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涼賦

背景資料

夫平涼者﹐周之舊邦﹐隴右名郡。東臨長安輔京畿﹐西控蘭州震邊陲﹐南襟寶雞攬秦嶺﹐北扼銀川定朔北。成紀伏羲﹐瑤池王母﹐黃帝問道﹐周祖農耕﹐文王伐密﹐針灸鼻祖﹐皆始於此。秦置烏氏縣﹐漢設安定郡。苻堅平前涼﹐平涼得斯名。唐宋稱渭州﹐清初劃屬甘肅省。今轄崆峒區和涇川﹑靈台﹑崇信﹑華亭﹑莊浪﹑靜寧六縣。面積一萬一千平方公里﹐人口二百二十八萬。為隴東糧倉﹑畜牧基地﹑皮毛之阜﹑煤電之都﹑旅遊勝地﹑文物寶庫﹑歷史古城。

作品原文

數勝跡重重﹐聞仙風陣陣。溯遊蹤歷歷﹐觀紫氣層層。天地鴻蒙﹐挺黃土之脊樑﹔滄海桑田﹐呈華夏之曙光。巍巍太統﹐生命初史之地﹔滔滔涇河﹐人猿揖別之場。中原與漠北分野﹐兵家必爭之壘﹔遊牧與農耕交織﹐民族融合之鄉。要衝古絲路,溝通中西﹐商賈旱碼頭﹔橫跨大隴山﹐甘陝門戶﹐隴東“金三角”。雄踞關隴﹐威震西陲﹔秦腔秦韻﹐水連涇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平涼賦
  • 背景資料:夫平涼者﹐周之舊邦﹐隴右名郡
  • 作品原文:數勝跡重重﹐聞仙風陣陣
  • 文章注釋:李元諒﹕唐代安息(今伊朗)人
背景資料,作品原文,文章注釋,作者簡介,

背景資料

夫平涼者﹐周之舊邦﹐隴右名郡。東臨長安輔京畿﹐西控蘭州震邊陲﹐南襟寶雞攬秦嶺﹐北扼銀川定朔北。成紀伏羲﹐瑤池王母﹐黃帝問道﹐周祖農耕﹐文王伐密﹐針灸鼻祖﹐皆始於此。秦置烏氏縣﹐漢設安定郡。苻堅平前涼﹐平涼得斯名。唐宋稱渭州﹐清初劃屬甘肅省。今轄崆峒區和涇川﹑靈台﹑崇信﹑華亭﹑莊浪﹑靜寧六縣。面積一萬一千平方公里﹐人口二百二十八萬。為隴東糧倉﹑畜牧基地﹑皮毛之阜﹑煤電之都﹑旅遊勝地﹑文物寶庫﹑歷史古城。

作品原文

數勝跡重重﹐聞仙風陣陣。溯遊蹤歷歷﹐觀紫氣層層。天地鴻蒙﹐挺黃土之脊樑﹔滄海桑田﹐呈華夏之曙光。巍巍太統﹐生命初史之地﹔滔滔涇河﹐人猿揖別之場。中原與漠北分野﹐兵家必爭之壘﹔遊牧與農耕交織﹐民族融合之鄉。要衝古絲路,溝通中西﹐商賈旱碼頭﹔橫跨大隴山﹐甘陝門戶﹐隴東“金三角”。雄踞關隴﹐威震西陲﹔秦腔秦韻﹐水連涇渭。
我之平涼﹐古風泱泱。膏腴之野﹐萬類麇集﹔深淵大澤﹐龍神興焉。於茲際會風雲﹐於茲激盪雷霆。古成紀﹐誕伏羲﹐關山之陽畫八卦﹐葫蘆河畔施教化﹐越世八千載﹐脈傳十億孫。廣成子﹐赤松子﹐崆峒弘法啟民智﹐天下道教源於斯﹔軒轅帝﹐求至道﹐垂拱而治鑄帝范﹐黃老之學自此始。三教洞﹐共榮尊﹐止於至善歸一宗﹐和諧大同煌國魂。周文王伐密須﹐設壇祭天﹐遂有古之靈台﹔西王母降瑤池﹐夜宴穆王﹐聖跡今之涇川。后稷公劉﹐教民稼穡﹔鳳鳴岐山﹐先聲於茲。倮氏牧畜﹐馬牛谷量﹔隴右之野﹐粟麥盈倉。周秦漢唐雄風起﹐拓域開疆﹔浮渭據涇藏重器﹐國運鼎昌。
我之平涼﹐英雄競驤。古來征戰地﹐群雄逐鹿場。犬戎驅幽王﹐乃有西周東遷﹔先秦伐獫狁﹐春秋霸主西漸。秦始皇登臨崆峒﹐展千古雄姿﹔漢武帝六幸安定﹐為巡疆固土。唐太宗征討薛舉﹐劍指西陲﹔郭子儀朝那平叛﹐孤膽神威﹔龍隱寺李亨募兵﹐靖亂始扉﹔李元諒勇救劫盟﹐帝謚“莊威”﹔宋王朝對峙西夏﹐鏖兵好水﹔女真族式微遁遷﹐完顏余脈。王氣東移﹐邊患未已﹔關隴落寂﹐紛爭難息。范仲淹為帥涇州﹐改軍制﹑高壘築﹑安黎庶﹐名滿邊庭﹔左宗棠督軍西征﹐植楊柳﹑開湟渠﹑修書院﹐澤流平涇。時至現代﹐風采昭垂。吳煥先捐軀四坡原﹐熱血澆黃土﹐浩氣恆恆﹔毛主席揮師過平涼﹐赤幟嘯西風﹐鐵流滾滾。
我之平涼﹐俊彩之邦。自古地靈生人傑﹐更以人傑耀地靈。皇甫謐著《甲乙經》﹐針灸鼻祖﹐遺愛陬濱﹔趙時春政學俱優﹐文有漢骨﹐詩有秦聲。牛門兩宰相﹐興利除弊﹐中興之臣﹔梁氏七封侯﹐中樞輔弼﹐舉足重輕﹔皇甫四將軍﹐護國佑民﹐奇功殊勛﹔胡氏郡望地﹐安定堂號﹐千枝一本。張軌拱衛姑臧﹐前涼奠基﹔呂光經略西域﹐後涼稱帝。皇甫一代名臣﹐懷抱經邦利器﹔吳玠兄弟抗金﹐支撐江山半壁。梁鵠創體“八分”﹐乃功力雄奇﹔牛弘厘定刑律﹐為千古典籍﹔拱極佐襄復台﹐蒙康熙嘉勵。皇甫枚﹑牛嶠﹑牛希濟﹐政壇馳騁﹐文壇縱橫﹐濟濟多士﹔李廣﹑劉琦﹑楊子恆﹐金戈鐵馬﹐將星閃爍﹐熠熠生輝。
我之平涼﹐文蘊沃壤。名山勝跡﹐瑰麗神秘。神州崆峒名﹐“五嶽推為伯”﹐西鎮奇觀﹔江山此台高﹐靈台三千年﹐古韻悠揚。王母故里回中山﹐懷古幽思之地﹔靜寧成紀文化城﹐尋根祭祖之鄉。治平城垣猶在﹐先祖遺風尚存。絲路重鎮﹐商旅穿行﹔高人韻士﹐慕勝登臨。司馬遷西上崆峒﹐覓帝蹤仙跡﹔李商隱吟詩王母﹐留《瑤池》七絕。李白神往﹕“世傳崆峒勇﹐氣激金風壯”﹔杜甫心儀﹕“防身一長劍﹐將欲倚崆峒”。張三豐雅志孤高﹐避詔玄遠﹔林則徐流放抒懷﹐寶墨刻懸﹔鄧廷楨踏訪列仙﹐景仰詠嘆﹔康有為夜宿香山﹐流連忘返﹔譚嗣同詩沐春暉﹐氣吞河山﹔于右任尋親訪舅﹐夢縈魂牽。美景迤邐﹐珍寶映輝。五萬年智人頭骨﹐賈蘭坡賞析﹔大雲寺佛骨舍利﹐郭沫若稱奇。古陶青銅美玉﹐獨樹一幟﹔百里石窟長廊﹐曠世勝跡。宋金三鐘﹑延恩寺塔﹑銀合紙幣﹑涇州三碑﹐個個非凡質品﹔柳湖晴雪﹑朝那湫池﹑雲崖古寺﹑紫荊寺觀﹐處處絕色美景。南石窟﹑龍泉寺﹑陳家洞﹑左公柳﹐多姿絢麗﹔彈箏峽﹑胭脂川﹑十萬溝﹑蓮花台﹐風光旖旎。柳湖書院﹐潤瀚隴右文脈﹔百年一中﹐丕興科第蟬聯。窮鄉僻壤﹐锺情翰墨丹青﹔山村野夫﹐崇尚禮儀詩書。崆峒武術﹐開派立宗﹔華夏武備﹐代有師承。
我之平涼﹐熱土一方。白雲一別間﹐流水千載後﹔龍吟彩虹起﹐虎嘯青漢搖。登山尋舊夢﹐掩卷思哲聖﹔固社稷之基﹐強民生之本。與時偕行﹐改革開放中奮起﹔科學發展﹐西部開發中騰飛。莊浪梯田﹐雲端平疇﹐卓絕堅韌換來錦天繡地﹔涇川綠化﹐原野蔥鬱﹐鍥而不捨贏得山青水碧。濱河環城﹐風情萬種﹔五A崆峒﹐傾國傾城﹔城鄉巨變﹐魅力無窮。綠色蔬菜之冠﹐中國蘋果之鄉﹔現代肉牛基地﹐能源勢勁風強。“平涼紅牛”﹐“平涼金果”﹐走出海外﹐稱道宇內。華亭煤田﹐隴原之魁;華能電廠﹐明珠耀輝﹔旱作農業﹐全省首屈。吳岳村﹐奔小康樣板﹔丁寨村﹐新農村模式。產業興市﹐有煤電﹑草畜﹑果菜﹑旅遊四大支柱﹐施惠於民。文化名市﹐持古城紀﹑西王母﹑崆峒山﹑古靈台﹑皇甫謐﹑大雲寺六大名片﹐蜚聲著譽。生態立市﹐再冀關山披蒼翠﹐更期涇水復清流。百萬兒女﹐勵精圖治﹐架構通途路網﹐重振隴東糧倉﹔決戰煤電化氣﹐主攻城鄉一體。揮毫譜華章﹐鑄就新平涼。辭賦未盡﹐歌以詠之﹕伏羲畫卦肇文明﹐黃帝問道天下聞。廣成赤松欲再逢﹐王母瑤池遠古情。玄鶴盛世翔碧空﹐鐘鼎和鳴奏昇平。龍興之地仰古風﹐革故鼎新啟鵬程。

文章注釋

李元諒﹕唐代安息(今伊朗)人﹐名駱元光。因在平涼勇救吐蕃劫盟有功﹐唐德宗嘉獎並賜李姓﹐改名元諒﹐任隴右節度使﹐封武康郡王﹐後賜贈司空﹐諡號“莊威”。今平涼崇信境內有武康王廟。完顏余脈﹕金朝四太子金兀朮﹑芮王完顏亨﹑金朝末帝完顏承麟逝後皆秘葬平涼涇川完顏村﹐完顏氏自此走向衰落。作為守陵人的完顏家族﹐在此繁衍生息已八百多年。
牛門兩宰相﹕牛仙客在唐玄宗時任宰相﹐牛僧儒在唐穆宗時任宰相﹐二牛皆為今平涼靈台人。梁氏七封侯﹕東漢時期在今崆峒區境內的梁氏家族﹐先後有七侯﹑三皇后﹑六貴人﹑兩大將軍。皇甫四將軍﹕漢代安定郡(今平涼市)為皇甫氏郡望。皇甫棱﹑皇甫規﹑皇甫節﹑皇甫嵩皆東漢著名將領。安定堂號﹕李學勤主編《中華姓氏譜‧胡》和黃啟昌編《中華姓氏通書‧胡姓》中介紹﹐“安定(今平涼涇川縣城北)成為胡姓著名郡望形成於兩晉時期﹐實由安定胡姓名人和安定胡姓的名門望族長時間的發展積澱而成。”“胡氏名聞天下﹐後世的胡氏子孫﹐往往歸宗於安定。”由此﹐“安定也就成為天下胡氏的堂號﹐也就是發祥地。”
張軌﹕(255-314)字士彥﹐西晉安定烏氏(今崆峒區)人。永寧元年(310)拜涼州刺史﹐為前涼國奠基人。呂光﹕(338-399)十六國時略陽(今平涼莊浪縣西南)人﹐氐族。建元十九年(383)奉苻堅命率軍七萬經略西域﹐高昌﹑焉耆﹑龜茲等三十餘國盡皆歸附。後據涼州稱天王﹐建立後涼。
皇甫﹕皇甫誕,今平涼涇川人。隋時為兵部侍郎﹐尚書左右丞﹐死後追封弘義公。唐初為其立碑﹐歐陽詢書《皇甫誕碑》今存西安碑林。吳玠﹕兄弟二人皆為南宋抗金名將﹐今平涼莊浪人。玠與其弟吳璘數敗完顏宗弼(金兀朮)﹐玠官至四川宣撫使。玠死﹐璘代為領兵﹐與金帝完顏亮轉戰漢中﹐收復秦風﹑熙河﹑永興三路十六州郡。官至太傅﹐封新安郡王。
梁鵠﹕東漢書法家﹐安定烏氏(今平涼崆峒區)人﹐字孟皇﹐靈帝時官至選部尚書﹐他創立了書法“八分法”體﹐極受後人推崇。拱極﹕即慕天顏﹐字拱極﹐號鶴鳴﹐今平涼靜寧人。曾以大清正使身份力佐收復台灣﹐曾受到康熙皇帝兩度嘉獎。
林則徐流放抒懷﹐寶墨刻懸﹕指林則徐《出嘉峪關感賦》詩句﹕“塞下傳笳歌敕勒﹐樓頭倚劍接崆峒”。毛澤東手書的此詩句﹐刻碑矗懸於崆峒山紫霄宮左側。
涇州三碑﹕指現存於平涼涇川縣境內的北魏南石窟寺碑﹑宋代陶谷碑和鎮海寺蒙文碑﹐極具歷史和書法藝術價值。

作者簡介

胡云安﹐男﹐甘肅平涼崆峒區人。畢業於西北師範大學政治系。現為甘肅農業大學黨委常委﹑紀委書記﹐研究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