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川甜瓜

平川甜瓜

平川甜瓜,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平川甜瓜外形美觀,果實呈橢圓形,單瓜重2.5-3.5千克,縱徑20-23厘米,橫徑15-17厘米,縱橫比約為1.36。瓜皮呈淡黃色,網紋明顯,手感粗糙,皮韌瓤厚,耐貯運。瓤呈黃白色,近皮呈淺綠色,肉質細軟,腔室小;瓜籽小而細長,長約1.2厘米,寬約0.4厘米,呈淡黃色,團於腔室中心。

2018年2月1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平川甜瓜”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平川甜瓜
  • 產地名稱: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
  • 品質特點:皮韌瓤厚,肉質細軟
  • 地理標誌: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國家農業部第2651號公告
  • 批准時間:2018年2月12日
產品特點,品質特性,營養價值,產地環境,地形地貌,土壤情況,水文情況,氣候情況,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平川甜瓜外形美觀,果實呈橢圓形,單瓜重2.5-3.5千克,縱徑20-23厘米,橫徑15-17厘米,縱橫比約為1.36。瓜皮呈淡黃色,網紋明顯,手感粗糙,皮韌瓤厚,耐貯運。瓤呈黃白色,近皮呈淺綠色,肉質細軟,腔室小;瓜籽小而細長,長約1.2厘米,寬約0.4厘米,呈淡黃色,團於腔室中心。“平川甜瓜”風味醇香、甘甜如蜜,是消暑清熱、生津解渴的佳品。

營養價值

平川甜瓜,水分≥90克/100克,維生素C≥13.5毫克/100克,可溶性糖≥16克/100克,粗纖維≥0.3%,可溶性固形物≥13%,鈣≥40.8毫克/千克,鐵≥3.1毫克/千克,鋅≥1.2毫克/千克,硒≥0.35毫克/千克。
平川甜瓜平川甜瓜

產地環境

地形地貌

平川區地形的總體特徵是東南高、西北低,由東南向西北傾斜,呈一狹長地帶。境內最高峰屈吳山南溝大頂,海拔2858米,最低處水泉鄉野麻村紅麻灣,海拔1347米,高低差1511米。由東南向西北屈吳山、黃家窪、碑南泉、喀拉山、水泉尖山、甲盔山構成平川區山脈的骨架,四周石山包圍,形成西部旱平川與東部西格拉灘為盆地式緩坡平川,海拔在1400米至1600米之間。平川甜瓜產地位居其中,土地平坦、灌溉便利、資源豐富,且遠離城市和鄉鎮、工業區及交通要道,隔離條件好,產地環境無污染。

土壤情況

土壤多屬淡灰鈣土類,土質多為沙壤土,耕層深厚,土壤肥沃,質地疏鬆,通透性好。土壤結構適宜,有機質含量高,pH值在7.8-8.1之間,有機質含量15.6克/千克,鹼解氮66.9毫克/千克,速效磷36.5毫克/千克,速效鉀179.4毫克/千克,即鹼解氮和速效鉀含量豐富,速效磷中等,土壤全鹽含量不超過0.3%,土壤理化性狀良好。該區種植業較為發達,是平川區種植甜瓜的精華區域之一。

水文情況

平川甜瓜種植區屬井灌區,遠離城郊和工礦區,採用深層井水灌溉,取水層深度180米以上,有機井257眼,水資源豐富,基礎設施好,灌溉條件便利,水質好,無污染,適宜發展特色、優質、高效農業。

氣候情況

平川區地處亞歐大陸的中心腹地,屬溫帶乾旱半乾旱氣候。平川甜瓜產地年平均氣溫8.9℃,冬夏溫差較大,最高氣溫出現在7月份,平均為21.3℃;最低氣溫出現在1月份,平均為-8.6℃。平均年降水量200毫米,主要集中在8-10月份,蒸發量為1700毫米,全年日照時數3250小時,≥10℃積溫3300℃,全年無霜期175天。總的氣候特點是: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降雨量稀少。

歷史淵源

20世紀60年代,白銀市平川區始種植甜瓜。
1998年,平川區區委、區政府把西、甜瓜生產列為今後全區重點發展的支柱產業,制定了穩定面積、適度發展、突出特色、提高科技含量、加快產業化經營進程的發展戰略。
1999年,白銀市成立平川區西甜瓜產業辦公室。

生產情況

2017年,白銀市平川區甜瓜種植面積為1600公頃,年總產量達6萬噸。

產品榮譽

2004年、2012年,平川甜瓜成功申報甜瓜無公害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
2018年2月1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平川甜瓜”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平川甜瓜的地理標誌保護的區域範圍為白銀市平川區所轄黃嶠鎮、寶積鎮、共和鎮、水泉鎮、王家山鎮總計5個鎮17個行政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04°35′-105°08′,北緯36°35′-36°56′。

質量技術要求

  • 特定生產方式
1 產地選擇 按照“在清潔的土地上,採用標準化生產技術,生產安全的農產品”的理念和宗旨,選擇生態條件好,遠離污染源,具備有可持續性生產能力的農業生產區域。選擇地勢平坦,耕層深厚,土壤肥沃,質地疏鬆,灌溉條件好,拉運方便的地塊。土質以疏鬆、肥沃的沙壤土為宜,土壤含鹽量不超過0.3%。產地環境應符合NY/T 5010-2016 無公害農產品 種植業產地環境條件的要求。
2 耕作制度 忌連作種植,實行輪作3-5年。主要輪作作物有小麥、玉米、大豆、胡麻等。在甜瓜生長後期套種蘿蔔、白菜或早熟大豆等。
3 選地整地 選擇耕層深厚、土壤肥沃、保水保肥較好的地塊,以小麥、玉米、大豆、胡麻等茬口為好,至少是3年內未種過瓜類作物的地塊。精細整地是優質高產的基礎,準備鋪砂種瓜的地塊在前茬收穫後及時做好伏耕、秋耕,深耕30厘米左右,結合深耕施入充分腐熟的優質農家肥,整平耱壓後等待鋪砂。
4 鋪壓砂田 新鋪砂的地塊在鋪砂前結合深耕整地施肥,畝施優質農家肥4000-5000千克,以腐熟的雞糞最佳。待初冬地皮凍硬之時,拉砂鋪壓地面,以小石粒與細砂3:7比例為好,鋪砂厚度10-12厘米,整細攤平,薄厚一致,鋪砂結束後灌水落砂蓄墒,老砂田在土表結凍前灌水。砂田整地要用耙、鏟等農具,耕作深度以達到土面為度,不可翻動土壤,避免砂土混合,確保砂土兩清。
5 品種選擇 生產平川甜瓜的品種首先要符合優質、高產、適宜性廣、抗逆性強和商品性好及韌性好、耐貯運的要求,選用省級以上農作物審定委員會審定並通過試驗示範且適合平川區種植的優良品種。
6 種子處理 選擇具有本品種特徵的飽滿種子,通過曬種、浸種、催芽處理,然後進行播種。
7 適期播種 平川甜瓜正常上市的於4月4日左右播種為宜。為了避開集中上市,實行錯茬播種,早上市的甜瓜在3月25日左右播種,晚上市的甜瓜在4月30日左右播種。
8 合理密植
播種密度因地力、品種、栽培方式而異。地力肥、管理水平好,可稍稠些,地力差、水肥條件不足,宜稀些。水砂田栽培一般畝保苗1100-1200株。
14 清潔田園 將殘枝敗葉和雜草清理乾淨,集中進行無害化處理,保持田間清潔,減少下茬作物病蟲害基數。
  • 產品質量安全規定
平川甜瓜產地環境按照NY/T 5010-2016 無公害農產品 種植業產地環境條件執行;產品質量達到了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食品的產品質量標準;生產過程控制按照國家相關技術規程執行。平川甜瓜產品按照國家相關質量標準要求,根據國家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的相關規定和技術要求制定平川甜瓜生產操作規程進行生產、包裝、貯運等一系列技術規範進行管理。合理使用農藥投入品,嚴禁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高毒劇毒農藥,嚴格執行農藥安全間隔期。

專用標誌使用

1 包裝 銷售的平川甜瓜,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甘肅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條例》的相關規定進行包裝。包裝材料必須符合國家強制性技術規範要求,包裝採用箱式包裝和袋式包裝兩種。包裝前每個甜瓜採用紙質套袋,然後裝入包裝箱或包裝袋。
2 標誌 標誌使用人應在其產品或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平川甜瓜名稱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圖案組合表注形式)及已獲證的無公害農產品標誌,其無公害農產品標誌的使用具體標註按有關規定執行。
3 標識 上市甜瓜在包裝上印註標識,明確表述地域範圍內的地理標誌“平川甜瓜”的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已獲登記保護的“平川甜瓜”農產品地理標誌,須向“平川甜瓜”登記證書持有人提出申請,並按照相關要求規範使用標識,在其產品包裝上統一使用“平川甜瓜”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相結合的標識標註方法,嚴格按照《農業部農產品包裝標識管理辦法》執行。
4 標籤 在標籤上標註“平川甜瓜”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及無公害農產品標誌、品名、品種、數量、產地、包裝日期、保存期、生產者或銷售者等內容。
5 其它 運輸、貯藏應符合《中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相關規定。平川甜瓜運輸時做到輕裝、輕卸,嚴防機械損傷。運輸工具清潔、衛生、無污染。運輸過程中,嚴禁用含殘毒污染的倉庫和車廂,不允許和有毒物品混放混裝,貯存時要通風、乾燥,以防發霉。公路汽車運輸時嚴防日曬雨淋,鐵路長途運輸時注意通風散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