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羌族鄉

平南羌族鄉

平武縣轄鄉。位於縣境東南部 ,轄 5個村委會 ,共28個村民小組,人口2331人 , 648戶。 農業主產玉米、小麥、馬鈴薯。特產核桃、生漆、木耳。 該鄉屬於老、邊、少地區,2006年底我鄉建成通鄉油路解決了民眾的行路難問題,同年開通程控電話和移動通訊,建成5個村通村公路31公里,鄉內主要盛產黑木耳、茶葉、三木藥材等經濟作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平南羌族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 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
  • 下轄地區:轄新橋、華光、新民、雙溝、龍治5個行政村
  • 電話區號:0816
  • 郵政區碼:622553
  • 地理位置: 平武縣東南部
  • 面積:83平方公里
  • 人口:0.3萬
  • 方言:四川話、羌語、藏語
  • 氣候條件:亞熱帶山地濕潤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川B
基本簡介,行政區劃,經濟發展,地理位置,旅遊景點,紅軍橋,三聖廟,人口數據,

基本簡介

平南羌族鄉東接壩子鄉的白鴨、平通鎮的橋頭,南連豆叩鎮,西接李家壩,北靠徐塘、水田二鄉。距平武縣城、綿陽市區同等距離為105公里。
1951年置三橋鄉,1952年更名新民鄉,1958年併入橋頭公社,1961年析建新民公社,1981年更名平南公社,1984年置平南鄉,1992年併入平通鎮,1995年復置平南鄉。位於縣境東南部,通公路。 全鄉幅員面積97.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71.4公頃,轄新橋、華光、新民、雙溝、龍治5個行政村,共28個村民小組,2331人,648戶。

行政區劃

截止2011年末轄新橋、華光、新民、雙溝、龍治5個行政村。
平南鄉下轄村
新橋村
華光村
新民村
雙溝村
龍治村

經濟發展

2005平南羌族鄉達到2008元2004年底工農業總產值實現987萬元,糧食總產量1336噸,農民人均收入達到2008元。
生態環境獨具特色——綠色之鄉
藍天白雲、青山綠水是平南羌族鄉的真實寫照。該鄉屬高山峽谷地帶,最高的黑松包海拔2303米,最低的花園壩海拔為922米。全鄉年平均溫度15℃,年平均無霜期250天。境內自然景觀優美如畫,秀峰疊起,滿目蒼翠,青山綠水,森林覆蓋率達80%,現有林地面積8.1萬畝(其中原始森林3萬畝)。有綠色天然“氧吧”之美譽。境內無工業企業、無污染,土地肥沃,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生長著香樟、楠木、紅豆杉等名貴珍稀樹木。盛產茶葉、木耳、香菇、蜂蜜、天麻、杜仲、黃柏、厚朴等多種農副土特產品。平南羌族鄉雖屬邊遠山區,但距我縣和我市中心城市距離僅105公里,是從綿陽用最短時間能進入原始山區生態林區的最優選之地。綠色、環保的最佳生態環境,加之保存完好的清代古式建築三聖廟、橋樓,還有自然造型獨特、壯觀的珍奇樹木紫荊都屬全縣乃至全國罕見,構成了我鄉融歷史革命文化、民族風情、生態環保、珍奇樹木、古式建築於一體的最佳旅遊、休閒、投資環境。

地理位置

位於平武縣境東南部,距縣城105公里 。
平南羌族鄉

旅遊景點

紅軍橋

平武縣平南羌族鄉上場口,有一座保存完好、造型別致的古廊橋,該橋名為松橋,又名紅軍橋,建於清鹹豐七年(1857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至今仍在發揮作用。
紅軍橋為全木結構,長約10米,寬約3米,距河道約8米高,橫空跨立河道之上,氣勢磅礴。中間為過道,兩排立有柱頭,透著古樸的氣息。走在橋上,很是平穩。橋身巧妙運用原木和木板,使橋樓簡約而不失氣勢,遠遠望去,猶如空中樓閣,讓人驚嘆不已。無論是展現出的建築特色,還是包含的歷史底蘊,紅軍橋都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紅軍橋有這樣的典故:
相傳在很久以前,平南沒有橋,河兩邊的民眾只能涉水而過。在一個天氣晴朗的白天,一棵巨大的松樹突然倒下,不偏不倚恰恰倒在了河兩邊的石墩上,民眾相傳這是老天對羌民們的恩賜,上蒼為民眾預示了建橋的地方。村民在松木兩旁加了許多原木,並加以固定,於橋樑之上鋪設橋板。為免受日曬雨淋和方便民眾乘涼、避雨,樓頂全蓋上了小青瓦。由於橋樓由松木而來,故將其稱為松橋。據當地上了年紀的老人講,這只是傳說而已,應該是在清朝時,由於羌鄉民眾行路和運輸不便,在政府的主導下,由本地民眾集資建造了此橋。
1935年4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第三十軍來到了平南,在平南三聖廟建立了平武縣第一個蘇維埃紅色政權——蘇維埃平南縣委。在紅軍進入平武前夕,當地豪紳、反動派大肆製造和散布謠言,誣衊紅軍,矇騙民眾。為了消除反動派對紅軍的不利影響,再加上橋樓年久失修,損壞嚴重,紅三十軍政治部主任李天煥派紅軍戰士維修橋樓:加瓦蓋漏雨之處、加固橋墩,將破爛的木板撤掉換上了新橋板。此舉使紅軍贏得了民眾的信任,為此後領導民眾打倒地主豪紳、平分土地、建立蘇維埃政府打下了基礎。紅軍還在橋樓的木板、圓柱上寫上了宣傳標語,至今依然可尋。此後,人們就將松橋改叫紅軍橋。
紅軍橋至今仍在發揮作用,與羌族民眾生活緊密相連。據當地民眾介紹,從他們的祖輩起就一直靠紅軍橋過河,凡是生產生活的必需品、運送糧食、販賣牲畜都得通過紅軍橋,世世代代和紅軍橋結下了感情。2006年,平南羌族鄉政府在距離紅軍橋不遠處修建了一座新橋,減輕了紅軍橋的負重,讓這座百年古橋得到有效的保護。
歷經百年風雨,紅軍橋佇立在平南河上,跨越著悠悠歲月,見證著羌鄉變遷。平南羌族鄉領導表示,今後將更好地保護好這座集建築、歷史、紅色文化為一體的古橋,讓其成為紅色羌鄉的重要旅遊景點。

三聖廟

在平武縣平南羌族鄉,紅四方面軍建立的平南縣蘇維埃政府舊址三聖廟大名鼎鼎。作為一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因其具有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日前被推薦申報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平南羌族鄉位於平武縣境南部,1935年4至6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在三聖廟建立平南縣蘇維埃政府,平南縣因此而得名。
三聖廟原由門樓、前殿、後殿及左右兩側的廂房組成,是典型的四川清代穿斗式寺廟建築。現門樓內有三塊白色巨石,據文物工作者推測,平南本是羌族聚居區,羌人本有白石崇拜的習俗,後來借鑑、吸收了漢族寺廟崇拜的形式,將羌族的白石崇拜借用漢族的寺廟形式表現出來。
三聖廟始建年代不詳,現門樓建於清光緒三十年(1903年)。新中國成立後,三聖廟本體先後由生產隊、平南鄉國小使用。1964年,學校將大殿、後殿拆除,並對戲台兩側的廂房進行了改造,現僅存門樓。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2407
1273
1134
家庭戶戶數
649
家庭戶總人口(總)
2374
家庭戶男
1249
家庭戶女
1125
0-14歲(總)
605
0-14歲男
302
0-14歲女
303
15-64歲(總)
1635
15-64歲男
887
15-64歲女
748
65歲及以上(總)
167
65歲及以上男
84
65歲及以上女
83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2356
截止2011年末平南羌族鄉各村情況
新橋村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14人,共 128 戶;華光村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 501人,共147戶;龍治村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527人,共146戶;新民村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578人,共144戶;雙溝村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11人,共83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