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涼靜寧一中

平涼靜寧一中

平涼靜寧一中創建於1941年,1943年更名為“甘肅省立靜寧中學”,始設高中部,1958年劃歸縣辦,2004年改辦為獨立高中,現為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占地155畝,校舍建築面積29000平方米。現有教學班44個,在校學生3100多名,教職工151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平涼靜寧一中
  • 英文名:Jing Ning No.1 Middle School
  • 簡稱:靜寧一中
  • 校訓:修德以立身    勤學以自強
  • 創辦時間:1941年
  • 所屬地區:甘肅省
  • 學校類型:公立高中
  • 學校屬性:高級中學
  • 主要獎項:省級文明單位
    全國高中化學競賽甘肅賽區奧林匹克明星學校
    甘肅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 現任校長:馬明義
  • 別名:甘肅省立靜寧中學
學校介紹,校舍規模,師資力量,教學成績,

學校介紹

近年來,學校堅持“以德治校、科研興校、特色立校、質量強校”的辦學思路,恪守“博學、明志、求真、創新”的校訓,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狠抓師資隊伍和教育質量,促使辦學水平不斷提高。

校舍規模

2000年以來,學校先後拓展校園面積80畝,投資840多萬元,建成科技實驗-圖書閱覽大樓,並一次性完成硬體配套,使實驗、電教、圖書閱覽設施設備均達國家一類標準。建成微機教室、多媒體電教室和電子備課室,開通校園區域網路,實現和中國教育寬頻網聯通,2003年,學校投資400萬元,建成學生公寓樓和學生食堂,可容納住校學生1300多人。2004年,學校又開工修建高標準教學大樓,計畫投資900萬元,建築面積11151平方米,工程將於2005年6月底竣工。

師資力量

在大力改善辦學條件的同時,學校通過實施德育目標序列化工作,德育工作成效顯著。學校被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確定為“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的深化研究與推廣實驗’國家重點課題實驗校”。通過積極研究課程改革,教研教改尉然成風。近幾年共承擔各級教育科研課題52項,其中國家級6項,已結題4項,省級實驗課題18項,市級課題28項,學校開發校本課程教材5本。通過實施“青藍工程”、“名師工程”等措施,推動教師走專業化道路,培養了一批教育教學骨幹。目前,學校有國家級“優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省、市級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36人。經過多年抓教風、帶學風、建校風,形成了“管理育人、環境育人、服務育人”的育人格局,促使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高考上線人數逐年增長。自恢復高考制度以來,共為大中專院校輸送合格人才6000多名,高考質量連續多年居於全市前茅。今年,高考本科上線人數538人,上線率為43%,其中應屆生上線253人,上線率為46.2%,重點上線人數為164人。獲得了大面積豐收,繼續保持了強勁的發展勢頭。學校先後被評為“全國中國小實驗室與儀器工作先進集體”、“甘肅省電化教育先進學校”、“甘肅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甘肅省檔案工作示範單位”、“甘肅省示範性普通高中”、全國千所“現代教育技術實驗示範學校”之一。 靜寧教育”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一個知名品牌。一中是全縣教育的一張名片,是展示靜寧教育成就的一個視窗。值此建校65周年華誕之際,記者來到靜寧縣一中採訪,在總結其先進辦學經驗的同時,為推動一中乃至全縣教育事業進一步發展積澱原動力。65華誕之際 秉承傳統續新篇
創建於1941年的靜寧一中,經過65年的風雨洗禮,滄桑更迭,代代教師不斷地更新著教育理念,與時俱進,培育出了成千上萬優秀學子。
六十五年前,隴東知名教育家王爾全先生以靜寧文廟建築群為依託,創辦了“靜寧縣立初級中學”,1942年奉省教育廳令改為“甘肅省立靜寧中學”,始設高中部,1958年劃歸縣辦,更名為“靜寧縣第一中學”。

教學成績

日月經天,時輪飛轉。六十五年風雨砥礪、春華秋實,六十五年開拓進取、革故鼎新。一代又一代靜寧一中人秉承優良傳統,艱苦創業,陶鑄精英,矢志不渝,促使辦學水平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成績斐然,碩果纍纍,為國家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優秀人才。據不完全統計, 經過65年艱苦拼搏,學校已發展成為占地155畝,建築面積4萬平方米,在校學生4300人,教職員工198人,各類設施齊全、設備先進的“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先後榮獲“甘肅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省級文明單位”等殊榮。
2001年以來,靜寧一中學生在全國數、理、化、英語學科競賽中,共有228人次獲省級以上獎勵,其中獲一等獎的36人次。
2006年,靜寧一中繼續獲得大面積豐收,高考普本上線903人,較上年淨增237人,占全縣上線人數的55%,重本上線284人,占全縣69.3%。其中應屆普本上線387人,上線率50.7%;應屆重本上線171人,上線率22.4%。應往屆普、重本上線人數和上線率各項指標均居全市第一。從恢復高考至今,靜寧一中已累計為高校輸送新生8000多名。
進入新千年來,靜寧一中搶抓機遇,以基礎設施建設為突破口,全校上下積極開展“二次創業”,吹響了“創建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爭創隴上名校”的號角。
創業是艱難的,近幾年,學校按照“超前投入,負債辦學”的發展思路,構建了“爭、貸、籌、集”等多渠道籌資機制,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先後拓展校園面積80畝,累計投資3000多萬元,建成了科技實驗、圖書閱覽大樓、教學大樓、1號學生公寓樓、學生食堂、校園藝術廣場、標準化體育場、天文館等基礎設施,並積極爭取項目支持,維修了文廟建築群。配套建成了微機教室、多媒體電教室和電子備課室,使實驗、電教、圖書閱覽設施設備均達國家一類標準。開通了校園區域網路,基本實現了教師辦公和教學手段現代化,為學校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目前2號學生公寓樓和餐飲中心正在籌建之中。
靜寧一中在師資隊伍建設上,始終堅持“教師發展學校”的辦學理念,按照“依靠、團結、提高”的隊伍建設方針,努力鍛造一支敬業愛生、無私奉獻、追求卓越的教師群體。
承繼著大成殿莊樸厚重的文化積澱,不斷發揚儒家先師以教書育人為樂的優良傳統,在實踐中探索,在探索中總結,全體一中人深刻認識到,一所學校的發展固然取決於諸多因素,但教師的發展無疑是重中之重,優秀的教師群體,就是學校騰飛的翅膀。
校長馬明義介紹,近幾年,學校先後制定和完善了《靜寧一中教師培訓計畫》、《青年教師培養辦法》、《指導教師職責》等規章制度,最佳化了教師繼續教育辦法,認真實施了“名師工程”、“青藍工程”,努力推動教師由“經驗型”向“教研型”乃至“專家型”轉變。一些國家級“優秀教師”、“先進工作者”、省市學科帶頭人均參與到這些工作中來,帶出了一些師德高、能力強的教師,他們已成為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骨幹力量。在狠抓校本培養的基礎上,學校也加大了以招聘和選調的方式補充新鮮血液的力度,僅2005、2006兩年就從西北師大等高等院校招聘了40名優秀大學生,充實到教學一線。
一支敬業愛崗、無私奉獻、團結協作、親和大氣、勤奮好學、善於思考、學識淵博、治學嚴謹,深受學生敬仰和愛戴,家長放心,社會滿意的事業型、學者型、專家型的教師群體已經形成,成為學校的立校之本、質量之基、強校之源。
學校從改革和發展的戰略高度,確立了“科研興教,科研興校”的理念,堅持走“挖掘潛力,內涵發展”的路子,通過教育科研,整合資源,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推動教育教學效益明顯提高。同時,學校十分重視學生的德育工作,不斷完善機制,建立制度,把德育貫穿於教學、管理、服務的全過程,形成了“教書育人、管理育人、環境育人、服務育人”的良好氛圍。
以研興師,以研促教,人人參與教育教學研究是建設一支高素質教師隊伍行之有效的方法。學校要求全體教師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強化科研意識,掌握必要的科研理論與科研方法,積極開展校本研究,通過案例剖析、自我反思努力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同時,學校以教研中心為依託,進一步完善了教育教研管理體系,保證了教育科研的實效性。學校創辦的教育教學研究期刊《高中教育論壇》和《靜寧一中》校報,為學術思想的交流,為教育理念的提升和教育科學研究成果的推廣提供平台。近五年來,教師發表論文80餘篇。出版編寫書籍10餘本,承擔了國家科研課題6個,省級科研課題16個,市級課題30個,縣、校級課題50個,獲得專利的科研成果1項。
在採訪中馬明義校長感慨地說,一份耕耘一份收穫。目前,靜寧一中校園內“研管”、“研德”、“研教”、“研學”、“嚴評”蔚然成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課內和課外相結合,分散和集中相結合,集體和個人相結合,團隊研討和個體攻關相結合,呈現出起點高,問題新,收效顯的良好態勢。
六十多年的辦學實踐一再證明:發展是學校的首要任務,基礎設施是學校的騰飛之翼,教師是學校的立校之本,質量是學校的生存之基。在未來的發展歷程中,靜寧一中將以基礎設施建設為保障,堅定不移的按照“超前發展、校本發展、協調發展”的思路,進一步拓寬投資渠道,完成2號學生公寓樓、餐飲中心、藝體館等建設任務,全面最佳化辦學環境。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以師德建設為重點,建設一支事業型、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隊伍。同時,大興教育科研之風,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力爭把靜寧一中建成現代化、書院氣、花園式的全省一流高級中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