大糧商,致力於長途販運和糧店經營。當時的北京,由於是京畿之地,四方輻輳,買米餬口之人倍繁於他省。而北京資本最多、規模最大的糧店,就是亢氏在正陽門外所開設的糧店。據說,一次曾有“牛車數乘”往亢氏糧店運糧,有一無賴竟在半途阻攔要勒索米糧,後被一位“王爺”獲知,趕跑無賴,才解了圍。正因亢氏作為糧商名聲在外,才招來了劫糧者,又有“王爺”相助。亢氏原籍山西平陽府(臨汾),位於汾河流域,是個產糧區,亢氏在臨汾有“倉廩多至數千”,藏有米糧“萬石”。山西地近畿輔,上述亢氏的“牛車數乘”有可能是從原籍往京城運送,亢氏又在京城開設有糧店,所以亢氏既是糧食批發商,又是糧食零售商。
此外,亢氏還是個封建大地主。亢氏擁有大量田宅,在其原籍平陽府“宅第連雲,宛如世家”。亢氏揚言:“上有老蒼天,下有亢百萬,三年不下雨,陳糧有萬石。”說明亢氏不僅擁有大量土地,而且儲藏有大量的糧食。

第一個發跡者

亢氏家族中第一個發跡者是亢嗣鼎。乾隆《臨汾縣誌》載:“亢嗣鼎,事母孝,養撫侄如子。篤志力學,至老不倦。居鄉尤多義舉。”不過,據李華先生考證,亢嗣鼎“是一個恃富驕橫,慳各貪婪,為富不仁的大商人、大地主。儘管在災荒之年,他不得不捐獻出一點錢糧,來賑災施捨,裝潢門面。他大約生於明末,一直到康熙末年仍然健在”。亢氏清初發跡時有“約計千萬”的資產,到清末光緒時“號稱數千萬”,經過二百多年,亢氏資產增加了好幾倍,這是亢氏善於經商的結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