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剛城

平剛城

平剛城為戰國、秦、漢時代右北平郡治所在地,城址在今內蒙古寧城縣甸子鎮黑城村黑城古城。考古工作者在黑城古城進行調查證實:這座古城的“花城”部分,地下埋藏有豐富的夏家店上層文化遺存。說明早在西周至春秋時期,北方民族曾在這裡定居過,是最先開發這片土地的居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平剛城
  • 出土地點:老哈河上游
  • 所屬年代:戰國時期
  • 相關歷史事件:漢李廣打虎石
戰國時期,秦朝建立後,平剛城城址,遼金元明,歷史價值,平剛城城垣,平剛城花城,打虎石傳說,

戰國時期

燕國勢力向北擴張,興築了西起造陽、東至襄平的燕北長城,在長城以南設定了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等郡。現今赤峰市市區北面東西橫亘的戰國長城,就是燕北長城的一段,今赤峰市市區附近及其以南地帶都屬於燕國的轄境。現今黑城的“花城”部分,地面分布有不少戰國時期的遺物,因此推斷與燕國的右北平郡郡治有關。

秦朝建立後

沿襲戰國時期的郡縣,在這裡設定了右北平郡,史籍上未載有所屬縣名。漢承秦制,繼續在這裡設定右北平郡,所屬十六縣中,應是沿襲秦代名稱,這些縣名是:平剛、無終、石成、廷陵、俊靡、徐無、土垠、白狼、夕陽、昌城、驪成、廣成、聚陽、平明等。右北平郡管轄區域約為今遼寧朝陽地區、河北承德地區及赤峰市市區以南的廣大地區。

平剛城城址

平剛城位於老哈河上游的開闊地帶,坐落在在古代從燕出,以南通往燕山東北、以至蒙古高原的重要通道上。這條古道秦漢時代稱做平剛道,曹操北征烏桓時經由此道,並在今河北青龍縣青河口興築了盧龍城,又稱為盧龍塞道。燕國大將秦開北逐匈奴時亦是走這條路。秦漢時代通往左賢王駐地也是沿襲這條古道;公元前124年(元朔五年)漢武帝派車騎將軍衛青出高闕,游擊將軍蘇建、強管都尉李沮出朔方,大行李息、岸頭侯張次出右北平,三路大軍共擊匈奴,李息等部就是經由這條古道進入匈奴境內。公元前121年(元狩二年)漢武帝派遣驃騎將軍霍去病、合騎侯公孫敖出北地郡,博望侯張騫、郎中令李廣俱出右此平,共擊匈奴。張騫與李廣進入匈奴境內後各定一道,李廣率領的四千騎兵被匈奴左賢王的四萬騎兵圍住,待張留兵馬趕到才解了圍。公元前119年(元狩四年)又派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以十萬騎兵為先導,數十萬步兵隨後,深入漠北作戰,匈奴遠逃;並以李敢為大校出右北平郡,支援霍去病作戰,匈奴左賢王大敗逃走。漢武帝幾次對匈奴的大規模戰役,都有一支兵馬自右北平郡出擊,可見當時右北平郡在軍事上的重要地位。平剛城自戰國時期始建,秦漢兩代沿襲使用,至西漢末年廢棄,大約延續使用了約四百年。

遼金元明

平剛城荒廢約千年以後,遼王朝於公元1013年(遼開泰二年)才又在這裡修築城市,為遼中京直轄的富庶縣城(有人考證為勸農縣城)。宋遼兩國結盟以後,宋使入遼的行程錄中,記載距中京城一日裡程的富峪館,位於中京城西九十里,後來兩國使節頻繁往來和經濟發展的需要,在這裡興築了富庶縣城,因此這座縣城的規模是按上等縣城的營建制度規劃的。這座縣城,金元兩代沿襲使用,金代為北京路大定府所屬富庶縣,元代為大寧路所屬富庶縣。元代還曾在這裡設定站赤,名叫富庶站。明代亦曾在這裡設定富峪衛。1387年(洪武二十年)先在這裡設定和修築了富峪守衛千戶所,1391年(洪武二十四年)改為衛,屬北平行都指揮使司(設在遼中京城址內)管領,1404年(永樂二年)北平行都使司和大寧衛內遷,富峪衛城也隨之廢棄。遼代自南京到中京,若走松亭關路,即從今喜峰口出塞,經寬城、平泉縣,越過黃土梁進入老哈河流域。富庶縣城就是興築在這條交通要道上,所以金、元、明各代都繼續在這裡設定城邑。

歷史價值

平剛道又稱喜峰口路,現今依然是赤峰至北京間的公路交通捷徑;秦漢時代的平剛城,是今黑城中的“外羅城”,平面呈橫長方形,東西寬1800米,南北長800米,有南北兩門,城牆殘高約1.5米,東南角城牆已被河水沖毀。在此城內發現過不少漢代文物,有“漁陽太守章”、“白狼之丞”、“衛多”等封泥,“部曲將印”、“假司馬印”、“左門婦印”、“韓貴私印”等銅印和“宜官”石印等印章;有大量新莽始建國元年銘款的錢範;有“千秋萬歲”瓦當及捲雲紋瓦當等建築構件。這些文物都足以證明:駐守這座城市的官員有很高的地位,郡守所在地才可能有別郡投來的文書及下屬縣承上報的文書。

平剛城城垣

遼代興築的城垣疊壓在“外羅城”正中偏北,北牆正築在秦漢時代的北牆上。遼代城垣經金、元、明各代沿襲使用和經過修繕,特別是經過明代的大修,所以城牆基本上保存下來,現今城牆一般殘高8米,“最高達9.3米,平面呈橫長方形,東西長810米,南北寬540米,四面城牆正中開設城門,並加築有瓮城。城牆外側加築有馬面,四角並築有角台。城牆外面四周還有護城壕。在這座城內,地表只能看到遼代至明代的遺物。

平剛城花城

在“外羅城”北牆外側,另有一座小城,俗稱“花城”城牆多已塌毀,殘牆最高3.8米,南牆已被後來築城時破壞和占用,現僅可看出有東、西、北三面牆,平面呈橫長方形,東西長200米,南北寬280米。由於城牆已殘缺不全,難於查明原來城門的位置。在這座小城內採集到戰國時期的遺物,可以肯定為戰國時期燕國所築,推斷與右北平郡有關。

打虎石傳說

漢代右北平郡是防禦匈奴的北方重要邊郡之一,漢王朝派遣得力官員駐守。李廣是漢朝名將,善於騎射,膂力過人,弓馬嫻熟,不但當時人民民眾稱讚他,而且連皇帝也很敬重他;歷任隴西、北地、上郡、雲中、雁門、代郡、上谷、右北平等郡太守,經文帝、景帝、武帝三朝,匈奴人畏俱他,不敢侵犯邊境,稱他為“飛將軍”。在一次戰事中,匈奴人數遠多於漢,李廣又傷病在身,不幸被捉。匈奴人如獲至寶,將李廣臥放在兩馬之間的繩床之上。行了十餘里,一直裝死的李廣突然看見身邊的一個匈奴少年騎著一匹好馬,便從繩床上一躍而起,把那少年拉下馬,然後跳上馬背又奪取了匈奴人的弓箭,快馬加鞭一口氣跑了數十里。匈奴數百人馬追捉李廣,李廣以箭射殺追兵,終得逃脫。李廣收集餘部回到了京師,漢朝廷把李廣交給法官,法官判李廣因死傷人馬眾多,自己又被匈奴活捉,應當斬首,後用錢贖罪。但李廣展現出的驚人騎射技術給匈奴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正是匈奴稱其為“漢之飛將軍”的由來。李廣經常帶兵到平剛城附近的山林中射虎,以鍛鍊弓馬和膽略,傳說他曾有一次被猛虎抓傷,但他毫不畏懼,終於把虎殺死。又傳說李廣有一天從平剛城出行到山中,遠望有一隻老虎伏在亂石中,他立即張弓猛射一箭,認為虎已死了,走到近處一看,原來是一塊大石頭,形狀很象一隻虎。他射的箭深深穿入石頭內,只剩下箭羽部份露在外面,人們把這塊石頭叫做射虎石。現今平剛城址西面為燕山山脈的七老圖山,山勢陡峻,森林密茂,發源於山脈東面的幾條溪流,在城址附近匯集成大河,自此以下河流稱為老哈河。在城址西面的大山中流出一條主要溪流,現名黑里河。距城址約10公里的河谷中,有一塊巨石為中流砥柱,河水在其兩側奔騰而下,:當地民眾傳說這塊巨石就是李廣的“射虎石”,俗稱為打虎石。在河谷口興建的水庫也因之命名為打虎石水庫,平剛城的名聲雖然已很少有人知道,但李廣射虎的“打虎石”仍是有口皆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