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涼市博物館

平涼市博物館

平涼市博物館前身是平涼地區博物館,成立於1979年。位於明代韓王紫金城延恩寺的舊址寶塔樑上。為國家公益性全額撥款文化事業單位,隸屬平涼市文化廣播影視新聞出版局,機構規格為正科級,是甘肅省市(州)博物館中僅有的3個國家二級博物館之一。其主要職能是社會教育、文物收藏研究、陳列展覽及考古發掘等。館藏有青銅器、陶瓷器、金銀器、玉石器、碑刻壁畫、書畫皮影等十多個種類的藏品11565件,其中國家珍貴文物842件,是集文物收藏、陳列展覽、學術研究、社會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歷史文化博物館。2008年向社會免費開放,日接待觀眾近千人,年接待觀眾近30萬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平涼市博物館
  • 外文名稱:Pingliang Museum
  • 類別:綜合性博物館
  • 地點:平涼市崆峒區東郊寶塔梁
  • 開放時間:上午 9:00—11:30 下午 15:00—17:30(周一閉館)
  • 館藏精品:東漢博山神獸紋銅樽,北宋磁州窯綠釉開光黑花方爐
  • 門票價格:憑有效證件免費參觀
  • 現任館長:王啟峰
  • 開館時間:2005年4月28日
  • 票價信息:免費
發展歷史,建築布局,展覽內容,重要活動,歷任館長,館藏精品,參觀須知,

發展歷史

1979年成立平涼地區博物館,隸屬於平涼地區文教局。
1985年從平涼地區民眾藝術館分出搬到明代韓王紫金城延恩寺的舊址寶塔樑上。
1999年開始在寶塔樑上籌建館址。
2002年平涼撤地設市後,正式改名為平涼市博物館,隸屬於平涼市文化出版局,正科級單位。
2004年平涼市博物館被財政部、國家文物局確定為全國博物館館藏文物保存環境標準化達標試點單位。
2005年4月28日正式開館。
2014年10月23日平涼市委、市政府決定建設平涼市博物館新館。
2015年9月平涼市博物館新館在崆峒山生態文化旅遊示範區龍隱寺公園內奠基建設。

建築布局

2005年建成的平涼市博物館位於明代韓王紫金城延恩寺的舊址寶塔樑上,占地6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3600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2400平方米,文物庫房面積1200平方米。擁有標準化文物庫房、較為先進的文物陳列室、文物養護室和信息資料中心,安裝了全自動化的空調與溫濕度控制系統、高智慧型的安防報警系統和消防預警系統,為全國博物館館藏文物保存環境標準化達標試點單位。
2015年為改善平涼市博物館陳列展覽條件、提高文物保護利用水平、提昇平涼城市文化品位、助推崆峒山生態文化旅遊示範區發展,平涼市委、市政府決定實施博物館新館建設項目。該項目是2015年度和2016年度市政府為民措辦“十件實事”之一、市列“十大工程”和中心城市重點建設項目之一。新館位於崆峒山生態文化旅遊示範區龍隱寺公園內,占地總面積126畝,總建築面積21636平方米,仿漢唐風格,由主體工程、配套工程、陳列布展工程等三部分組成。2015年9月開工建設。建成後的平涼市博物館是集文物收藏、陳列展覽、教育服務、科學研究於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博物館,通過實體陳列展示與數位技術的推廣套用,全方位展示平涼豐富的文化資源和獨特的文化遺產。

展覽內容

平涼市博物館從全市數萬件文物藏品中精心篩選出400多件精品文物,推出了《絲路遺珍》——平涼佛·道教文物藝術展和《文華物寶》——平涼歷史文物精品展兩個基本陳列。《絲路遺珍》分佛教文物、藏傳佛教文物和道教文物三部分,展示了絲路重鎮平涼佛·道教文物藝術的瑰麗面貌。《文華物寶》分“曜石開天”、“古陶文明”、“青銅光華”、“美玉琳琅”、“雅瓷映輝”、“奇珍異彩”六個部分,展示了平涼悠遠深厚的歷史底蘊和燦爛豐富的文物資源。

重要活動

平涼市博物館成立以來,為充分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科普教育示範基地、未成年人教育基地的強大作用,每年結合“5.18國際博物館日”、“中國文化遺產日”和其他重大節慶活動,精心籌劃舉辦各項展覽主題宣傳活動,開展文物法規諮詢和文物鑑定等便民服務活動。同時,為創新辦展形式,主動出擊,積極開展“送展覽下鄉村、到社區、進校園”五進系列活動。通過舉辦一系列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受到上級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先後獲得文化部“全國公共文化設施管理先進單位”、團中央“中國青少年社會教育‘銀杏獎’——優秀團隊”等榮譽稱號。是甘肅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平涼市“中共黨史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示範基地”,全國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標準化地市級博物館。
主要活動如下:
1988年舉辦了建館以來的第一個大型展覽——《隴東皮影藝術展》,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歡迎和日本、東南亞遊客的較高評價;
1997年和甘肅省博物館聯合舉辦《香港回歸圖片展》,社會反響較大;
1997年和嘉峪關長城博物館、嘉峪關城樓文管所聯合舉辦《平涼青銅器和皮影精品展》,精美的平涼文物給河西民眾以深刻印象;
1998年舉辦建館以來的首個基本陳列——《館藏曆代珍瓷》,備受社會各界關注;
2005年結合國家試點項目建設,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同意,從全市數萬件文物藏品中遴選400餘件展品,精心策劃設計推出《絲路遺珍——平涼佛道教文物藝術展》、《文華物寶——平涼歷史文物精品展》兩個基本陳列,取得較好的社會效益;
2006年配合第七界全國機器人足球錦標賽,成功舉辦《八十一化——崆峒山道教壁畫圖片展》,得到大賽組委會的好評;
2007年由平涼市文物局、平涼市博物館共同整理編纂《平涼精品文物圖鑑》,這套圖集從全市數萬件館藏文物中遴選整理出8大類288件珍貴文物,以圖文並茂的形式濃縮展示了我市館藏文物的亮點和精華,給人們提供了一個了解平涼悠久歷史文化的視窗;
2008年列入國家免費開放博物館;
2009年評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2009年平涼市博物館創辦內部交流學刊《平涼文博》。該刊側重專業性、學術性,兼顧普及性、趣味性,自創刊以來,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2011年圓滿完成了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
2012年10月我館被中國科協授予2012至2016年“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稱號;
2014年在黨的93歲華誕之際,為了緬懷回顧黨的第一代領導核心的豐功偉績,特舉辦了——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1周年圖片展,社會反響強烈;
2015年8月舉辦首屆文博系統講解員培訓班;
2015年與平涼七中、上寺台國小等中國小簽訂了《館校合作協定》,舉辦歷史文物知識“進課堂”活動。通過多種形式的宣教服務活動,拓展了宣教服務空間,增加了客群人數,豐富了免費開放內容;
2016年3月創建了微信公眾號官方平台,進一步拓寬對外宣傳途徑,實現博物館與文物愛好者的互動,對提高平涼市博物館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2016年4月3日,成立了平博志願者團隊。該團隊將在博物館的導覽講解、活動策劃以及社會教育宣傳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2016年4月4日,平涼市博物館組織志願者開展清明節 “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民族精神” 祭掃活動;
2016年4月27日,邀請東方紅幼稚園走進平涼市博物館舉辦“大手拉小手,快樂親子游”活動;
2016年5月18日,成功舉辦了“百年印象·記憶平涼”大型老照片展,社會反響強烈,獲得2016年全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創新成果提名獎;
2016年5月26日,舉辦臨時展覽《鏡影·流光——平涼市博物館館藏銅鏡特展》;
2016年6月1日,平涼市博物館採取“請進來”的方式,組織崆峒區實驗國小、太統國小、十里舖國小的師生及家長總計1300餘人,開展慶六一·社會實踐活動;
2016年6月12日,在第11箇中國文化遺產日開展“傳承古訓·趣味健身”主題宣傳活動;
2016年6月21日,邀請市實驗國小舉辦“父愛無聲·愛有聲——詩文誦讀會”活動;
2016年7月28日,開展慶“八一”送文物知識,進部隊聯歡活動;
2016年9月13日,走進平涼市幼稚園,舉辦了以弘揚傳統文化為主題的“博遊記——月圓中秋”特色活動。
2016年9月28日,與平涼市新世紀建材公司簽訂“館企共建”協定書,現場免費發放文物普法宣傳資料,向企業贈送平涼精品文物圖鑑及相關文博書籍,締結美好友誼,共慶祖國67周年華誕;
2016年10月6日,九九重陽節來臨之際,平涼市博物館組織工作人員及志願者走進南河道社區開展“倡導尊老愛幼風尚·弘揚中華民族美德”為主題的重陽節送文物知識進社區活動;
2016年11月9日,特邀平涼市武警支隊、消防支隊專家開展“11.9消防日”消防知識講座及防暴、防盜應急演練系列活動;
2016年11月25日,聯合平涼五中開展了“感知歷史文化·弘揚愛國精神”為主題的校外遠足社會實踐活動。
2016年12月30日,在人民廣場舉辦了“金雞銜旦喚春來”元旦主題活動。以豐富多彩的雞文化展、回味無窮的老照片展和精美絕倫的館藏精品文物展,為廣大市民奉上一道饕餮節日文化大餐;
2016年圓滿完成了全國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
2016年與故宮博物院建立文化幫扶關係;
2017年為更好的保護、宣傳館藏文物,實施了館藏壁畫修復項目和館藏書畫修復項目。
2017年1月21日,平涼市博物館開展“迎新春·擁軍情”送文化進部隊慰問活動,走進武警平涼市森林支隊開展主題為“濃濃餃子香 暖暖擁軍情”送溫暖進部隊活動;
2017年2月11日——12日,組織開展了“燈謎皮影·共鬧元宵”主題文化活動,以此弘揚傳統文化,為市民送上了一道豐盛的節日文化大餐。
2017年3月引進天水市《翰墨遺香——天水已故當代著名畫家作品展》展覽,為觀眾打造了一份書畫藝術盛宴,推動了博物館免費開放工作再上新台階;
2017年3月5日,平涼博物館志願者服務隊聯合博物館共建單位武警平涼市森林支隊,共同開展了“雷鋒精神·點滴惠民”的學習雷鋒助民惠民活動;
2017年3月31日,走進平涼市實驗國小開展“清明時節話孝道·傳統文化進課堂”——國學知識主題宣教活動;
2017年4月平涼市博物館理事會成立。
2017年4月11日,邀請紫金城幼稚園的師生及家長,開展了幼兒教育系列活動之一 ——“放飛夢想·快樂成長”活動;
2017年4月18日,邀請鐵路幼稚園的師生及家長,開展了幼兒教育系列活動之二 ——“觀歷史文物·知家鄉瑰寶”活動。
2017年4月22日,在第48個“世界地球日”,邀請東大街國小五年級師生200餘人走進市博物館,開展了“綠色行動,從我開始”主題社教活動;
2017年5月2日,邀請星光幼稚園和新智慧幼稚園兩園師生共700餘人走進博物館,開展了幼兒教育系列活動之三——“寶貝聚盛會·趣在博物館”活動;
2017年5月18日,平涼市博物館關於舉辦“誦經典 傳孝道”暨“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文化活動;
2017年6月10日,舉辦千古文化風韻存·錦繡年華服飾秀——平涼市博物館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活動;
2017年6月,舉辦館藏傳統佩飾展臨時展覽;
2017年7月14日,平涼市博物館被命名為首批市級社科普及基地;
2017年7月19日,舉行喜迎十九大·共建鑄軍魂——市博物館慶祝建軍90周年送文化進軍營活動;
2017年8月8日,舉行“擁抱夏日陽光 服務奉獻愛心”——平涼市博物館開展志願者戶外拓展活動;
2017年10月18日,開展講黨史感黨恩·巾幗精神永傳承——平涼市博物館“喜迎十九大主題演講暨知識競賽”活動;
2017年11月20日,全省“掃黃打非”進基層工作現場會代表觀摩平涼市博物館;
2017年11月30日,“新時代 新氣象 新作為”暨“我為新甘肅打call”網媒採訪團走進平涼市博物館;
2017年11月30日,開展“旺狗送福迎新年”慶元旦主題文化活動;
2018年2月24日,平涼市博物館獲2017年度全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創新提名獎;
2018年2月,舉辦《陶魂瓷韻》陶瓷文物特展;
2018年3月2日,隆重舉行“金犬歡騰鬧元宵·霄燈閃閃迎盛世”趣味燈謎競猜活動;
2018年3月19日,舉辦“平涼史前文化與陶瓷研究”學術講座;
2018年4月,赴涇川縣博物館開展館際交流活動;
2018年4月19日,省文物局局長馬玉萍主持召開平涼市博物館陳列展覽形式設計方案專家評審會;
2018年4月,開展馬賽“殼”中的奇幻世界——“世界地球日”主題社會教育活動;
2018年4月26日,開展五一勞動節進校園主題教育活動;
2018年5月18日,為隆重紀念第42個“國際博物館日”,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平涼市博物館舉辦了“禮祭昊天·賦頌平涼”暨“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文化活動;
2018年5月,為紀念免費開放十周年,開展“鏡鑒千秋”百件館藏精品銅鏡聯展活動;
2018年6月1日,開展“博樂園——神秘的涇川人” 六一國際兒童節社教活動;
2018年6月,開展“平博小畫廊——筆尖之旅”兒童創意繪畫活動;
2018年6月,開展認知傳統節日·弘揚中華文化主題教育活動;
2018年6月,開展“不忘初心跟黨走·牢記使命為人民”,送文化進社區黨性主題實踐活動;
2018年7月,開展“博遊記——讓文物故事帶你穿越歷史”幼兒實踐教育活動;
2018年7月6日,開展博樂園——我們畢業啦!!! “感恩成長·放飛夢想”市博物館攜手東升幼稚園舉辦畢業 典禮活動;
2018年7月,開展“博遊記之小小研學家” —平涼市博物館組織知新教育學員開展夏令營活動;
2018年7月21日,“風物之旅”嘉賓走進平涼市博物館;
2018年7月22日,“風物之旅——崆峒行”公益健走活動嘉賓赴平涼市博物館參觀;
2018年7月,開展博覽文物 多彩創意 ——平涼市博物館開展博樂園少兒寫生活動;
2018年8月1日,開展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築牢軍民魚水之情 ——平涼市博物館志願者送文化進部隊活動;
2018年8月2日,平涼市博物館聯合甘博蘭大志願服務隊開展“公共文化服務之文博資源共享”社會實踐交流活動;
2018年8月,平涼市博物館與南河道社區共同開展“慶八一”主題黨日活動;
2018年9月,平涼市博物館作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在全國科普周來臨之際,赴六縣一區開展科普周巡展活動;
2018年10月,開展“一磚一瓦皆是史·一花一葉萬物生”平涼市博物館開展植物探索主題教育活動;
2018年10月,開展“妙墨丹青”平涼市博物館館藏珍品書畫微展,取得良好的社會反響;

歷任館長

姓名時間
武國柱
1983年——1986年
李鴻文
1987年——1990年
劉玉林
1991年——2000年
王發永
2001年——2007年
武軍
2008年——2015年
王啟峰
2015年——現在

館藏精品

名稱簡介圖片
北朝銅觀音立像
徵集於崇信縣
高22.0厘米。主尊觀音,二菩薩,二弟子組合。觀音頭戴蓮冠,面相長圓,眉目清秀,著帔帛與裙,頸系項圈,瓔珞於腹前穿環下垂至膝,左手下垂執淨瓶,右手上舉握柳枝,繒帶沿體側下垂,跣足立於仰蓮座上。蓮瓣形頭光上浮雕三坐佛,刻火焰紋。兩側脅侍菩薩頭戴蓮冠,身著衫褲,跣足立於蓮莖座上,蓮瓣形頭光飾火焰紋。二弟子禿髮,面相方圓,身著袈裟,背向而立作護法狀,五尊造像均作榫卯式連線於上圓下方四足床座上。
平涼市博物館
北宋磁州窯綠釉開光黑花方爐
1975年出土於莊浪縣水洛
高18.5 、口邊長23.5厘米。爐口方形,上大下小,四獸足,足上出二層重沿。爐體四壁黑彩繪如意頭窗,內飾蘆雁紋,外繪折枝花卉紋。通體罩藍綠色釉,外底露胎。磁州窯綠地黑花製品存世甚少,此爐形制獨特,綠地黑花釉彩工藝、蘆雁花卉題材紋飾、開窗見光裝飾手法均集中體現了磁州窯傳統的工藝特徵,代表著磁州窯制瓷工藝的最高水平,彌足珍貴。
平涼市博物館
北周玻璃舍利瓶
出土於涇川縣
殘高5.7,壁厚0.06厘米。翠綠色透明玻璃質,口微侈,細長頸,球形腹,底內凹。
平涼市博物館
北周天和二年慧明造舍利石函
長68.0,寬49.5,高 46.0厘米。青砂岩質。函體長方形,盝頂式蓋,子母口扣合。函體正面陰刻楷書“真容虛寐妙惙疑神聖智無私言談□絕然寶寧寺比丘慧明謹□衣缽之餘仰為七世所生法界合識敬造石像一區琢磨已就瑩芳殊麗雖不□氏見存與真蹤無異籍此善□顛上來而外合國黎庶俱登正覺北周天和二年歲次丁亥八月庚子”96字刻記,背面淺浮雕兩供養人和雙獅圖案。
平涼市博物館
春秋獸面紋玉飾
徵集於平涼市崆峒區
長1.5厘米。玉質青白色。片狀,上大下小呈瓢形,平背,隆面陰刻獸面紋,下端有一小穿孔,紋飾洗鍊,刻工精湛,是研究該時期玉佩飾品的珍貴資料。
平涼市博物館
東漢博山神獸紋銅樽
徵集於涇川縣
高27.5、口徑22.3、底徑23.5厘米。
博山形蓋,子母口,直筒腹,腹中部作兩對稱鋪首銜環,平底,三熊足。蓋上滿浮雕龍、虎、鳳、及鳥首,人面形怪獸,蓋口圈帶刻折線三角形鋸齒紋。腹部滿浮雕博山紋及龍、虎、熊面獸,腹上中下部各作三周圈帶,分別刻弦紋、菱格紋和折線三角鋸齒紋。通器工藝精湛,裝飾手法細膩。
平涼市博物館
東漢建寧元年詔書作環耳鼎
徵集於涇川縣
高18.2、口徑13.5厘米。子母口,兩耳近口沿,平出口折成環狀,扁球形腹,腹中部出寬板沿一周,上陰刻隸書“建寧元年八月丁酉詔書作鼎一枚重十二斤太僕臨右工史龐善考工令張瑋右丞毛遷銅曹史和□”四十字銘文,圜底近平,三蹄足外撇。
平涼市博物館
漢七乳羽人鳥獸紋銅鏡
徵集於華亭縣
直徑21.2、緣厚0.7厘米。圓形,圓鈕,圓鈕座。鈕座外九枚圓座小乳釘和花蕾紋相間環繞。其外為兩周短斜線紋夾一周寬弦紋帶。再外主紋為七枚有內向連弧紋圓座的乳釘,其間雲氣紋襯地,飾以(右旋)執花草的羽人,昂首蹲伏的青龍、蟾蜍形瑞獸,羊形獨角獸,俯首奔走的白虎,蹲立鳴叫的神鳥和振翅欲飛的朱雀。最外為一周短斜線紋。寬緣飾鋸齒和雙曲線紋。
平涼市博物館
商“舌齒父乙”銅爵
徵集於平涼市崆峒區
高21.5 、流至尾長17.0厘米。長流,短尾,深腹,圜底。菌狀柱,獸首形鋬,錐形三棱足,三足外撇,柱頂飾凸弦紋和雲雷紋,腹部飾雲雷紋襯地的簡化饕餮紋,鋬內陰刻“舌齒父乙”銘文。
平涼市博物館
宋景德鎮窯影青釉印嬰戲紋碗
高7.2,口徑19.7,底徑5.8厘米。大敞口,斜腹微弧,小圈足。形似倒笠,內壁印嬰戲花紋,手法細膩,表現孩童嬌憨之態生動傳神。青白釉晶瑩潤澤,質感如玉,胎體細薄,糊米底。
平涼市博物館
西周回紋銅觶
高11.8、口徑8.9、底徑8.1厘米
橢圓形,侈口,束頸,扁垂腹,高圈足外撇。頸部飾兩周圓圈紋和兩周細凸弦紋,其間飾雙層回紋。
平涼市博物館
中華民國元年白釉雙旗圖壺
徵集於平涼市崆峒區
高21.7 、口徑5.0 、底徑14.0厘米。子母口蓋,折肩,筒形腹,長曲流,矮圈足。蓋上作花鈕,鈕旁有一氣孔,繞鈕行書“八大山人”字樣。肩部作對稱雙系,繫上有雙圓穿,貫銅絲提梁,另有兩枚對稱乳釘。腹壁正面繪五色共和旗和十八星旗,旗桿相交處系一束綠色紅穗彩帶,上方空白處行書“紀念”字樣;背面行書“可口清心”字樣,落“壬子年昌□少山作”行書款。底部有豆腐塊珊瑚紅印。此壺記載了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段永煜史冊的革命史話──“辛亥革命”,是一件珍貴的革命文物。
平涼市博物館
銅鐎盉
徵集於平涼市崆峒區
高11.3、口徑7.3厘米。圓蓋,子母口,扁圓形腹,圜底,三熊足。腹中部正面有獸首形流,流口可開合,側面短曲柄飾虎首,蓋上作橋鈕,有“S”形系,腹中部陰刻“□陽置,□重三斤,容一斗”銘文。
平涼市博物館
金磁州窯白釉紅綠彩蓮紋玉壺春瓶
徵集於平涼市崆峒區
高10.9 、口徑3.5 、底徑3.3厘米。喇叭口,細頸,垂腹,圈足。器身施白釉,釉上紅綠彩飾繪,頸部為三周弦紋,腹
部為仰蓮紋,腹下部及足部露胎。
平涼市博物館
碧玉碗
徵集於靜寧縣
高7.3、口徑20.5、 足徑10.9厘米。碧玉料,含灰黑色瑕,質溫潤。碗撇口,弧腹,圈足,平底。此碗器大體薄,拋光細潤,玉質精美,是清中期玉器中的精品,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平涼市博物館
清乾隆黃綠釉堆花竹節壺
徵集於崇信縣
高11.4 、口徑6.3 、底徑6.2厘米。子母口,竹節狀直筒腹,腹左側下部三分之一處出長曲流,沿腹壁上揚,右側作方執,流、執均呈竹枝形,矮圈足。蓋頂堆塑花鈕,鈕旁有一小氣孔;繞流堆塑卷龍一條,龍首上揚,造型生動;腹壁飾淺浮雕竹枝蝴蝶圖案,底部有陽文“乾隆年制”篆書款。器表施黃綠釉,內施綠釉,蓋沿下及足圈露胎,白胎細膩,釉色瑩潤。
平涼市博物館
右翊衛銅虎符
出土於莊浪縣
高4.7、長6.9厘米。虎圓豎耳,怒目張口,挺胸昂首,尾上翹,作奔走狀。符頭部有圓穿孔,背面有凸起的十字扣。符身正面陰刻篆書“永安府”字樣;背面陰刻楷書“右翊衛”“永安四”字樣,虎背陰刻篆書“右翊衛銅虎符四”字樣,字為左半部。另一件右驍衛銅虎符背面陰刻楷書“右驍衛”“蘭豐二”字樣。此符是研究隋代平涼軍事狀況的重要實物資料。
平涼市博物館

平涼市博物館
唐三彩葫蘆瓶
徵集於平涼市崆峒區
高16.0 、口徑2.2、 底徑6.7 厘米。器身呈葫蘆形,小口,餅形足。腹部堆塑四朵梅花,施黃、綠、白三色釉,釉間局部及腹下部、底足露胎。
平涼市博物館
西周饕餮紋銅甗
徵集於涇川縣
高37.1、口徑23.0厘米。甑鬲合體。甑侈口,斜尖唇,口沿上作兩對稱索狀立耳,斜腹,底部作箅,上有五組十字形箅孔,並有半環鈕可以啟閉。鬲短束頸,分襠,三柱足。甑口沿下飾夔龍紋作地的三組簡化饕餮紋,鬲足上部飾三組高浮雕獸面紋,范痕明顯。
平涼市博物館
白地褐花蘆雁花卉紋單耳壺
徵集於平涼市崆峒區
高23.2 、口徑7.5 、底徑8.0厘米。喇叭口,束頸,溜肩,頸肩部置環形單耳,圓鼓腹,圈足外撇。器表上三分之二白釉褐花,口沿飾弦紋,耳部飾草葉紋,肩部以下繪蘆雁花卉紋;下三分之一施黑褐釉,底足露黃白胎。
平涼市博物館
戰國彩繪陶倉
徵集於靈台縣
高25.5、底徑11.0厘米。泥質灰陶。頂若傘蓋,三層瓦棱,周圍出檐,中央有氣孔。倉身圓腹下內收,小平底略內凹,腹中部開一方窗,“Ⅱ”字形窗框凸起,窗左側倒刻一“彭”字,倉頂施紅彩,倉身飾白陶衣。
平涼市博物館
祭紅釉撇口瓶
徵集於莊浪縣
高58.3 、口徑22.0 、底徑18.0厘米。撇口,長頸,深弧腹,圈足。瓶內外均罩祭紅釉,光亮可鑑,足底施白釉。
平涼市博物館
鎏金銅七蓮坐佛像
徵集於靈台縣
通高5.8厘米。一蓮枝梗上有七朵蓮花,每朵蓮花上有一結跏趺坐小化佛,佛排列有序,正中主尊作蓮瓣形頭光,上陰刻火焰紋,蓮梗下接四足方床。通體鎏金。
平涼市博物館

gasfsfsa

參觀須知

一、免費開放範圍
《文華物寶》——平涼歷史文物精品展覽
《絲路遺珍》——平涼佛道教文物藝術展覽。
二、免費開放時間
上午 9:00——11:30;
下午14:30——17:30;
周一全天閉館;
周日為未成年人免費開放日。
三、免費開放方法
  1. 實行“免費不免票”,每天限時限量發放免費參觀劵500張(11時前限300張,14時後限200張);
  2. 參觀人員憑身份證或其它有效證件在發票口領參觀劵,一人一票,當日有效;團體參觀提前24小時預約;
  3. 博物館在展廳設定多媒體導覽觸控螢幕為觀眾提供展覽內容展示服務,開放日上午和下午為觀眾分別提供一場講解;
  4. 博物館為觀眾提供紀念品、書刊等收費性服務,同時提供小件行李暫存等免費便民本服務;
  5. 博物館設立便民問事視窗,為觀眾提供問事諮詢服務;
  6. 參觀人員應自覺服從場館管理人員安排,遵守場館管理規定,順序自安檢門進入參觀;
  7. 參觀人員不得在展廳大聲喧譁,不得有隨地吐痰、吸菸、亂扔廢棄物等不文明行為;
  8. 參觀人員應愛護公共服務設施,如有損壞原價賠償或承擔相應責任。
    四、交通地圖
    地址:平涼市崆峒區東郊寶塔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