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實驗學校

平江實驗學校

蘇州市平江實驗學校的歷史可追溯到南宋鹹淳元年(1265年),到明代嘉靖二十年(1541年)遷至新學前今址,其規模僅次於蘇州府學。至清雍正年間,縣學更名為長洲元和縣學(簡稱長元縣學),學宮黌舍遍植銀杏,大成古殿與十八株古銀杏相伴至今,成為校園一景。七百五十載風雨歷程,七百五十載鐘靈雋秀,成就了平江實驗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蘇州市平江實驗學校
  • 外文名:Suzhou Pingjiang Experimental School
  • 創辦時間:1265年
  • 所屬地區:蘇州市
  • 主要獎項:“省文明單位”、“省文明學校”等
  • 前身:平江區實驗國小
  • 占地面積:40000 多平方米
  • 校舍面積:25000平方米
歷史沿革,學校簡介,

歷史沿革

學校坐落蘇州古城東隅,南臨干將路,西依平江路,北靠全晉會館,東傍相門古城牆,是蘇州古代三大學宮之長洲縣學所在地。學校歷史可追溯到南宋鹹淳元年(1265年),長洲縣學始建於舊學前。明代嘉靖二十年(1541年),官府利用寺產,修建學舍、考棚,遷至新學前今址,其規模僅次於蘇州府學。至清雍正年間,增置元和縣,縣學更名為長洲元和縣學(簡稱長元縣學)。1905年清政府取消科舉,興辦新學,江蘇巡撫陸元鼎請地方名士章鈺主持,將縣學西半部改辦為“官立初等國小堂第五校”,第二年再將縣學東半部改辦為“官立初等國小堂第十三校”,以傳承原來的縣學。直至建國前夕,學校名稱時有變更,然而教育之薪火卻始終在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1951年,更名為“平江中心國小”。1958年定名為“蘇州市平江區實驗國小”。
平江實驗學校
原縣學東面,1933年由王季常女士(振華女校創始人王謝長達之女)出資創辦“私立安定初級商科職業中學”,1936年正式立案。1950年,市政府將其併入新成立的“五一技校”,後經多次更名,1970年被市教育局排序定名為“蘇州市第十一中學”。
1998年,在當時的蘇州市副市長朱永新先生倡議下,經市教育局與平江區政府認真協商研究,決定“平江區實驗國小”與“蘇州市第十一中學”兩所文脈相通、一牆之隔的學校破牆合併,於當時蘇州市第十一中學國中部建立當時蘇州第一所公辦九年一貫制實驗學校,定名為“蘇州市平江實驗學校”.原蘇州市第十一中學高一高二學生併入蘇州第二中學學習, 2014年,施教區重新劃分,中學部分離,國小部獨立。歲月更迭,新時代教育樂章在這片文脈綿延的土地奏響、迴旋。

學校簡介

學校地處區域文化的核心位置,浸潤於吳文化之中,是數百年文脈傳承之地。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以德為先的精神在學校代代相傳。
平江實驗學校
學校人文傳統源遠流長,名人輩出。從這裡走出去的狀元有陸元文、韓菼、彭定求、陸肯堂、錢棨,三元坊就是為了紀念錢棨連中三元而建造的。到了元和縣學時期,又出了吳廷琛、陸潤庠等狀元。中國著名哲學家、近代史專家胡繩幼年也在此就讀。
學校古殿橫匾上 “德潤文光”四字是平江實驗學校辦學淵源之見證,也是一代又一代平江人美好而溫馨的文化記憶。如今,學校秉承校訓“德潤文光”,在吳韻旋律中,追求真、善、美和諧統一的教育理想;在課改道路上,勾畫務實創新、和而不同的發展藍圖。學校辦學業績突出,獲得廣泛讚譽,先後被評為全國新教育實驗學校、江蘇省實驗國小、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百所數位化學校、江蘇教學新時空直播基地、江蘇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蘇州市德育先進學校、蘇州市教育信息化先進單位、蘇州市書香校園、蘇州市綠色學校……學校在區域內外具有較高知名度和美譽度。
平江實驗學校
百年文脈,薪火相傳。“德潤於心,追求大成”是平江實驗學校永遠的追求與夢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