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市清真寺
平泉清真寺位於平泉鎮南大街南端西側,西河大橋北50米,瀑河西20米,平清樂公路邊4米處。2001年2月7日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命名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清真寺為清代建築群,“
四合院”式布局,總占地面積約3805.95平方米。寺院為東西向座落,平面呈不規則的長方形。寺內有大門、二門,二門將寺院分為前後兩院。前院有大門,大門左右各有一側門(便門),大門為三間歇山式建築,房頂磚瓦結構,對開木大門在三間房中間開啟。後院有二門,二門為硬山式仿清代樓閣樣式門廳,左右各有一圓形便門。二門與便門之間為院牆。後院為樓閣式八間大殿,大殿前後連線六間龜瓦屋(抱夏),龜瓦屋均為三面迴廊。後面龜瓦屋為三層樓閣式清代攢尖式的
宣禮樓。大殿北面建有五間卷棚式講堂。現代磚瓦房九間為洗浴室。
清真寺民主管理委員會共有委員九人,設主任一人,副主任二人。現有駐寺阿訇三人,五師傅一人,海里凡十人。平時參加禮拜人數為20—30人,開齋節時達三、四百人。
悠久歷史
清真寺據傳為清順治四年(1647)開始修建的,初僅建三間草房。到
乾隆七年(1742)由阿訇張洪業和他的兒子張瑾(第二任阿訇)仿北京齊華門外的清真寺用秫秸紮成圖樣,回來後依樣修建。到了民國四年(1915),回教促進會平泉支部會長吳子健進行補建和維修。
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到破壞。大殿的宣禮樓、大門、二門迴廊、南北講堂、水屋子被拆,古樹被砍。1978年後,清真寺得到恢復。1979年清真寺請回阿訇,修建浴室房。同時成立了清真寺管理委員會,恢復了開齋節。是後規定清真寺每三年任選一次管委會成員。1980年經中共承德地委批覆清真寺開放。1981年縣政府撥專款修復了清真寺大殿和水屋子,1984年又自籌資金建大門棟、北講堂和侍師房。現清真寺存有各期匾額六塊:一為“台斯米”匾,懸掛於大殿領拜上方和“呼圖白”上方;二為“功績永存”匾,上方書“頌張瑾阿訇公元一七二四年建寺”,下方書“全體穆斯林敬獻,一九九二年經辦人王士元”;三為“亘古清真”匾,“乾隆三十二年歲次丁亥十一月吉日立”;四為“教衍天方”匾,刻制時間為“一九二七年六月”;五為“平泉清真寺”匾,為原國家副總理、國家民委主任
楊靜仁於1995年3月所提;六為“清真寺”匾,1981年7月重新修建清真寺時所制,掛於大門門楣。
地理位置
義舉榮譽
南街清真寺在清王朝時代曾多次受到政府的嘉獎,至今懸掛於大殿門前的《亘古清真》牌匾為清朝朝廷賜賞。據老年人回憶在
乾隆四十九年(1785年)間素不相識的外地難民客死他鄉現八溝,時任本寺阿訇的張洪業、李萬用等人,在自身貧困的情況下率先
解囊相助,並組織穆民伸出援助之手,聯繫買地建墳,買棺槨進行安葬,此舉感動了滿族富豪兄弟,為此,他執意將自家的210畝山場(
平泉鎮西壩村西山
回族公墓)捐贈給清真寺做為回族的公墓使用,以石碑為證,(碑文內容:捐贈土地的場面積210畝四至範圍,饋贈人的姓名,清真寺的掌教及參加的旁證人代表),如今此碑保存於清真寺文史展廳內。
在
解放戰爭和
抗日戰爭時期,
清真寺積極組織動員民眾參戰保家衛國,為部隊籌糧捐款捐物,保護地下黨的工作者。在社會主義建設中,主動做穆民思想工作,鼓勵民眾投身於社會主義建設中,幫助政府化解各類矛盾,使得政府一些工作能夠順利開展實施。1995年5月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全國政協副主席、民委主任
楊靜仁親自為本寺題詞“平泉清真寺”牌匾一塊,以表示對平泉清真寺工作的肯定與鼓勵,至今懸掛於大殿前廳中央上方。特別是自2011年以來本寺每年都拿出2—3萬元資金做社會
慈善事業,幫扶救助
孤寡老人、失學兒童、困難民眾等。2001年被省列為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市民宗局評為全市“和諧寺觀教堂”,2014年被省民宗廳授予“第二屆全省創建和諧寺觀教堂”先進集體。
目前,清真寺平日參加禮拜約五十餘人,主麻日約百餘人,
開齋節時人數達千餘人。廣大穆斯林匯聚一堂,為古寺的今天和明天送來
虔誠和諧的
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