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貝母(中藥)

平貝母(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平貝母,中藥名。為百合科植物平貝母Fritillaria ussuriensis Maxim.的乾燥鱗莖。春季採挖,除去外皮、鬚根及泥沙,曬乾或低溫於燥。分布於我國東北地區。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的功效。用於肺熱燥咳,乾咳少痰,陰虛勞嗽,咳痰帶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平貝母
  • 別稱:平貝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百合科
  • :貝母屬
  • :平貝母
  • 分布區域:分布於我國東北地區
  • 採收時間:春季採挖
  • 用量:3~9g
  •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禁忌,炮製,採集加工,炮製方法,生理特性,生長環境,鑑別,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植物的乾燥鱗莖。

性味

味苦、甘,性微寒。

歸經

歸肺、心經。

功效

清熱潤肺,化痰止咳。

主治

用於肺熱燥咳,乾咳少痰,陰虛勞嗽,咳痰帶血。

相關配伍

1、揩齒烏須:胡桃仁(燒過)、貝母各等分。為散,日用之。(《聖惠方》)
2、乳癰初腫:貝母末,酒服二錢,仍令人吮之,即通。(《仁齋直指方》)
3、妊娠尿難,飲食如故。用貝母、苦參、當歸各四兩。為末,蜜丸小豆大,每飲服三丸至十丸。(《金匱要略》)

用法用量

3~9g;研粉沖服,一次1~2g。

禁忌

不宜與川烏、制川烏、草烏、制草烏、附子同用。

炮製

採集加工

春季採挖,除去外皮、鬚根及泥沙,曬乾或低溫於燥。

炮製方法

除去雜質,用時搗碎。

生理特性

草本,高40~60cm。鱗莖粗1~1.4cm,由2枚肥厚的鱗瓣組成,周圍還有少數小鱗莖。莖基部以上具葉,葉輪生或對生,中部以上兼有少數散生;葉條形,長9~15cm,寬2~6cm,先端不捲曲或稍捲曲。花1~3朵,頂生,俯垂,紫色而具黃色小方格;頂端的花具4~6枚葉狀苞片,條狀苞片先端極捲曲;花被鐘狀;花被片6,長圓狀倒卵形,鈍頭,基部上方有蜜腺;雄蕊6,長約為花被片的3/5;花柱具乳頭狀突起;柱頭3深裂。蒴果寬倒卵形,具圓棱。花期5~6月。

生長環境

生於林中肥沃土壤上。分布於我國東北地區。

鑑別

藥材性狀:本品呈扁球形,高0.5~lcm,直徑0.6~2cm。表面乳白色或淡黃白色,外層鱗葉2瓣,肥厚,大小相近或一片稍大抱合,頂端略平或微凹入,常稍開裂;中央鱗片小。質堅實而脆,斷麵粉性。氣微,味苦。

相關論述

1、《本草綱目》:洗洗惡風寒,目眩項直。
2、《綱目拾遺》:解毒利痰,開宣肺氣,凡肺家夾風火有痰者宜此。
3、《本草正》:治肺癰肺萎,咳喘,吐血,衄血,最降痰氣,善開鬱結,止疼痛,消脹滿,清肝火,明耳目,除時氣煩熱,黃疸,淋閉,便血,溺血;解熱毒,殺諸蟲及療喉痹,瘰癧,乳癰發背,一切癰瘍腫毒,濕熱惡瘡,痔漏,金瘡出血,火瘡疼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